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考00102世界市场行情考试大纲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00102 世界市场行情

第一部分 行情研究的基本理论
  第一章 总论  
  一、考核知识点
  (一)行情的概念
  (二)行情研究的范围
  (三)行情波动的特征

  二、考核要求
  (一)行情的概念
  1.识记:广义和狭义的行情。
  2.领会:行情研究的作用。
  (二)行情研究的范围
  1.识记:(1)经济行情的含义。
  (2)领会:经济行情与商品市场行情的关系。
  (三)行情波动的特征
  领会及识记:(1)经常变化、动荡不定。
  (2)错综复杂、发展不平衡。
  (3)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经济周期理论与行情变化  
  一、考核知识点
  (一)经济周期的基本理论
  (二)影响行情变化的非周期性因素

  二、考核要求
  (一)经济周期的基本理论
  1.识记:(1)经济危机的必然性。
  (2)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3)经济周期的阶段性。
  2.领会:经济行情变化与经济周期变化的关系。
  (二)影响行情变化的非周期性因素
  1.识记:
  2.领会:
  (1)经济周期与行情变动的联系。
  (2)非周期性因素与行情变动的情系。

  第三章 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周期  
  一、考核知识点
  (一)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阶段
  (二)80年代以来的经济动荡
  (三)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二、考核要求
  (一)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民展阶段
  1.识记: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民展的五个阶段。
  2.领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同阶段所面临的问题。
  (二)80年代以来的经济动荡
  1.识记:经济动荡的表现。
  2.领会:(1)经济动荡的原因。(2)调整的对策。
  (三)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识记: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危机概况。
  2.领会: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周期变化的特点。

  第四章 西方商业循环理论评介  
  一、考核知识点
  (一)西方商业循环理论关于波动的类型和商业循环的定义
  (二)凯恩斯以前商业循环理论
  (三)凯恩斯的商业循环理论及解决经济危机的“药方”
  (四)战后凯恩斯主义的兴衰
  (五)货币主义、合理预期学派、实际商业循环理论与新凯恩斯主义

  二、考核要求
  (一)西方商业循环理论关于波动的类型和商业循环的定义
  1.识记:
  (1)西方商业循环理论关于经济波动的四种类型及其含义。
  (2)伯恩斯和米契尔关于商业循环的定义及定义的主要特征。
  2.领会:西方商业循环理论在周期长度和阶段划分上的特点。
  (二)凯恩斯以前的商业循环理论
  1.识记:
  (1)古典商业循环理论关于市场以及保证资本主义无危机也展的理论。
  (2)古典商业循环理论衰落的原因。
  2.领会:
  (1)萨伊定律与经济危机。
  (2)创新论与经济波动。
  (三)凯恩斯的商业自欺欺人循环理论及解决经济危机?“药方”
  1.识记:
  (1)资本边际效率与商业循环。
  (2)政府扩张总需求的理论基础。
  2.领会:三大心理因素与总需求的关系。
  (四)战后凯恩主义的兴衰
  1.识记:
  (1)战后凯恩斯主义对经济不能实现平衡和波动的解释。
  (2)战后凯恩斯主义兴衰的原因。
  (3)使用财政和货币政策调节经济的内容。
  2.领会:战后凯恩斯主义干预经济的成效。
  (五)货币主义、合理预期学派、实际商业循环理论与新凯恩斯主义
  1.识记:
  (1)合理预期学派的主要内容。
  (2)货币主义对经济波动的解释。
  2.领会:
  (1)实际商业循环理论和新凯恩斯主义的主要特征。
  (2)西方商业循环理论最主要的分歧。

  第二部分 经济行情研究的指标体系

  第五章 经济生情研究的指标体系  
  一、考核知识点
  (一)指标的种类及作用
  (二)行情研究的资料问题

  二、考核要求
  (一)指标的种类及作用
  1.识记:(1)领先指标。(2)同步指标。(3)落后指标。
  2.领会:指标体系在行情研究中作用。
  3.应用:不同类型的指标在行情研究中的区别和联系。
  (二)行情研究的资料问题
  1.识记:
  (1)资料的收集方法。
  (2)鉴别和利用资料的原则。
  2.领会:选择资料时应注意的问题。

