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03335公共管理学自学考试大纲

[03335]

《公共管理学》教学大纲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

二〇〇七年十二月

自学用书:《公共管理学概论》,周晓红,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第1版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

公共管理是在充分总结和概括1980年代以来新公共管理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关注行政管理学的最新发展,主要研究公共部门的组织结构、职能、人事管理、决策以及新公共管理改革和公共管理模式和技术方法等内容。

《公共管理学概论》教材内容共分九章。第一章主要介绍公共管理学的一般概况,包括公共管理的内容、学科意义上的公共管理学的形成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第二章至第九章分别介绍公共管理作为一种基本的政府职能其基本的作用与角色,公共政策之于政府管理的基本要义,人力资源管理、公共财政管理、信息资源管理、绩效管理等的政府工具意义,最后集中讨论“为政之德”(即公共管理中的伦理)之于政府管理的决定性意蕴。本书较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公共管理的性质、要求、作用及一般发展趋势,凸现其时代性、动态性、问题性取向、人文性等特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公共管理专业知识基础;掌握现代国家治理、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提供的主要机制和内在的理论逻辑;掌握现代公共管理改革和发展的原则、内容、模式和一般趋势,为他们建立健全合理的知识结构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考核目标

第一章 公共管理学导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公共管理的本质、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以及公共管理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状况;理解公共管理模式的基本特征、公共管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等;掌握公共管理之于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乃至文化建设等的重大意义。

二、考核知识点

(一)公共管理的内涵及其演进

(二)公共管理的特征

(三)公共管理的功能

(四)公共管理的研究对象和主要研究方法

(五).公共管理的产生和发展

三、考核要求

识记:公共管理的内涵、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区别、公共管理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领会:公共管理的起源与发展、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公共管理学研究方法;公共行政、公共管理、新公共管理作为一种政府管理模式,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应用:转型时期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公共管理?当下我国公共管理的核心、基本原则应是什么?

第二章 公共管理的主体及其行为特征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公共管理的主体;政府职能的演变、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含义;公共管理者所扮演的角色。理解政府职能的动态性、战略性、全局性特质以及非政府组织的基本特征、作用;掌握政府失效理论的基本内涵及其启示、转型期我国公共管理的角色转变。

二、考核的知识点

(一)政府的基本职能

(二)非政府公共组织的作用

(三)公共管理者的角色

三、考核要求

识记:政府职能的定义及其演变;转型期我国政府职能转换及特点;政府失效的表现形式;公共管理者的角色;转型时期我国公共管理者的角色转换。

领会: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政府职能及缺陷;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含义、类型、特征、作用;当代管理者必备的职能能力。

应用:当下我国政府失效的具体表现形式、原因……

第三章 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与评估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公共政策以及公共政策运行过程的本质,理解公共政策问题的结构、特征和方法;掌握公共政策制定的程度和原则、政策执行的一般模式、政策评估的障碍等。

二、考核的知识点

(一)公共政策的特征、类型

(二)公共政策的制定

(三)公共政策的执行

(四)公共政策评估

三、考核要求

识记:公共政策的定义、特征、类型;政策问题的定义、结构和特征;影响政策执行的因素;政策评估的一般标准;政策评估的一般结果。

领会:政策制定的一般过程;政策执行的理论模式;政策评估的主要阻碍;

应用:建构政策问题的一般方法。

第四讲 公共组织管理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公共组织的含义和构成要素、公共组织的结构以及变革的含义和类型;理解公共组织的类型和特征、公共组织变革的一般过程和动力机制等;掌握公共组织设计的原则及其发展趋势。

二、考核的知识点

(一)公共组织的含义、类型

(二)公共组织的结构及其类型

(三)公共组织的变革与发展

三、考核要求

识记:公共组织的含义和类型;公共组织的结构及其基本类型;公共组织变革的含义、动力和过程。

领会:公共组织的特征;公共组织的设计及其一般原则;公共组织变革的阻力以及相关的化解对策;公共组织的发展趋势。

应用:转型期我国的行政组织变革的现状、重点及其出路。

第五章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公共部门人力管理的含义、特征及其制度模式等;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以及西方国家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特点;掌握现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基本精神和内在运行机制。

