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55]
《社区物业管理》自学考试大纲
浙江教育考试院
2012年7月
指定用书:《社区物业管理》,卓思廉编著,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第1版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与设置的要求
《社区物业管理》是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区管理专业专科阶段的核心课程,5学分。本课程采用的教材是《社区物业管理》,卓思廉编著,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通过系统的、多媒体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正确地把握社区物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提高社区物业管理的实际能力。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在社区服务基础上将社区物业管理的内容作为切入点,着重研究学习社会主义市场发展过程中社区物业管理的内涵、管理机制、管理内容,、物业管理、社区管理的基本理论等。
本课程是一门内容丰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上要求既要给学生以理论指导,更要辅之以实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传授知识和理论提高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结合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教学媒体与教学形式
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媒体为本课程的文字教材,它包含所有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考核要求,是学生学习的核心。本课程录像教材、IP课件等其他教学媒体将逐步建设。
本课程的教学形式包括:
1.自主学习
认真阅读和钻研大纲与教材。自学者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认真学习《社区物业管理》教材的相关章节,全面系统地掌握教材所阐述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
自学者应深入学习各章的内容,掌握基本原理,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的内涵。同时,要注意各章之间的相互关联,掌握本课程的课程体系。系统学习和重点深入相结合。自学者应在全面系统学习教材的基础上,对重点章节进行深入学习,掌握社区物业管理的具体方式方法,以更好地把握本课程的全部内容。
本课程的学习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在对有关理论或概念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尽可能地运用理论分析、反思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保证必要的学习时间。自学者应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自学时间。
2.面授助学
明确本课程的性质与设置要求,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把握指定教材的基本内容,对自学者进行切实有效的辅导,引导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纠正自学中的各种偏向,体现助学的正确导向。
要正确处理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同应用能力的关系,努力引导自学者将基础理论知识转化为认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社区物业管理的能力和素养。
3.网上答疑
通过日常网上答疑和复习,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利用各种网上教学活动方式与教师、同学讨论交流,及时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四、课程考核要求的层次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应用三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三个能力层次是递进等级关系。各能力层次的含义是:
识记:懂得所学名词、概念、知识的意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层次的要求。
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办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领会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和考核要求
第一章 社区发展与社区物业管理研究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社区与社区的由来、社区管理与社区稳定。理解社区物业管理研究的理论意义。掌握社区物业管理的研究方法。
二、教学内容
(一)社区的含义及其构成
(二)社区管理中政府职能作用
(三)社区物业管理的研究方法
三、重点与难点
1.社区的含义
2.社区物业管理的研究方法
四、考核要求
识记:社区的含义
领会:社区管理中政府职能作用
应用:社区物业管理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物业与社区物业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物业的含义、特点和分类,掌握社区物业管理的概念、特点和内容,社区物业管理的目标与原则。理解物业管理的概念。
二、教学内容
(一)物业管理的定义和特征
(二)社区活动中的物业管理
(三)社区物业管理的目标与原则
三、重点与难点
1.物业的特点和分类
2.社区物业管理的特点和内容
3,我国物业管理的特征
四、考核要求
识记:物业、物业管理的概念
领会:社区物业管理的目标与原则
应用:社区活动中的物业管理
第三章 社区物业管理理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社区物业管理层次与组织结构,员工素质与培训。掌握社区物业管理的职能。理解社区物业管理的管理制度。
二、教学内容
(一)社区物业管理的职能
(二)社区物业管理层次与组织结构
(三)社区物业管理的管理制度
(四)社区物业管理财务管理制度
(五)社区物业管理的员工素质与培训
三、重点与难点
1.管理的概念
2.社区物业管理的四种职能
3.社区物业管理的管理制度
四、考核要求
识记:社区物业管理的四种职能
领会:社区物业管理层次与组织结构
应用:社区物业管理公司的管理制度
第四章 社区物业管理的法律基础及纠纷的解决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物权与物权法的概念。掌握社区物业管理的主要法律依据。理解社区物业管理的法律关系。
二、教学内容
(一)物权与物权法概述
(二)社区物业管理的主要法律依据
(三)社区物业管理的法律关系
(四)社区物业管理纠纷的处理
三、重点与难点
