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即兴口语表达艺术》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代码:07176)
目录
Ⅰ 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
Ⅱ 考核目标
Ⅲ 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Ⅳ 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
附录 题型举例
Ⅰ 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即兴口语表达艺术》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播音与主持(专升本)专业所开设的必考课,也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本课程立足我国播音与主持艺术工作的实际,同时借鉴新闻传播学的相关规律以及语言学和艺术学的相关知识,以有声语言表达为核心,以即兴口语表达训练为主要方式,主要介绍即兴口语表达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技能,包括口头复述、口头描述、口头评述以及即兴解说、即兴语智和即兴幽默等内容。本课程能够为学生提供较为全面、系统的即兴口语表达的基本技能训练,是对有声语言表达技巧的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为广播电视节目主持打下基础。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旨在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训练,能够:
- 使学生掌握即兴口语表达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
- 了解广播电视即兴口语创作的内涵和特点;
- 掌握并熟练运用即兴口语表达的各类技巧。
达到思维与情感、语言与声音的和谐统一,以高质量的精粹口语准确、鲜明、生动地传达出思想实质。
三、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区别
《即兴口语表达》是播音主持专业大学本科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它与播音主持专业的许多其他课程有着密切的关系。《播音发声学》、《播音创作》是本课程的基础,并与《广播播音主持》《电视播音主持》互相衔接配合。
四、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对主持人即兴表达、即兴口语组织、即兴应对能力等有着较高的要求。主持人在即兴口语表达中,不仅要内容得当,而且要有美感,有趣味,对选词、组句、表达技法等有较高的要求。
课程重点是掌握多样的即兴口语创作方法,难点是融会贯通将复述、叙述、描述、评述、问答、对话等多种表达方式的技巧熟练掌握。
重点:即兴口语基础创作方法、即兴复述、即兴描述
次重点:即兴叙述训练、即兴评述训练、即兴问答训练、即兴解说训练
难点:即兴描述训练、即兴评述训练
Ⅱ 考核目标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应用三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三个能力层次是递进关系,各能力层次的含义是:
识记:要求考生能够对大纲各章中知识点,如主持人即兴口语的特征、生成方式、功能价值等内容,有清晰准确地理解、认识,并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领会:要求对大纲中的各类型节目的要点、具体内容、创作手段和创作要求以及对于播音员、主持人的能力素养要求、即兴口语表达要求、语言转换样式等内容,有较为深入的理解,并能有效地指导实践工作。
应用:在识记和领会的基础上,要求考生能够对即兴口语表达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技能有准确把握,并以此为基础提高传播能力,进行节目完整的主持。
Ⅲ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第一章 主持人即兴口语表达概述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了解言语生成的过程及主持人言语的特点。
2.了解语言功力的影响因素。
3.了解言语生成障碍的原因及表现形式。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本章内容主要介绍即兴口语的生成过程、主持人即兴口语的特点、主持人提高即兴口语表达能力的四大基本功以及即兴口语表达中的常见问题和对策等。
识记:即兴言语生成的过程
领会:主持人即兴言语的特点、语言功力的影响因素
应用:在产生即兴口语表达障碍时有效识别原因并进行修正
三、本章重点与难点
重点:即兴口语生成的过程、语言特点
难点:对即兴口语生成过程中的障碍有准确认知并及时进行纠正
第二章 主持人即兴口语基础创作方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理解即兴口语的基础创作要求。
2.掌握不同类型的即兴口语基础创作方法。
3.熟练运用多种即兴口语思维和基础创作技巧。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本节内容主要考核主持人在即兴口语表达过程中,运用自身存储的知识体验,对新接触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继而按照一定的方式将其链接在一起的各种思维方法。
1.思维方法
识记: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例如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发散思维等
领会:对六种思维方式的正确认知和准确使用
应用:理解并掌握即兴口语中思维方法的功能和特点,明确具体要求,掌握各类思维方法的应用过程及要领,并能针对具体内容展开实践。
- 创意方法
识记: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例如语音创意、修辞创意、改编创意等
领会:对七种创意方法的准确理解
应用:理解并掌握主持人即兴口语表达中各种创意方法的功能和特点,明确具体要求,掌握各类创意方法的应用过程及要领,并能针对具体内容展开实践,做到“说得清、说得真、说得巧、说得妙”。
三、本章重点与难点
重点:即兴口语表达的思维方式与创意方式
难点:在实际中具体运用多样的思维创意方式
第三章 即兴复述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理解复述的要求。
2.掌握不同类型的复述方法。
3.熟练运用“说新闻”的表达方式。
4.提高听悟能力。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复述概述
识记:复述及主持人复述
领会:复述的要求
应用:复述过程及要领
2.复述的分类训练
