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83
电视文艺编导自学考试大纲
浙江教育考试院
2018年12月
自学用书:《广播电视文艺编导》,项仲平、张忠仁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一版。
一、课程性质、设置目的及学习要求
1.课程性质:《广播电视文艺编导》课程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必考课程。本课程是一门针对文艺各种题材为主要内容的广播电视栏目、节目的编导构思创作课程,侧重广播电视节目从构思到制作全流程的理论指导及规范操作。也是训练和指导学习者构思、编创广播电视文艺节目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门专业课程。
本课程从广播电视文艺编导的工作流程、工作职能与广播电视传播功能的关系作为主要视角,结合广播电视传播平台的属性与特点,兼顾受众和节目商品化的基本理念,具体分析了不同文艺题材、门类与广播、电视类型栏目和节目的融合关系。另外,也从广播电视文艺节目的形态特征、传播策略等方面总结了构思、编创规律,以此强化广播电视文艺栏目和节目的核心竞争元素和视听感染力,最终使节目达到最佳效果。
2.课程设置目的:本课程的设置目的是为了使自学应考者掌握广播电视文艺节目的编导规律和制作思路。在全面了解广播电视文艺节目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系统掌握文艺编导工作的理论、方法和编创思路。通过自主学习具备文艺编导的实际技能,从而胜任广播电视台和各类传媒机构的编导实际工作。
本课程教材《广播电视文艺编导》共有十二章,结构思路着眼于三个方面。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到第三章,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总结了广播电视文艺节目产生、发展和类型、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广播电视文艺编导的工作职能进行了界定和梳理。第二部分包括第四章、第五章,主要内容是依据广播、电视传播平台差异,探讨了广播文艺节目和电视文艺节目的类型差异和编创原则。第三部分包括第六章到第十二章,主要内容是通过题材差异,对电视文艺节目编导规律、思路、方法和技巧的分类阐释。全书在系统探讨相关理论的同时,突出了内容的实用性。在自学考试命题中,命题者应充分体现本课程这一性质和特点。
3.课程学习要求:自学应考者应紧密联系中国现行广播电视台和传媒制作机构文艺编导工作的实际情况,全面掌握广播电视文艺编导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相关技能。为在当下中国的广播电视行业环境中,秉持正确的媒介传播观念,从事相应工作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二、考核内容及目标
第一章 广播电视文艺节目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 掌握当下中国广播电视行业发展背景及其特点。认识广播电视的媒介渊源,了解广播电视文艺的产生、发展及广播电视节目的类型嬗变。掌握广播电视节目创作理念,节目内容定位,创作方法与呈现手段,以及运营方式,明确广播电视节目的传播特征,中国广播电视文艺的属性、特点。
二、考核知识点
(一)广播电视媒介发展背景与文艺节目的关联
(二)广播与电视的媒介渊源
(三)广播电视文艺节目的起源与发展
(四)广播电视文艺节目的类型嬗变
三、考核目标要求
(一)广播电视媒介发展背景与文艺节目的关联
1.识记:无。
2.领会:文艺节目与广播电视媒介的伴生关系。
3.应用:结合实例,思考媒介技术对文艺节目的影响。
(二)广播与电视的媒介渊源
1.识记:(1)广播、电视的概念与“需要层次理论”的观念;(2)广播与电视的技术关系;(3)广播电视节目创作理念关系;(4)广播与电视的传播特征。
2.领会:“需要层次理论”与广播电视的媒介意义。
3.应用:结合实例,分析广播电视媒介平台的优势。
(三)广播电视文艺节目的起源与发展
1.识记:(1)中国广播文艺的阶段发展规律;(2)电视文艺的界定观念;(3)欧美电视文艺节目观念;(4)中国广播文艺的阶段发展规律。
2.领会:中国广播电视媒介属性与文艺的发展规律。
3.应用:结合实例,分析中国广播电视文艺节目的创作观念特点。
