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39]
信息化理论与实践考试大纲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
二OO八年七月
自学用书:《信息资源组织与管理》,陈庄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第1版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与要求
《信息化理论与实践》课程是全国高等教育电子政务本科专业的必考课程。本课程是一门新型学科,主要包括信息资源组织和信息资源管理两大内容,主要任务是培养电子政务专业人才掌握信息化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
课程教材较系统地介绍信息资源组织和管理的内涵、意义、方法、原理和技术。全部内容共分为9章,第1章介绍信息资源的基本概念;第2、3章介绍信息资源的组织方法,包括信息资源的分类方法、编码方法、信息资源流的概念、以及信息采集、信息整序的方法和信息存储方式等;第4~8章介绍信息资源管理与利用,包括信息检索、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信息资源的安全管理、信息产业管理、信息服务业管理等;第9章介绍信息人力资源的组织与管理,结合国内外信息产业信息人力资源的特点,系统地介绍了信息资源组织与管理的内涵、类型、组织机构以及管理策略。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 :使自学应考者掌握信息资源内容和人力的组织原理和方法,掌握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学会如何综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对信息资源涉及的各个要素(信息、技术、人员、设备、资金、规范、机构等)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确保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
学习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应考者较好地认识、理解或掌握信息资源的组织与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能解决电子政务实际系统中信息资源的组织与管理的相关问题。
二、考核目标
第一章 绪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能够了解信息、信息资源等基本概念,对信息资源的组织与管理有个宏观的认识和了解。
(二)考核知识点和要求
1.1 信息的概念
识记:信息的基本特征;信息的分类;信息的表示形式;信息的功能
理解:信息定义;信息与物质、能量的关系;
简单应用:信息的度量方法
1.2 信息资源的概念
识记:信息资源的定义;信息资源的特征;信息资源的类别
理解:信息资源的度量
1.3 信息资源的组织与管理
识记:信息资源组织的含义;信息资源管理的起源与发展;信息资源管理的定义;信息资源管理的类型
理解:信息资源管理的原则;信息资源管理的作用
第二章 信息的分类与编码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能够了解和掌握信息元素的涵义和信息资源分类和编码的基本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和要求
2.1 信息元素的涵义
识记:信息元素概念;信息元素的命名原则;
理解:信息元素的标识;
2.2 信息分类的方法
理解:线分类法;面分类法;混合分类法
2.3 信息编码方法
识记:信息编码的功能和编码的基本原则;
理解:代码的分类;编码的校验
第三章 信息资源组织方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能够了解信息资源流的概念、信息源及用户信息需求分析以及信息如何采集、如何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整序和存储。
(二)考核知识点和要求
3.1 信息资源流概念
识记:信息资源流定义
3.2 信息源及用户信息需求分析
识记:信息源
简单应用:用户信息需求分析
3.3 信息的采集
理解:信息采集的原则;信息采集的途径
简单应用:信息采集的方法
3.4 信息整序
识记:信息整序的目的与要求
简单应用:信息整序的方法
3.5 信息的存储
识记:信息存储概述;信息的存储方式
第四章 信息检索与管理方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能够理解信息检索的内涵,了解信息检索的原理与流程,掌握信息检索的方法和技术以及信息检索效果的评价指标。
(二)考核知识点与要求
4.1 信息检索的内涵
识记:信息检索的定义;信息检索的分类;信息检索的作用
4.2 信息检索的原理与流程
综合应用:信息检索的原理;信息检索的流程
4.3 信息检索的方法和技术
综合应用:信息检索方法;信息检索技术
4.4 信息检索的效果及其评价
理解:信息检索效果的评价指标;提高信息检索的方法