识记: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领会:复述分类
应用:说新闻的方法与技巧
三、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复述的要求及要领
难点:不同类别的内容在复述时的综合运用
第四章 即兴描述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理解描述的要求。
2.掌握不同类型的描述方法。
3.熟练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进行描述。
4.提高议论、抒情的描述能力。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 描述概述
识记:描述的定义
领会:描述的过程及要求
应用:描述的方式与运用
2.不同对象的描述性训练
识记: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领会:文本、图片、音乐、视频动画等不同形式的描述
应用:在主持实践中对于不同描述对象的描述技巧
第五章 即兴叙述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了解即兴叙述的内涵和要求。
2.熟练运用各种叙述方式和技巧。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 即兴叙述概述
识记:即兴叙述的概念和特征
领会:即兴叙述方式
应用:多种叙述方式的综合运用
- 实战技法
识记: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领会:具体实战方法
- 从小说起 以小入大
- 抓关键词 理叙事线
- 提取多点 合力表达
- 悬念叙述 追问叙述
- 拓展叙述 适当想象
应用:熟练掌握主持人即兴叙述的各种方式和各类技巧,把握应用场景,并能自觉应用到主持实践中去。
四、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叙述的方法及技巧
难点:多种叙述方式综合准确恰当的运用
第六章 即兴评述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了解即兴评述“评”与“述”的关系。
2.理解即兴评述和文字评述的区别。
3.熟练运用口语修辞手段增强评述效果。
4.加强评述者几种个性能力:
(1)培养纵深思维
(2)逆向思维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 评述概述
识记: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领会:评述的技巧
(1)先述后评 先评后述
(2)述中有评 评中有述
(3)详述简评 详评简述
(4)述中显评 融评于述
应用:理解并熟练掌握不同评述关系下主持人即兴评述的运用场景和原理并能自觉运用于主持实践中。
- 即兴评述的方式
识记:评述中各类具体方式
领会: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直言式评论
(2)陈述展示式评论
(3)述评一体式评论
(4)情理结合式评论
(5)引用他人式评论
(6)引导他人式评论
(7)建议总结式评论
应用:熟练掌握不同评论方式的应用场景,并能结合具体话题进行应用。
3.口头评述的技巧
识记:评述的具体技巧,包括切入角度的宏观技巧、具体组织语言的微观技巧以及表述状态的表达技巧等
领会:评述的角度、技巧、语言样态等
应用:主持人口头即兴评述的各类技巧
三、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评述技巧和方式的掌握
难点:口头评述的综合运用
第七章 即兴解说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理解解说的要求。
2.对客观事物、事理能够有充足的事前准备。
3.熟练运用“解释、说话”来对事物进行阐释。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即兴解说概念和知识点
识记:主持人即兴解说的基本概念
领会:主持人即兴解说的原则和技巧以及类型
应用:主持人即兴解说的方法
三、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主持人即兴解说的原则和技巧
难点:主持人即兴解说的方法
第八章 即兴对话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了解主持人在节目中对话交流的生成过程
2.明确主持人在即兴对话中的艺术手法
3.熟练运用多种艺术方式让节目可持续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本章不作为考核内容
三、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对话中生成的方式
难点:艺术的组织语言
第九章 即兴问答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了解主持人提问在节目主持中的价值。
2.明确主持人提问与记者提问的异同。
3.熟练运用即兴提问中的方式和技巧,有效组织推动节目发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 即兴提问
识记:即兴提问的基本概念、价值
领会:即兴提问的概念、即兴提问的禁忌、主持人提问与记者提问的异同、提问方式
应用:积累优秀主持人即兴提问的应用案例,结合案例掌握主持人即兴提问的应用原则和应用技巧
- 即兴问答
识记:即兴回答的基本要素
领会: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应用:积累优秀主持人即兴回答的应用案例,结合案例分析主持人即兴回答的应用原则和应用技巧。
三、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即兴提问、问答的方式与技巧
难点:优秀即兴提问与回答的案例积累,并根据自身特点进行调整应用
Ⅳ 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
一、自学考试大纲的目的和作用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是根据专业自学考试计划的要求,结合自学考试的特点而确定。其目的是对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课程考试命题进行指导和规定。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明确了课程学习的内容以及深广度,规定了课程自学考试的范围和标准。因此,它是编写自学考试教材和辅导书的依据,是社会助学组织进行自学辅导的依据,是自学者学习教材、掌握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知识范围和程度的依据,也是进行自学考试命题的依据。
二、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与教材的关系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是进行学习和考核的依据,教材是学习掌握课程知识的基本内容与范围,教材的内容是大纲所规定的课程知识和内容的扩展与发挥。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在教材中可以体现一定的深度或难度,但在大纲中对考核的要求一定要适当。
