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密★启用前
2024 年 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考试
劳动关系学
(课程代码 03325)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 2B 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劳动者的劳动并不是为自己,而是从属他人,为实现他人目的而劳动,这体现了劳动关系具有的特点是
A. 人格上的从属性
B. 经济上的从属性
C. 独立自主性
D. 明确的团体利益意识
2.冲突的根本根源不包括
A. 劳动力市场状况
B. 异化的合法化
C. 雇佣关系的性质
D. 客观的利益差异
3.承认工会,也接受集体谈判,劳资关系的发展是建立在不断变化的机会主义基础上的是
A. 传统型企业
B. 精明的家长型企业
C. 精明的现代型企业
D. 标准现代型企业
4.企业与劳工组织在社会结构中所扮演的角色由国家决定,这是劳动关系调整综合模式中的
A. 社会统合模式
B. 经营者统合模式
C. 国家统合模式
D. 斗争模式
5.劳动关系各个方面都由国家统一计划、统一部署、统一实施。这体现了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劳动关系的
A. 类型的单一性
B. 内容的国家计划性
C. 运行规则的行政性
D. 主体利益的一体性
6.雇主组织主要从事的活动不包括
A. 参与谈判
B. 提供帮助和建议
C. 不解决纠纷
D. 代表和维护
7.雇员被赋予高度自主权并参与决策,管理者以工作绩效作为监督、奖惩的依据的管理模式是
A. 独裁型
B. 权威型
C. 宽容型
D. 自主型
8.将在某一特定行业中从事工作的所有工人都组织起来的工会是
A. 同行工会
B. 行业工会
C. 总工会
D. 企业工会
9.帮助职工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技术业务和科学文化素质,这是我国工会的
A. 维护职能
B. 建设职能
C. 参与职能
D. 教育职能
10.我国的标准工作日每日工作时间是
A. 6 小时
B. 8 小时
C. 10 小时
D. 12 小时
11.订立劳动合同的最后一个程序是
A. 提议
B. 协商
C. 签约
D. 履行合同
12.劳动合同的履行必须由当事人亲自履行,双方均不得由他人顶替,其权利必须亲自享受不得转让,义务必须亲自履行不得代行或转移。这是劳动合同履行的
A. 实际履行原则
B. 公平原则
C. 全面履行原则
D. 部分履行原则
13.申诉程序是集体谈判内容的
A. 实体性内容
B. 程序性内容
C. 劳动关系问题
D. 劳动争议问题
14.影响集体谈判结果的最重要、最难解决的问题是
A. 谈判力量
B. 利益
C. 价值观和期望值
D. 谈判技巧
15.进行谈判、签订协议的基本准则是
A. 兼顾双方合法权益
B. 公平合作
C. 合法原则
D. 不得采取过激行为
16.在集体协议有效期内,任何一方都不得为了改变集体协议中规定的工作条件,发起罢工或关厂。这是签约者的
A. 监督义务
B. 管理义务
C. 敦促义务
D. 维持和谐义务
17.体现在以工资为中心的劳动标准的确定上,这是三方协商的
A. 磋商和咨询职能
B. 谈判决定职能
C. 仲裁和协调职能
D. 经济管理职能
18.三方协商的出发点和前提条件是
A. 合法、公正、及时
B. 相互理解、信任、支撑、合作
C. 兼顾三方利益
D. 平等协商
19.仲裁委员会组成成员或仲裁员不需回避的情形是
A. 是劳动争议当事人的近亲属
B. 与劳动争议有利害关系的
C. 与当事人是同学,可能影响公正裁决
D. 与当事人是普通朋友,不影响公正裁决
20.由劳资双方共同签订的,禁止员工以个人名义参加工会及其活动的书面协议
A. 黄狗协议
B. 禁止令
C. 共谋
D. 伙伴关系协议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21.劳动关系的主体包括
A. 雇员
B. 雇员团体
C. 雇主
D. 雇主组织
E. 政府
22.我国劳动关系发展的总体趋势有
A. 主体利益明晰化
B. 劳动关系形成的合同化
C. 劳动关系运行的市场化
D. 劳动关系规范的法制化
