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广播播音主持》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代码:07180)
目录
Ⅰ 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
Ⅱ 考核目标
Ⅲ 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Ⅳ 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
附录 题型举例
Ⅰ 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本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播音与主持(专升本)专业所开设的必考课之一,它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内容包括文艺播音、通讯播音、新闻播音、评论播音等不同体裁的稿件、不同的节目形式、不同语体的训练。广播电台播音主持属有声语言艺术创作的范畴,他们唯一的传播手段是自己的有声语言。所以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同学们基本做到对不同体裁的稿件、不同形式的节目都能用相应的语体表达出来,达到广播电台主持工作实战的要求。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主干专业课。内容包括不同文体播音的基本规律和要求,学习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这些基本规律,并能根据新闻、评论、通讯等不同文体的要求正确运用相应的表达技巧,自如地运用有声语言进行创作表达。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广播播音主持》是播音主持专业大学本科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它与播音主持专业的许多其他课程有着密切的关系。《播音发声学》、《播音创作》是本课程的基础,并与《电视播音主持》互相衔接配合。
Ⅱ 考核目标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应用三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三个能力层次是递进关系,各能力层次的含义是:
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层次的要求。
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系学过的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通过理解新闻稿件、评论稿件、通讯稿件或者文艺节目主持等考试形式考核学生对于广播节目播音主持的理解掌握综合能力。
Ⅲ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与考核要求
第一章 广播播音主持概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广播是通过无线电波传输声音符号的电子大众传播媒介。广播播音主持是在广播媒体中,以有声语言和副语言为主要媒介,运用音乐、音响等综合表现手段,对节目进程进行驾驭,传达节目内容的大众传播活动。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广播播音主持的特点,了解广播节目主持人必备的素质和能力。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
(一)理论概要
识记:广播的特点
广播节目的要素
广播播音主持的定义和语言特点
应用:广播播音主持的语言表达样式
(二)典型问题训练
识记:广播播音主持中对工作机制和技术设备的熟悉
栏目和节目主持的前期准备
应用:遴选新鲜、详实的信息内容
清晰有致的整合节目
突出传播鲜明、理性的题旨
有声语言准确、贴切、流畅、生动
(三)非语言表达得体、恰当
理解:广播区别于其他媒体有什么不可替代的优点
信息采集迅捷高效
诉诸听觉,声音感染力强
收听行为和心理的流动性
应用:深刻分析、理解、感受广播传播的优势,并运用这些特点来策划和制作节目,进行播音主持工作。
三、本章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广播节目如何发挥听觉优势,进行播音主持创作,有声语言应该注重哪些方面。
本章难点: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广播因技术的便捷和传播流程的简单,极易与其他媒介形式相互融合并发挥各自所长。如何进行媒介融合?
第二章 广播社教节目播音主持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1.让学生明确广播生活服务类节目的基本内涵、创作规律和节目形态,并能够根据传作原理进行节目创新和制作。
2.掌握广播生活服务类节目在制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
(一)理论概要
理解:什么是生活服务类节目
生活服务类节目对播音主持创作的要求
生活服务节目所涵盖的领域 生活服务节目可以使用的主持形式
新媒体的主持领域 新媒体的主持形式
新旧媒体在主持方面的融合趋势
识记:生活服务节目的概念 社教类节目 对象性节目
节目主持人的形象定位
应用:生活服务类节目的创作及其训练
生活服务类节目的形式创新
生活服务类节目的内容创新
新媒体对当下广播的影响
三、本章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熟悉并掌握生活服务类节目播音主持的基本原则、基本技巧,并能够结合不同题材、不同类型的节目样式对生活服务类节目找到合适的语言风格和制作方式。
本章难点:生活服务类节目样式丰富、题材广泛、主持方法多元,在主持过程中如何做到专业性和亲和力的统一平衡。
第三章 广播文艺节目播音主持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1.掌握通过综合的艺术表达手段和语言技巧,来制作和主持综艺娱乐类节目的目的。
2.掌握各种不同艺术门类和艺术风格的节目主持技巧。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
(一)理论概要
理解:1.综艺娱乐类节目的概念
2.综艺娱乐类节目的性质
3.综艺娱乐类节目的任务
4.当前广播综艺娱乐节目的基本形态和特点
识记:综艺娱乐类节目的分类
艺术欣赏类节目 综合艺术晚会类节目 娱乐类节目 音乐类节目
广播综艺娱乐节目的分类方法
当下广播音乐类节目的特点、市场份额及发展趋势,
当下晚会类节目的现状及趋势
应用:提高综合艺术素养
形成于节目相适应的语言样式和语言风格
综艺娱乐类节目的创新路径
综艺娱乐类节目的主持要点,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的综合素养有哪些,
综艺娱乐节目融合在当下的广播媒体环境中走出创新发展之路
三、本章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熟悉并掌握广播综艺类节目播音主持的基本原则、基本技巧,并能够对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题材的综艺类节目进行实践创作活动。
