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12]
日本文学选读自学考试大纲
浙江教育考试院
2021年10月
自学用书:《日本文学教程》(第二版),主编 吴鲁鄂,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年7月第2版。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
日本文学课程是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日语专业的必考课程,使用教材为《日本文学教程》(第二版)。该教材是为我国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开展日本文学教学而编写的,也可以用于自学考试。教材内容共分六章,内容涵盖日本有文字记载以来文学发展的整个进程,由各时期时代背景简介、文学发展综述、代表作家与代表作品简介及思考和练习题几个部分组成。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帮助学习者从宏观上把握日本文学发展脉络及动向,从微观上了解其发展进程中各个时期主要文学形式以及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达到认识日本文学本质的目的。同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习者获取学习日语时必需具备的文化背景,充分了解日本的风俗及思维模式,了解日本文学在世界文学史的地位及影响,提高阅读、表达及思考问题的能力。
学习本课程的要求:学习日本古典文学及近现代文学知识,熟悉日本文学的阶段划分、代表流派、杰出作家、作品,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动机,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主题思想,掌握作品中的重要词汇及语法,对作品进行评价和分析,养成鉴赏日本文学的能力。同时,能够有意识地将所阅读的作品与中国及其他国家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理解其相通相异之处。
二、考核目标
第一章 上代文学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上代文学的创作背景、发展概况、代表作家与代表作品,理解上代文学的特征及本质。
(二)考核知识点
1、上代文学的创作背景
2、上代文学的发展状况
3、上代文学的特征及理念
4、上代文学的代表作家、作品
(三)考核要求
1、理解上代文学的时代背景。
2、理解祝词·宣命、歌谣·神话·说话等文学形式的概念及其产生的背景,理解中国文化传入日本后对上代文学的影响。
3、理解上代文学的特征及理念。
4、理解《古事记》《日本书纪》《风土记》的创作背景、创作动机、地位价值、主要内容。理解《古事记》与《日本书纪》的异同点。
5、理解《万叶集》的创作背景、地位价值、分类、歌体、歌风。理解《万叶集》的时代意义。
6、掌握所选文段中重要词汇的读音和意义,理解所选文段的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能够将所选文段内容翻译成现代日语。
第二章 中古文学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中古文学的创作背景、发展概况、代表作家与代表作品,理解中古文学的特征及本质。
(二)考核知识点
1、中古文学的创作背景
2、中古文学的发展状况
3、中古文学的特征及理念
4、中古文学的代表作家、作品
(三)考核要求
1、理解中古文学的时代背景。
2、理解“国风暗黑时代”的含义及这一时期汉诗文兴盛的意义。识记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与作品。
3、理解平假名普及与和歌复兴的关系。识记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与作品。
4、理解物语文学的发展过程。识记创作物语、和歌物语、历史物语的代表作品。
5、理解日记、随笔各自的特点以及被称作自照文学的原因。识记日记、随笔的代表作家、作品。
6、识记说话文学的分类标准及代表作家、作品。
7、识记歌谣的种类及代表作家、作品。
8、理解中古文学的特征及理念。
9、理解《古今和歌集》的地位价值、歌体、分类、歌风,识记其代表作家。
10、理解《竹取物语》《伊势物语》《源氏物语》《大镜》《土佐日记》的地位价值。
