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92]
健康评估自学考试大纲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
二OO八年十二月
自学用书:《健康评估》,刘咸璋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第一版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
《健康评估》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护理基础课程和临床专科护理课程间的衔接课程,课程内容包括绪论、健康史的采集、常见症状的评估、身体评估、心电图的基本知识、特殊人群的身体评估、心理社会评估、家庭文化环境的评估、护理诊断和护理病史书写等。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正确地对护理对象从身、心、社会方面进行全面评估, 为学习专科护理知识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在学习本课程过程中,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包括:应用沟通技巧进行健康史的采集;独立进行全面、系统的身体评估;识别正常和异常体征并解释其临床意义;对服务对象的心理、社会和家庭状况作出整体评估;在收集服务对象客观资料的基础上提出护理问题。
二、考核目标
第一章 绪 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健康评估的概念和健康评估的内容,了解健康评估的学习方法与要求。
(二)考核知识点
健康评估的概念,健康评估的内容,身体评估的概念,学习健康评估的基本要求。
(三)考核要求
1.识记:健康评估和身体评估的概念。
2.领会:(1)健康评估的内容;(2)学习健康评估的基本要求。
第二章 健康史的采集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健康史的会谈技巧和注意事项;健康史内容中主诉、现在史和日常生活形态的描述和记录。熟悉健康史的其他内容,护理病史的内容顺序,护理病史与医疗病史的不同;灵活应用采集健康史的常用参考问题。
(二)考核知识点
会谈不同阶段的技巧和注意事项,护理病史的内容顺序和重点。
(三)考核要求
1.识记:健康史采集的方法。
2.领会:(1)护理病史的内容顺序和重点;(2)会谈不同阶段的注意事项。
3.应用:会谈不同阶段的技巧。
第三章 常见症状的评估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常见症状的定义,熟悉病因和发病机制,掌握临床表现和评估要点。
(二)考核知识点
水肿、咯血、黄疸的基本概念。发热、疼痛、水肿、皮肤黏膜出血、呼吸困难、恶心与呕吐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发热、疼痛、水肿、皮肤黏膜出血、呼吸困难、咳手与咳痰、咯血、发绀、恶心与呕吐、黄疸、惊厥、意识障碍的临床表现和评估要点。
(三)考核要求
1.识记:水肿、咯血、黄疸的定义。
2.领会:发热、疼痛、水肿、皮肤黏膜出血、呼吸困难、咯血、恶心与呕吐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3.应用:对发热、疼痛、水肿、皮肤黏膜出血、呼吸困难、咳手与咳痰、咯血、发绀、恶心与呕吐、黄疸、惊厥、意识障碍的评估。
第四章 身体评估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重点掌握身体评估的方法、一般状态、皮肤、淋巴结、肺脏、心脏、腹部和神经反射评估的内容;理解头部、面部、颈部、脊柱、四肢、关节评估的各项内容,能熟练进行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和嗅诊检查操作。
(二)考核知识点
1.身体评估注意事项、视诊的内容、触诊的基本方法和临床应用、叩诊的方法、间接听诊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嗅诊时不同类型气味的临床意义。
2.发育与体型,面容与表情,体位。
3.营养状态评估中的体格检查内容。
4.常见皮肤异常的临床意义,不同类型水肿、不同程度的临床表现及特点。浅表淋巴结触诊的注意事项,淋巴结肿大的临床意义,蜘蛛痣分布范围及其临床意义。
5.瞳孔检查时注意事项,口腔气味的评估,颈静脉检查,甲状腺肿大类型及原因。
6.乳房评估的视诊和触诊。
