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894]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自学考试大纲
浙江考试考试院
2021年11月
指定用书:《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程金水、刘青林编著,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年第2版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是园林专业的必考课程。《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为起点,以从事园林园艺工作的社会人员为讲授对象,是集理论性与应用性为一体的学科。通过学习是的学生掌握现代遗传学的主要原理,理解花型花色的主要观赏性状遗传和变异的基本规律和分子机理,并在此基础上介绍培育观赏植物新品种的基本途径和一系列方法。
本书设置为包括39个章节以及1个绪论,前半部分为遗传育种学总论包括遗传学概要、花发育遗传、花色与彩斑遗传、花香遗传、重瓣性遗传、茎发育与株型遗传、种质资源、引种驯化、选择育种、杂交育种、杂交优势利用、诱变育种、倍性育种、分子育种、品种登录审定保护与繁育。后半部分介绍常见花卉育种简史、种质资源概况、育种目标以及遗传、具体地育种手段和技术。
本课程目的是:使得学生能够知晓如何对园林植物进行品种培育和品种研究,为今后从事园林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的要求是: 自学者通过课程学习,能利用园林植物的遗传对观赏植物进行品种培育和品种研究,为今后从事更高水平的园林园艺工作打下基础。
二、考核内容及目标
第一章 园林植物遗传学基础
1、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染色体的形态特征、结构和数目特征;掌握细胞分裂的方式以及过程中的染色体变化规律;了解雌雄配子的产生以及植物的生命周期。
2、考核知识点
(1)染色体的结构与行为
(2)遗传的基本规律(孟德尔定律)
(3)连锁遗传、基因定位与伴性遗传
(4)基因及其表达
(5)染色体畸变与基因突变
(6)细胞质遗传与雄性不育
(7)数量性状遗传
3、考核要求
(1)识记:染色体、染色质、常染色质、异染色质、常染色体、性染色体、染色体组、染色体组型、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细胞周期、减数分裂等基本概念;染色体的形态特征、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植物雌雄配子的倍性。
(2)理解:染色体的大小和组型分析的方法;细胞分裂的遗传学意义;植物雌雄配子形成的过程和植物的生活史。
第二章 花的发育
1、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花发育的概念,了解环境因素、内部因子等对植物成花的影响。
2、考核知识点
(1)花发育概述
(2)成花诱导与花序发育
(3)花的发端与花芽的发育
(4)花器官的发育
(5)花型的发育
(6)花发育的调控及其育种应用
3、考核要求
(1)识记:花发育的概念;环境因素、内部因子和生长调节物质对植物成花的影响。
(2)理解:花转变的顺序和基因对成花的控制;成花过程中各因子之间的互作等内容。
第三章 花色遗传
1、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花色的概念、花色的化学基础以及花色改良的遗传学途径
2、考核知识点
(1)色素的类群及其生物合成
(2)花色和色素
(3)花色基因与遗传
(4)彩斑遗传
3、考核要求
(1)识记:花色的概念;花色的化学基础;花色的变异机理及遗传学基础;。
(2)理解:花色改良的遗传学途径。
第四章 彩斑遗传
1、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彩斑的概念以及彩斑现象形成的遗传规律。
2、考核知识点
(1)彩斑的分类
(2)彩斑现象形成的遗传规律
3、考核要求
(1)识记:彩斑的概念;彩斑的分类。
(2)理解:彩斑现象的遗传规律及嵌合体的遗传学问题。
第五章 花径与重辦性遗传
1、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数量性状遗传的特征,影响花径的途径以及因素,重瓣话形成的遗传规律以及花型的发展趋势。
2、考核知识点
(1)数量性状的特征
(2)增加花朵直径的途径
(3)影响花朵直径的多基因系统
(4)重瓣花的遗传;
(5)花型的发展趋势。
3、考核要求
(1)识记:概念及特征;增加花朵直径的途径;影响花朵直径的多基因系统的作用模式及多基因系统的鉴定方法。
(2)理解:花被的发生和进化趋势;重瓣花的遗传;花型的发展趋势。
第六章 株型遗传
