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密★启用前
2024 年 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考试
建筑结构试验
(课程代码 02448)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 (纸) 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 2B 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1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2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产检验性试验的是
A. 鉴定预制构件的产品质量
B. 为制定设计规范提供依据
C. 检验既有结构的可靠性
D. 鉴定建筑物的设计与施工质量
2.______是整个结构试验中极为重要和关键的一项工作,对整个试验的实施起着统管全局和具体指导的作用。
A. 结构试验设计
B. 结构试验准备
C. 结构试验实施
D. 结构试验分析
3.建筑结构试验中,不但能给结构施加静荷载,也可施加动荷载,还能实现多点同步加载的加载方法是
A. 重物加载法
B. 机械力加载法
C. 液压加载法
D. 气压加载法
4.下列属于采用半破损检测法测试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是
A. 超声波检测法
B. 钻芯法
C. 超声回弹综合法
D. 回弹法
5.在屋架试验中,由于需要施加多点集中荷载,最理想的加载方案是同步
A. 电磁加载法
B. 人工振动加载法
C. 液压加载法
D. 惯性力加载法
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电阻应变计按敏感栅的种类划分的是
A. 丝绕式电阻应变计
B. 箔式电阻应变计
C. 半导体电阻应变计
D. 纸基电阻应变计
7.当构件两端采用铰支座时,一般采用构造简单效果较好的______支座。
A. 固定
B. 刀口
C. 活动
D. 单向铰
8.楼盖试验常采用堆载法,但重物堆载时常会形成拱,使结构跨中所受荷载变小,故堆载时应将重物______, 减小重物的拱效应。
A. 分块堆放
B. 集中堆放
C. 分批堆放
D. 等效堆放
9.结构承受荷载地震作用时,结构的反应实质是承受多次与其______有关的反复荷载作用。
A. 振型
B. 阻尼系数
C. 阻尼比
D. 自振频率
10.对于大体积混凝土中深度在 500mm 以上的深裂缝,应采用______探测。
A. 钻孔对测法
B. 双面斜测法
C. 单面平测法
D. 超声脉冲法
11.结构试验模型设计时常采用量纲分析法,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量纲的是
A. 体积
B. 长度
C. 质量
D. 应力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每空 1 分,共 20 分。
12.钢筋混凝土试件的尺寸其中小试件可以小到构件截面只有______, 大尺寸可以大到结构物的______。
13.由地面脉动激励建筑物经常处于______的振动中,通常称为______。
14.力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主要有______和______两类。
15.受弯构件试验中,最主要的两个测量指标为______和______。
16.对于双肢柱试验,除了测量______的应变外,还需测量______的应变,以确定各杆件的受力情况。
17.移动荷载作用于结构产生的______要比静载作用产生的挠度值______, 两者的比值为动力系数。
18.为了校核结构动力强度,应将动应变测点布置在______、______的控制截面上。
19.模拟地震振动台动力加载试验根据试验目的不同,试验的加载过程可以有______和______两种不同的方案。
20.在结构的现场检验中,目前更多的是采用______或______的检测方法。
21.超声脉冲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时,混凝土强度______, 相应超声声速也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
22.简述结构模型试验中弹性模型与强度模型的定义。
23.简述结构试验中使用的传感器有哪几种?
24.简述结构试验加载制度的基本含义及内容。
25.简述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的基本原理。
26.简述结构试验的试件设计应满足的要求。
27.简述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屋架的裂缝测量应包含的内容。
28.简述角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29.简述测定结构特定部位的动态参数有哪些?
30.简述人工模拟的地震与天然地震的差异。简述圆环式拔出装置与三点式拔出装置的不同点。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8 分。
31.某受弯简支梁的挠度测量中,测得两端支座及梁中心的位移分别为 0.2mm、0.4mm 和 4.5mm, 求梁中心处的挠度值。
32.某结构动力系数测量中,先使移动荷载以最慢的速度驶过结构,测得其最大挠度 Y_s=6mm, 然后再使移动荷载一次高速通过结构,测得最大挠度 Y_d=8mm, 求该结构动力系数。
33.用标距为 300mm 的手持应变仪对构件进行应变测量,构件加载前测得两脚标距为 300.02mm, 加载后测得两脚标间距离为 300.05mm, 求标距范围内的平均应变是多少?
2024 年 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02448 建筑结构试验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1 小题,每小题2 分,共 22 分。
1.B 2.A 3.C 4.B 5.C
26.几何相似:模型与原型尺寸按比例缩放;
材料相似:模型材料物理力学性能与原型一致;
边界条件模拟:支承、连接方式需真实反映实际约束;
满足试验目标:如局部加强或简化非关键部分。
27.裂缝出现时的荷载值;
裂缝宽度、长度及分布位置;
裂缝随荷载增加的发展趋势;
预应力筋锚固区裂缝形态:
裂缝闭合情况(卸载后是否恢复)。
28.通过测量旋转轴的角度变化,将其转换为电信号输出。例如:
电位计式:角度变化改变电阻值,输出电压信号;
光电编码器:通过光栅盘和光电探测器将角度位移转化为脉冲信号。
29.自振频率;
阻尼比(能量耗散能力);
振型振动形态);
加速度、速度幅值;
相位差(多测点间的振动时序关系)。
30.频谱特性:人工地震波可通过调整频率成分简化,而天然地震波频谱复杂且随机;
持时:人工模拟持时较短,难以复现天然地震的持续震动;
幅值可控性:人工地震幅值可精确控制,但天然地震具有不可预测的幅值波动;
空间效应:人工模拟难以完全再现天然地震的多维震动耦合特性。
31.受力方式:
圆环式:均匀环向受力,适用于平面区域检测;
三点式:通过三个支点施加集中力,适用于局部或曲面检测。
应用场景:
圆环式多用于混凝土表层强度检测;
三点式适用于小尺寸构件或钢筋密集区,
数据稳定性:圆环式因受力均匀,测试结果离散性较小。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 3小题,每小题6分,共 18分。
32.梁中心挠度值实际挠度 =跨中位移-(左支座位移 +右支座位移)/2
=4.5mm-(0.2+0.4)/2mm=4.5-0.3=4.2mm
答案:4.2 mm
33.答案解析
结构动力系数μ的计算公式为μ一奖,将Yd/Ys=6mm,Yd=8份mm代入可得:
μ=8/6=4/3≈1.33
34.答案解析
根据平均应变ε的计算公式ε= △L/L,其中△L为长度变化量,L为原始标距。
这里△L=300.05-300.02=0.03mm,L=300 mm,则:
ε=0.03/300=1×10⁻⁴
(答案仅供参考,以官版评分标准为准。)
(2)本站自学考试信息供自考生参考,权威信息以各省(市)考试院官方为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