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24]
烹饪学概论自学考试大纲
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
二OO一年十月
指定用书:《饮食文化概论》,赵荣光等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
一、课程性质和学习目的
课程性质:饮食文化概论是一门知识性很强的学科,涉及到烹饪学、历史学、民俗学等多门学科。是烹调工艺专业的基础理论课,是从事中国烹饪工艺的工作者必须了解和掌握的一门学科。
学习目的:通过学习,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研究内容、理论基础、食礼、中国古代饮食思想有一定的了解,从而把握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格局。
二、课程内容及考核要求
总体要求:
1、掌握中华饮食文化的理论基础
2、了解民族饮食文化的历史概况
3、掌握中国饮食文化的民俗
4、了解中国饮食文化中的茶文化、酒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5、掌握中国古代饮食思想和传统食礼
第一章 结论
学习要求:
1、掌握饮食文化的实质。
2、了解中国饮食文化研究的基本状况
一、饮食文化
饮食文化是指食物原料的制作和饮食消费过程中的技术、科学、艺术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习俗、传统、思想和哲学,即人们食生产和食生活的方式、过程、功能等结构组合而成的全部食事的总和。
二、饮食文化的研究内容
1、了解饮食文化研究的特定领域。
2、了解中国饮食文化研究的基本状况。
第二章 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理论基础
学习要求:
1、掌握饮食文化的四大理论基础。
2、掌握民族饮食文化的五大特征。
一、四大原则
1、食医合一;
2、饮食养生;
3、本味主张;
4、孔子食道。
二、五大特征
1、食物原料选取的广泛性。
2、进食选择的丰富性。
3、肴馔制作的灵活性。
4、区域风格的历史传承性。
5、各区域间文化的区域性。
第三章 中国饮食文化的区域性
学习要求:
1、了解中国菜地方性表达方式。
2、掌握中国饮食文化圈含义及类型。
3、掌握中国饮食文化区位形成的历史原因和特点。
一、饮食文化圈含义:
是由于区域(最主要的)、民俗、习俗、信仰、历史等原因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饮食文化区域。
二、中国饮食文化区位的历史概况
1、东北饮食文化区:
了解这一区域饮食文化的形成、发展及特点。
2、京津饮食文化区:
了解这一区域饮食文化的形成、发展及特点。
3、中北饮食文化区:
了解这一区域饮食文化的形成、发展及特点。
4、西北饮食文化区:
了解这一区域饮食文化的形成、发展及特点。
5、黄河饮食文化区:
了解这一区域饮食文化的形成、发展及特点。
6、黄河下游饮食文化区:
了解这一区域饮食文化的形成、发展及特点。
7、长江中下游饮食文化区:
了解这一区域饮食文化的形成、发展及特点。
8、西南饮食文化区:
了解这一区域饮食文化的形成、发展及特点。
9、西北饮食文化区:
了解这一区域饮食文化的形成、发展及特点。
10、素食饮食文化区:
了解这一区域饮食文化的形成、发展及特点。
第四章 中国饮食文化的层次性
学习要求:
1、掌握饮食文化层的含义。
2、了解饮食文化层的历史概况。
3、掌握“满汉全席”的形成和规格
一、饮食文化层次:
了解果腹层、小康层、富家层、贵族层、宫廷层的含义。
二、果腹层饮食文化:
了解这一层饮食文化的构成与基本特点。
三、小康层饮食文化:
了解这一层饮食文化的构成与基本特点。
四、富家层饮食文化:
了解这一层饮食文化的构成与基本特点。
五、贵族层饮食文化:
了解这一层饮食文化的构成与基本特点。
六、宫廷层饮食文化:
了解这一层饮食文化的构成与基本特点。
七、满汉全席与清宫御膳:
了解这一层饮食文化的构成与基本特点。
第五章 中国饮食民俗
学习要求:
1、掌握民俗与饮食民俗的含义
2、了解中国食俗与年节、居家日常、宗教信仰、人生礼仪、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
一、民俗、饮食民俗
1、民俗: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个民族世世代代传袭的基层文化,通过民众口头行为和心理表现出来的事象。
2、饮食民俗:是指人们在筛选食物原料、加工、烹制和食用食物的过程中,即民族食事活动中所积久形成并传承不息的风俗习惯。
二、年节食俗
了解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腊八节、送灶节等传统节日的食俗。
三、人生仪礼食俗
了解诞生礼食俗、怀孕时食俗、诞生后食俗等。
四、婚事食俗、寿事食俗等。
五、佛事食俗、伊斯兰食俗等。
第六章 中国茶文化
学习要求
1、了解中国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2、掌握中国茶道、茶艺及茶与文学艺术的关系。
一、茶文化
1、了解茶文化的产生、形成和拓展。
2、了解茶文化的发展。
二、中国茶艺
1、了解茶的种类。
2、了解茶水知识。
3、了解茶器知识。
三、茶的烹制与品饮
1、茶的烹制法:煮茶法、点茶法、泡茶法等。
2、了解饮茶法。
四、茶道
1、中国茶道精神(分共同特征与个性特征)。
2、中国茶道与日本茶道比较。
五、风格各茶馆
了解四川、杭州、广东、北京等地茶馆的特点。
第七章 中国酒文化
学习要求:
1、了解中国酒的起源与发展。
2、了解酒的内涵。
一、酒的起源与发展:
了解黄酒、酒、葡萄酒、酒、果酒的起源与发展。
二、酒文化:
了解酒礼、酒道、酒令、酒族、酒文学的内涵。
第八章 中国古代饮食思想
学习要求:
1、理解并掌握中国古代饮食审美思想。
2、了解中国古代不同人群的饮食思想。
一、饮食审美思想:
1、甘、美、善—-饮食思想的萌芽。
2、五味调和—-和谐美的探求。
3、五世长者知饮食—-高层次的审美。
4、十美风格—-系统完善的审美原则(掌握质、香、色、形、器、味、适、境、趣等)的含义。
二、中国古代不同人群的饮食思想:
1、了解贵族、庶民、清正之士的食思想。
2、了解本草家、素食家的食思想。
3、掌握美食家的食思想。
第九章 中国传统食礼
学习要求:
1、掌握中国传统食礼的起源与作用。
2、先秦时期封建制时代的食礼。
3、掌握现代宴席礼仪。
一、了解先秦时期的食礼。
二、了解封建制时代的食礼。
三、掌握现代宴席礼仪。
第十章 多向交流中的中国饮食文化
学习要求:
1、了解中华民族饮食文化圈内各民族各层次交流的概况。
2、了解中外饮食文化交流的概况。
3、掌握中国饮食文化21世纪走向。
一、各民族层次间的饮食文化交流
1、了解食物原料与食品品种的互通有无
2、了解同一文化区内诸民族饮食文化的趋同性。
二、中外饮食文化交流
1、了解丝绸之路上的饮食交流。
2、了解贡使与商人对中外饮食文化的意义。
3、掌握华侨在中外饮食文化交流史上的作用。
三、掌握饮食文化21世纪走向
掌握饮食文化21世纪发展的格局
(2)本站自学考试信息供自考生参考,权威信息以各省(市)考试院官方为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