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21]
基本乐理自学考试大纲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
二O一一年七月
自学用书:《基本乐理通用教材》,李重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第一版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
《基本乐理》课程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音乐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音乐学各学科的理论基础。其主要任务是培养音乐类专业的自学者系统地学习乐音体系、音律、记谱法、节奏节拍、音程、和弦、调式、调式中的音程和弦、转调移调、音乐的速度与力度、关于旋律的基础知识的基本概念、类型和特点。学生在学习中要注重培养实际运用音乐基础知识解决音乐实践问题的能力并树立正确的音乐观,在听觉感受和谱例作品的演唱、演奏及分析的基础上为后继的音乐理论的学习和实践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考核目标
第一讲 乐音体系
-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讲的学习,了解音的产生、性质及乐音、噪音的分类,能够对乐音体系、音名、音组、音域、音区等知识点形成概念上的理解。
二、考核知识点
(一)音及音的性质
(二)乐音与噪音
(三)乐音体系
(四)音名与音组
(五)音域与音区
三、考核要求
1.识记:音的性质;乐音、噪音的概念。
2.理解:音的产生、乐音体系、音级、半音、全音、音名、音组、音域、音区的涵义。
3.简单应用:能区分半音与全音;能辨别音名与音组。
第二讲 音律
-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讲的学习,掌握标准音、中央C、复合音、分音列等概念;了解三种律制的生律方式;能区分自然、变化半音和自然、变化全音。
二、考核知识点
(一)标准音和中央C
(二)复合音与分音列
(三)十二平均律
(四)五度相生律
(五)纯律
(六)自然半音与变化半音 自然全音与变化全音
三、考核要求
1.识记:标准音、中央C的概念;自然、变化半音;自然、变化全音的概念及区别。
2.理解:复合音、基音、泛音、分音列的涵义;了解十二平均律、五度相生律和纯律三种律制的生律方式;理解等音的产生与十二平均律的关系。
3.简单应用:能区分自然、变化半音、自然、变化全音。
4.综合应用:能写出各音级的等音。
第三讲 五线谱记谱法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讲的学习了解什么是五线谱;掌握音符、休止符、增长音符时值的记号、谱号、变音记号、省略记号、演奏法方面的记号、装饰音记号等常用记号的作用并能熟练书写。
二、考核知识点
(一)什么是五线谱
(二)音符与休止符
(三)增长基本音符和基本休止符时值的记号
(四)五线谱的线与间
(五)谱号
(六)变音记号
(七)省略记号
(八)演奏法方面的记号
(九)装饰音记号
(十)乐谱的正确写法
三、考核要求
1.识记:记谱法、音符、休止符和谱号的概念及书写。
2.理解:附点、延长记号、延音线的作用;五种常用变音记号的用途;移动八度记号、重复八度记号、长休止记号、震音记号、反复记号、连音奏法、断音奏法、 保持音奏法、琶音奏法、滑音奏法、倚音、回音、波音、颤音等的涵义及作用。
3.简单应用:能正确书写五线谱、音符、休止符、附点、谱号、连谱号及其他常用记号。
4.综合应用:对各种记号在实际乐谱中的涵义能理解并能在演唱、演奏等实践中准确运用。
第四讲 节奏节拍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讲的学习,掌握节奏与拍子的概念,了解各种类型的拍子、节奏中音的强弱关系、切分音、切分节奏和切分效果、节奏节拍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熟练掌握各种拍子的音值组合法和音符均分的一般形式和特殊形式。
二、考核知识点
(一)节奏与节拍
(二)各种拍子
(三)各种拍子的音值组合法
(四)节奏中音的强弱关系
(五)切分音 切分节奏 切分效果
(六)音符均分的特殊形式
(七)节奏节拍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三、考核要求
1.识记:节奏、节拍、切分音的概念。
2.理解:拍子的分类及单拍子、复拍子、混合拍子、变换拍子、散拍子与一拍子的涵义;掌握各种拍子的音值组合法的原则,理解节奏中音的强弱关系和节奏节拍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理解切分节奏和切分效果,掌握音符均分的一般形式与特殊形式。
3.简单应用:能区分节奏、节拍、拍子的异同;能辨别切分节奏和切分效果;能区分各种拍子类型和强弱关系。