11、理解《今昔物语集》《枕草子》的内容分类及地位价值。
12、理解女流文学兴盛的原因。
13、掌握所选文段中重要词汇的读音和意义,理解所选文段的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能够将所选文段内容翻译成现代日语。
第三章 中世文学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中世文学的创作背景、发展概况、代表作家与代表作品,理解中世文学的特征及本质。
(二)考核知识点
1、中世文学的创作背景
2、中世文学的发展状况
3、中世文学的特征及理念
4、中世文学的代表作家、作品
(三)考核要求
1、理解中世文学的时代背景。
2、识记历史物语的代表作,理解拟古物语、御伽草子的概念、特征。
3、理解军记物语产生的时代背景,识记军记物语的代表作品。
4、理解随笔(隐者文学)产生的时代背景,识记代表作家、作品。
5、理解说话文学兴盛的原因,识记世俗说话与佛教说话各自的特点及代表作品。
6、理解《新古今和歌集》产生的时代背景。
7、理解连歌、俳谐的概念及发展过程。
8、理解旅行日记产生的原因,识记其代表作家、作品。
9、理解能产生的过程、能乐艺术的代表人物及各自的贡献。理解能与狂言的区别。
10、理解中世文学的特征及理念。
11、识记《方丈记》《徒然草》的作者及作品理念。
12、理解《平家物语》的地位价值及《平家物语》与《太平记》的异同。
13、理解《新古今和歌集》的地位价值、歌体、分类、歌风,识记其代表作家。
14、掌握所选文段中重要词汇的读音和意义,理解所选文段的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能够将所选文段内容翻译成现代日语。
第四章 近世文学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近世文学的创作背景、发展概况、代表作家与代表作品,理解近世文学的特征及本质。
(二)考核知识点
1、近世文学的创作背景
2、近世文学的发展状况
3、近世文学的特征及理念
4、近世文学的代表作家、作品
(三)考核要求
1、理解近世文学的时代背景。
2、理解近世文学被称作庶民文学·町人文学的原因。
3、理解上方文学与江户文学的区别。
4、理解元禄文学的特色。
5、识记日本国学的代表人物。
6、识记俳谐的流派及代表人物。
7、识记近世小说类型及其代表作家、作品。
8、理解读本与中国白话小说的关联。
9、理解净琉璃、歌舞伎产生的过程及其代表人物。
10、理解近世文学的特征及理念。
11、识记井原西鹤的代表作及作品分类,理解井原西鹤的创作特色。
12、识记松尾芭蕉的代表作,理解松尾芭蕉的创作特色及其作品的美学理念。
13、识记上田秋成的代表作,理解《雨月物语》的创作特色及地位价值。
14、识记泷泽马琴的代表作。
15、识记本居宣长的代表作,理解本居宣长提出的“物哀论”。
16、识记近松门左卫门的代表作,理解近松门左卫门的创作特色。
17、掌握所选文段中重要词汇的读音和意义,理解所选文段的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能够将所选文段内容翻译成现代日语。
第五章 近代文学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近代文学的创作背景、发展概况、代表作家与代表作品,理解近代文学的特征及本质。
(二)考核知识点
1、近代文学的创作背景
2、近代文学的发展状况
3、近代文学的特征及理念
4、近代文学的文学思潮及其特征
5、近代文学的代表作家、作品
(三)考核要求
1、理解近代文学的时代背景。
2、识记写实主义、拟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等文学流派的代表作家、作品。理解写实主义、拟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的含义。
3、识记自然主义文学流派的代表作家、作品。理解自然主义的含义。理解私小说与心境小说的特点。
4、识记余裕派、耽美派、白桦派、新思潮派、奇迹派等文学流派的代表作家、作品。理解余裕派、耽美派、白桦派、新思潮派、奇迹派的含义。
5、识记无产阶级文学的代表作家、作品。
6、识记新感觉派、新兴艺术派、新心理主义等文学流派的代表作家、作品。理解新感觉派、新兴艺术派、新心理主义的含义。
7、识记“昭和十年代作家”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8、理解近代文学的特征及理念。
