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24]
模具软件(UG)自学考试大纲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
二OO八年十二月
自学用书:《UG NX 4.0 模具设计基础与进阶》,李丽华等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第一版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
《模具软件(UG)》课程是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必考课程之一。UG NX 4.0软件是美国UGS公司开发的大型CAD/CAM软件,已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航天航空、机械、模具等行业,是目前进行产品开发及模具设计最有效的工具之一。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自学者在完成模具成型工艺与设计、数控加工工艺及UG基础模块课程基础上,掌握UG模具设计的过程,为今后进行结构设计和模具设计提供必要的三维设计与制造方案。
学习本课程的要求是:通过学习,掌握UG实体建模功能和装配功能,及采用注塑模向导模块进行模具设计的整个过程,包括收缩率的设置,坐标系的定义,工件的创建,型芯体、型腔体、镶块、电极、滑块以及抽芯机构的生成,浇注系统和冷却系统的创建,模具材料清单的生成和模具图的绘制,达到能够解决一般零件三维模具设计的能力。
二、考核目标
第1章 UG NX 4.0入门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熟悉UG NX4.0软件的工作环境,掌握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了解建模的一般步骤。
二、考核知识点
(一)UG NX4.0工作环境
(二)工作图层设置
(三)常用工具
(四)建模一般步骤
三、考核要求
(一)UG NX4.0工作环境
1、领会:了解主界面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二)工作图层设置
1、领会:(1)图层设置的意义。
2、简单应用:(1)层的设置;(2)图层的可见性设置;(3)图层的分组设置;(4)图层的移动与复制。
(三)常用工具
1、简单应用:(1)点构造器;(2)矢量构造器;(3)坐标系构造器;(4)类选择器。
(四)建模一般步骤
1、领会:(1)通过实例,了解UG的建模和装配功能。
第2章 UG NX 4.0建模基础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熟练掌握UG NX4.0建模功能,能运用软件进行绘图、实体造型和自由曲面造型,并能够采用装配模块完成零部件装配。
二、考核知识点
(一)绘制和编辑草图和曲线
(二)建立和编辑实体特征
(三)建立和编辑自由曲面
(四)建立装配组件
三、考核要求
(一)绘制和编辑草图和曲线
1、领会:(1)曲线功能;(2)草图功能。
2、简单应用:(1)学会曲线相关操作命令,特别是常用的基本曲线、直线和圆弧、曲线编辑、来自曲线集的曲线命令;(2)创建草图;(3)草图约束添加,包括几何约束、尺寸约束和定位约束;(4)草图编辑,包括镜像、编辑曲线和变换命令等方法。
(二)建立和编辑实体特征
1、领会:(1)基准轴与基准平面的功能。
2、简单应用:(1)基准轴与基准平面的建立;(2)基本实体建立,包括长方体、圆柱体、圆锥和球;(3)特征实体建立,包括孔、圆台、腔体、凸垫、键槽和沟槽;(4)扩展特征建立,如拉伸、旋转、沿导线扫掠;(5)实体布尔运算,和、差、交;(6)特征操作,如拨模、边倒圆、倒角、抽壳、引用、螺纹;(7)特征编辑,包括部件导航器使用、特征参数编辑、尺寸定位、特征移动及排序。
(三)建立和编辑自由曲面
1、领会:(1)曲面造型的功能和使用场合。
2、简单应用:(1)曲面造型的方法,包括点到面、线到面和面到面;(2)掌握直纹曲面、通过曲线组、扫掠等曲面造型方法;(3)掌握偏置、延伸、桥接曲面命令的使用方法。
(四)建立装配组件
1、领会:装配的3种方法。
2、简单应用:能完成一般组件的装配。
第3章 注塑模设计基础
不作要求。
第4章 注塑模向导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UG 注塑模向导模块的功能及采用该模块进行模具设计的过程。
二、考核知识点
(一)注塑模向导界面和功能
(二)模具设计过程
(三)模具设计实例分析
三、考核要求
(一)注塑模向导界面和功能
1、领会:(1)熟悉注塑模向导界面及各个功能按钮的功能;(2)注塑模向导模块设计过程。
2、简单应用:利用注塑模向导完成扳手零件模具设计。
第5章 模具设计准备过程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熟悉UG 注塑模向导模块的功能,达到熟悉模具设计方案初期的准备步骤,理解注塑模向导模块的设计思路。
二、考核知识点
(一)项目初始化
(二)模具坐标系设置
(三)收缩率设置
(四)工件定义
(五)型腔布局
(六)多模腔设计
(七)实例操作
三、考核要求
(一)项目初始化
1、简单应用:项目初始化对话框各选项设置并加载零件。
(二)模具坐标系设置
1、简单应用:将模具坐标系从工作坐标系转移到绝对坐标系。
(三)收缩率设置
1、简单应用:了解收缩类型和收缩率设置方法。
(四)工件定义
1、简单应用:定义工件的方法及操作步骤。
(五)型腔布局
1、简单应用:了解型腔布局的作用和类型,掌握矩形和圆形布局方法。
(六)多模腔设计
1、简单应用:了解多模腔设计的作用和操作方法。
(七)实例操作
1、综合应用:利用前述知识,能够完成一般零件的注塑模向导模具设计。
第6章 模具工具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模具工具修补零件的方法,为后续分模作好准备。