  第六章 国民收入和生产  
  一、考核知识点
  (一)国民生产总值
  (二)国内生产总值
  (三)国民生产净值
  (四)国民收入

  二、考核要求
  (一)国民生产总值
  1.识记:
  (1)国民生产总值的含义。
  (2)国民生产总值的构成。
  (3)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和名义国民生产总值的含义。
  2.领会:
  (1)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和按要素成本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区别。
  (2)按现行价格与按固定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区别。
  3.应用:
  (1)按支出构成的国民生产总值如何用于经济行情的分析。
  (2)国民生产总值在行情研究中有何作用。
  (二)国内生产总值
  1.识记: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
  2.领会: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区别。
  (三)国民生产净值
  1.识记:国民生产净值的含义。
  2.领会:
  (1)国民生产净值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区别。
  (2)国民生产净值在行情研究中的作用。
  (四)国民收入
  1.识记:广义和狭义国民收放的含义。
  2.领会:
  (1)国民收入与国民生产净值的区别。
  (2)国民收入,国民生产净值及国民生产总值的关系。

  第七章 工业生产和订单  
  一、考核知识点
  (一)工业生产
  (二)订单

  二、考核要求
  (一)工业生产
  1.识记:
  (1)工业生产指数的范围。
  (2)工业生产指数的分类。
  2.领会:
  (1)类别工业生产指娄和与经济行情研究。
  (2)个别工业生产指数与经济行情研究。
  3.应用:工业生产总指数如何用于经济行情研究。
  (二)订单
  1.识记:订单的种类。
  2.领会:
  (1)新收订单与经济行情研究。
  (2)未交货订单与经济行情研究。

  第八章 固定资本投资和建筑  
  一、考核知识点
  (一)固定资本投资
  (二)建筑

  二、考核要求
  (一)固定资本投资
  1.识记:固定资本投资的含义。
  2.领会:(1)固定资本投资在经济周期波动中的动态。
  (2)“加速折旧”的作用。
  (二)建筑
  1.识记:建筑指标的种类。
  2.领会:建筑指标与经济行情研究。

  第九章 就业与失业  
  一、考核知识点
  (一)就业指标
  (二)失业指标

  二、考核要求
  (一)就业指标
  1.识记:就业指标的含义。
  2.领会:就业与经济行情研究。
  (二)失业指标。
  1.识记:
  (1)失业人数的含义。
  (2)失业率的含义。
  2.领会:失业人数与经济行情研究。
  3.应用:失业率指标如何用于经济行情分析。

  第十章 国内贸易与商品库存  
  一、考核知识点
  (一)国内贸易
  (二)商品库存

  二、考核要求
  (一)国内贸易
  1.识记:国内贸易指标的范围。
  2.领会:国内贸易指标的变化与经济行情波动。
  (二)商品库存
  1.识记:
  (1)库存的概念。
  (2)库存的种类。
  (3)存销比率的含义。
  2.领会:库存变化与经济行情研究。
  3.应用:库存的预兆作用如何在行情研究中反映出来。

  第十一章 综合商品价格和股票价格  
  一、考核知识点
  (一)综合商品价格指数
  (二)股票价格指数

  二、考核要求
  (一)综合商品价格指数
  1.识记:
  (1)综合商品价格指数的含义。
  (2)批发物价指数的含义。
  (3)零售物价指数的含义。
  2.领会:
  (1)批发物价数与经济行情研究。
  (2)零售物价指数与经济行情研究。
  3.应用:
  (1)《经济学家》商品价格指数的作用。
  (2)道一琼斯商品价格指数的作用。
  (3)《金融时报》商品价格指数的作用。
  (4)路透社英国商品价格指数的作用。
  (二)股票价格指数
  1.识记:股票价格的含义
  2.领会:
  (1)股票价格的变化与经济行情的关系。
  (2)影响股票价格变化的因素。

  第十二章 对外贸易和国际收支  
  一、考核知识点
  (一)对外贸易指标
  (二)国际收支指标

  二、考核要求
  (一)对外贸易指标
  1.识记:对外贸易指标的种类。
  2.领会:对外贸易指标与行情研究。
  (二)国际收支指标
  1.识记:
  (1)国际收支的含义。
  (2)国际收支的范围。
  2.领会:国际收支指标与行情研究。