(四)广播电视文艺节目的类型嬗变
1.识记:(1)节目题材、类型的概念;(2)窄播化、频率(频道)专业化、“季播”的概念。
2.领会:中国广播与电视文艺节目的类型变化及特点;
3.应用:结合实例,分析其题材、类型特点与编导构思的传播意图。
第二章 广播电视文艺编导的职能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广播电视文艺编导的职业特征,熟悉其工作流程及具体思路方法。了解广播电视文艺编导的基本素养要求,认识广播电视文艺编导的工作性质及分工,明确广播电视文艺节目的主要构成元素和题材分类。并且掌握广播电视文艺节目呈现、改编、再创作的规律性特点。此外,还应该清晰理解广播电视文艺编导创作能力提升的观念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
(一)广播电视文艺节目编创人员构成
(二)编导的基本素质要求及具体任务
(三)广播文艺节目元素的构成关系及运用
(四)电视文艺节目元素的构成关系及运用
三、考核目标要求
(一)广播电视文艺节目编创人员构成
1.识记:(1)编剧与编辑、电视文艺导演、电视文艺编导、导播、电视制片人等概念的界定;(2)前述五种岗位的工作职责。
2.领会:广播电视文艺节目编创者的工作规律和侧重点。
3.应用:结合实例,总结广播电视文艺节目各个岗位的具体工作特点。
(二)编导的基本素质要求及具体任务
1.识记:(1)广播电视文艺的编导者职业特征;(2)广播电视文艺编导者应具备的知识(五个意识和一个能力);
2.领会:广播电视文艺节目编创者的审美意识。
3.应用:结合实例,总结广播电视文艺节目编导者的导向意识。
(三)广播文艺节目元素的构成关系及运用
1.识记:(1)广播文艺节目的构成元素;(2)广播文艺节目元素的运用。
2.领会:广播文艺节目主持人的素质要求。
3.应用:结合实例,总结广播文艺节目的编排手段。
(四)电视文艺节目元素的构成关系及运用
1.识记:(1)电视文艺节目的构成元素。
2.领会:电视文艺节目视听符号系统特点。
3.应用:结合实例,总结电视文艺节目的视觉元素运用特点。
第三章 广播文艺节目的类型及特征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广播文艺节目的概念、特点及分类依据。了解国内外广播文艺的发展规律,发展类型。掌握广播文艺节目的表现特征,熟悉广播文艺的编创原则。对广播文艺节目的传统类型——广播剧,既要理解其节目形态特征,又要熟练掌握其作为广播文艺特殊类型的创作主要分工。更要熟练掌握广播剧导演的具体工作内容,以及广播剧的艺术构思观念和所涉诸元素的设计。
二、考核知识点
(一)广播文艺节目的概念分类
(二)广播文艺节目的特征及编创原则
(三)广播剧导演的艺术构思及其具体工作
三、考核目标要求
(一)广播文艺节目的概念分类
1.识记:(1)广播文艺节目的概念界定;(2)当下广播文艺节目的特点;(3)广播文艺节目的发展类型。
2.领会:广播文艺节目的特点与时代背景的关系。
3.应用:结合实例,总结广播文艺节目的发展类型所受影响因素。
(二)广播文艺节目的特征及编创原则
1.识记:(1)广播文艺节目的审美特征;(2)广播文艺节目的传播特征;(3)广播文艺节目的编创原则。
2.领会:编创者如何在节目中展现广播文艺的审美特征。
3.应用:结合实例,分析广播文艺节目传播特征与编导创作的关联。
(三)广播剧导演的艺术构思及其具体工作
1.识记:(1)广播剧的形态特征;(2)广播剧的创作分工类别;(3)广播剧导演工作及构思创作。
2.领会:广播剧的制作及诸元素应用。
3.应用:选取广播剧实例,分析其结构设计特点。
第四章 广播文艺节目编导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广播文艺节目编导工作所面对的具体对象——基于题材差异所产生的不同节目形态。明确广播媒介平台以声音为传播符号的特点,对文学、音乐、戏曲、曲艺等不同题材的呈现重点。理解广播各类节目形态“融合”趋势影响下,综合文艺板块广播节目也成为一种特殊广播文艺节目形态。了解这些不同广播文艺节目的编导构思思路,掌握编导对这些不同形态文艺节目的结构设计和细节处理,甚至制作、综合呈现和播出全流程,是广播文艺节目编导综合能力的要求。
二、考核知识点
(一)广播文学节目编导
(二)广播音乐节目编导
(三)广播戏曲、曲艺节目编导
(四)综合文艺板块广播节目编导
三、考核目标要求
(一)广播文学节目编导
1.识记:(1)广播文学节目的概念;(2)广播小说的两种节目形式及制作方法;(3)广播散文与广播诗歌的制作方法。