4.综合应用:能对各种拍子类型按音值组合法进行正确的组合与书写,能熟练书写各种音符均分的特殊形式并能在实践中自如运用。
第五讲 音乐的速度与力度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讲的学习了解速度、力度在音乐表现中的意义,掌握音乐速度、力度的常用标记。
二、考核知识点
(一)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意义
(二)音乐速度的标记
(三)力度在音乐表现中的意义
(四)音乐力度的标记
三、考核要求
1.识记:各种常用的音乐速度、力度标记。
2.理解:速度和力度在音乐表现中的意义。
3.简单应用:能在音乐实践中准确表现音乐的速度和力度。
第六讲 音程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讲的学习,了解什么是音程,掌握音程的名称与标记、音程的转位、等音程的涵义,能熟练识别和构成音程,了解单音程与复音程、自然音程与变化音程、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的涵义以及度数相同而音数不同的各种音程的相互关系。
二、考核知识点
(一)什么是音程
(二)音程的名称与标记
(三)单音程与复音程
(四)自然音程与变化音程
(五)度数相同而音数不同的各种音程的相互关系
(六)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
(七)音程的转位
(八)等音程
(九)怎样识别和构成音程
三、考核要求
1.识记:音程、根音、冠音、旋律音程、和声音称、单音程、复音程、自然音程、变化音程、协和音程、不协和音程和等音程的概念。
2.理解:音程的性质由度数和音数决定;度数相同而音数不同的各种音程的相互关系和名称变化;音程的转位。
3.简单应用:能识别各种音程,准确写出音程的名称和性质;掌握音程转位前与转位后的相互关系。
4.综合应用:能构成各种音程;能区分单复音程、协和不协和音程的性质;能写出各音程的等音程。
第七讲 和弦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讲的学习,了解什么是和弦,掌握三和弦、七和弦、原位和弦与转位和以及等和弦的涵义,能熟练识别与构成和弦。
二、考核知识点
(一)什么是和弦
(二)三和弦
(三)七和弦
(四)原位和弦与转位和弦
(五)等和弦
(六)怎样识别和构成和弦
三、考核要求
1.识记:和弦、三和弦、七和弦、原位和弦、转位和弦、等和弦、根音、三音、五音、七音、低音的概念。
2.理解:三和弦的四种类型;七和弦名称的构成方式;原位和弦与转位和弦的和弦结构及名称。
3.简单应用:能识别各种类型的三和弦、七和弦的原位及转位形式。
4.综合应用:能构成各种类型的三和弦和七和弦的原位及转位形式,能写出各和弦的等和弦。
第八讲 调及调关系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讲的学习,了解什么是调,掌握升号调与降号调的产生与等音调的涵义,了解调的五度循环及调关系。
二、考核知识点
(一)什么是调
(二)升号调与降号调
(三)等音调
(四)调的五度循环及调关系
三、考核要求
1.识记:调、基本调、升号调、降号调、等音调的概念。
2.理解:调的五度循环及调关系。
3.简单应用:能写出各调号的调名及在各种谱表中书写各调的调号。
4.综合应用:能写出各调的等音调和各调的近关系调。
第九讲 调式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讲的学习,掌握调式、调性、主音、音阶等概念;掌握三种大、小调式及五种五声调式(五声、六声、七声)的结构。
二、考核知识点
(一)调式 调性 主音 音阶
(二)自然大调式
(三)三种小调式
(四)五种五声调式
三、考核要求
1.识记:调式、主音、音阶、调式音级、正音级、副音级、稳定音级、不稳定音级、大调式、小调式、五声调式的概念。
2.理解:掌握自然、和声、旋律大小调式的音阶结构,宫调式、商调式、角调式、徵调式、羽调式(五声、六声、七声)的涵义及音阶结构。
3.简单应用:能熟练书写各调式的音阶。
4.综合应用:能分析判断乐曲的调及调式。
第十讲 调与调式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讲的学习,掌握关系大小调、同宫系统调、同主音调、等音调的涵义;在实践中能分析调与调式。
二、考核知识点
(一)调与调式的组合
(二)关系大小调
(三)同宫系统各调
(四)同主音调式
(五)等音调式
(六)怎样确定调与调式
三、考核要求
1.识记:关系大小调、同宫系统调、同主音调式、等音调式的概念。
2.理解:关系大小调、同宫系统调、同主音调式、等音调式的涵义。
3.简单应用:能区分判断调之间是关系大小调、同宫系统调还是同主音调。
4.综合应用:能在谱例分析及实践中确定调与调式,并分析调关系。
第十一讲 调式中的音程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讲的学习,理解什么是调式中的音程;掌握稳定音程与不稳定音程的概念,不稳定音程与不协和音程的解决;能确定一个音程可能属于哪些调式;了解音程在音乐中的应用及其表现特性。
二、考核知识点
(一)什么是调式中的音程
