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73]
《水产繁殖育苗技术》自学考试大纲
指定用书:《水产生物繁育技术》(罗建仁等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年第1版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与设置要求
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为苗种繁育生产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水产繁殖育苗技术这一课程主要讲述水产生物繁育技术方面的相关原理和方法,为广大水产养殖从业人员、基层管理者、学生、专业教师和科技人员提供方便实用的参考资料。本课程选用的教材是《水产生物繁育技术》(罗建仁、白俊杰、朱新平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年)。本课程的设置是为了广大学员在今后水产繁殖育苗的生产实践中提供理论支撑,更是为了学员毕业后能在生产实践中应用所学理论指导实践,提高广大学员及相关从业人员的水产繁殖育苗技术水平,为各位今后的从业之路铺垫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常见的淡水水产苗种繁育技术,为今后在生产一线上实际操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水产生物繁育技术》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讲述水产生物繁殖技术,介绍了66种(类)水产生物的繁殖和育苗技术,这是水产养殖业第一环节——种苗生产的实用技术。其中第一篇讲淡水鱼类繁殖技术,对时下主要养殖品种繁殖技术分章介绍。其余各章节分述14种重要淡水养殖品种的繁殖与种苗培育技术。第二篇至第八篇分别讲海水鱼类、观赏鱼类、淡水虾蟹、海水虾蟹、贝类、藻类和两栖爬行类重要品种的繁殖技术。这一部分各章节能够单独构成对一个具体品种进行种苗生产的指导或参考作用,也就是可以成为读者能够检索到的比较完整的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只要求学生掌握第一篇(淡水鱼类繁殖技术)和第四篇(淡水虾蟹类繁殖技术)。第二部分讲述水产生物育种技术,为掌握了第一部分提供的若干技术要领的科技人员和生产技术人员提供进一步发展的技术帮助。第二部分主要是开拓学员眼界,不要求学员掌握,有兴趣者可自学。
三、教学媒体与教学形式
本课程的教学媒体建议选用文字教材及PPT课件等,其中文字教材是课程的基本媒体,包括所有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考核要求,是学生学习的核心教材,PPT课件是对文字教材的强化与补充。
课程的教学形式包括:
自主学习
学生应该认真阅读和钻研教学大纲与教材,把握大纲规定的重点和考核目标,认真学习淡水水产繁殖鱼苗技术相关书籍的相关章节,真正理解掌握教材概念,同时重视实践教学内容和学习,把所学书本知识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在实践中检验所学理论,掌握苗种繁育的常用方法。
四、课程考核要求的层次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应用三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三个能力层次是递进等级关系。各能力层次的含义是:
识记:懂得所学名词、概念、知识的意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层次的要求。
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办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领会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和考核要求
第一章 四大家鱼的人工繁殖与育苗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以四大家鱼为代表的淡水鱼类人工繁殖和苗种生产技术,掌握家鱼人工繁殖的生物学基础、人工繁殖技术、苗种培育的概念,熟悉人工繁殖流程。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家鱼人工繁殖的生物学基础
第二节 家鱼的人工繁殖技术
第三节 苗种、鱼种的培育
三、重点与难点
(一)家鱼的卵巢发育
(二)催产的基本原理
(三)三种人工授精方法
四、考核要求
1、识记:家鱼人工繁殖的生物学基础,催产的原理
2、领会:催产剂的种类与保存、催产剂的剂量和注射次数
第二章 鲤、鲫的人工繁殖与育苗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鲤、鲫鱼是最常见的淡水养殖品种,本章节介绍鲤鱼和鲫鱼的人工繁殖技术,要求学员熟悉并熟练掌握这两种鱼的人工繁殖流程和技术。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生物学特性
第二节 人工繁殖
第三节 鱼苗培育
三、重点与难点
(一) 催产药物的选择与使用
(二) 受精卵三种孵化方式
(三)鱼苗的食谱阶段
四、考核要求
1、识记:鲤鱼和鲫鱼人工繁殖流程
2、领会:鱼苗的主要生物学特点
