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 ★ 考试结束前
202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领导科学试题
课程代码:00320
1.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 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 领导是一种系统谋划和组织指挥的活动。这意味着领导具有的特征是
A.直接的社会劳动
B. 总体性的控制活动
C. 人皆可为的行为
D. 局部性的执行活动
2. 领导者要坚持前瞻性预判、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这要求领导工作坚持的原则是
A. 守正创新原则
B. 民主集中原则
C. 依法领导原则
D. 系统把握原则
3. 领导者在领导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是
A. 基础作用
B. 参谋作用
C. 主导作用
D. 支持作用
4. 领导体制的载体是
A. 组织机构
B. 领导职能
C. 领导制度
D. 领导权限
5. 矩阵式领导结构的风险和挑战主要来源于
A. 权力集中
B. 横向协调差
C. 双重领导
D. 职责不清
6. 数字时代信息加速流动,领导机构有效运行要比以往更加依赖的部门是
A. 信访机构
B. 咨询机构
C.决策机构
D. 信息机构
7. 从领导决策的特点上看,领导决策的关键环节是
A.对决策方案的抉择
B.对决策信息的处理
C. 对决策问题的分析
D. 对决策风险的预判
8. 领导决策是包括若干环节的程序性行为,决策的起点是
A. 领导动议
B.确定目标
C.发现问题
D. 拟订方案
9. 借助互联网平台,利用信息技术获取海量数据,结合先进技术手段分析大数据,进而提高领导决策的科学化水平。这种决策方法一般称为
A. 专家意见法
B. 决策树分析法
C. 大数据决策法
D. 经验决策法
10. 人才能够以自己的某些才能或专长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作出突出贡献。这反映了人才特征中的
A. 专业性
B.进步性
C.层次性
D. 广泛性
11. 新时代“好干部”的五条标准中,作为根本使命的是
A. 勤政务实
B. 为民服务
C. 清正廉洁
D. 敢于担当
12. 领导根据事业需要和职位特点,按照任职资格选用人才。这种用人原则是
A. 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B. 合理搭配,整体最佳
C. 因事择人,量才使用
D. 因人设事,特殊安排
13. 领导者既是引领者又是监督者,既是服务员又是裁判员。这说明领导角色具有
A. 主导性
B. 导向性
C. 公共性
D. 复合性
14. 领导者的法治意识集中体现为
A. 自觉坚持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B. 高度认同和自觉内化法治精神和法治价值
C. 熟练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和相关领域的法律法规
D. 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
15. 廉政以立身,勤政以为公。这提示领导者应加强
A. 法律素养
B. 知识素养
C. 心理素质
D. 道德修养
16. 领导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领导活动中具体体现为
A. 领导艺术
B. 领导作风
C. 领导体制
D. 领导模式
17.形式主义的实质是
A. 个人崇拜、特权作风
B.养尊处优、权力扭曲
C. 本位主义、山头主义
D. 主观主义、功利主义
18.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国共产党三大优良作风之一的是
A. 开展调查研究
B.持续反腐倡廉
C.密切联系群众
D. 控制舆论导向
19. 领导方法的理论基础是
A. 马克思主义哲学
B. 思想政治工作原理
C.治国理政的方略
D.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 领导者要根据事物的客观规律和发展趋势进行超前思考和主动应对。这要求领导者具备的思维方式是
A.底线思维
B. 战略思维
C. 问题思维
D. 创新思维
21. 下列关于领导艺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领导艺术是规范化程序化的领导行为
B. 领导艺术是非模式化的领导行为
C.领导艺术是普遍性的领导经验
D. 领导艺术是个性化的领导意志
22. 领导对所授权力的大小、范围、时限没有明确规定和要求。这种授权类型是
A. 弹性授权
B. 模糊授权
C. 刚性授权
D.惰性授权
23.“以尽可能低的投入提供既定数量和质量的产品或服务”反映了领导绩效中的
A. 经济绩效
B. 效益绩效
C. 效率绩效
D. 组织绩效
24. 领导能力的评价是领导效果测量的
A. 重要基础
B. 基本手段
C.直接目的
D. 必要前提
25.考评主体主要根据经验和印象对被考评者绩效的质的方面进行评价。这种领导绩效考评属于
A. 定性考评
B. 定量考评
C. 临时考评
D. 外部考评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26. 被领导者的特征主要包括
A. 主导性
B. 服从性
C. 对象性
D. 本源性
E. 相对性
27. 人才的类型主要包括
A. 实践型人才
B. 理论型人才
C. 创造型人才
D. 再现型人才
E. 组织型人才
28. 领导者应具备的履职能力主要包括
A. 科学决策能力
B. 知人善任能力
C. 激励引导能力
D. 沟通协调能力
E. 危机管理能力
29. 良好的领导学风主要体现在
A. 勤于学习
B. 解放思想
C. 密切联系群众
D. 学以致用
E. 理论联系实际
30. 公共部门领导绩效的主要特点有
A. 公共性
B. 综合性
C. 模糊性
D. 继承性
E.个体性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1. 简述新时代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基本原则。
32. 简述领导者政治品质的具体要求。
33. 简述加强领导作风建设的基本途径。
34. 简述领导者实行群众路线的基本方法。
35. 简述领导者主持会议的技巧。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6.试论创新思维的含义及领导者应如何培养创新思维。
37.试论领导决策科学化的含义和基本要求。
五、案例分析题:本题15分。
38.