E. 劳动关系内容的复杂化
23.工会的社会民主职能主要体现在
A. 确保就业公平
B. 确保就业人数
C. 社会工会
D. 工会积极参与政治活动
E. 工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24.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具体包括
A. 主体合法
B. 目的合法
C. 内容合法
D. 程序合法
E. 形式合法
25.三方协商机制的特点有
A. 主体独立
B. 权利平等
C. 民主协商
D. 充分合作
E. 定期协商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26.雇员
27.三方原则
28.工会
29.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30.劳动关系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
31.简述劳动合同中用人单位的主要义务。
32.简述确定集体协议范围的原则。
33.简述成熟时期的劳动关系具有的特点。
34.简述劳动争议处理的目的。
35.简述转型时期我国劳动争议的特点。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
36.某科技公司的招聘广告词包含如下内容:
招聘体育值班编辑,可上大夜班的精壮男生优先。
招聘地图业务部路线产品经理,会开车,仅限男士。
招聘前台,身高 163cm 以上女性优先,形象气质佳(请附生活照)。
问:
(1)请分析该公司的广告词的不当之处。(6 分)
(2)劳动就业标准的内容和公约是什么?(9 分)
37.2004 年初,某新建食品企业的 300 多名职工要求与企业签订一份集体合同。由于企业刚成立尚未组建工会,部分职工就委托本企业的 5 名职工和当地商会的朱某作为代表,向企业提出就工资标准、工资支付方法、工时制度、劳动定额标准、休息休假、劳动条件、安全技术措施及各项保险、福利等内容进行集体协商的要求。企业经过考虑,对员工的要求表示同意。双方约定在 2 月 25 日,由各方代表在企业的会议室就集体合同的具体约定进行协商。当日,商会的朱某和 5 名职工作为职工方的代表参加了集体协商会议,企业总经理(兼法定代表人)并未到场,而是由企业的一位副总经理、人事部门经理和律师 3 人代表企业参加协商会议。经过认真讨论,双方就协商内容基本达成一致,朱某作为职工方的首席代表在集体合同草案上签了字,副总经理作为企业方的首席代表也签字认可。随后,朱某等职工代表将集体合同草案向全体职工作了公布,但一些职工对合同协商内容及朱某的代表资格却表示不满,发生了争议。
问:
(1)关于集体协商双方的代表人数、产生办法及资格条件有何限制性规定?(11 分)
(2)结合案例分析企业和职工双方的代表是否符合规定?(4 分)
2024 年 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03325 劳动关系学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1.A 2.A 3.C 4.C 5.B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26. 雇员:受雇于他人,通过提供劳动获取报酬的自然人 ,与雇主存在从属性劳动关系。
27.三方原则:由政府、雇主(或其组织)和雇员(或其组织)三方共同参与协商劳动事务的机制,旨在平衡各方利益。
28.工会:由劳动者自愿组成的群众性组织,代表和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参与集体谈判及社会事务。
29.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未明确约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除非法定或约定解除条件出现,否则劳动关系长期存续。
30.劳动关系: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涵盖雇佣、管理、报酬、保障等内容。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
31.