第五章 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信息资源综合利用所涉及的相关概念,掌握信息分析、信息预测和信息评估的方法,使学生对信息资源利用的各种技术和方法有个宏观的认识和了解。
(二)考核知识点与要求
5.1 人类利用信息资源的历程
识记:人类利用信息资源的历程
5.2 信息分析方法
识记:信息分析概念;
综合应用:相关分析法
5.3 信息预测方法
理解:信息预测的原理;信息预测的特征;信息预测的方法
简单应用:信息预测的过程;信息预测的步骤;
5.4 信息评估方法
识记: 信息研究成果的评估
理解:网络信息的评估;信息资源管理经济效益评价方法
5.5 信息综合利用案例
综合应用:如何进行信息综合应用
- 信息资源的安全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信息资源安全管理概念、威胁信息安全的主要因素以及信息资源的安全管理模型。
(二)考核知识点与要求
6.1 信息资源安全管理概述
识记:信息资源安全管理定义
理解:威胁信息安全的主要因素;信息资源的安全管理模型
6.2 安全管理制度
不作考试要求
6.3 环境安全
不作考试要求
6.4 物理实体安全
不作考试要求
6.5 网络安全
识记:网络安全的涵义
理解:网络安全的技术措施
6.6 软件安全
识记:软件安全的涵义
理解:系统软件的安全措施;应用软件的安全机制
6.7 数据信息安全
识记:数据信息安全的内容;数据库系统安全技术;数据备份技术;终端安全技术;数据完整性鉴别技术;数据签名技术;信息审计跟踪技术;PKI技术
第七章 信息产业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产业的定义和产业的分类方法,产业结构的定义, 信息产业的定义、分类及其产业管理和运行机制,明确信息产业在信息化中的重要作用。
(二)考核知识点与要求
7.1 产业结构概述
识记:产业定义,产业的分类方法,产业结构的概念
7.2 信息产业的概念
识记:信息产业的形成,信息产业的定义,信息产业的特征
理解:信息产业的地位和作用
7.3 信息产业的分类
识记:信息产业的国外和中国分类方式
7.4 信息产业的产业管理
识记:信息产业的产业管理定义
理解:信息产业的产业管理内容
7.5 信息产业的运行
识记:信息产业的运行效率
理解:信息产业的运行机制
7.6 信息产业与信息化
理解:信息化的内涵,信息化工程
简单引用:信息化水平的测度方法
综合应用:信息产业对传统产业信息化的推进作用
第八章 信息服务业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信息服务以及信息服务业的涵义,了解掌握常见信息服务机构及其信息服务的管理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要求
8.1 信息服务与信息服务业概述
识记:信息服务的定义,内容和基本特征;信息服务业的概念,业务结构。
8.2 信息服务业的机构
识记:常见信息服务业机构的类别及其服务内容
8.3 信息咨询业及管理
识记:信息咨询业涵义
理解:信息咨询服务的方法;信息咨询服务的程序;信息咨询业的管理
8.4 数据库业及管理
识记:数据库业管理;数据库服务的作用
理解:数据库业的现状及管理
8.5 系统集成业及管理
识记:系统集成业的涵义;
理解:系统集成服务的内容;系统集成业的管理
8.6 网络服务业及管理
识记:网络服务业的涵义
理解:网络服务业的模式;网络服务业的管理
8.7 信息监理业及管理
识记:信息监理业的涵义
理解:信息监理的服务程序及服务方式;信息监理业的管理
第九章 信息人力资源的组织与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信息人力资源的涵义、类别、组织机构以及其管理策略。
(二)考核知识点与要求
9.1 信息人力资源的涵义
识记:信息人力资源的涵义;
9.2 信息人力资源的类别
识记:国内信息人力资源的类别;
9.3 信息人力资源的基本素质要求
不作考试要求
9.4 基于CIO模式的组织架构
识记:CIO的涵义;
理解:基于CIO的政府信息化组织模式;基于CIO的企业信息化组织模式
9.5 信息人力资源管理
识记: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内容
理解:信息人力资源规划;信息人力资源招聘;信息人力资源的绩效评价;信息人力资源的培训
三、题型举例 (考试大纲中题型举例仅作参考,实际命题时不受此限)
(一)单项选择题 (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将它的题号写在题后括号内)
1.政府机关活动产生的信息是( )
A自然信息 B社会信息 C政务信息 D 文教信息
(二)填空题
1.信息检索又叫情报检索,产生于__________的情报咨询工作。
(三)判断题
1.线分类法就是按分类对象多个方面的属性与特征的异同来建立分类体系的。( )
(四)名词解释
1.信息产业
(五)分析简答题
1.什么是系统集成?系统集成服务的内容有哪些?
(六)综合应用题
1.论述信息产业的发展对传统产业信息化工作的影响。
四、考试时间:150分钟
(2)本站自学考试信息供自考生参考,权威信息以各省(市)考试院官方为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