“隐藏才能”为哪般有媒体披露了这样一种现象:一些机关干部故意“隐藏才能”,宁当“不会干部”,也不愿出力受累。他们面对技术性的工作,直言“不会”;面对协调性的难题,就说“不行”;面对专业性的任务,选择“不干”。他们宁愿承担一些辅助性、事务性的工作。久而久之,组织上不放心交付他们重任,领导不敢安排他们重活儿,致使这样的干部担子越来越轻,工作越来越清闲。诚然,有的干部确实能力较弱,但有的干部却是主动选择“隐藏才能”,他们宁可失去成长机会,也不愿担当负责。
这种“隐藏才能”的行为,从个人角度看,其动机可能是“躺平”思想在作祟,而从组织角度看,恐怕也有客观原因。有的干部在履职尽责过程中,亲身经历了“多干多错、不干不错”的“洗碗效应”,从而变得心灰意冷;有的干部亲眼目睹了那些工作上的行家里手、单位里的“老黄牛”长期勤勤恳恳、埋头苦干、深研业务,却不被看到、不被肯定、不被重用,甚至陷入“鞭打快牛”和“背锅侠”的命运,故而有些泄气,变
得畏手畏脚,主动偷闲。
问题:请结合领导用人的相关知识,分析上述案例中不良现象的产生原因,并谈谈该案例对领导选才用人的启示。
202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领导科学试题 参考答案
课程代码:0032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略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略
31.简述新时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本原则。
答:(1)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3)坚持优化协同高效;
(4)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32.简述领导者政治品质的具体要求。
答:(1)正确的政治立场;
(2)崇高的政治理想;
(3)高度的政治责任感;
(4)理性的民主政治自觉;
(5)严明的政治纪律。
33.简述加强领导作风建设的基本途径。
答:(1)加强理论学习,夯实思想根基。
(2)注重教育培训,提高能力素质。
(3)完善规章制度,严明工作纪律。
(4)坚持民主决策,强化考核监督。
(5)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以党风正作风。
34.简述领导者实行群众路线的基本方法。
答:(1)从群众中来:集群众意见为领导意见;
(2)到群众中去:化领导意见为群众实践;
(3)一切为了群众:实现领导与群众相结合;
(4)一切依靠群众:科学地组织群众。
35.简述领导者主持会议的技巧。
答:(1)严肃会议作风;
(2)控制会议进程;
(3)处理会议问题;
(4)制定会议守则;
(5)保持简约高效的会风。
36.论述创新思维的会义及领导者如何培养创新思维。
答:(1)创新思维就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方式。
(2)如何培养:要突破习惯性思维定式;要克服思维单一化;发挥个人的直觉、灵感与想象力;激发集体智慧。
37.论述领导决策科学化的含义与基本要求。
答:(1)决策科学化是决策者及其他参与者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及方法特别是公共政策(政策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并采用科学合理的决策程序来进行决策。
38.案例分析:领导用人相关知识,对领导选才用人的启示。
答:(1)领导者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人才肯定具有某种优势,但毕竟很少称为“完人”或“全才”,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选人用人中不应求全责备。
(2)领导者要善于发现人才的长处与短处,对人才的优点认识够,缺点认识透。
(3)领导者要合理使用人才。要针对人的不同的个性条件和工作岗位的具体情况,将具有不同能力优势的人安排到适合的工作岗位,实现人与岗位相匹配。
(4)领导者要善于将人之所“短”转化为人之所“长”,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2)要求:决策主体的专业性;决策程序的科学性;决策内容的规范性(包括领导决策的严谨性、领导决策的准确性、领导决策的可操作性)。
(2)本站自学考试信息供自考生参考,权威信息以各省(市)考试院官方为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