二、考核的知识点

(一)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确立

(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选择

(三)现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基本精神以及内在运行机制

三、考核要求

识记: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精神;人力资源管理基本职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的人事行政管理的区别;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与模式;

领会:西方国家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演进及特点;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改革与探索;现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基本精神以及内在运行机制。

应用: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第六章 公共财政管理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掌握公共财政的含义及其在国家预算乃至公共管理系统中的作用;理解国家预算的分类标准、管理过程和各类预算的含义;掌握公共财政的职能、我国公共财政的框架构建、国家预算的原则以及政府审计的一般程序等。

二、考核的知识点

(一)公共财政的含义、职能和框架

(二)国家预算

(三)预算会计

(四)政府审计

三、考核要求

识记:公共财政概念的内涵;公共财政的职能;.国家预算的含义、作用、类型、原则、过程;预算会计含义、作用和层级;政府审计含义、作用、类型、程序。

领会:我国公共财政框架的构建;公共财政的核心是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其基本内涵是什么?国家预算过程的实质;政府审计之于公共管理的一般意义。

应用:我国离真正的“公共财政体系”还有多远?

第七章 信息资源管理与电子政务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学习后,学生应了解信息、信息技术、电子政务的基本含义,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的基本状况;理解公民知情权、政府信息公开的基本含义,明白信息技术对公共管理的影响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公共、透明信息制度的必要性和一般步骤;掌握电子政务的作用与使用以及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等。

二、考核的知识点

(一)信息技术与公共管理

(二)公共管理的信息系统

(三)电子政务

三、考核要求

识记:信息的含义、特征;公民知情权的含义;管理信息系统的含义、构成要素、功能;电子政务的含义、作用、应用;电子政务在我国的建设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

领会:信息技术对公共管理的影响;政府信息资源的内容;电子政务在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发展状况。

应用:政务公开、透明政府、电子政府和公民知情权的关联。

第八讲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学习本章后,学生要了解绩效管理的含义、特征和意义,绩效评估的含义、本质等;理解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新取向;大体明白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困境与出路、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标准、指标和方法。

二、考核的知识点

(一)绩效管理的内涵、特征

(二)绩效评估

(三)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困境与出路

三、考核要求

识记:绩效管理的内涵、特征;绩效评估的标准、指标和方法;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困难、出路。

领会:绩效管理对公共管理、新公共管理的贡献与启示

应用:绩效标准的物质意义与非物质意蕴对我国当下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第九章 公共管理中的伦理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公共管理伦理的含义和功能、公共管理责任的含义和结构;理解公共管理伦理的结构和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掌握管理伦理化的必然性、公共管理责任机制。

二、考核的知识点

(一)公共管理伦理的含义、结构与内容

(二)公共管理伦理的建设

(三)公共管理的责任

三、考核要求

识记:公共管理伦理的含义、结构与内容;公共管理伦理化的必然性;公共管理责任的含义、特征及必要性;公共管理的责任机制。

领会:公共管理伦理的立法;公共管理伦理的管理功能;

应用:公共管理伦理体系中的权力、权利运行机制建构。

三、题型举例(考试时间为150分钟,题型仅作参考,实际命题时不受此限)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的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题号写在括号内)

1、(    )在1776年撰写了《国富论》,论述了他对政府角色的理解。

  A.亚当·斯密     B. 凯恩斯       C. 胡德        D. 史蒂文·科恩

(二)名词解释题

1、政府职能

(三)简答题

1、公共政策问题的建构方法是什么?

(四)论述题

   1、结合实际说明公共组织在设计上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五)案例分析

   1、(略)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赞赏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