1、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和掌握株型遗传的一般规律
2、考核知识点
(1)株型形成的原因
(2)株型遗传的一般规律
3、考核要求
(1)识记:株型形成原因。
(2)理解:株型遗传一般规律。
第七章 抗性遗传
1、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植物抗性的概念以及园林植物抗逆性的主要育种途径。
2、考核知识点
(1)抗逆性概念
(2)抗逆性主要育种途径
(3)抗逆性遗传机理
3、考核要求
(1)识记:抗逆性概念。
(2)理解:植物对病害和虫害、干旱和盐碱、寒冷和高温以及大气污染等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因子的适应反应和遗传机理。
第八章 园林植物种质资源
1、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认识园林植物种质资源的概念和分类,了解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研究和利用的方法。
2、考核知识点
(1)种质资源的概念和意义
(2)种质资源的分类
(3)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研究和利用
3、考核要求
(1)识记:种质资源;种质资源收集的方法;种质资源的保存方式。
(2)理解:种质资源的意义;中国园林植物种质资源的特点;种质资源根据来源分4种类型。
第九章 引种驯化
1、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植物引种的概念意义,引种驯化的原理以及引种的程序和方法。
2、考核知识点
(1)植物引种的概念
(2)植物引种驯化的原理
(3)引种的程序和方法
3、考核要求
(1)识记:引种驯化;引种驯化技术。
(2)理解:引种驯化的意义;影响引种驯化的因素;引种的程序;引种的方法;引种驯化成功的标准。
第十章 选择育种
1、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选择育种的概念、意义和主要方法。
2、考核知识点
(1)选择育种的概念和意义
(2)选择育种的主要方法
(3)影响选择效果的因素
3、考核要求
(1)识记:选择育种;芽变。
(2)理解:选择育种的意义;混合选择法;单株选择法;芽变的意义;芽变的特点。
第十一章 杂交育种
1、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杂交育种的概念和意义。理解杂交育种的原理,远缘杂交困难的原因和克服方法。认识杂交育种的方法和步骤。
2、考核知识点
(1)杂交育种概述
(2)杂交育种的准备工作
(3)杂交技术
(4)远缘杂交育种
(5)杂种优势
3、考核要求
(1)识记:杂交育种;远缘杂交;杂种优势。
(2)理解:杂交育种的意义;亲本选配的原则;花粉生活力测定的方法;杂种后代的培育与选择。
第十二章 杂种优势利用
1、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杂交育种和杂交育种优势的概念和意义。
2、考核知识点
(1)杂种优势的概念
(2)杂交优势的应用
3、考核要求
(1)识记:掌握杂种优势的概念。
(2)理解:掌握利用杂种优势进行育种的一般程序及注意事项等。
第十三章 辐射育种
1、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诱变育种的特点,诱变育种的原理和方法。
2、考核知识点
(1)诱变育种
(2)倍性育种
3、考核要求
(1)识记:诱变育种;。
(2)理解:辐射育种的特点;获得单倍体的途径;多倍体形成的途径。
第十四章 化学诱变育种
1、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化学诱变育种的特点的原理和方法。
2、考核知识点
(1)化学诱变概念
(2)化学诱变种类和性质
(3)化学诱变的特点
3、考核要求
(1)识记:化学诱变;化学诱变的方法。
(2)理解:化学诱变的特点;化学诱变的后代选育。
第十五章 多倍体育种
1、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多倍体育种特点,以及诱导多倍体的方法。
2、考核知识点
(1)多倍体育种及其特点
(2)多倍体的起源、种类及特点
(3)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
(4)多倍体的鉴定与后代选育
3、考核要求
(1)识记:多倍体概念。
(2)理解:多倍体育种后代的选育。
第十六章 单倍体育种
1、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单倍体育种概念,以及诱导单倍体的方法。
2、考核知识点
(1)单倍体育种及其特点
(2)单倍体植物的特点及其产生途径