(二)稳定音程与不稳定音程 不稳定音程的解决
(三)不协和音程的解决
(四)怎样确定一个音程可能属于哪些调式
(五)音程在音乐中的应用及其表现特性
三、考核要求
1.识记:稳定音程、不稳定音程的概念。
2.理解:不稳定音程、不协和音程的解决并掌握解决方法;掌握和声调式的特性音程;理解音程在音乐中的应用及其表现特性。
3.简单应用:能对不稳定音程和不协和音程进行解决,能写出和声调式的特性音程。
4.综合应用:能确定一个音程属于哪些调式。
第十二讲 调式中的和弦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讲的学习,掌握调式中和弦的名称及其标记;了解自然大小调及和声小调中的和弦;掌握属七、导七和弦的解决;在实践中能确定一个和弦可能属于哪些调式;了解和弦在音乐中的应用及其表现特性。
二、考核知识点
(一)调式中和弦的名称及标记
(二)自然大小调中的和弦
(三)和声小调中的和弦
(四)属七、导七及其解决
(五)怎样确定一个和弦可能属于哪些调式
(六)和弦在音乐中的应用及其表现特性
三、考核要求
1.识记:正三和弦、副三和弦、完全和弦、不完全和弦、密集排列法、开放排列法、和弦的旋律位置的概念。
2.理解:调式中和弦的名称及其标记;了解自然大小调及和声小调中的和弦性质和结构;理解属七、导七和弦的解决并掌握解决方法;理解和弦在音乐中的应用及其表现特性。
3.简单应用:能对属七和弦、导七和弦进行解决;能按要求进行和弦排列。
4.综合应用:能确定一个和弦可能属于哪些调式。
第十三讲 转调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讲的学习,了解什么是转调、转调的意义及类别;能在实践中能分析转调及其类别,能找出近关系调各调式。
二、考核知识点
(一)什么是转调
(二)转调的意义
(三)转调的类别
(四)怎样找出近关系调各调式
三、考核要求
1.识记:转调的概念。
2.理解:转调的意义及类别。
3.简单应用:能找出各调的近关系调各调式。
4.综合应用:能在实践中分析判断出乐曲有否转调,并确定转调的类别
第十四讲 调式变音及半音音阶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讲的学习,掌握调式变音概念及各调具典型意义的调式变音;理解导音的形成、解决与消失;掌握半音音阶的结构与书写。
二、考核知识点
(一)什么是调式变音
(二)导音的形成、解决与消失
(三)具各典型意义的调式变音
(四)半音音阶
三、考核要求
1.识记:调式变音、半音音阶的概念。
2.理解:调式变音的作用;掌握各调具有典型意义的调式变音;理解调式变音的产生即导音的形成以及解决和消失。
3.简单应用:熟练书写大小调式上下行半音音阶。
4.综合应用:能在调式分析中区分是转调还是运用了调式变音。
第十五讲 移调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讲的学习,掌握移调的概念及移调的方法,能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二、考核知识点
(一)为什么要移调
(二)移调的方法
三、考核要求
1.识记:移调的概念。
2.理解:掌握移调的方法:按音程移调、更改调号的移调、更改谱号的移调。
3.简单应用:能按要求用三种方法进行正确的移调。
4.综合应用:能在实践中根据移调乐器进行准确的移调。
第十六讲 关于旋律的基础知识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讲的学习,掌握旋律的概念、分类、旋律发展的基本方法、旋律进行的方向及高潮;掌握旋律的分段和乐曲的基本形式。
二、考核知识点
(一)什么是旋律
(二)旋律发展的基本方法
(三)旋律进行的方向及高潮
(四)旋律的分段
(五)乐曲的基本形式
三、考核要求
1.识记:旋律、主调音乐、复调音乐、高潮、终止、完全终止、不完全终止、半终止、动机、乐节、乐句、乐段的概念。
2.理解:声乐旋律与器乐旋律的区别;旋律发展的基本方法;。
3.简单应用:能辨别乐曲是主调音乐还是复调音乐;能分析旋律发展的方法。
4.综合应用:能分析乐曲的基本形式及段落构成。
三、题型举例(考试时间为150分钟)(题型举例仅供参考,命题时不受此限)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题号写在题后括号内)2分×10题=20分
1.音乐术语Largo的中文含义是( )
A.慢板 B.快板 C.广板 D.急板
(二)音程题(本大题共2小题)5分×2题=10分
1.以下列各音为根音,向上构成指定的音程。
(三)和弦题(本大题共2小题)10分×2题=20分
1.以下列各音为低音,向上构成指定的和弦。
(四)调式题(本大题共3小题)10分×3题=30分
1.分析下列旋律,将调式名称写在括号里。
【 】
(五)节奏题(本大题共2小题)5分×2题=10分
1.用正确的记谱方法,重新组合下列不正确的音值组合。
(六)移谱题(本大题共2小题)5分×2题=10分
1.将下列简谱旋律移成五线谱。
(2)本站自学考试信息供自考生参考,权威信息以各省(市)考试院官方为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