[10032]
中小学管理自学考试大纲
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
二OO二年五月
指定教材:《学校管理学》,萧宗六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第3版。
一、课程性质和学习目的
《中小学管理》这门课以学校管理现象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系统论述了学校管理的基本理论,阐述了学校内部管理各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与学校管理直接相关的外部管理知识。本课程在教育管理专业中被列为必修科目,是教育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和专业课程之一。
学习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理解学校管理的基本原理,掌握学校内部各方面管理的基本内容,从而为今后在本职工作中有效开展学校管理活动和进行学校管理研究奠定系统的知识基础和一定的能力基础。
二、课程内容及考核要求
总体要求:
1、本课程由学校管理原理(1—9章)、学校管理者与被管理者(10—12章)以及学校具体工作管理(13—23章)等三部分组成。考生在学习本门课程时,首先要从总体上进行把握,弄清楚各部分和各章之间的逻辑关系,然后去掌握各章、节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学校管理的实践进行学习。本课程阐述的内容来源于实践,与我国教育管理、学校管理的改革和发展密切相关。考生应将课程的内容和学校管理实践以及自己的本职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以增加感性认识,更深刻理解教材内容,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本课程在考核目标中,按照文科类专业课程自学考试的识记、领会、简单应用、综合应用四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各能力层次的含义是:
识记:要求能了解本课程中有关的名词、概念、原理、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属于初级层次的要求。
领会:要求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本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属于较高层次的要求。
简单应用:在领会的基础上,能运用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中的少量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属于高层次的要求。
综合应用:要求在简单应用的基础上,能用本课程内的多个知识和多种理论,综合分析和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属于最高层次的要求。
具体要求:
第一章 学校管理学概述(重点章节)
第一节 管理的意义、地位和作用
识记:管理的涵义。管理的对象。管理的目的。
领会:不良管理的后果。
第二节 学校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识记:我国学校管理和学校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节 学校管理学的性质、研究对象和理论依据
识记:学校管理学的性质。学校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领会:学交管理学的理论依据。
第四节 学校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识记:总结法、历史法、调查法、实验法、个案法、比较法。
案例
简单应用:A、B两教授的不同理论
第二章 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
第一节 我国教育方针的沿革
识记:清代末年以来我国教育方针的沿革
第二节 新时期教育方针的研讨
领会:1981年到1990年我国教育界对新时期教育方针研讨的有关观点。
第三节 全面理解新时期的教育方针
领会:如何理解“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化建设服务”。如何理解“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如何理解“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案例
简单应用:“教育方针”如何界定
第三章 教育思想与学校管理
第一节 教育思想的含义及其与学校管理的关系
识记:什么是教育思想。教育思想的特点。
领会:教育思想与学校管理的关系。
第二节 正确评价传统教育思想
识记:什么是传统教育。
领会:传统教育的影响。如何看待我国的传统教育思想。
第三节 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
识记:有关教学方面的陈腐的教育思想的主要表现。
领会:应该树立哪些正确的教育思想
案例
简单应用:一场升学率问题的讨论。请给两封家长来信写评论
第四章 学校管理体制(上)(重点章节)
第一节 我国学校内部领导体制的演变
识记:建国以来我国学校领导体制的变革。
领会:一长制和委员会制
