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84]
《电视艺术片创作》自学考试教学大纲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
二OO八年七月
自考用书:《纪录片创作论纲》,钟大年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1997年4月第1版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
《电视纪录片创作》课程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电视艺术专业必考课程。本课程是一门电视艺术专业的基础应用类课程。是电视纪录片(专题片)创作的理论概述,它的任务是讲授电视专题片创作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方法。
《纪录片创作论纲》教材内容包括绪论分九篇。绪论篇主要讲述纪录片的概述、发展历程和现存问题;纪实篇阐述纪录片中纪实主义的需求、纪录片与现实和美学的关系、真实性和艺术性之间的关联;艺术特征论中就时空结构与视听语言等元素展开艺术分析;创作观念篇中罗列出价值取向、创作趋向、审美走向和人文精神四方面的探析;视觉表意论篇分析了美学和技术概念的蒙太奇以及其他视觉元素;剪辑风格论篇着重比较了叙事和表现的两种剪辑;创作构思论一篇具体讲述了创作过程各个步骤环节;结构论篇提出结构基本要求和具体操作
原则;最后声画关系论论述画面和解说之间关系,语言构成内在关系。
本课程学习的目的和要求:本课程面向高等教育层次的广电专业学生,课程内容涵盖电视业务主干课程之一。电视专题片作为电视节目的主要类别之一,在舆论宣传、信息传播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本课程兼具理论与实践性,理论教学追踪电视专题片发展今昔,使学生全面了解和深入掌握电视专题诸要素,体会基本创作原理和流派发展趋势。实践教学在本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熟悉电视专题片制作流程,掌握电视片创意、采编环节,使用电子摄录设备完成实习作品为本课程重要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电视专题片创作的各个环节,并能够具有一定的创作潜力,适应电视实践的需要。
二、考核目标
第一章 绪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什么是纪录片,纪录片的发展历程,并获悉纪录片创作者必备的素质。
二、考核知识点
(一)纪录片定义与内涵
(二)纪录片的发展历程
(三)纪录片创作者必备的素质
三、考核要求
(一)、纪录片定义与内涵
1、识记:纪录片的概念
2、领会:纪录片的内涵特征,
3、应用:结合实际作品,判断纪录片
(二)、纪录片的发展历程
1、识记:纪录片发展
2、领会:纪录片发展流派与特征,
3、应用:结合实际作品,判断纪录片流派
(三)、纪录片创作者必备的素质
1、识记:纪录片创作者素质
2、领会:纪录片创作者素质具体涵义
3、应用:纪录片创作者素质与社会需求、时代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 纪实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什么是纪实主义,纪实主义与现实的关系,纪实主义的美学风格,以及真实性与艺术性之间的关系。
二、考核知识点
(一)、纪实主义定义与内涵
(二)、纪录片中的真实
(三)、纪录片的美学风格
(四)、真实性与艺术性
三、考核要求
(一)、纪实主义定义与内涵
1、识记:纪实主义的概念
2、领会:纪录片中纪实主义的现实意义和美学风格,
3、应用:结合实际作品,判断纪录片纪实主义真实性和艺术性
(二)、纪录片与现实、美学关系
- 识记:纪录片中真实、美学内涵
- 领会:纪录片纪实主义、美学风格
4、应用:结合实际作品,判断纪录片与现实关系、美学追求
(二)、真实性与艺术性的关系
1、识记:纪录片真实性、艺术性内涵与特征
2、领会:纪录片中真实性与艺术性之间的关系
3、应用:结合实际,领悟真实性与艺术性的关系
第三章 艺术特征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什么是纪录片的艺术特征,尤其是时空结构、视听语言和屏幕造型,以及叙事与结构的关系。
二、考核知识点
(一)、时空结构、视听语言、屏幕造型、叙事和结构的内涵
(二)、纪录片中的结构特征
(三)、纪录片的叙事风格
三、考核要求
(一)、纪录片中的时空结构、视听语言、屏幕造型、叙事和结构内涵
1、识记:时空结构、视听语言、屏幕造型、叙事和结构概念
2、领会:纪录片中时空结构、视听语言、屏幕造型、叙事和结构,
3、应用:结合实际作品,判断纪录片时空结构、视听语言、屏幕造型、叙事和结构
(二)、纪录片结构特征
4、识记:纪录片中结构内涵
2、领会:纪录片结构类型与特色
3、应用:结合实际作品,掌握纪录片中的结构变化
(三)、纪录片叙事特点
1、识记:纪录片中叙事内涵
2、领会:纪录片叙事类型与特色
3、应用:结合实际作品,掌握纪录片中的叙事变化
第四章 创作观念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什么是纪录片的创作观念,包括价值取向、创作趋向、精神走向和人文精神等。
二、考核知识点
