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 ★ 启用前
2022年1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管理数量方法与分析试卷
(课程代码11752)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常驰汽车销售公司测试了同一排量不同品牌的7种汽车的耗油量,这七种不同品牌的汽车耗油量数据(单位:升/百公里)分别为:5.6,6.5,7.8,8.1,9.4,11,11.2,则汽车耗油量的中位数为(B)
A.5.6 B.8.1
C.7.8 D.11.2
2.某企业临时工占60%,月平均工资为5000元,正式工占40%,月平均工资为7000元,该企业全部职工的月平均工资为(C)
A.5000元 B.5600元
C.5800元 D.7000元
3.随机抽样某市8个居民,对其收看世界杯足球赛的时间(单位:小时)进行调查,得到样本数据为1.6,2.3,2.8,3.1,3.7,3.9,4.0,4.3,则居民收看世界杯足球赛时间的极差为(A)
A.2.7 B.3.4
C.3.9 D.4.3
4.在一次安全常识竞赛中,参赛同学的平均得分是40分,方差是4,则得分的变异系数是(A)
A.0.05 B.0.1
C.0.5 D.40
5.某人每天在早7点至8点等可能到达公共汽车站,则其在7点10分到7点40分达到的概率为(D)
A.0.1 B.0.3
C.0.4 D.0.5
6.湖口商学院最近4年招收工商管理硕士的学生人数是:21、36、49、75,则平均每年增长的学生数为(C)
A.12 B.16
C.18 D.20
7.按照指数所反映对象的范围不同,指数可分为(A)
A.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B.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
C.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D.动态指数和静态指数
8.针对指派问题和旅行商问题,可用(C)来解决。
A.图解法
B.表上作业法
C.匈牙利算法
D.效率比法
9.某眼部护理产品的单位销售价格对利润的敏感系数为7.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单位销售价格对利润的影响不大
B.提高单位销售价格将使得利润减少
C.单位销售价格每提高1%,利润就会相应减少7.1%
D.单位销售价格每提高1%,利润就会相应增加7.1%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Excel仅支持文件的导入
B.Excel的基本数据只能是文字或数字
C.Excel的基本数据可分为数字和公式两大类
D.Excel可以接受外部数据的导入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1.循环变动、长期趋势、季节变动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答:
循环变动往往存在于一个较长的时期中,它不同于长期趋势,所变现的不是朝着某一个方向持续上升或下降,而是从低到高,又从高到低的周而复始近乎规律性的变动。它也不同于季节变动,季节变动一般以一年、一季度或一月为一个周期,而且可以预见。而循环变动一般没有固定周期,成因也比较复杂,往往事先难以预知。
12.如果信息是相关的,它应该符合哪两项标准?
答:
(1)它必须是对未来状况的预测,包括预计的未来收入、成本数据等。
(2)它必须包含各方案之间的差别因素。
三、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3.某企业只生产一种甲产品,其单位销售价格为43元,单位变动成本为23元,固定成本总额16000元,而且该企业预计甲产品销售量可以达到2100件。
求:
(1)求该产品安全边际量(实物单位)。(6分)
(2)求安全边际额(金额单位)。(6分)
(3)求安全边际率。(3分)
(4)验证安全边际率与保本作业率的关系。(5分)
答:
(1)甲产品损益平衡点销售量=
=800(件)。
甲产品安全边际量=2100-800=1300(件)。
(2)甲产品损益平衡点销售额=43×800=34400(元)。
甲产品安全边际额=2100×43-34400=55900(元)。
(3)安全边际率=
(4)保本作业率=
安全边际率+保本作业率=61.90%+38.10%=1。
14.某时装店拟购进一批新款时装,这种时装的进价为每件80元,零售价为每件155元。时装的流行款式变化较快,如果在流行期间销售不出去,那么只能降价处理,估计降价处理价格每件60元。现在需要决策的是该时装店应购进多少这种时装。
(1)题目中的决策类型是什么?(2分)
(2)列出各种购进方案的条件盈利矩阵(10分)
(3)分别用大中取大原则和小中取大原则进行决策判断。(4分)
(4)分别用折中原则(折中系数=0.6)和大中取小原则进行决策判断。(4分)
答:
(1)非概率型决策
(2)
市场状态 |
行动方案(购进量,件) |
(2分) |
||||
15 |
16 |
17 |
18 |
19 |
||
需求15件 |
II2S |
1105 |
1085 |
1065 |
1045 |
|
需求16件 |
1125 |
1200 |
1180 |
1160 |
1140 |
(2分) |
需求17件 |
1125 |
1200 |
1275 |
1255 |
1235 |
(2分) |
需求18件 |
1125 |
1200 |
1275 |
1350 |
1330 |
(2分) |
需求19件 |
I12S |
1200 |
1275 |
1350 |
1425 |
(2分) |
(3)大中取大:采购19件;小中取大:15件。
(4)折中准则:19件;大中取小:18件。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5.(1)运用算术平均数应注意什么问题?(12分)
(2)在实际应用中如何有效地避免(1)中的问题。(8分)
答:
(1)运用算术平均数应注意:
①算术平均数容易受到极端变量的影响。这是由于算术平均数是根据一个变量的全部变量值计算的,当一个变量的取值出现极小或者极大值,都将影响其计算结果的代表性。
②权数对平均数大小起着权衡轻重的作用,但不取决于它的绝对值的大小,而是取决于它的比重。
③根据组距数列求加权算术平均数时,需用组中值作为各组变量值的代表,它是假定各组内部的所有变量值是均匀分布的。
(2)①为了提高算术平均数的代表性,需要剔除极值,即对变量中的极大值或极小值进行剔除。
②采用比重权数更能反映权数的实质,因为各组绝对数权数按统一比例变化,则不会影响平均数的大小。
③注意组距数列计算的平均数在一般情况下只是一个近似值。
16.(1)排队系统的运行过程主要由哪几个部分构成?(9分)
(2)请解释处理排队问题的过程。(11分)
答:
(1)排队系统的运行过程包括是三部分:
①输入过程;②服务机构;③排队规则。
(2)处理排队问题的过程:
①确定排队问题的各个变量,建立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②根据已知的统计数据,运用适当的统计检验方法以确定相关的概率分布;
③根据所得到的概率分布,确定整个系统的运作特征;
④根据服务系统的运作特征,按照一定的目的,改进系统的功能。
(2)本站自学考试信息供自考生参考,权威信息以各省(市)考试院官方为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