9、理解假名垣鲁文、坪内逍遥、二叶亭四迷、尾崎红叶、幸田露伴、樋口一叶、森鸥外、泉镜花、国木田独步、与谢野晶子、岛崎藤村、夏目漱石、志贺直哉、武者小路实笃、谷崎润一郎、芥川龙之介、叶山嘉树、小林多喜二、川端康成、崛辰雄、中岛敦等近代文学代表作家的个人生平、创作思想,识记他们的代表作。
10、掌握所选文段中重要词汇的读音和意义,理解所选文段的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
第六章 现代文学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现代文学的创作背景、发展概况、代表作家与代表作品,理解现代文学的特征及本质。
(二)考核知识点
1、现代文学的创作背景
2、现代文学的发展状况
3、现代文学的特征及理念
4、现代文学的文学思潮及其特征
5、现代文学的代表作家、作品
(三)考核要求
1、理解现代文学的时代背景。
2、识记无赖派文学的代表作家、作品。理解无赖派的含义。
3、识记民主主义文学运动的代表作家、作品。理解民主主义文学运动的含义。
4、识记《近代文学》派的代表人物。理解《近代文学》派的含义。
5、识记战后派及第二次战后派文学的代表作家、作品。理解战后派及第二次战后派的含义。
6、识记战后派“第三新人”的代表作家、作品。理解战后派“第三新人”的含义。
7、识记昭和三四十年代文学中大众文学的代表作家、作品。理解大众文学的含义。
8、识记原爆文学的代表作家、作品。理解原爆文学的含义。
8、理解现代文学的特征及理念。
9、理解宫本百合子、太宰治、野间宏、梅崎春夫、大冈升平、武田泰淳、三岛由纪夫、安部公房、井上靖、小岛信夫、远藤周作、大江健三郎、村上春树、吉本芭娜娜等现代文学代表作家的个人生平、创作思想,识记他们的代表作。
三、题型列举(考试时间为150分钟)(仅作参考,实际命题时不受此限)
1、次の漢字を平仮名で書きなさい。(10% 1点×10)(汉字写假名,从所选文段中选10个单词)
①吾輩は猫である。( )
2、次の平仮名を漢字で書きなさい。(10% 1点×10)(假名写汉字,从所选文段中选10个单词))
①吾輩はここで始めてにんげんといふものを見た。( )
3、穴埋め。(40% 2点×20)(填空,主要考察日本文学的基础知识)
①日本国文学の最高峰『源氏物語』の作者は( )である。
②自然主義の出発となった作品は、島崎藤村『( )』と田山花袋『蒲団』と言われている。
4、次の文章を読んで、次の問に答えなさい。(20% 2点×10)(阅读理解,内容从所选文段中选取)
例1:
月日は百代の過客にして、行きかふ年も又旅人なり。船の上に生涯をうかべ、馬の口とらへて老いをむかふる物は、日々旅にして、旅をすみかとす。古人も多く旅に死せるあり。予も、いづれの年よりか、片雲の風にさそはれて、漂泊のおもひやまず。
①この文の作品名は( )である。
A 『方丈記』 B 『奥の細道』 C 『枕草子』 D 『鹿島紀行』
②この文の作者は( )である。
A 鴨長明 B 西行法師 C 小林一茶 D 松尾芭蕉
例2:
道がつづら折りになって、いよいよ天城峠に近づいたと思うころ、雨足が杉の密林(a)を白く染めながら、すさまじい速さで麓から私を追って来た。
私は二十歳(b)、高等学校の制帽をかぶり紺がすりの着物に袴をはき、学生カバンを肩にかけていた。一人伊豆の旅に出てから四日目のことだった。修善寺温泉(c)に一夜泊まり、湯ヶ島温泉に二夜泊まり、そして朴歯の高下駄で天城を登って来たのだった。重なり合った山々や原生林や深い渓谷の秋に見ほれながらも、私は一つの期待に胸をときめかして道を急いでいるのだった。そのうちに大粒の雨が私を打ち始めた。折れ曲った急な坂道(d)を駆け登った。ようやく峠の北口の茶屋に辿りついてほっとする①と同時に、私はその入口で立ちすくんでしまった。あまりに期待がみごとに的中したからである。そこに旅芸人(e)の一行が休んでいたのだ。
①下線部(a)~(e)の漢字の読み仮名をつけなさい。
②下線部①に一番意味の近いものを一つ選びなさい。
A ひっそりと B 気が重い様子 C ふと D 緊張が解けた
5、次の内容を簡単に解釈しなさい。(10% 5点×2)(名词解释,主要考察对文学流派、作家特征、文学现象等的理解)
①自然主義
②新感覚派
6、次の文章を現代日本語に訳しなさい。(10% 10点×1)(翻译,内容从所选文段中选取)
春は曙。やうやう白くなりゆく山際、少しあかりて、紫だちたる雲の細くたなびきたる。
夏は夜。月のころはさらなり、闇もなほ、蛍の多く飛びちがひたる。また、ただ一つ二つなど、ほのかにうち光りて行くもをかし。雨など降るもをかし。
(2)本站自学考试信息供自考生参考,权威信息以各省(市)考试院官方为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