二、考核知识点
(一)实体修补过程和方法
(二)片体修补过程和方法
(三)综合实例
三、考核要求
(一)实体修补过程和方法
1、简单应用:明确实体修补的过程,学会使用创建箱体、分割实体、轮廓分割和补实体工具完成。
(二)片体修补过程和方法
1、简单应用:明确片体修补的过程,学会使用表面修补、边缘补片、自动孔补片、现有曲面等片体修补工具为内部开口创建分型面。
(三)综合实例
1、综合应用:能运用所学修补方法修补电话插板零件,为分模作准备。
第7章 分模设计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分模的步骤,包括分模线选择、指定过渡对象、建立分模曲面及提取型芯型腔区域等。
二、考核知识点
(一)分型过程
(二)分型管理器
(三)综合实例
三、考核要求
(一)分型过程
1、领会:UG软件的分型过程。
(二)分型管理器
1、领会:(1)会使用设计区域进行模型验证;(2)创建/删除补片曲面;(3)分型线编辑;(4)定义/编辑分型段;(5)创建/编辑分型面;(6)抽取区域与分型线;(7)创建型芯和型腔;(8)抑制分型;(9)模型比较;(10)交换模型;(11)更新分型树列表。
(三)综合实例
1、综合应用:(1)手机前壳分模;(2)电话插板分模。
第8章 模架库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注塑模向导定义模架的过程。
二、考核知识点
(一)模架类型
(二)模架管理
(三)综合实例
三、考核要求
(一)模架类型
1、领会:了解模架的类型。
(二)模架管理
1、领会:学会模架管理操作。
(三)综合实例
1、综合应用:为鼠标上盖模具添加模架。
第9章 标准件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会从标准件目录中选择并加载标准件,学会编辑标准件的参数,掌握成型标准件的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
- 标准件选择
- 滑块和内抽芯装配
- 标准件的成型
- 综合实例
- 考核要求
- 标准件选择
1、领会:学会从注塑模向导中选择所需标准件并进行相应编辑,学会分类选择标准件。
- 滑块和内抽芯装配
1、简单应用:学会滑块/内抽芯设计和装配方法。
- 标准件的成型
1、简单应用:学会对添加的标准件进行修剪、建腔等成型操作,如推杆的成型。
- 综合实例
1、综合应用:为四轮玩具车车座添加标准件。
第10章 完成模具设计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会模具设计的后续工作,包括浇口浇道系统和冷却系统设计、生成材料清单与模具图、创建镶块和电极等。
二、考核知识点
(一)浇注系统设计
(二)冷却系统
(三)镶块设计
(四)电极
(五)材料清单
(六)模具图纸
(七)综合实例
- 考核要求
- 浇注系统设计
1、简单应用:学会利用Pro/E完成主流道、分流道和浇口设计。
(二)冷却系统
1、简单应用:学会利用Pro/E完成冷却管道设计方法,主要掌握标准件冷却系统设计方法。
(三)镶块设计
1、简单应用:学会利用Pro/E从标准件库中输入镶块模型。
(四)电极
1、领会:电极生成方法。
2、简单应用:(1)利用电极功能插入电极;(2)利用模具工具生成电极。
(五)材料清单
1、领会:了解材料清单的作用。
(六)模具图纸
1、简单应用:学会使用模具图纸完成装配图纸、组件图纸和孔表图纸的创建。
(七)综合实例
1、综合应用:插座相关后续工作设计。。
第11章 模具设计综合实例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会综合运用所学模具设计知识完成模具设计的大部分工作,并总结设计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二、考核知识点
(一)综合实例一——电吹风外壳模具设计
(二)综合实例二——显示器底座模具设计
三、考核要求
1、综合应用: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完成电吹风外壳和显示器底座的模具设计。
三、题型举例(仅供参考,实际命题时不受此限)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题号写在题后括号内)
1、下面图标中,哪一个是边倒圆的命令?( )
(二)多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有2-4个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题号写在题后括号内。错选或漏选均不给分)
1.以下哪些选项是UG注塑模向导提供的创建滑块和内抽芯的方法?( )
A、创建一个实体
B、利用曲面工具建立局部分模面分出相应体积块
C、加入滑块或内抽芯到模架后用型芯或型腔修剪所选实体
D、NC后置处理
(三)判断题
1、UG 在进行草绘倒圆命令时,对象选择一般有方向之分,即以圆心为中心,逆时针方向为正。 ( )
(四)简答题
1、请说出UG模具设计一般流程。
(五)分析题
1、请分析下图所示零件三维造型的步骤。
答案:
(一)B
(二)AC
(三)正确
(四)1、项目初始化;2、定义坐标系、收缩率等;3、定义工件、型腔布局;4、定义分型面;5、加入模架;6、加入标准件;7、浇口流道设计并建腔。
(五)1、利用“回转”命令完成零件主体的绘制(也可分步用体素特征来画);
2、建立基准平面,距离如图所示A基准平面0.781,并利用修剪体命令去掉小部分实体,用同样的方法处理另一边实体(或使用镜像的方法);
3、利用“刀槽”命令以如图所示参数去掉B处圆柱所示实体,并用“圆柱”命令挖直径0.5的孔;
4、利用“孔”命令挖去大端直径为1.125的孔。
(2)本站自学考试信息供自考生参考,权威信息以各省(市)考试院官方为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