  第三部分 商品市场行情研究

  第十三章 国际商品市场行情研究概论  
  一、考核知识点
  (一)商品市场行情与经济行情的关系
  (二)商品市场行情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三)商品的分类及其在行情研究中的作用
  (四)国际商品市场概述

  二、考核要求
  (一)商品市声行情与经济行情的关系
  领会:
  (1)商品市场行情同经济行情的关系;经济行情对商品行情的决定性作用。
  (2)商品市场行情的特殊性。
  (二)商品市场行情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1.识记:
  (1)商品市场行情研究的核心。
  (2)供给与需求是决定商品价格变动最根本的因素。
  (3)研究商品价格变动的方法与步骤。
  2.领会:
  (1)研究商品市场行情应以供求规律为出发点。
  (2)各种因素如何通过供求影响商品的价格。
  3.应用:说明如何着手分析某一商品价格的变动。
  (三)商品的分类及其在行情研究中的作用
  1.识记:
  (1)商品的分类方法。
  (2)各种分类方法对行情研究的作用。
  (3)初级产品市场和工业制成品市场的差别。
  2.领会:各类商品需求和价格变动的特点。
  (四)国际商品市场概述
  领会:
  (1)国际商品市场的发展概况。
  (2)商品价格波动幅度的计算方法。

  第十四章 国际商品市场一般规律的研究  
  一、考核知识点
  (一)商品的消费与商品的生产
  (二)商品市场的供求规律
  (三)商品弹性的基本概念
  (四)影响供给和需求的各种因素

  二、考核要求
  (一)商品的消费与商品的生产
  1.识记:
  (1)商品供给和需求的基础。
  (2)商品的属性与需求的关系。
  (3)商品的生产周期、生产能力与生产能力利用率对价格变动的影响。
  2.领会:
  (1)生产过程的特点对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2)研究利用率的重要意义。
  (二)商品市场的供求规律
  1.识记:
  (1)商品需求和供给函数。
  (2)供培育关系的作用。
  2.领会:
  (1)商品供求规律的基本内容。
  (2)用简单代数表达供给和需求方程及市场均衡的条件。
  (三)商品弹性的基本概念
  1.识记:
  (1)需求价格弹性。
  (2)供给价格弹性。
  (3)收入需求弹性。
  (4)替代弹性。
  2.领会:
  (1)各种弹性概念的实际意义。
  (2)弹性大小与价格波动的关系。、
  3.应用:分析垄断控制与商品弹性的关系。
  (四)影响供给和需求的各种因素。
  领会:
  (1)影响供给和需求的各种因素。
  (2)在理论上,分析影响供求因素对研究商品价格的重要意义。

  第十五章 国际商品市场价格研究  
  一、考核知识点
  (一)竞争与垄断条件下的国际市场价格
  (二)周期与价格
  (三)汇率与价格
  (四)通货膨胀与价格
  (五)世界市场价格的种类

  二、考核要求
  (一)竞争与垄断条件下的国际市场价格
  1.识记:
  (1)充分竞争市场的主要特征。
  (2)充分竞争市场价格变动的特点。
  (3)垄断性市场的主要特征。
  (4)在几个垄断组织同时并存的市场上,价格为何一般比较稳定。
  2.领会:
  (1)需求弹性和替代产品对垄断价格的影响。
  (2)敬佩克和国际商品协定的主要内容和所存在的问题。
  (二)周期与价格
  领会:
  (1)世界商品价格在周期中的一般变动规律。
  (2)原料和制成品价格在周期中的变动特点。
  (三)汇率与价格
  1.识记:
  (1)影响国际市场汇率的主要因素。
  (2)汇率对国际商品市场供求的影响。
  (3)实际汇率的概念和作用。
  (4)美元汇率对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的影响。
  2.领会:汇率对于商品市场 行情研究的重要性。
  (四)通货膨胀与价格
  1.识记:通货膨胀对商品价格产生影响的特点。
  2.领会:二战后,西方国家通货膨胀加剧的原因。、
  (五)世界市场价格的种类
  识记:
  (1)成交价格。
  (2)交易所价格。
  (3)拍卖价格。
  (4)开标价格。
  (5)参考价格。

