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33]
高等教育管理自学考试大纲
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
二OO五年六月
自学用书:《教育管理学》,陈孝彬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第2版
Ⅰ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
一、课程性质
《高等教育管理学》是教育管理专业的一门主要的专业基础课程。《高等教育管理学》是一门社会学科,是在管理学、教育学等学科基础上产生的边缘性应用学科。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学校管理现象和规律进行分析,为学校管理者提供制订管理措施的依据。
二、设置目的要求
学员通过本课程的自学,要求达到以下目的:
比较系统地了解和理解教育管理学的基本知识;
认识教育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
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拓宽管理工作思路,提高管理效能。
Ⅱ 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
学员通过自学,了解和掌握教育管理学的理论体系,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教育管理常识,能将教育管理学的知识应用于教育管理实践。
具体各章节要求掌握的内容如下:
第一章 教育管理学的性质和特点**
一.学习目的和考核要求
通过自学,识记和理解教育管理学的性质和特点,教育管理学内容的层次,现代教育管理学产生的的背景条件,学习教育管理学的意义和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
1.什么是教育管理学
2.教育管理学的性质
3.教育管理学的特点
4.教育管理学产生的背景
5.教育事业的管理
6.对学校和其他教育组织的管理
7.学校管理者的自我管理
第二章 现代教育管理的基本概念*
一.学习目的和考核要求
通过自学,识记现代教育管理经常涉及的几个概念,了解管理的性质、职能及其与产生发展,理解教育管理的特点和教育管理现代化的内容。
二.考核知识点
1.管理的产生
2.管理的职能
3.管理是一种文化
4.管理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5.教育管理的特点
6.管理现代化及其发展
7.管理现代化的内容
8.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管理现代化的特点
第三章 现代教育管理的理论基础及其流派***
一.学习目的和考核要求
了解教育管理的理性特征,理解和掌握行政学、法学、“科学管理”理论、科层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系统理论对教育管理理论的不同影响。
二.考核知识点
1.管理的理性特征
2.教育管理流派的三种划分
3.行政学及其对教育管理的影响
4.教育法对教育行政的作用
5.“科学管理”的提出及其主要观点
6.“科学管理”理论对教育管理的影响
7.科层管理理论的提出及其主要观点
8.组织管理理论提出的原则
9.科层管理理论对教育管理的影响
10.梅奥和霍桑实验
11.人际关系学说的基本观点
12.行为科学由来及其概念(狭义)
13.行为科学管理理论主要研究的问题
14.系统理论的提出
15.系统理论向社会管理提出了哪些新概念和新方法
16.系统管理学派的代表人物
17.系统管理理论对教育管理的积极影响和不适宜方面
第四章 面向21世纪的教育管理 (略)
第五章 教育管理行为与教育价值观的选择*
一.学习目的和考核要求
通过自学,了解教育管理行为与教育价值观的关系,掌握相关概念,通过对不同教育价值观的比较,学会教育价值观的选择,更新教育管理观念,服务于现代教育。
二.考核知识点
1.什么是教育规律
2.什么是教育理论
3.什么是教育价值
4.什么是教育价值观
5.三种教育价值观的行为特点
6.管理者对教育价值观的选择
第六章 教育行政体制**
一.学习目的和考核要求
通过自学,识记和理解教育行政体制的各种类型及其各类型的利和弊,能对我国目前采用的教育行政体制进行科学分析。
二.考核知识点
1.国家行政体制、教育行政体制
2.教育行政体制的类型
3.集权制与分权制及其利弊
4.首长负责制与合议制(委员会制)及其利弊
5.完整制与分离制及其利弊
第七章 教育行政组织及教育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略)
教育法(略)
教育计划(略)
第十章 教育督导**
一.学习目的和考核要求
通过自学,了解教育督导的意义,理解教育督导的任务、职能,明确教育督导人员要求以及督导的职权与原则等。
二.考核知识点
1.教育督导
2.教育督导的任务
3.教育督导的基本职能
4.教育督导人员的资格与配备
5.教育督学的职权
6.教育督导的原则
第十一章 教育财政(略)
第十二章 教育课程行政(略)
第十三章 教师人事行政*
一.学习目的和考核要求
通过自学,识记教师人事行政的涵义与任务,理解教师职业的专业性特征及资格要求,掌握教师的任用、培训、考核等知识。