(3)单倍体植物在育种中的意义
3、考核要求
(1)识记:单倍体概念;单倍体育种意义。
(2)理解:利用花粉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方法。
第十七章 分子育种
1、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分子育种及其特点。
2、考核知识点
(1)分子育种的概念和特点
(2)花卉分子育种的操作方法
(3)基因工程在花卉育种上的应用
3、考核要求
(1)识记:概念;特点。
(2)理解:分子育种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子育种的应用。
第十八章 品种登录、审定与保护
1、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品种登录的一般程序和作用。
2、考核知识点
(1)品种审定
(2)品种保护
(3)品种登录
3、考核要求
(1)识记:品种保护概念。
(2)理解:品种登录和审定一般程序。
第十九章 良种繁育
1、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良种繁育的任务、良种退化的原因及防止方法。
2、考核知识点
(1)园林植物良种繁育的任务
(2)良种退化的原因及防止方法
(3)园林植物良种繁育
3、考核要求
(1)识记:良种繁育。
(2)理解:良种繁育的任务;良种退化的原因;防止良种退化的方法。
三、题型举例(题型举例仅供参考,实际命题时不受此限)
(一)名词解释 3分×5题=15分
1、种质资源:包含一定的遗传物质,表现一定的优良性状,并能将其稳定传递给后代的园林植物资源的总和。
(二)填空题 1分×20题=20分
1、根据着丝点的位置可将染色体划分为棒形染色体、L型染色体、颗粒状染色体、V型染色体 。
(三)选择题 2分×10题=20分
1、真核细胞分裂的一般过程是(B )
A.1n—减数分裂—2n—受精—1n B.2n—减数分裂—1n—受精—2n
C.1n—有丝分裂—2n—受精—1n D.2n—有丝分裂—1n—受精—2n
(四)简答题 5分×4题=20分
1、重瓣花起源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答:(1)积累起源的重瓣花。
(2)雌雄蕊起源的重瓣花。
(3)花序起源的重瓣花。
(4)重复起源的重瓣花。
(五)计算题 10分×1题=10分
1、基因都是杂合的个体与隐性纯合亲本杂交,得到结果如下:
AbC 445 aBc 475
ABC 223 abc 210
Abc 67 aBC 75
ABc 2 abC 15
试问:
(1)三个基因是否连锁?
(2)亲本是相引还是相斥?
(3)基因的位置和距离如何?
解:
(1)测交后代8种表现型每2种数目相等,说明3个基因连锁在同一染色体上。
(2)AbC和aBc最多,是亲本型,所以亲本是相斥。
(3)比较双交换型和亲本型,发现a基因发生了变化,表明a基因在中间。亲本基因型为bAC/Bac。
(4)
单交换Ⅰ=(223+210+17)/1512=29.76%
单交换Ⅱ=(67+75+17)/1512=10.52%
双交换值=(2+15)/1512=1.12%
(六)论述题 10分×1题=10分
1、实生选择方法有那些?各优缺点是什么?
(1)混合选择法:优点:简便易行、节省土地和设备、能获得较多的种子或种植材料,以便于及早推广,能保持丰富的遗传性,以维持和提高品种种性
缺点:混合选择是按表现型进行选择,混合采种繁殖,因而不能查清子代和亲本之间的谱系关系,也就不能根据子代的表现进行家系的选择。因此,在环境差异大,性状遗传力低的情况下,选择效果将受到很大的影响。另外,对于群体上已基本趋于一致的,在环境条件相对不变的情况下,再进行混合选择,效果就会越来越不显著。
(2)单株选择法的优点:由于所选优株后代分别繁殖和编号,分别进行鉴定比较,一个优株的后代就形成一个家系。因而可以根据后代的外观表现来确定当选单株的真正优劣,选出遗传上真正优良的类型。
单株选择法的缺点:比较费工、费时,株系增多后所占土地增大,工作程序也比较复杂。
(3)无性系选择是从普通种群中,或从人工杂交和天然杂交的原始群体中挑选优良的单株,用无性方式繁殖之后进行选择的方法。
优点:能在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选择,缩短育种周期,方法简单,见效快。
缺点:无性系内选择无效,无性系遗传基础过窄,往往适应性较差,有时还会造成严重后果。
(4)评分比较选择法:优点:以主要性状为主,兼顾其他性状,较为科学,参加评选的人很多,这样可以消除个人的偏见,评选结果较为可靠。
缺点:费工、费时,计 算麻烦。
(5)相关选择法:优点:某些性状具有相关性,对于现阶段不能选择的性状可以通过相关性状提前选择,从而缩短育种年限。
缺点:准确性不高
(2)本站自学考试信息供自考生参考,权威信息以各省(市)考试院官方为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