(一)、价值取向、创作趋向、精神走向和人文精神的内涵和特征
(二)、纪录片中的价值取向、创作趋向、精神走向和人文精神实践
三、考核要求
(一)、纪录片中的价值取向、创作趋向、精神走向和人文精神内涵
1、识记:价值取向、创作趋向、精神走向和人文精神概念
2、领会:纪录片中价值取向、创作趋向、精神走向和人文精神,
3、应用:结合实际作品,判断纪录片价值取向、创作趋向、精神走向和人文精神(二)、纪录片的价值取向、创作趋向、精神走向和人文精神实践
1、识记:纪录片中价值取向、创作趋向、精神走向和人文精神
2、领会:纪录片价值取向、创作趋向、精神走向和人文精神的实践
3、应用:结合实际作品,掌握纪录片中的价值取向、创作趋向、精神走向和人文精神的体现
第五章 视觉表意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什么是纪录片的视觉表意观念,明晰作为美学层面的蒙太奇和作为技术层面的蒙太奇,并了解其他视觉元素。
二、考核知识点
(一)、视觉表意、蒙太奇、视觉元素等内涵和特征
(二)、作为美学层面的蒙太奇和作为技术层面的蒙太奇
(三)、视觉元素
三、考核要求
(一)、视觉表意、蒙太奇、视觉元素等内涵和特征
1、识记:视觉表意、蒙太奇、视觉元素概念
2、领会:纪录片中视觉表意、蒙太奇、视觉元素
3、应用:结合实际作品,判断纪录片视觉表意、蒙太奇、视觉元素
(二)、作为美学层面的蒙太奇和作为技术层面的蒙太奇
1、识记:作为美学层面的蒙太奇,作为技术层面的蒙太奇
2、领会:作为美学层面的蒙太奇和作为技术层面的蒙太奇之间的关系
3、应用:结合实际作品,掌握纪录片中的作为美学层面的蒙太奇和作为技术层面的蒙太奇
(三)、视觉元素
1、识记:视觉各元素概念与涵义
2、领会:纪录片中视觉元素的特点
3、应用:结合实际作品,理解纪录片视觉元素
第六章 剪辑风格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什么是纪录片的剪辑风格,明晰作为叙事层面的剪辑和作为表现层面的剪辑。
二、考核知识点
(一)、剪辑风格的内涵和特征
(二)、作为叙事层面的剪辑和作为表现层面的剪辑。
三、考核要求
(一)、剪辑风格的内涵和特征
1、识记:剪辑风格概念
2、领会:纪录片中剪辑风格
3、应用:结合实际作品,判断纪录片中的剪辑风格
(二)、作为叙事层面的剪辑和作为表现层面的剪辑
1、识记:作为叙事层面的剪辑和作为表现层面的剪辑
2、领会:作为叙事层面的剪辑和作为表现层面的剪辑之间的关系
3、应用:结合实际作品,掌握纪录片中的作为叙事层面的剪辑和作为表现层面的剪辑
第七章 创作构思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什么是纪录片的创作构思,明晰各个创作过程具体环节和特殊要求。
二、考核知识点
(一)、纪录片创作过程
(二)、纪录片创作过程的具体环节和要求
三、考核要求
(一)、纪录片创作过程
1、识记:纪录片创作过程
2、领会:纪录片中纪录片创作过程
3、应用:结合实际作品,明确纪录片中创作过程
(二)、纪录片创作过程的具体环节和要求
1、识记:纪录片创作过程的具体环节、要求和特点
2、领会:纪录片创作过程的具体环节和要求
3、应用:结合实际作品,掌握纪录片中的纪录片创作过程的具体环节和要求
第八章 结构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什么是纪录片的结构,明晰各个结构具体环节和特殊要求。
二、考核知识点
(一)、纪录片结构
(二)、纪录片结构的具体环节和要求
三、考核要求
(一)、纪录片结构
1、识记:纪录片结构
2、领会:纪录片中纪录片结构
3、应用:结合实际作品,明确纪录片中结构
(二)、纪录片结构的具体环节和要求
1、识记:纪录片结构的具体环节、要求和特点
2、领会:纪录片结构的具体环节和要求
3、应用:结合实际作品,掌握纪录片中的纪录片结构的具体环节和要求
第九章 声画关系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什么是纪录片的声画关系,明晰声音和画面的关系,以及纪录片语言特色。
二、考核知识点
(一)、声画的内涵和特征
(二)、声音和画面的关系
三、考核要求
(一)、声画的内涵和特征
1、识记:声画概念
2、领会:纪录片中声音和画面
3、应用:结合实际作品,熟悉纪录片中的声画
(二)、声音和画面的关系
1、识记:声音和画面的关系
2、领会:纪录片创作中声音和画面的关系
3、应用:结合实际作品,掌握纪录片中声音和画面的关系
三、题型举例(题型举例仅作参考,实际命题时不受此限)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题号写在题后括号内)
1、以下那部作品不是弗拉哈迪拍摄的( )
A、《北方的纳努克》 B、《夏日纪实》C、《蒙阿那》 D、《亚兰岛》
(二)多项选择题(在背选答案中有二至五个是正确的,将其全部选出,并把它们的题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或漏选均不给分)
1、以下那部作品那些是弗拉哈迪拍摄的( )
A、《北方的纳努克》 B、《夏日纪实》C、《蒙阿那》 D、《亚兰岛》
(三)名词解释
1、真实电影
(四)、简答题
1、从叙事角度看构成空间在创作中有那几方面作用?
(五)论述题
1、试论电视艺术片中真实性
(六)案例分析题(略)
四、考试时间:150分钟
(2)本站自学考试信息供自考生参考,权威信息以各省(市)考试院官方为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