2.领会:文学的特点如何在广播节目中呈现。
3.应用:结合广播文学实例,分析文学形式与节目形式的融合方法。
(二)广播音乐节目编导
1.识记:(1)音乐广播、专题性节目的概念;(2)广播音乐节目的形式与编导技巧。
2.领会:广播音乐节目的地位及作用。
3.应用:结合节目实例,总结专题性广播音乐节目的内容类型。
(三)广播戏曲、曲艺节目编导
1.识记:(1)广播戏曲节目的概念,内容类型及编导手法;(2)广播曲艺节目的概念,内容类型及编导手法。
2.领会:广播曲艺节目的产生及发展。
3.应用:结合实例,分析广播戏曲专题的编导观念。
(四)综合文艺板块广播节目编导
1.识记:(1)广播综合文艺板块的概念;(2)综合文艺板块广播节目的形式特征;(3)综合文艺板块广播节目的编排结构方式。
2.领会:综合文艺板块广播节目的形式特征。
3.应用:结合实例,分析综合文艺板块广播节目的编排结构方式。
第五章 电视文艺节目的类型特征与编创原则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电视文艺节目的类型界定,电视文艺节目的分类标准、方法,以及不同分类形态的表现特征。明确电视文艺节目宏观的审美特征及其传播特征。理解电视文艺节目“栏目化”发展趋势,电视栏目的结构观念与类型化发展模式。了解电视文艺节目的编创策略,掌握这些编创策略与节目艺术创作规律的关系,进而熟悉电视文艺节目的编创所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二、考核知识点
(一)电视文艺节目的概念及分类
(二)电视文艺节目的特征
(三)电视文艺节目的基本编创规律和编创原则
三、考核目标要求
(一)电视文艺节目的概念及分类
1.识记:(1)电视文艺节目的概念;(2)电视文艺节目的分类标准。
2.领会:广义与狭义的电视文艺节目观念。
3.应用:结合电视文艺节目实例,按分类标准分析其类别归属。
(二)电视文艺节目的特征
1.识记:(1)电视文艺节目的传播特征。
2.领会:电视文艺节目的审美特征。
3.应用:结合实例,分析其审美特征与传播特征的具体表现。
(三)电视文艺节目的基本编创规律和编创原则
1.识记:(1)电视栏目的概念及其特征;(2)电视栏目化的观念;(3)电视文艺栏目的编创策略、艺术规律、编创原则。
2.领会:电视文艺节目的栏目化与类型化趋势。
3.应用:结合电视文艺栏目实例,分析其应用的编创策略、艺术规律、编创原则。
第六章 电视综艺节目编导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电视综艺节目是一个泛指名词,其并非所指具体的某种题材、类型节目,而是基于对广泛的文艺题材,在电视节目商品化发展过程中不断拓展表现形式,陆续衍生出新类型的一种泛称。掌握电视综艺节目形态在国外的产生、发展源流,该形态与中国电视文艺节目的融合催生出的电视综艺晚会模式。理解并掌握中国的电视综艺节目发展,存在从春节电视联欢晚会(春晚)到电视综艺晚会栏目,再到多元竞争的发展路径。掌握电视综艺晚会的类型、特征,策划、构思、编创方法。理解电视综艺的衍生类型,明确电视综艺节目各种类型的模式建构及其意义。
二、考核知识点
(一)电视综艺晚会编导
(二)电视综艺节目的衍生模式类型
三、考核目标要求
(一)电视综艺晚会编导
1.识记:(1)电视综艺节目的概念;(2)电视综艺晚会的几个类型;(3)电视综艺晚会的策划;(4)电视综艺晚会的创作流程;(5)电视综艺晚会的舞美、灯光、结构设计。
2.领会:电视综艺晚会的源流发展及影响。
3.应用:结合实例,分析电视综艺晚会的主题、结构特点。
(二)电视综艺节目的衍生模式类型
1.识记:(1)电视综艺节目的几个衍生类型及其特点。
2.领会:电视综艺节目类型的分化发展现状。
3.应用:结合电视谈话节目实例,分析其形态在电视综艺节目中所展现的优点与缺点。
第七章 电视真人秀节目编导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电视真人秀的概念及节目建构属性。明确作为一种电视综艺节目形态,电视真人秀是兼具现实纪录性和戏剧冲突性,是将“真实”和“虚拟”相融合的特殊节目。电视真人秀的“虚构”与“非虚构”的协调统一,满足了观众娱乐消费心理和对“他者”的窥探欲之余,还符合电视商品运营的需求,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收益。但是,也应明确一个不争的事实,电视真人秀的出现,无论是在欧洲各国还是美国及亚洲的韩国、日本,甚至中国内地于香港、台湾等地区,都存在较多争议。