1.物权的定义及特征
2.社区物业的基本权属。
3.社区物业管理法律关系。
四、考核要求
识记:物权与物权法的概念
领会:社区物业的基本权属
应用:社区物业管理纠纷的处理系统
第五章 社区物业管理的前期介入与接管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社区物业管理介入的概念和意义。掌握社区物业管理前期介入的内容。
二、教学内容
(一)前期介入的概念和意义
(二)前期介入不同工作阶段的内容及前期介入的准备
(三)社区业主入住过程和物业服务
三、重点与难点
1.前期介入的概念
2.前期介入的内容
四、考核要求
识记:前期介入的概念
领会:前期介入的准备及不同阶段的内容
应用:社区业主入住过程和物业服务
第六章 社区物业的维护与修缮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社区房屋维修工程的分类及要求、程序与方法。掌握社区物业设施维修管理的特点。
二、教学内容
(一)社区房屋维修工程的分类及要求
(二)社区物业设施维修与管理
三、重点与难点
1.社区房屋维修的程序与方法
2.社区物业设施维修管理的特点
四、考核要求
识记:社区房屋维修工程的分类及要求
领会:社区物业设施维修管理的特点
应用:社区物业设施维修与管理
第七章 社区环境与物业绿化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社区发展的环境要求和社区环境管理的主要内容。掌握物业环境绿化的特点和内容、类型和重点。
二、教学内容
(一)社区环境与物业绿化管理
(二)物业环境绿化的特点和内容、类型和重点
(三)创建绿色社区案例
三、重点与难点
1.社区发展的环境要求和社区环境管理的主要内容
2.物业绿化的特点和内容
四、考核要求
识记:社区环境管理的主要内容
领会:社区环境管理的职责划分
应用:创建绿色社区
第八章 社区安全与车辆、消防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社区稳定的意义,社区安全管理的含义及社区物业安全管理的原则;掌握社区治安管理的特点,社区车辆管理的特点及社区消防管理的内容和特点。
二、教学内容
(一)社区物业安全管理的含义内容
(二)社区治安管理
(三)社区车辆管理
(四)社区消防管理
三、重点与难点
1.社区物业安全管理的含义内容
2..如何做好社区治安工作
3.社区车辆停泊管理
4.社区消防管理的内容和特点
四、考核要求
识记:社区物业安全管理的含义
领会:社区物业消防管理的内容和特点
应用:社区车辆停泊管理
第九章 社区物业管理经营与服务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与社区经营,社区服务中的物业管理与服务产业化;掌握社区物业管理在服务产业化中的定位,社区经济的特点和主要内容。
二、教学内容
(一)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与社区经营
(二)社区物业管理在服务产业化中的定位
(三)社区经济的特点和主要内容
(四)物业管理在社区服务中的矛盾
三、重点与难点
1.社区物业管理在服务产业化中的定位
2.社区经济的特点和主要内容
四、考核要求
识记:社区物业管理产业化的几个基本概念
领会:社区物业管理在服务产业化中的定位
应用:社区物业管理服务经营模式
第十章 社区物业公共事务关系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社区时间银行及公益理念,社区危机管理。掌握社区物业管理公共关系管理的含义,社区物业公共关系中公众的分类。
二、教学内容
(一)社区时间银行
(二)社区物业管理公共关系与协调
(三)社区危机管理与社区物业
三、重点与难点
1.社区时间银行及公益理念
2.社区物业管理公共关系管理的含义
3.社区危机管理
四、考核要求
识记:社区时间银行
领会:社区物业管理公共关系管理的含义
应用:社区物业管理中常见的危机处理
第十一章 西方国家及东南亚地区物业管理借鉴
本章作为学习参考资料,不作考核要求。
第三部分 考核方式
一、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采取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过程性考核占总成绩的30%,由平时作业成绩和学习过程考核成绩两部分组成。终结性考核,即书面考试,占总成绩的70%。
(一)过程性考核
过程性考核包括平时作业、参加面授辅导、实践活动(集体讨论、考察)、撰写调查报告(小论文、心得体会等)等多种形式。责任教师可据考生实际完成情况考核评定。
- 平时作业
平时作业4次,占过程性考核比例为50%。考生每完成1次书面作业,即获得过程性考核12.5%的成绩。
2.实践活动(包括课后考察或课堂讨论)
实践活动占过程性考核比例为50%。组织课后考察的,要求每位考生签到,完成整个学习考察过程,并提交一份完整的考察报告,成绩由辅导教师按完成的质量确定。实践活动采取课堂讨论形式的,需由参加讨论的成员撰写讨论报告(包括参加讨论的学生,时间,地点,讨论的主题,参加人员的主要观点等)。辅导老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以及提交的讨论报告给出学习过程考核成绩。课堂讨论可以根据班级人数分成若干小组进行。
(二)终结性考核,即书面考试
终结性考核,即书面考试,占总成绩的70%。
终结性考核围绕教学考试大纲的考核要求,重点突出,难度适当。试卷中不同能力层次的试题分数比例为:识记占10%、领会占20%、简单应用占30%、综合应用占40%。本课程终结性考核的试题类型有:选择题20%、名词解释20%、判断题10%,简答题20%,论述题30%。
二、题型举例(考试大纲中题型举例仅作参考,实际命题时不受此限)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题型举例:1. 1、物业管理起源于19世纪60年代的( )。
A 德国 B 美国 C 英国 D 法国
答案:C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题型举例:1. 物业管理
参考答案: 物业管理就是由物业管理经营专业机构人员,受物业所有人(业主)的委托,依照有关的法律、法规,按照合同和契约,运用现代化的管理科学和先进的维修养护技术,以经济的手段管理房屋及其附属设施,并对房屋周围的环境实施有偿管理活动的总称。
(三)判断题(第小题1分,共10分)
1、在物业管理中,物业管理公司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是管理的主体。( ).
答案:(×)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题型举例:1. 社区物业管理的特点。
参考答案: (1)服务为主,管理重物;(2)业主差异多,管理难度大;(3)自律是基础、强制是辅助;(4)复杂性决定权威性;(5)日趋专业化;(6)综合性特征明显;
(五)、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题型举例:1.试述物业分类管理的意义。
参考答案:现代物业的特点是人类社会发展对物业构建的要求与作用的结果。物业管理企业在实施对物业的管理过程中必须考虑这些特点,多样性,复杂性,动态性的物业在管理上必须采取分类管理的方法进行具体化的管理。从物业管理企业经营的角度讲有一个物业管理市场细分的问题。从物业服务的角度有一个服务专门化和社会监督的问题。从政府管理的角度有一个分类指导的问题。
(1)有利于政府对物业行业的分类指导与管理,促进物业管理行业的健康发展。
(2)有利于根据不同物业的不同特点细分物业管理市场,开拓物业管理业务的空间 。
(3)有利于促进物业管理企业在管理上的科学分工,促进物业管理企业服务的专门化和社会对物业服务质量监督的机制的建立。
(2)本站自学考试信息供自考生参考,权威信息以各省(市)考试院官方为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