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自考07763质量管理基础考试大纲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质量管理基础》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代码:07763

目录

Ⅰ  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

Ⅱ  考核目标

Ⅲ  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Ⅳ  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

附录 题型举例

Ⅰ  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质量管理和诸多学科关系密切,主要涉及经济学、管理学、数学,特别是与数理统计学密不可分。因此,质量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本课程介绍企业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以及将基本原理和方法如何与管理实践相结合。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目标和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自学考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初步掌握质量管理学的基本思想、基本方法,能运用质量管理学的基本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质量管理方面的思想和意识。培养学生运用质量管理学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考生应达到:

1、了解质量管理的发展历史及未来发展趋势。

2、掌握质量及质量管理的有关概念。

3、掌握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

4、掌握ISO9000族标准的产生,ISO9000族标准内容与特点。

5、掌握质量管理常用的方法。

5.了解现场管理与5S管理。

三、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区别

本课程是质量管理与认证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导入性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现代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质量管理的基本能力,并为后续各门专业课程的学习做好准备。

Ⅱ  考核目标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应用三个能力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其含义是:

识记:要求了解质量管理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

领会:要求考生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够领悟各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熟悉各知识点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能够根据相关知识点的特性来解决不同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应用:要求能够综合运用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质量问题。

Ⅲ  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项目1 质量管理的认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的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能够理解质量管理相关的基本概念,了解现代质量管理演变历程及各个阶段的特征,为深人理解和掌握质量管理学这一专门知识体系奠定概念基础和建立背景。

本章主要学习要求:了解质量管理的概念;掌握质量管理的特点;熟悉质量形象的构成与塑造。能够运用知识分析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

二、课程内容

任务1.1 质量的概念

任务1.2 质量管理的内涵

任务1.3 质量管理的发展

任务1.4质量管理工具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质量的概念

识记:质量的概念;产品质量特性;质量的特点;质量的重要性;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解决质量问题的流程。

领会:质量形象的构成;企业质量形象塑造。

(二)质量管理的内涵

识记:质量管理的概念;质量方针;质量计划;质量保证与控制。

领会:质量策划; 质量管理的应用。

(三)质量管理的发展

识记:质量管理发展的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管理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四)质量管理工具

识记:统计过程控制。

领会:测量系统分析;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产品质量先期策划;生产件批准程序。

四、本章重点、难点

本章的重点:质质量的概念;产品质量特性;质量的特点;质量的重要性;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解决质量问题的流程;质量管理的概念;质量方针;质量计划;质量保证与控制;质量管理发展的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管理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本章的难点:测量系统分析;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产品质量先期策划;生产件批准程序。

项目2 质量管理基本原则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的学习目标:质量管理的核心原则,如客户导向、领导力、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决策基于事实和数据管理以及互利的供方关系等,是学习质量管理的基石。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可以深入了解这些原则的含义及其在实际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本章主要学习要求:理解质量管理基本原则的含义;掌握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熟悉实施质量管理原则需开展的活动和意义。