第三章 鳊、鲂的人工繁殖与育苗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目前鲂属中主要养殖的有团头鲂和广东鲂,鳊属则主要有长春鳊,本章分别介绍这3种鱼的人工繁殖技术,要求学生掌握这3种鱼的繁殖流程和繁殖要点。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长春鳊的人工繁殖
第二节 团头鲂的人工繁殖
第三节 广东鲂的人工繁殖
三、重点与难点
(一) 亲鱼的选择
(二)亲鱼催产
四、考核要求
1、识记:3种鱼受精卵的孵化温度和出苗时间
2、领会:效应时间的概念
第四章 淡水虾繁殖技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我国目前养殖的淡水虾蟹类的主要种类,掌握河虾、罗氏沼虾、克氏螯虾等3种常见虾蟹类的繁殖技术,区分理解虾和家鱼繁殖技术的区别,了解虾的繁殖习性。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河虾的繁殖与育苗
第二节 罗氏沼虾的繁殖与育苗
第三节 克氏螯虾的繁殖与育苗
三、重点与难点
(一)河虾、罗氏沼虾和克氏螯虾的发育过程和抱卵亲虾的孵化管理
(二)仔虾的淡水驯养过程
(三)雌雄鉴别
四、考核要求
1、识记:繁殖时间、孵化温度、幼体发育过程及苗种培育
2、领会:幼苗蜕皮和营养转换
第五章 河蟹的繁殖与育苗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河蟹的生活习性、繁殖习性和人工繁殖流程,要求学生掌握亲蟹的选择和培育、抱卵蟹的选择与处理,掌握蟹苗的培育。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河蟹的生物学特性
第二节 河蟹的人工繁殖
第三节 蟹苗培育
三、难点与重点
(一)亲蟹的选择与培育
(二)亲蟹的交配时间和水温
(三)抱卵蟹的选择和处理
四、考核要求
1、识记:河蟹亲蟹的交配时间,抱卵最适宜温度
2、领会:胚胎与幼体的发育
第三部分 考核方式
一、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采取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其中过程性考核占总成绩的30%,包括平时作业成绩和学习过程考核成绩两部分。其中,平时作业占60%,学生要独立完成2次平时作业,平时作业以教材中习题为主,通过习题的练习,逐步加深对课程中各种概念的理解,达到基本掌握本课程主要内容的目的。成绩由辅导教师按完成质量进行打分。学习过程占40%,包括出勤、参加集体讨论、实践次数、实践时间等。集体讨论和实践次数不应少于2次。辅导教师根据学员的学习情况考核成绩。
二、试题类型
1、判断题:10%(5小题,每题2分。)
2、单选题:15%(5小题,每题3分。)
3、多选题:20%(5小题,每题4分。)
4、简答题:40%(4小题,每题10分。)
5、论述题:15%(1小题,每题15分。)
三、题型举例(考试大纲中题型举例仅作参考,实际命题时不受此限)
1、判断题:
离体卵子在原卵液中绝大多数在10min内不会失去受精能力,过半数可维持20min以上,但遇水后60-90s即失去基本受精能力。
答案:正确。
2、单选题
黄颡鱼授精卵是粘性卵还是漂浮卵?
答案:A粘性卵 B 漂浮卵 C没有粘性的卵 D 沉性卵
3、多选题: 目前家鱼人工授精方法有三种,分别是(ABC)。
答案:A干法人工授精 B 半干法人工授精
C湿法人工授精 D
4、问答题:影响鱼类性腺发育成熟和产卵的环境因素有哪些?
答案:主要有营养、温度、光照、水流、水化学、水体空间等。
5、论述题:
湖州的罗氏沼虾苗种国内市场占有率居国内第一,占全国总苗50%以上;请记得描述罗氏沼虾苗种繁育的过程。
答案:
湖州的罗氏沼虾苗种生产,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高效育苗方法,供参考。
1、亲虾培养
选择亲虾要求以下标准:活力好,体表光滑,附肢齐全,色泽鲜艳;雌雄比为4—5:1。亲虾的放养按照每平方10—15尾的标准进行放养。亲虾的培育一般采用蛋白含量在35%—40%的海水虾料进行喂养,并经常投喂新鲜的鱼、贝类。
2、孵化
池子先用清水冲洗干净,再消毒,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备用。孵化用水和育苗用水的处理:用人工海、水调节育苗水体比重为1.005;水体清新经过处理并通过过滤。曝气24小时后可以使用。
挑选抱卵亲虾在水温上升到25—30℃时即经常交配,一般15—25天即可有一批成熟亲虾。
收集所怀卵为褐色的亲虾即将产卵,这时应将暂养池水更换为孵化用水,若发现有大量幼体孵出即可以收集放入育苗池。收集方法:用80目网做成两端有木棍支撑的长方形捞网,该网的长和宽分别和孵化池的宽和高相等。停止充气1—2分钟,两边用人工掌握木棍从池的一边刮向另一边收集幼体,并用盆舀出,整个过程幼体不能离水。收集幼体后即可放入育苗池,一般重复3—4次可以收集完幼体。
3、布苗和培育
幼体放养密度为5万尾/立方水体。整个过程以动物性饵料为主。罗氏沼虾的开口饵料以轮虫为主,最重要丰年虫孵化过程,这样的喂养方式持续到出苗。
4、日常管理
充气和加温从幼体放入到出苗,育苗池的充气量逐渐增加,可以气流冲出水面时水面所形成的形状来判定,基本由刚放苗时水面如刚出水浮萍样到仔虾期如滚水沸腾状。气头的设计是每平方米1个。温度在仔虾前控制在30度,仔虾后逐渐降到室温。
吸污和换水经常用虹吸法吸出育苗池底污垢,以免污染水质。车间经常用清水冲洗,以防细菌滋生。
(2)本站自学考试信息供自考生参考,权威信息以各省(市)考试院官方为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