(1)按约定支付劳动报酬,不得克扣或拖欠;
(2)提供符合安全卫生标准的劳动条件和必要劳动保护;
(3)依法缴纳社会保险(五险一金);
(4)尊重劳动者休息休假权,遵守法定工时制度;
(5)履行合同约定,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劳动合同。
(1)合法性原则:内容不得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
(2)协商一致原则:范围由工会(劳动者代表)与用人单位平等协商确定;
(3)针对性原则:覆盖劳动关系核心事项(如薪酬、工时、福利等);
(4)主体限定原则:仅约束协议签订单位及其所属劳动者;
(5)行业或地域扩展:可依行业特点或区域标准调整适用范围。
(1)劳资双方力量相对均衡,工会组织完善;
(2)集体谈判制度化,争议解决机制成熟(如仲裁、调解);
(3)政府角色从干预转向协调,侧重政策引导;
(4)劳动关系法律体系完备,劳动者权益保障充分;
(5)以合作共赢为主,冲突频率和烈度显著降低。
(1)化解矛盾:公正解决劳资纠纷,维护双方合法权益;
(2)稳定劳动关系:避免矛盾激化,促进社会和谐;
(3)规范行为:通过法律裁决引导劳资双方依法行事;
(4)完善制度:暴露制度漏洞并为政策调整提供依据;
(5)预防争议:通过典型案例警示,减少同类纠纷发生。
(1)数量激增:因经济结构调整、用工形式多样化导致纠纷增多;
(2)类型复杂化:从工资争议扩展到社保、合同解除、职业歧视等;
(3)集体争议突出:群体性事件(如欠薪)影响社会稳定;
(4)维权意识增强:劳动者法律意识提高,但举证能力不足;
(5)处理难度大:新业态劳动关系模糊,法律适用存在争议。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
36.
(1) 广告词的不当之处分析 (6 分)
①性别歧视:“精壮男生优先”“仅限男士” 等表述构成对女性的直接排除,违反《就业促进法》中 “劳动者依法享有平等就业权” 的规定。前台岗位要求 “女性优先”“附生活照”,将性别和外貌作为录用条件,涉嫌性别歧视和以与工作无关的特征进行区别对待。
②就业条件与岗位无关:产品经理 “仅限男士” 缺乏合理依据(如特殊工种或法律允许的例外情形),且会开车的要求若未明确与岗位职责相关,可能构成不合理限制。前台岗位的 “身高 163cm 以上”“形象气质佳” 等要求与工作能力无必然关联,属于外貌歧视。
③侵犯隐私权:要求应聘者附生活照可能涉及对个人隐私的不当采集,超出招聘必要信息范围。
(2) 劳动就业标准的内容和公约 (9 分)
①核心内容:平等就业权:禁止基于性别、种族、宗教等的歧视(《劳动法》第 12 条)。同工同酬:同等价值工作应获同等报酬(《劳动法》第 46 条)。禁止强迫劳动:保障劳动者自由选择职业的权利。特殊群体保护:如对女性、残疾人等群体的就业支持。
②国际公约:ILO 第 111 号公约(《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明确禁止就业歧视,要求成员国采取政策促进机会均等。
ILO 第 100 号公约(《同工同酬公约》):强调男女同工同酬原则。
③国内法律依据:《劳动法》第 3、12、13 条;《就业促进法》第 2631 条;《妇女权益保障法》第 23 条。
37.
(1) 集体协商代表的限制性规定 (11 分)
①代表人数与产生方式:人数要求:双方代表人数应对等,每方至少 3 人(《集体合同规定》第 19 条)。职工方代表:有工会的企业,由工会选派;无工会的,由职工民主推荐并获半数以上同意(《集体合同规定》第 21 条)。首席代表由工会主席担任,无工会的由职工代表推举(第 22 条)。企业方代表:由法定代表人指派,首席代表由法定代表人或其书面委托的管理人员担任(第 23 条)。
②资格条件:职工代表须为本单位在职职工,外部人员(如商会朱某)不得担任(第 20 条)。企业方代表不得由非本单位人员(如律师)担任,律师仅可提供咨询(第 23 条)。
(2) 双方代表合规性分析 (4 分)
①职工方代表问题:朱某资格不符:作为商会人员非本企业职工,违反 “代表须为本单位职工” 的规定(第 20 条)。5 名职工代表产生程序存疑:需经民主推荐并获半数以上职工同意,案例未明确此程序。
②企业方代表问题:副总担任首席代表有效:若总经理书面委托,则合规(第 23 条)。律师参与协商违规:律师非企业管理人员,仅可列席提供法律咨询,不得作为协商代表(第 23 条)。
结论:职工方(朱某资格)、企业方(律师参与)均存在违规情形。
(答案仅供参考,以官方评分标准为准。)
(2)本站自学考试信息供自考生参考,权威信息以各省(市)考试院官方为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