第二节 校长负责制
识记:什么是校长负责制。校长有哪些办学自主权。
领会:为什么要实行校长负责制。实行校长负责制会不会削弱党的领导。实行校长负责制以后党政关系如何处理。校长要正确处理与上级领导、教职工代表大会、校务委员会的关系。
案例
简单应用:老校长谈“权”。代理校长的权限有多大。年年先进的校长衩投了不信任票之后。
第五章 学校管理体制(下)(重点章节)
第一节 学校管理机构
识记:学鹇管理机构设置的原则
领会:机构设置的“封闭原理”。
第二节 学校管理制度
识记:制订学校管理规章制度要注意的问题。
第三节 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识记: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容。
综合应用:实行教职工聘任制和进行分配制度改革要注意的问题。
案例
简单应用:放下电话后的沉思。发生在教育世家的争论。
第六章 学校工作规律(不作考试要求)
第七章 学校管理的一般规律(重点章节)
第一节 制订计划
识记:制订计划的意义和作用。制订计划的依据和指导思想。制订计划的方法和步骤。
领会:制订计划的基本要求。
第二节 组织执行
识记:学校领导人在执行过程中的职责。
第三节 督促检查
识记:督促的意义和作用。检查的类型。
领会:检查的方法。检查的基本要求。
第四节 总结提高
识记:总结的意义和作用。总结的类型和方法。
领会:总结的基本要求。
第五节 管理过程中常见的弊端
简单应用:联系实际分析学校管理过程中常见的弊端。
案例
简单应用:检查与尊重。
第八章 学校管理原则(重点章节)
第一节 国内外提到的学校管理原则
识记:制订学校管理原则的依据。管理原则和管理规律的区别。管理原则和管理方法的区别。
第二节 学校管理的基本原则
识记:民主化原则的基本内容。学校民主管理的基本组织开工。科学化原则的概念。西方科学管理的由来及其发展概况。科学化管理原理的基本观点。管理者的有效性的五个要素。
领会:学校科学管理的内容。臬实行学校工作的责任制。学校实行责任制必须明确的问题。贯彻有效性原则必须注意的问题。
案例
简单应用:“一级分工”和“两级分工”。究竟是谁的职责。
第九章 学校管理方法
第一节 学校管理方法概述
识记:学校管理方法的分类
领会:建立和完善学校管理方法体系的思考。
第二节 我国长期积累的行之有效的一般管理方法
识记:学校的一般工作方法和管理方法。
第三节 学校管理常用的方法
领会:行政方法及其应用。法规方法及其应用。经济方法及其应用。思想教育方法及其应用。目标管理方法及其应用。激励方法及其应用。
案例
综合应用:马、钱两校长对罚款的见解。
第十章 校长自我管理(重点章节)
第一节 认识校长的地位
识记:新中国成立以来对校长地位的认识。
第二节 具备校长的素质
识记:素质的含义。正确表述校长素质需要明确的总理。合格校长素质的基本要求。
第三节 履行校长的职责
识记:我国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对于校长职责的规定。
第四节 讲究领导艺术
综合应用:校长领导艺术的几个方面:多谋善断;知人善任;善于团结干部;善于运筹时间;
第五节 重视进修提高
领会:校长如何进行不断地学习
第六节 建立校长的威信
识记:校长威信的含义和意义。国内外学者对校长威信的阐述。
领会:校长建立和巩固自己威信需要明确的几个问题。
第七节 校长自我管理的方法
识记:校长加强自我修养的几种主要方法。
案例
简单应用:怎样的校长才能有威信。方校长摆脱“会海“的秘诀。”“万金油”与“小泽征尔”之争。
第十一章 教师管理(重点章节)
第一节 教师的职责
识记:教师职责的含义。中小学教师的基本职责。
第二节 教师的素质
识记:世界各国对教师素质的共同要求。新时期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基本素质
第三节 教师的培养与提高
识记:培养提高教师的原则
综合应用:如何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来培养提高教师。
第四节 教师的工作特点和心理特点
识记:教师的工作特点。教师的心理特点。
领会:如何根据教师的工作特点和心理特点来管理教师,做好教师的工作。
第五节 教师管理的几项具体工作
识记:教师的合理安排使用
领会:满足教师的正当需要。实行教师工作的责任制和考核制。
综合应用:实行教师聘任制。
案例
简单应用:一次讨论教师考勤制度的会议。是“第一职业”,还是“第二职业”。
第十二章 学生管理
第一节 加强常规管理
识记:常规管理的含义和学生管理常规的内容。
第二节 重视常能训练
识记:学生常能的含义和常能训练的内容。
第三节 既要善于管,也要敢于放
领会:陶行知的学生管理观。
第四节 防患未然,防微杜渐
领会:学生中几个常见的突出问题及其教育与预防。
第五节 正确评价学生,依法保护学生
识记:改革传统的评价学生标准,正确评价学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有关未成年人的学校保护的规定。
案例
简单应用:一桶粪事件引起的争论。
第十三章 素质教育概述
第一节 素质与素质教育
识记:素质的含义。
领会:素质教育酝酿准备阶段和起步阶段的认识与分析。
第二节 第三次全教会前后素质教育之比较
领会:第三次全教会前后素质教育的主要区别。
第三节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与途径
识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
领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几个基本观点。
第十四章 教学工作管理(重点章节)
第一节 教学工作管理的原则
识记:教学工作管理的几个基本原则。
第二节 教学工作管理的系统