二、课程内容

任务2.1 以顾客为中心原则

任务2 .2领导作用原则

任务2.3 全员参与原则

任务2.4 过程方法原则

任务2.5 管理的系统方法原则

任务2.6 持续改进原则

任务2.7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原则

任务2.8 互利的供方关系原则

任务2.9 质量管理补充原则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以顾客为中心原则

识记:实施以顾客为中心原则组织要开展的活动。

领会:实施以顾客为中心原则的重要意义。

(二)领导作用原则

识记:实施领导作用原则组织领导要开展的活动。

领会:实施领导作用原则的重要意义。

(三)全员参与原则

识记:实施全员参与原则原则组织领导要开展的活动。

领会:实施全员参与原则的重要意义。

(四) 过程方法原则

识记:实施过程方法原则组织领导要开展的活动。

领会:实施过程方法原则的重要意义。

(五)管理的系统方法原则

识记:实施管理的系统方法原则组织领导要开展的活动。

领会:实施管理的系统方法原则的重要意义。

(六)持续改进原则

识记:实施持续改进原则组织领导要开展的活动。

领会:实施持续改进原则的重要意义。

(七)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原则

识记:实施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原则组织领导要开展的活动。

领会:实施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原则的重要意义。

(八)互利的供方关系原则

识记:实施互利的供方关系原则组织领导要开展的活动。

领会:实施互利的供方关系原则的重要意义。

(九)质量管理补充原则

识记:互利关系。

领会:关注少数;适应科技。

四、本章重点、难点

本章的重点:实施以顾客为中心原则组织要开展的活动;实施领导作用原则组织领导要开展的活动;实施全员参与原则原则组织领导要开展的活动;实施过程方法原则组织领导要开展的活动;实施管理的系统方法原则组织领导要开展的活动;实施持续改进原则组织领导要开展的活动;实施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原则组织领导要开展的活动;实施互利的供方关系原则组织领导要开展的活动。

本章的难点:关注少数;适应科技。

项目3  ISO9000族标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学习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质量管理体系的国际标准,以及我国是如何运用ISO9000族标准管理企业的,ISO9000族标准的学习,能为以后参与企业管理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实践指导。

本章学习要求:了解 ISO9000族标准,掌握 ISO9000 族质量体系标准的内容,熟悉 ISO9000 族标准的特点。

二、课程内容

任务3.1 ISO9000族标准

任务3.2 认识ISO

任务3.3 ISO9000族标准的产生

任务3.4 ISO9000族标准在中国的应用

任务3.5 ISO9000族标准的内容

任务3.6 进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意义

任务3.7 实施ISO9000族标准的意义

任务3.8 ISO9001标准的主要变化

任务3.9 ISO9001标准的特点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ISO9000族标准

识记:ISO9000族标准的内涵

(二)认识ISO

领会:国际标准化组织

(三)ISO9000族标准的产生

领会:ISO9000族标准的产生与修订。

(四)ISO9000族标准在中国的应用

领会: ISO9000族标准在中国的应用。

(五)ISO9000族标准的内容

识记: ISO9000族标准从四个方面规范质量管理

(六)进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意义

识记:ISO9000族标准体系认证的意义。

(七)实施ISO9000族标准的意义

识记:实施ISO9000族标准的意义。

(八)ISO9001标准的主要变化

识记:ISO9000族标准的两个变化。

(九)ISO9001标准的特点

领会:ISO9000族标准的特点。

四、本章重点、难点

本章的重点:ISO9000族标准的产生,ISO9000族标准的主要内容。

本章的难点:ISO9000族标准的特点。

项目4质量管理的常用方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学习目的:本章介绍质量管理中常用的方法。要求学员掌握各种质量管理方法的基本功能、具体用途,了解各种质量管理方法的应用程序,以及各种质量管理方法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综合运用。