7.正常呼吸运动类型及呼吸频率和临床意义,呼吸困难的类型和意义,肺部正常叩诊音,肺下界的位置和肺下界移动范围,正常呼吸音的种类和听诊部位,啰音、胸膜摩擦音的听诊特点和临床意义。
8.正常心脏的心尖搏动位置和范围,影响心尖搏动位置变化的病理性因素,心浊音界的叩诊方法,正常心浊音界的大小,心脏听诊的部位、顺序和内容,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的区别,脉搏评估的方法、内容及临床意义,血压变化的临床意义。
9.腹壁静脉曲张的原因,肠鸣音的概念,肠鸣音增强、亢进、减弱和消失的判断标准,移动性浊音的概念,压痛与反跳痛的概念、临床意义及常见腹部压痛点及位置,腹膜刺激征的概念,腹部脏器触诊方法及异常的临床意义。
10.脊柱压痛与叩击痛的检查方法及意义,四肢形态异常的意义。
11.肾脏叩诊方法及叩击痛的临床意义。
12.神经反射、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的检查方法及意义。运动功能检查和意义。
(三)考核要求
1.识记:(1)身体评估注意事项;(2)浅表淋巴结触诊的注意事项;(3)正常心脏心尖搏动的位置和范围,影响心尖搏动位置变化的病理性因素;(4)腹壁静脉曲张的原因,肠鸣音的概念,移动性浊音的概念,腹膜刺激征的概念,压痛与反跳痛的概念
2.领会:(1)发育与体型、面容与表情、正常和异常体位;(2)常见皮肤异常的临床意义,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水肿的临床表现及特点。淋巴结肿大的临床意义,蜘蛛痣分布范围及其临床意义;(3)瞳孔检查时的注意事项,口腔气味的评估,颈静脉检查,甲状腺肿大类型及原因;(4)正常呼吸运动的类型及其意义,呼吸频率和节律改变的临床意义,呼吸困难的类型与临床意义;(5)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的区别,脉搏评估的方法、内容及临床意义,血压变化的临床意义;(6)肠鸣音增强、亢进、减弱和消失的判断标准,压痛与反跳痛的临床意义及常见腹部压痛点及位置,腹部脏器触诊异常的临床意义。(7)四肢形态异常的意义;
3.应用:(1)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和嗅诊检查;(2)评估营养状态的体格检查;(3)乳房评估的视诊和触诊。(4)肺部正常叩诊音,肺下界的位置和肺下界的移动范围,正常呼吸音的种类和听诊部位,啰音、胸膜摩擦音的听诊特点和临床意义;(5)心浊音界的叩诊方法,正常心浊音界的大小,心脏听诊部位、顺序和内容;(6)腹部脏器触诊方法;(7)脊柱压痛与叩击痛的检查方法及意义;(8)肾脏叩诊方法及叩击痛的临床意义。(9)神经反射、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的检查方法及意义。运动功能检查和意义。
第五章 心电图的基本知识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并正确应用心电图导联体系,能识别正常心电图的各种波形状况,描述常见异常心电图的特征,并能对心电图进行判断。
(二)考核知识点
1.心电图常用的导联体系、肢体导联线的连接方法、胸导联电极板的位置。
2.正常心电图波形的特点。
3.心肌梗死的基本心电图形,室性期前收缩、心房颤动、心室颤动和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点。
(三)考核要求
1.识记:心电图常用的导联体系、肢体导联线的连接方法、胸导联电极板的位置
2.领会:(1)正常心电图波形的特点;(2)心肌梗死的基本心电图形,室性期前收缩、心房颤动、心室颤动和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点。
3.综合应用:常见的异常心电图的判读。
第六章 特殊人群的身体评估
(一)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能够根据特殊人群的生理变化特性,了?理解资料收集的内容,掌握对各特殊人群进行体格检查的方法以及健康评估时的注意事项。
(二)考核知识点
1.孕妇评估的腹部触诊法和骨盆测量的两种方法,孕妇评估时的注意点。
2.新生儿的分类,新生儿和婴儿健康评估时的注意事项。
3.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社会发育特点,体格检查的一般测量法。
4.老年人认知状态评估的内容和功能性评估的方法。
(三)考核要求
1.识记:新生儿分类法。
2.领会:(1)孕妇评估的腹部触诊法和骨盆测量的两种方法,孕妇评估时的注意点;(2)新生儿和婴儿健康评估时的注意事项;(3)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社会发育特点,体格检查的一般测量法。