本章需要了解电视真人秀的构成元素,掌握中国电视真人秀的“模式引进”及主要类型。熟悉电视真人秀的规则设定、参与角色的设计依据,内容情节的构思以及编创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
(一)电视真人秀的概念及分类
(二)电视真人秀的编创原则
三、考核目标要求
(一)电视真人秀的概念及分类
1.识记:(1)电视真人秀的概念;(2)电视真人秀的构成元素;(3)电视真人秀的模式引进;(4)电视真人秀的主要类型。
2.领会:中国电视真人秀的模式引进发展观念。
3.应用:结合实例,分析电视真人秀的模式、类型。
(二)电视真人秀的编创原则
1.识记:(1)电视真人秀的规则设计;(2)电视真人秀的制作设计原则。
2.领会:电视真人秀的内容与规则设计关联。
3.应用:结合节目实例,分析中国电视真人秀的以展示“个人才艺”为主要形态的深层原因。
第八章 音乐电视节目编导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音乐电视的概念界定。明确音乐电视在国外产生、发展的过程,以及其主要功能。音乐电视作为一种电视综艺节目形态,引进中国并形成中国音乐电视独特审美观念的原因。此外,本章需要了解音乐电视的表现特征与创意类型。掌握音乐电视的音乐与画面交融叙事呈现关系,并熟悉音乐电视的构思以及编创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
(一)音乐电视的产生及发展
(二)音乐电视的创意与构思
(三)音乐电视的特征及编创意原则
三、考核目标要求
(一)音乐电视的产生及发展
1.识记:(1)音乐电视的概念;(2)音乐电视的表现特征。
2.领会:音乐电视在国外产生、发展过程的广告功能属性。
3.应用:结合实例,分析音乐电视的空间时空转换与音画叙事关系。
(二)音乐电视的创意与构思
1.识记:(1)音乐电视的美学特征;(2)中国音乐电视的创意风格类型;(3)音乐电视的几个常用创意类型。
2.领会:音乐电视的画面节奏与叙事空间的设计。
3.应用:结合节目实例,分析音乐的表演造型空间与画面构成的设计。
(三)音乐电视的特征及编创意原则
1.识记:(1)音乐歌曲与画面的关系;(2)画面拍摄与整体效果设计;(3)音乐电视的整体风格控制。
2.领会:音乐电视的内涵呈现与画面构思。
3.应用:结合节目实例,分析音乐的音乐歌曲与画面的关系设计。
第九章 电视文学节目编导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文学与电视相结合的编导构思侧重点。明确电视文学作为电视化的文学作品,其审美目的及艺术创造手段。掌握以电视呈现来提升观众对文学文本的审美层次,是电视文学节目的主要传播目的。此外,要理解并掌握文学作为一种承载思想,抚慰心灵,引导人们反思生之意义的文艺形式,其作为电视节目的基本构成元素,电视化呈现的主要类型及编导创作原则、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
(一)电视文学节目及其类型
(二)电视文学节目的编导创作原则
三、考核目标要求
(一)电视文学节目及其类型
1.识记:(1)电视文学节目的概念;(2)电视文学节目的类型及审美特征。
2.领会:电视与文学相结合的节目形态及构思依据。
3.应用:结合实例,分析电视文学节目的不同类型及其审美特征。
(二)电视文学节目的编导创作原则
1.识记:(1)电视文学节目的类型样式;(2)不同电视文学类型样式的编创思路及具体方法。
2.领会:电视文学与“文学电视”的差异性辨析。
3.应用:结合节目实例,分析电视文学节目的叙事与表现特点。
第十章 电视文艺专题节目编导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电视文艺专题的概念涵义,厘清其形态产生发展的背景。明确电视文艺专题的界定观念,以及其所具备的审美特征。掌握电视文艺专题的几种主要类型,不同类型的结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明确电视文艺专题的策划、创作观念,创作流程与具体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
(一)电视文艺专题的概念涵义
(二)电视文艺专题的类型及结构
三、考核目标要求
(一)电视文艺专题的概念涵义
1.识记:(1)电视文艺专题的概念;(2)电视文艺专题的界定及审美特征。
2.领会:电视文艺专题与文艺题材纪录片的关系辨析。
3.应用:结合实例,分析电视文艺专题类型与传播意义。
(二)电视文学节目的编导创作原则
1.识记:(1)电视文艺专题的类型样式与结构特点;(2)电视文艺专题的开头方式。