本章学习要求:掌握分组法、排列图、相关图、因果图、控制图、KJ法、系统图、矩阵图、过程决策程序图的作用以及分析。关联图的绘图与应用。

二、课程内容

任务4.1 分组法

任务4.2 直方图法

任务4.3 排列图法

任务4.4 相关图法

任务4.5 因果分析图法

任务4.6 控制图法

任务4.7 关联图法

任务4.8 KJ法

任务4.9 系统图法

任务4.10 矩阵图法

任务4.11 矩阵数据分析法

任务4.12 过程决策程序图法

任务4.13 箭条图法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分组法

识记:分组法的作用。

(二) 直方图法

识记:直方图法的作用。

应用:直方图的观察。

(三)排列图法

识记:排列图的作用。

(四) 相关图法

领会:相关图的作用。

(五)因果图分析法

识记:因果图的作用。

(六)控制图法

领会:控制图的作用。

(七)关联图法

识记:关联图的应用与优缺点。

领会:关联图与因果图的主要区别。

应用:关联图的绘图步骤。

(八) KJ法

识记:KJ法的作用。

应用:KJ法的工作步骤。

(九)系统图法

领会:系统图法的作用。

(十)矩阵图法

领会:矩阵图法的作用

(十一) 矩阵数据分析法

领会:矩阵数据分析法和矩阵图法的区别。

(十二)过程决策程序图法

领会:过程决策法的作用

(十三)箭条图法

识记:箭条图法的作用。

应用:箭条图法的绘制步骤。

四、本章重点、难点

本章的重点:分组法、直方图、排列图、相关图、因果图、控制图、KJ法、系统图、矩阵图、过程决策程序图、箭条图的作用。关联图的绘图与应用。直方图的观察。

本章的难点:箭条图的绘图步骤,直方图的观察。

项目5 现场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学习目的:现场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理念是确保生产或服务现场的秩序、效率和质量。现场管理强调持续改进和不断优化。现场管理涉及一系列原则和方法,如5S管理、目视管理、标准化作业等。通过学习这些原则和方法,可以了解如何有效地组织和管理现场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本章学习要求:了解现场、现场管理的含义;掌握现场改进的基本思想;熟悉现场管理的方法。

二、课程内容

任务5.1 现场及现场管理

任务5.2 现场改进的基本思想

任务5.3 现场管理的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现场及现场管理

识记:现场管理的基本内容。

领会:现场管理的重要性。

(二)现场改进的基本思想

识记:现场管理的三不原则、三现主义、PDCA的循环

领会:精益原则

应用:PDCA循环的8个步骤。

(三)现场管理的方法

识记:作业标准化;5S管理的定义;5S管理中五个项目的定义、目的、实施要领;可视化管理的定义与要求。

领会:5S管理的效用;单元化生产方式;安全人机工程

应用:可视化管理的实施,管理看板的实施;行迹管理的实施。

四、本章重点、难点

本章的重点: 现场管理的基本内容现场管理的三不原则、三现主义、PDCA的循环作业标准化;5S管理的定义;5S管理中五个项目的定义、目的、实施要领;可视化管理的定义与要求。

本章的难点:可视化管理的实施,管理看板的实施;行迹管理的实施。

项目6 企业质量文化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学习目的:通过学习,可以明确企业质量文化的定义、内涵及其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理解质量文化是如何影响员工行为、决策过程以及最终的产品或服务质量的。。

本章学习要求:了解企业文化、质量文化的含义;掌握企业文化的作用;熟悉企业质量文化变革的方法。

二、课程内容

项目6 企业质量文化

任务6.1 企业文化与质量文化

任务6.2 企业质量文化的作用

任务6.3 企业质量文化的变革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企业文化与质量文化

识记: 企业文化;质量文化;

(二)企业质量文化的作用

识记:企业质量文化的作用。

(三)企业质量文化的变革

领会:大力强化质量意识,建立全员共同的质量价值;积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 ;领导要高度重视质量文化建设;逐步培育、构建全社会的大质量文化。

四、本章重点、难点

本章的重点:企业文化、质量文化、质量文化的作用

本章的难点:企业质量文化的变革。

Ⅳ  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

一、自学考试大纲的目的和作用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是根据专业自学考试计划的要求,结合自学考试的特点而确定。其目的是对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课程考试命题进行指导和规定。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明确了课程学习的内容以及深广度,规定了课程自学考试的范围和标准。因此,它是编写自学考试教材和辅导书的依据,是社会助学组织进行自学辅导的依据,是自学者学习教材、掌握课程内容知识范围和程度的依据,也是进行自学考试命题的依据。

二、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与教材的关系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是进行学习和考核的依据,教材给出了学习掌握课程知识的基本内容与范围,教材的内容还包括大纲所规定的课程知识的扩展与发挥。课程内容在教材中可以体现一定的深度或难度,但在大纲中对考核的要求一定要适当。