3.应用:能用所学知识对老年人进行认知状态和功能性评估。
第七章 心理社会评估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掌握心理社会评估的方法和要求,理解自我观念、认知、情绪和情感、压力、压力源、应对的概念,并能对病人的认知、压力及压力应对进行正确评估。
(二)考核知识点
1.心理评估的手段和注意事项。
2.自我观念、身体影像、自尊的定义,自我观念的组成。
3.认知的概念,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定向力的评估。
4.情绪和情感的定义。
5.病人角色的特点和角色适应不良的反应。
6.压力、压力源的定义,应对的概念,评估个体的压力和压力应对的重点内容。
(三)考核要求
1.识记:(1)心理评估的手段和注意事项;(2)自我观念、身体影像、自尊的定义;(3)认知的概念;(4)情绪和情感的定义;(5)压力、压力源的定义,应对的概念。
2.领会:(1)自我观念的组成;(2)病人角色的特点和角色适应不良的反应。
3.综合应用:(1)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定向力的评估;(2)个体的压力和压力应对的评估。
第八章 家庭、文化、环境的评估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掌握家庭的概念、功能和评估的内容,熟悉家庭生活周期、文化评估在健康评估中的重要性,文化评估的构成及其与健康的关系,并能对医院的环境、老人居家环境的安全作出正确评估。
(二)考核知识点
1.家庭的概念、家庭生活周期、家庭功能、家庭评估的内容。
2.文化评估在健康评估中的重要性,文化评估的构成以及与健康的关系。
3.医院环境的评估要素、老人居家环境安全的评估要素。
(三)考核要求
1.识记:(1)家庭的概念,家庭功能;
2.领会:(1)家庭生活周期,家庭评估的内容;(2)文化评估在健康评估中的重要性,文化评估的构成以及与健康的关系。
3.应用:能对医院的环境、老人居家环境的安全作出正确评估。
第九章 护理诊断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护理诊断的定义、构成、类型、陈述方式及诊断依据。熟悉护理诊断的分类和书写注意事项,各护理诊断的相关因素。了解护理诊断的发展过程。
(二)考核知识点
1.护理诊断的定义、构成、类型和陈述方式。
2.10个护理诊断(营养状况改变少于机体需要、体温过高、体液不足、气体交换障碍、皮肤完整性受损、语言沟通障碍、躯体活动障碍、睡眠形态紊乱、疼痛、自我照顾能力缺失)的定义、诊断依据和相关因素。
(三)考核要求
1.识记:护理诊断的定义和构成。
2.领会:(1)护理诊断的类型和陈述方式。(2)以上所述10个护理诊断的定义、诊断依据和相关因素。
第十章 护理病史书写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护理病史的记录,熟悉护理病史的构成,书写护理病史的基本要求。
(二)考核知识点
1.护理病史书写的基本要求。
2.护理病史的构成。
3.PIO记录的书写方法。
(三)考核要求
1.识记:护理病史书写的基本要求。
2.领会:护理病史的构成。
3.综合应用: PIO记录方法。
三、题型举例(题型举例仅供参考,实际命题时不受此限)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采集健康资料最重要的方法是(B)
A.身体评估 B、会谈 C、 化验检查 D 心电图检查
(二)多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有二至五个是正确的,错选或漏选均不给分,)
1.主观资料包括(A D E)
A、症状 B、体征 C、实验室检查结果 D、心理治疗 E、社会资料
(三)填空题:
1.发热按病因分为 和 。
(四)名词解释:
1.身体评估
2.自我观念
(五)简答题:
1.护理病史的内容顺序和重点是什么?
2.呼吸困难的类型与临床意义?
(六)综合应用题
1.某病人,男性,40岁,离婚3年,女儿 8岁,与其一起生活。既往消化性溃疡病史2年余,近几日感觉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等,呕吐物呈暗红色,内容物伴有食物残渣,酸性,粪便黑色持续数日。回答下列各题:
(1)病人目前主要的症状是什么?
(2)为明确诊断,应注意的护理评估要点是什么?
(3)对该病人进行压力状态评估时,应收集哪些资料?
四、考试时间:150分钟
(2)本站自学考试信息供自考生参考,权威信息以各省(市)考试院官方为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