大纲与教材所体现的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应基本一致;大纲里面的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和考核知识点,教材里一般也要有。反过来教材里有的内容,大纲里就不一定体现。(注:如果教材是推荐选用的,其中有的内容与大纲要求不一致的地方,应以大纲规定为准。)
三、关于自学教材
《主持人即兴口语表达艺术》张琦、贾毅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四、关于自学要求和自学方法的指导
1、在开始阅读指定教材某一章之前,先翻阅大纲中有关这一章的考核知识点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突出重点,有的放矢。
2、在了解考试大纲内容的基础上,根据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在阅读教材时,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一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对基本理论必须彻底弄清,对基本方法必须牢固掌握,并融会贯通,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内容体系。
3、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重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加以整理,这可从中加深对问题的认识、理解和记忆,以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整个内容,可以不断提高自学能力。同时,在自学各章内容时,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切勿死记硬背;同时在对一些知识内容进行理解把握时,联系实际问题思考,从而达到深层次的认识水平。
4、为了提高自学效果,应结合自学内容,尽可能地多看一些例题和动手做一些练习,以便更好的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做练习之前,应认真阅读教材,按考核目标所要求的不同层次,掌握教材内容,在练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回顾与发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题时应注意培养逻辑性,针对问题围绕相关知识点进行层次(步骤)分明的论述或推导,明确各层次(步骤)间的逻辑关系。
五、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总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能力层次,并深刻理解对各知识点的考核目标。
3、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考生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要使考生了解试题的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存在不同难度的试题。
5.助学学时:建议总课时128学时,其中助学课时分配如下:
章次 |
课 程 内 容 |
助学学时 |
1 |
主持人即兴口语表达概述 |
8 |
2 |
主持人即兴口语创作方法 |
24 |
3 |
即兴复述 |
16 |
4 |
即兴描述 |
16 |
5 |
即兴叙述 |
16 |
6 |
即兴评述 |
16 |
7 |
即兴解说 |
16 |
8 |
即兴对话 |
8 |
9 |
即兴问答 |
8 |
总 计 |
128 |
六、对考核内容的说明
- 本课程要求考生学习和掌握的知识点内容都作为考核的内容。课程中各章的内容均由若干知识点组成,在自学考试中成为考核知识点。因此,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中所规定的考试内容是以分解为考核知识点的方式给出的。由于各知识点在课程中的地位、作用以及知识自身的特点不同,自学考试将对各知识点分别按四个认知(或叫能力)层次确定其考核要求。
- 在考试之日起6个月前,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国务院颁布或修订的法律、法规都将列入相应课程的考试范围。凡大纲、教材内容与现行法律、法规不符的,应以现行法律法规为准。命题时也会对我国经济建设和科技文化发展的重大方针政策的变化予以体现。(注:一般会涉及到公共政治课、公共管理类、经济管理类、法律等社会科学有关专业的相关课程,其内容所占比例约为10%—15%。涉及这方面内容的课程大纲,要在本大纲里提醒个人自学者、社会助学组织在学习过程中关注此事。)
七、关于考试命题的若干规定
1、本课程的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100分,60分及格。
2、本大纲各章所规定的基本要求、知识点及知识点下的知识细目,都属于考核的内容。考试命题既要覆盖到章,又要避免面面俱到。要注意突出课程的重点、章节重点,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度。
3、命题不应有超出大纲中考核知识点范围的题,考核目标不得高于大纲中所规定的相应的最高能力层次要求。命题应着重考核自学者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是否了解或掌握,对基本方法是否会用或熟练。不应出与基本要求不符的偏题或怪题。
4、本课程在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大致为:识记占20%,领会占30%,应用占50%.
5、要合理安排试题的难易程度,试题的难度可分为:易、较易、较难和难四个等级。每份试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分数比例一般为:2:3:3:2。
6、各种题型的具体样式参见本大纲附录。
附录 题型举例
一、单项选择题
1.恰当地运用幽默的技巧,要注意“忌俗恶”“____” 和与人为善。
A.贵调侃 B.贵机智 C.贵自然 D.贵高雅
二、填空题
1.即兴口语既要达意又要传情,那么既要弄清“说什么”“____” 、“____” 、 “____”。
三、名词解释题
1.逻辑思维
四、简答题
1.口语表达的特点。
五、应用题
1.以“退伍的老兵”为中心进行发散思维。
六、论述题
1.根据自身实践经历,结合即兴口语表达的相关知识,论述即兴口语评述中“评”与“述”的关系 (字数不少于400字)。
(2)本站自学考试信息供自考生参考,权威信息以各省(市)考试院官方为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