本章难点:广播综艺类节目和电视综艺类节目不同,广播只能通过声音一种渠道来传递信息、表达感情,如何发挥广播的这种特点,在听觉中构建娱乐元素,达到娱乐类节目放松心情、舒缓精神的作用。
- 新闻播音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播报新闻是广播电视传媒中播音员、主持人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对新闻稿件从内容到形式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并掌握新闻播报的基本规律和表达方法,体会新闻播报的语言特色。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
(一)理论概要
识记:新闻播音的基本要求
新闻稿件的结构和基本特点
新闻播报的语言特征及相关技巧
应用:新闻稿件的表达
(二)典型问题训练
识记:新闻播报中导语的处理
新闻播报中态度感情的处理
应用:新闻中长句子的处理方法
新闻稿件中数字该如何播报
新闻主体中具体情节的处理方法
一组新闻的内部配合
(三)不同播音样式的训练
理解:新闻播音的语言表达方式
什么是播讲式
什么是宣读式
什么是谈话式
应用:深刻分析、理解、感受新闻的语言设计,培养较好的语感,会运用“播讲式”来播新闻。
三、本章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熟悉并掌握新闻播音的基本原则、基本技巧,并能够根据不同的稿件的新闻价值、不同稿件的题材风格进行播音风格的配合。
本章难点:各种不同新闻的不同处理方法,一则新闻内部的不同处理层次。
第五章 新闻评论节目播音主持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基本掌握广播有声语言传播的一种基本语体—议论语体,为今后播出议论性的文章或主持议论性节目打好基础。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
(一)理论概要
理解:什么是新闻评论
评论播音的特点
评论稿件的分类
识记:评论播音的要求
怎样才能使评论播音的观点鲜明
应用:评论播音的方法
评论播音如何做到逻辑严密
如何确定评论中的语句重音
评论播音中怎样处理好“事、情、理”这三者的关系
不同类型的评论稿件的处理方法
三、本章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熟悉并掌握新闻评论的基本原则、基本技巧,并能够结合逻辑学的基本内容,对不同的新闻热点和新闻事实进行评价。
本章难点:新闻评论的准确性和尺度性的把握,新闻评论如何能做到以理服人和以情感人的结合。
第六章 广播现场报道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现场报道是广播电视传媒中播音员、主持人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对广播现场报道的概念、特点进行梳理,了解如何进行现场报道的选题,广播现场报道的组织,以及现场报道的关键技巧、如何采访、如何采集音响等。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
本章不作为考核目标
第七章 广播少儿节目播音主持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广播少儿节目是广播人为儿童受众准备的“精神食粮”。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广播少儿节目主持人不但要具备主持人的基本素质修养,而且要具备了解儿童心理,同儿童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儿童所想所需的特殊本领。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
本章不作为考核目标
第八章 广播体育节目播音主持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体育解说的内容有描述和报道比赛、分析和评论比赛、背景资料的介绍、赛场外话题的讨论以及情感氛围的烘托几部分组成,它有相对固定的框架结构。体育解说的语言创作要求遵循一定的创作路径,具备吐字用声的特定需求,注意声音节奏与比赛节奏的配合,注意措辞组织中的要求和技巧。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
本章不作为考核目标
第九章 广播广告播音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广播广告的听觉形象主要有人声、音响、音乐,这三种声音被称为“广播广告三要素”。广播广告的听觉形象主要有广告播音所构建,它具有声音上的提示性、时间上的流动性、环境上的具体性、联想上的广阔性、气氛上的渲染性等特点。广告播音的创作方法类型多样,需要灵活运用。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
本章不作为考核目标
第十章 媒介融合与广播播音主持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节目主持课程其目的在于通过学习了解节目主持人的性质、素养和能力要求,从主持人的节目构思、主持人的采编写艺术、节目主持的状态、节目主持人的个性魄力等各方面理解节目主持人在文化信息传播中的主体作用,从而培养主持节目的实践能力以及编排节目的审美能力。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
(一)理论概要
理解:什么是复述
复述的目的
识记:复述的几种方式与方法
(二)介绍解说
理解:什么是文稿介绍
什么是文稿解说
文稿解说的分类
应用:介绍与解说的方法
(三)即兴采访
理解:什么是现场采访
识记:人物访谈中提问的方式
(四)现场谈话
应用:现场谈话的方法
评述的方法
(五)创意合成
应用:根据选题创意编排节目
三、本章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什么是媒介融合?熟悉并掌握广播复述、文稿解说、内容介绍、现场采访、现场谈话、评述等播音主持方法的基本原则、基本技巧,并能够结合本学期以上章节所学的基本内容,对不同的节目类型和节目环节作出与媒介融合相应的节目制作。
本章难点: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节目主持的准确性和尺度性的把握,新媒体广播综合节目如何做到主题突出又浑然天成的。
Ⅳ 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
一、自学考试大纲的目的和作用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是根据专业自学考试计划的要求,结合自学考试的特点而确定。其目的是对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课程考试命题进行指导和规定。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明确了课程学习的内容以及深广度,规定了课程自学考试的范围和标准。因此,它是编写自学考试教材和辅导书的依据,是社会助学组织进行自学辅导的依据,是自学者学习教材、掌握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知识范围和程度的依据,也是进行自学考试命题的依据。
二、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与教材的关系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是进行学习和考核的依据,教材是学习掌握课程知识的基本内容与范围,教材的内容是大纲所规定的课程知识和内容的扩展与发挥。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在教材中可以体现一定的深度或难度,但在大纲中对考核的要求一定要适当。