2.领会:电视文艺专题的创作流程及工作思路。
3.应用:结合节目实例,分析电视文艺专题的内容与主题表现。
第十一章 电视音乐与舞蹈节目编导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电视音乐节目的形态样式,音乐是内容的重要主体。明确音乐所具备的审美特征,主要形式及表现技巧。掌握电视音乐节目的构成及播出形式几种主要类型,不同类型的结构特点与编导思路。了解电视舞蹈作为一种文艺样式,电视是舞蹈的载体和媒体,担负着舞蹈的传播和二度创作功能。掌握舞蹈的美学特征,电视舞蹈节目的类型、审美特征,明确电视展现舞蹈的观念,运用电视手段对舞蹈进行二度创作的编导手段。
二、考核知识点
(一)电视音乐节目编导
(二)电视舞蹈节目编导
三、考核目标要求
(一)电视音乐节目编导
1.识记:(1)音乐的审美特征及表现技巧;(2)电视音乐节目的播出形式。
2.领会:编导在构思编排电视音乐节目直播时应遵循的原则。
3.应用:结合实例,分析电视音乐节目的类型与编导思路。
(二)电视舞蹈节目编导
1.识记:(1)舞蹈的审美特征及舞种特点;(2)电视舞蹈节目的传播类型。
2.领会:电视舞蹈节目的内容划分类型。
3.应用:结合节目实例,分析电视舞蹈节目的内容与电视化的表现特点。
第十二章 电视戏曲节目编导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电视戏曲节目的题材内容构成,戏曲的基本形态、样式、种类和艺术表现特点。明确戏曲所具备的“程式化”美学特征,主要“行当”及表现技巧。掌握电视戏曲节目的分类构成,传播观念和表现形式。熟悉电视戏曲节目的不同类型结构特点与编导制作思路。了解电视戏曲节目为推广、普及传统戏曲艺术,对其它文艺形式的借鉴,与其它电视节目表现方法的融合发展现象。掌握电视戏曲专题、戏曲影视剧的编导、剧作观念,戏曲电视综艺的类型及创作思路。
二、考核知识点
(一)戏曲基本常识与电视戏曲节目
(二)电视戏曲节目的类型及其编创特点
三、考核目标要求
(一)戏曲基本常识与电视戏曲节目
1.识记:(1)电视戏曲节目的概念界定;(2)电视戏曲节目的分类及制作。
2.领会:戏曲的美学特征及中国戏曲种类、程式、虚拟性的表现。
3.应用:结合实例,分析电视戏曲节目的类型与编导构思制作观念。
(二)电视戏曲节目的类型及其编创特点
1.识记:(1)电视戏曲节目的类型;(2)戏曲影视剧的创作特点、规律;(3)戏曲电视综艺的类型与创作思路;(4)电视戏曲节目的特征。
2.领会:电视戏曲节目与“栏目化”、“频道化”传播策略。
3.应用:结合节目实例,分析电视戏曲节目的表现形式与编导意图。
三、题型举例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题型举例仅作为参考,实际命题时不受此限。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题号写在题后括号内。) 2分×15题=30分
1.广播剧创作过程中,多工种的分工协作,应该考虑的首选是下列的( )。
A.舞美 B.配音 C.美工 D.后期
(二)多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有二至五个是正确的,将其全部选出,并把它们的题号写在题后括号内。错选或漏选均不给分。) 2分×5题=10分
1.从导演的实践看,其主要工作大体包括( )。
A.研究剧本 B.分析剧情 C.了解时代背景 D.掌握人物个性 E.推敲对白
(三)名词解释题: 3分×5题=15分
1.电视文艺编导:
(四)简答题: 5分×4题=20分
1.简述电视文艺节目的分类及标准。
(五)论述题: 10分×1题=10分
1.请结合实例论述电视文艺节目应遵循的编创原则。
(六)构思创作题:(请根据所给材料,从编导的视角选取构思创作主题,并写出节目制作台本的提纲式简要方案。) 15分×1题=15分
材料:在当前中国的各种广播电视文艺节目中,频繁出现以“情感”为建构核心的内容,客观上反映了观众对广播电视平台传播文艺节目的审美需求。请以编导的视角,根据上述现象规律,以“责任”为主题,围绕“情感”建构故事感染力,为杭州地区传播的电视文艺节目(节目名称可自由虚拟)设计一个时长为30秒的宣传片提纲式简要方案。。
要求:1.请具体写出宣传片的目的、简要故事情节、人物角色、场景。
2.方案要有可操作性,格式明确、逻辑清晰,应考虑表现形式。
(2)本站自学考试信息供自考生参考,权威信息以各省(市)考试院官方为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