  第四部分 行情预测

  第十六章 时间系列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一、考核知识点
  (一)时间系列数据变动幅度的计算
  (二)调整季节因素
  (三)周期分析与预测

  二、考核要求
  (一)时间系列数据变动幅度的计算
  1.识记:
  (1)时间系列数据一次差的计算。
  (2)时间系列数据逐期增长率的计算。
  (3)时间系列数据年率的转换计算。
  (4)时间系列数据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的百分比。
  2.领会:理解计算时间系列变动幅度对行情分析和预测的作用。
  (二)调整季节因素
  领会:能够辨别具有季节变动特征的行情指标并掌握如何剔除季节因素影响的方法。
  (三)周期分析与预测
  领会:(1)周期指数的计算。
  (2)利用以往周期指数的平均变动来推断当前周期的发展趋势。

  第十七章 回归分析与预测–简单线性回归模型  
  一、考核知识点
  (一)简单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概念
  (二)简单线性回归议程的估算
  (三)回归参数显著性检验
  (四)简单线性回归模型的应用

  二、考核要求
  (一)简单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概念
  1.识记:简单线性回归模型的假设条件。
  2.领会:回归分析中经济理论、数据和统计估算方法之间的关系。
  (二)简单线性回归方程的估算
  1.识记:
  (1)使用最小二乘法估算回归参数的方法。
  (2)弹性的实际测算。
  (3)回归方程的标准误差和参数的标准差。
  (4)相关系数。
  2.领会:总离差、回归平方和、残差平方和之间的关系。
  (三)参数的显著性检验
  1.识记:对回归参数进行t检验的基本步骤。
  2.领会:造成回归效果不显著的几个重要原因及补救办法。
  (四)简单线性回归模型的应用
  领会:理解第四节中所举的两个例子的基本内容。

  第十八章 回归分析与预测–多无回归模型  
  一、考核知识点
  (一)多无回归模型的基本概念
  (二)回归参数的假设检验
  (三)多元回归模型自变量之间的相关
  (四)异方差与自相关
  (五)回归模型在行情分析和预测中的应用

  二、考核要求
  (一)多无回归模型的基本概念
  1.识记:多元回归模型的假设条件。
  2.领会:R 和经调整的R 、回归标准误差的计算。
  (二)回归参数的假设检验
  识记:对多无回归参数进行t检验的基本步骤。
  (三)多无回归模型自变量之间的相关
  1.识记:
  (1)多共线性的含义。
  (2)判断多共线性是否存在的方法。
  2.领会:多共线性产生的原因。
  (四)异方差与自相关
  1.识记:
  (1)异方差的含义。
  (2)自相关的含义。
  (3)德宾一沃森检验的基本步骤。
  2.领会:
  (1)异方差性的检验。
  (2)自相关产生的原因及其补救措施。
  (五)回归模型在行情分析和预测中的应用
  1.识记:事先预测与事后预测。
  2.领会:
  (1)如何综合评价预测模型的好坏。
  (2)了解案例(一)和案例(二)的内容。

  第十九章 时间系列预测  
  一、考核知识点
  (一)回归趋势模型
  (二)移动平均模型
  (三)指数平滑模型

  二、考核要求
  (一)回归趋势模型
  领会;了解直线、指数曲线、二次曲线三种趋势测模型的基本方法。
  (二)移动平均模型
  领会:(1)了解简单、加权移动平均模型预测的基本方法。
  (2)加权移动平均模型的主要优点。
  (三)指数平滑模型
  1.识记:各种指数平滑模型和平滑系数a的选择。
  2.领会:简单指数平滑模型、布朗线性指数平滑模型、三次指数平滑模型的基本方法。

  第二十章 定性预测法  
  一、考核知识点
  (一)定性预测法
  (二)指标预测法
  (三)因素分析法
  (四)专家意见法

  二、考核要求
  (一)定性预测法
  领会:定性预测法的主要特征。
  (二)指标预测法
  1.识记:(1)领先、同步、落后指标的具体含义。
  (2)使用领先指标预测周期的转折点。
  (3)使用领先指标预测出口。
  2.领会:使用同步指标预测通货膨胀。
  (三)因素分析法
  领会:因素分析法的主要内容。
  (四)专家意见法。
  领会:专家意见法的内容及主要特征。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赞赏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