大纲与教材所体现的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应基本一致;大纲里面的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和考核知识点,教材里一般也要有。反过来教材里有的内容,大纲里就不一定体现。(注:如果教材是推荐选用的,其中有的内容与大纲要求不一致的地方,应以大纲规定为准。)
三、关于自学教材
《广播节目播音主持》,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编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四、关于自学要求和自学方法的指导
1、在开始阅读指定教材某一章之前,先翻阅大纲中有关这一章的考核知识点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突出重点,有的放矢。
2、在了解考试大纲内容的基础上,根据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在阅读教材时,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一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对基本理论必须彻底弄清,对基本方法必须牢固掌握,并融会贯通,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内容体系。
3、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重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加以整理,这可从中加深对问题的认识、理解和记忆,以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整个内容,可以不断提高自学能力。同时,在自学各章内容时,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切勿死记硬背;同时在对一些知识内容进行理解把握时,联系实际问题思考,从而达到深层次的认识水平。
4、为了提高自学效果,应结合自学内容,尽可能地多看一些例题和动手做一些练习,以便更好的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做练习之前,应认真阅读教材,按考核目标所要求的不同层次,掌握教材内容,在练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回顾与发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题时应注意培养逻辑性,针对问题围绕相关知识点进行层次(步骤)分明的论述或推导,明确各层次(步骤)间的逻辑关系。
五、对社会助学者的要求
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总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能力层次,并深刻理解对各知识点的考核目标。
3、辅导时,应以考试大纲为依据,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大纲脱节。
4、辅导时,应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提倡“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争取帮助,依靠自己学通”的方法。
5、辅导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对考生提出的问题,不要有问即答,要积极启发引导。
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考生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7、要使考生了解试题的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存在不同难度的试题。
8、助学学时:建议总课时不少于128学时,其中助学学时分配如下:
章次 |
课 程 内 容 |
助学学时 |
1 |
广播播音主持概论 |
8 |
2 |
广播社教节目播音主持 |
24 |
3 |
广播文艺节目播音主持 |
24 |
4 |
新闻播音 |
24 |
5 |
新闻评论节目播音主持 |
24 |
6 |
媒介融合与广播播音主持 |
24 |
总 计 |
128 |
六、对考核内容的说明
- 本课程要求考生学习和掌握的知识点内容都作为考核的内容。课程中各章的内容均由若干知识点组成,在自学考试中成为考核知识点。因此,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中所规定的考试内容是以分解为考核知识点的方式给出的。由于各知识点在课程中的地位、作用以及知识自身的特点不同,自学考试将对各知识点分别按四个认知(或叫能力)层次确定其考核要求。
- 在考试之日起6个月前,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国务院颁布或修订的法律、法规都将列入相应课程的考试范围。凡大纲、教材内容与现行法律、法规不符的,应以现行法律法规为准。命题时也会对我国经济建设和科技文化发展的重大方针政策的变化予以体现。(注:一般会涉及到公共政治课、公共管理类、经济管理类、法律等社会科学有关专业的相关课程,其内容所占比例约为10%—15%。涉及这方面内容的课程大纲,要在本大纲里提醒个人自学者、社会助学组织在学习过程中关注此事。)
七、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
2、本课程的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100分,60分及格。主要考查学习者对各章节基本概理论的掌握和理解程度。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的试题比例大致是:“识记”为40%、“领会”为30%、“应用”为30%。
3、要合理安排试题的难易程度,试题的难度可分为:易、较易、较难和难四个等级。每份试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分数比例一般为:2:3:3:2。
4、各种题型的具体样式参见本大纲附录。
附录 题型举例
一.单项选择题
- 播音主持工作的作用是():
①传递信息,体现态度,揭示语义内涵,表明思想实质,具有了解和认识社会的作用;②传达感情,形象具体生动,吸引感染受众,具有鼓舞、教育、激励作用;③可以表达个人对社会现象的观点;④规范美化语言,建设语言文明,具有语言表达的审美示范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二.填空题
1、广播是( )的( )的报道。
三.名词解释
1、新闻通讯
四.简答题
1、简述广播新闻短消息的基本结构。
五.论述题
1、对照实例,媒介融合态势下广播媒介的具体形态有哪些分类,呈现什么样的特征?
(2)本站自学考试信息供自考生参考,权威信息以各省(市)考试院官方为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