识记:建立和健全教学管理系统。
领会:学校领导亲自参加教学实践。
第三节 教学工作管理的常规
识记:教师教的常规。学生学的常规。课堂常规。
领会:教学组织工作的常规。教务行政工作的常规。
第四节 教学工作管理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领会:减轻学生课业问题。改革教学方法问题。
案例
综合应用:朱校长对抓教研组工作的榻法和做法。一场没有结束的争论。
第十五章 德育工作管理(重点章节)
第一节 德育工作管理的原则
识记:学校领导管理德育工作应遵循的几个基本原则。
第二节 德育工作管理的系统
领会:学校领导管理德育工作要抓好的三个系统。
第三节 德育工作管理的常规
识记:不同年级的德育常规管理。不同阶段的德育常规管理。各种常规教育活动的管理。
第四节 德育工作管理中必须的问题
识记:德育的几个重点内容。校风的意义与作用。建设校外德育基地。学校德育中几个重要的职业意识。
领会:教育方法的灵活多样性。如何培养优良的校风。建立合理的德育工作体制。
案例
简单应用:校长在师生冲面前。关于“一张皮理论”的答问。
第十六章 体育卫生工作管理(重点章节)
第一节 体育卫生工作管理的原则
识记:“三育”并重原则。体卫结合原则。明确主辅原则。讲空科学原则。
第二节 体育卫生工作管理的系统
识记:学校体育工作应该抓好的几个主要方面。学校卫生工作应该抓好的几个主要方面。
第三节 体育卫生工作管理的常规
识记:明确体育教师和校医的职责。建立和健全体育卫生工作的制度。
案例
简单应用:沈校长为什么抓清洁卫生工作。
第十七章 美育工作管理
第一节 对美育应有的认识
识记:美育与德智体诸育的关系。美育的功能。中小学美育的基本任务。
第二节 美育的实施
领会:中小学实施美育的途径与方法。
第三节 美育的管理
领会:美育管理的几个重要措施。
案例
简单应用:“美的探索”是与非。
第十八章 劳动技术教育工作管理
第一节 对劳动技术教育应有的认识
识记:劳动技术教育的含义。开设劳动技术课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劳动技术教育管理的原则
识记:学校劳动技术教育管理中必须遵循的几个基本原则。
第三节 劳动技术教育的内容、要求和管理措施
识记:中小学动技术教育的内容和要求。
领会:劳动技术教育的管理措施。
案例
简单应用:袁校长在为校办工厂的方向发愁。
第十九章 课外活动管理
第一节 对课外活动应有的认识
识记:课外活动的含义及其在学校中的地位。课外活动的基本特征。
领会:对课外活动和“第二渠道”的含义进行区别。
第二节 课外活动管理的原则
领会:自愿参加原则。灵活多样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学生为主原则。因校制宜原则。
第三节 课外活动的内容、形式和管理措施
识记:课外活动的内容。课外活动的形式。
领会:课外活动的管理措施。
案例
简单应用:从“常旷生”回校的事想开去。
第二十章 总务工作管理(重点章节)
第一节 总务工作管理的原则
识记:为教学服务原则。为师生生活服务原则。勤俭办学原则。
第二节 总务工作管理的常规
识记: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责。建立和健全规章制度。抓好阶段性的管理工作。
第三节 总务工作管理的内容和方法
领会:校产管理的基本内容。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生活管理的基本内容。总务人员管理的基本内容。
案例
简单应用:总务主任的“苦经”。
第二十一章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协调
第一节 学校教育是三种教育力量中的主导力量
识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相互关系。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领会:学校通过哪些途径和方法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者协调一致。
第二节 学校教育要取得家庭教育的配合
领会:家庭教育怎样与学校教育相对应。
第三节 学校教育要与社会教育相沟通(不作要求)
案例
简单应用:王君不再犯愁。“铁鸟纵队”引起的不安。两个中学生的荒唐行为。
第二十二章 中小学的教育科学研究(不作要求)
第二十三章 学校评价
第一节 对学校评价应有的认识
识记:学校评价的目的。学校评价的基本类型。普通中小学评价的三个层次。
领会:学校评价的作用。
第二节 学校评价的基本原则
领会:学校评价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学校评价标准和评价范围
识记:制订学校评价的依据。
领会:学校评价范围。
第四节 学校评价程序和评价方法
识记:学校终结性评价的程序。
领会:学校常用的评价方法。
三、试卷题型与题例
1、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学校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学校教育活动与管理活动 B、教育行政工作与管理
C、学校管理活动及其规律 D、学校领导人员及其活动
2、简答题。
(1)学校管理过程中检查环节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3、论述题。
(1)联系实际谈谈怎样贯彻学校管理的有效性原则。
4、案例分析。略
(2)本站自学考试信息供自考生参考,权威信息以各省(市)考试院官方为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