大纲与教材所体现的课程内容基本一致;大纲里面的课程内容和考核知识点,教材里一般也要有。反过来教材里有的内容,大纲里就不一定体现。

三、关于自学教材

《质量管理基础教程》,傅晗 王代彬 胡涛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22年版。

四、关于自学要求和自学方法的指导

本大纲的课程基本要求是依据专业考试计划和专业培养目标而确定的。课程基本要求还明确了课程的基本内容,以及对基本内容掌握的程度。基本要求中的知识点构成了课程内容的主体部分。因此,课程基本内容掌握程度、课程考核知识点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核的主要内容。

为有效地指导个人自学和社会助学,本大纲已指明了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在章节的基本要求中一般也指明了章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由于成人学习的个性化特点,建议业余自学时间不低于36个学时。

建议学习本课程时注意以下几点:

1.在学习本课程教材之前,应先仔细阅读本大纲,了解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熟知本课程的基本要求,在学习本课程时,能紧紧围绕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2.在自学每一章的教材之前,先阅读本大纲中对应章节的学习目的与要求、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以使在自学时做到心中有数。

3.自学者首先应系统地学习各章内容,掌握要求识记的概念,深入理解和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深入知识点,掌握重点,包括重要的原理和测试方法,以便更好地把握本课程的全部内容。

4.自学者对教材中的例题应深入理解。例如,质量管理的方法中的应用举例。

建议学时如下:

章次

学习内容

建议学时

项目1

质量管理的认识

6

项目2

质量管理基本原则

6

项目3

ISO9000族标准

4

项目4

质量管理的常用方法

10

项目5

现场管理

6

项目6

企业质量文化

4

五、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对担任本课程自学助学的任课教师和自学助学单位提出以下几条基本要求。

1.熟知本课程考试大纲的各项要求,熟悉各章节的考核知识点。

2.辅导教学以大纲为依据,不要随意删减内容,以免偏离大纲。

3.辅导还要注意突出重点,要帮助学生对课程内容建立一个整体的概念。

4.辅导要为考生提供足够多的上机实践机会,注意培养学生的上机操作能力,让学生能够通过上机实践进一步掌握相关知识。

5.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建议通过一个完整的需求贯穿整个课程学习。

6.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软件测试设计技术应重点讲解。

六、对考核内容的说明

1.本课程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考核,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00分,60分及格。考试时只允许携带笔、橡皮和尺,答卷必须使用蓝色或黑色钢笔或签字笔书写。

2.本大纲各章所规定的基本要求、知识点及知识点下的知识细目,都属于考核的内容。考试命题既要覆盖到章,又要避免面面俱到。要注意突出课程的重点、章节重点,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度。

3.不应命制超出大纲中考核知识点范围的题目,考核目标不得高于大纲中所规定的相应的最高能力层次要求。命题应着重考核自学者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是否了解或掌握,对基本方法是否会用或熟练。不应命制与基本要求不符的偏题或怪题。

4.本课程在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大致为:识记占30%,领会占50%,综合应用占20%。

5.试题的难易程度分为4个等级:易、较易、较难和难四个等级。每份试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分数比例一般为:易占20%,较易占40%,较难占20%,难占20%。

必须注意试题的难易程度与能力层次有一定的联系,但两者不是等同的概念,在各个能力层次都有不同难度的试题。

6.各种题型的具体样式参见本大纲附录。

附录 题型举例

一、单项选择题

1、在质量管理中,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的活动是( )。

A.质量策划      B.质量控制    C.质量保证       D.质量改进

二、判断题

1、质量策划明确了质量管理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是质量管理的前提和基础(  )。

三、多项选择题

1、现代质量管理发展经历了以下阶段(      )。

  A.质量检验阶段    B.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C.质量改进    D.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四、名词解释

1、质量方针

五、简答题

1、实施以顾客为中心原则,组织要开展哪些活动?

六、论述题

1、对于过程方法原则,你是如何理解的?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赞赏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