二.考核知识点
1.教师人事行政及其任务
2.教师职业的专业性
3.提高教师职业专业化程度的措施
4.教师的任用资格及其认定
5.教师的在职培训
6.教师考核的内容
7、教师考核的方法
8.教师考核的原则
第十四章 学校效能与学校管理**
一.学习目的和考核要求
通过自学,识记和理解学校效能与效益,理解和掌握自主办学与学校效能的关系,发展战略与学校效能的关系。
二.考核知识点
1.学校效能
2.效能与效益
3.分析学校效能的视角
4.自主办学与提高学校效能的关系
5.自主办学的表现形式
6.学校“国有民办”及其优势与不足
7.发展战略
8.学校战略规划的必要性与特点
9.当前中小学采用的战略类型
第十五章 学校管理过程***
一.学习目的和考核要求
通过自学,理解学校管理过程中诸环节的地位作用,明确决策、目标管理在学校管理中的意义、作用及其实施。
二.考核知识点
1.西蒙、戴明的管理过程理论
2.计划、执行、检查、修正的概念
3.四环节的运行规律
4.制定学校工作计划的必要性
5.学校工作计划的内容
6.学校计划的类型
7.决策的类型与程序
8.影响决策质量的因素
9.控制及其类型、控制活动的要求
10.协调的原则
11.目标管理的由来及其特点
12.实施目标管理的意义和对领导者提出的要求
13.学校目标管理系统的构建
第十六章 学校工作质量管理概述***
一.学习目的和考核要求
通过自学,理解学校工作质量等内容,理解和掌握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学会质量评价和质量控制。
二.考核知识点
1.学校工作质量及其内容
2.标准质量、过程质量、成果质量
3.学校质量管理的意义
4.学校质量管理的特点
5.全面质量管理的出现
6.全面质量管理的指导思想
7.全面质量管理的主要特征
8.学校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
9.教育评价的历程、发展特点
10.教育评价的原则
11.教育评价的过程
12.学校工作的质量控制
第十七章 学校组织管理**
一.学习目的和考核要求
通过自学,识记组织及其类型,组织理论的发展过程,组织机构的形式,理解学校组织的性质、建设原则,学校文化建设,领导体制的演变等。
二.考核知识点
1.组织及其作用
2.组织的分类
3.各组织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4.组织结构与管理管理跨度
5.组织机构的形式与变式
6.学校组织的性质
7.学校组织建设的原则
8.学校组织文化及其建设
9.学校领导体制
第十八章 学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一.学习目的和考核要求
通过自学,理解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会制定学校人力资源规划,理解教职工的聘任与培训工作的相关知识,有效地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
二.考核知识点
1.人力资源
2.学校人力资源管理
3.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原则
4.学校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
5.编制学校人力资源计划的过程
6.考聘制的优点和条件
7.聘任制的一般做法和条件
8.教职工积极性及其调动
第十九章 学校公共关系**
一.学习目的和考核要求
了解公共关系的基本常识,明确学校公共关系的意义与职能,掌握学校公共关系活动的原则、对象、内容和程序,会从事基本的学校公关活动。
二.考核知识点
1.公共关系的产生和发展
2.学校公共关系及其职能
3.学校公共关系活动的原则
4.学校公众对象的分类及其内容
5.学校公共关系的程序
第二十章 学校领导 **
一.学习目的和考核要求
通过自学,了解领导理论,理解学校领导者的职责、作用的发挥,掌握领导方式、类型,素质要求等基本知识,提高领导管理水平。
二.考核知识点
1.领导、学校领导者
2.领导者的职责
3.领导者的影响力及其制约因素、运用误区
4.影响领导方式的因素
5.领导方式的类型
6.学校领导班子的基本素质
Ⅲ 说明和题型举例
1、本学科指定自学教材:本学科选定的自学用书是陈孝彬主编的《教育管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5 月第2版。
2、本学科(本教材)自学和考核重点章:标有“***”的为重点章,标有“**”的为次重点章,标有“*”的为一般章;第四、七、八、九、十一、十二章不作要求。
3、考核知识既有重点,又有较广的覆盖面,学习时应有所兼顾。重点章与非重点章是相对整章而言的,非重点章不排除占分多的考题。
4、考试难度适中:难题占20%,较难的占20%,一般的占30%,较容易的占30%。
5、题型:有填空题、判断题、名词解释 、简答题 、论述题。
卷面分共计100分。
题型举例:
1.填空题:教育管理学是( )学科。
2.判断题:管理科学化就是把管理工作信息化和最优化。
3.名词解释:国家行政体制
4.简答题:简述卡斯特的权变理论
5.论述题:论系统理论对教育管理的影响
(2)本站自学考试信息供自考生参考,权威信息以各省(市)考试院官方为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