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2012年1月自考06089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试题

201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试题

课程代码:0608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通过的时间是(      )

A.1994年1月1日                      B.1994年7月5日

C.1995年1月1日                       D.1995年7月5日

2.下列关于狭义劳动法的界定中哪个选项是不正确的?(      )

A.是由最高立法机关颁布的法律

B.统一适用于全国(香港、澳门特区及台湾地区除外)

C.它包括了宪法中的相关规定

D.是一部法典式的法律

3.下列法律内容中哪个选项不属于工会的法律保障范畴?(      )

A.协商权                              B.决策权

C.结社权                               D.监督权

4.下列哪个选项不能视为确立劳动法基本原则的标准?(      )

A.根据宪法原则确定                     B.具有一定抽象性、概括性

C.具有相对稳定性                       D.具有全面覆盖性、高度权威性

5.在我国民事法律关系中,几周岁以上的公民被认定具有完全行为能力?(      )

A.10周岁                              B.14周岁

C.16周岁                               D.18周岁

6.境外就业中介机构的备用金不得低于多少?(      )

A.5万元                               B.10万元

C.20万元                               D.50万元

7.我国职业介绍实行(      )

A.登记制                              B.行政许可证制

C.特批制                               D.核准制

 

8.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按以下哪种方式解除劳动合同?(      )

A.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后解除               B.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

C.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解除              D.无须提前通知,可以即行解除

9.劳动者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而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除发放经济补偿金外,还应发给不低于几个月工资的医疗补助费?(      )

A.3个月                               B.6个月

C.9个月                                D.12个月

10.下列有关集体协商代表的表述错误的是(      )

A.首席代表可以由工会和企业代表协商决定

B.每方代表至少3—10人,并且人数对等

C.各方都要有一个首席代表

D.职工民主推举的代表需要经过半数职工以上的同意

11.劳动预备制在我国是从哪一年起在全国城镇普遍推行的?(      )

A.1998年                              B.1999年

C.2000年                               D.2001年

12.下列哪个选项不列入工资总额的范围?(      )

A.劳动保护的各项支出                   B.奖金

C.津贴和补贴                           D.加班加点工资

13.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多少?(      )

A.50%                                B.75%

C.100%                                D.150%

14.通常劳动者在连续工作几小时后应当安排一次休息?(      )

A.3小时                               B.4小时

C.5小时                                D.6小时

15.我国劳动法规定了带薪年休假制度,凡劳动者连续工作几年以上的,即可享受带薪年休假?(      )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16.1956年我国制定的劳动保护的三大规程中不包括(      )

A.《工厂安全卫生规程》                  B.《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

C.《工人职员伤亡事故报告规程》          D.《锅炉压力容器事故报告规程》

17.下列关于未成年工的界定哪项是正确的?(      )

A.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                B.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C.年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劳动者        D.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

18.《劳动法》规定,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国家规定的几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      )

A.第二级                              B.第三级

C.第四级                               D.第五级

19.根据《企业职工奖惩条例》规定,应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讨论,并征求工会意见后,报告企业主管部门和企业所在地的劳动行政部门备案的行政处分是(      )

A.记大过                              B.降级

C.撤职                                 D.开除

20.按照《失业保险条例》第17条规定,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和本人按照规定累计缴费时间满1年不足5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几个月?(      )

A.6个月                               B.12个月

C.18个月                               D.24个月

21.新中国成立后,一共颁布了几部《工会法》?(      )

A.1部                                 B.2部

C.3部                                  D.4部

22.1994年11月14日劳动部颁发的《劳动监察员管理办法》中,规定的劳动监察员的任职条件之一是:在劳动行政部门从事劳动行政业务工作几年以上,并经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或者省级劳动行政部门劳动监察专业培训合格?(      )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23.劳动监察员对不能当场处理的案件,应从立案之日起30日内结案,特殊情况经上一级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延长,但延长时间最长不得超过几日?(      )

A.7日                                 B.15日

C.20日                                 D.30日

 

24.在处理非简单案件时,劳动争议仲裁庭应该由哪些人组成?(      )

A.1名仲裁员                           B.1名首席仲裁员、1名仲裁员

C.1名首席仲裁员、2名仲裁员             D.1名首席仲裁员、3名仲裁员

25.在参加仲裁活动时,发生劳动争议的职工一方在几人以上,并有共同申诉理由的,应当推举代表参加?(      )

A.3人                                 B.4人

C.5人                                  D.6人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广义的劳动法包括(          )

A.宪法中的相关规定                     B.法典式劳动法

C.地方性劳动法规                       D.各部门联合颁布的规章

E.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部门规章

27.对女职工特殊生理期间的保护包括(          )

A.经期保护                            B.孕期保护

C.产期保护                             D.哺乳期保护

E.更年期保护

28.下列哪些选项在我国现行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之内?(          )

A.国有企业及其职工                     B.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及其职工

C.城镇所有企业、事业单位及其职工        D.乡镇企业及其职工

E.机关工作人员

29.以下各级工会中一定具有法人资格的是(          )

A.全国总工会                          B.产业工会

C.地市级总工会                         D.县级总工会

E.基层工会

30.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下列企业和职工之间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受理范围的是(          )

A.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B.因企业开除、辞退职工发生的争议

C.因职工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              D.因职工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发生的争议

E.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的规定发生的争议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1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31.劳动法律关系主体的________和________具有统一性和对应性。

3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们国家和政府对劳动就业的职责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________和________。

33.签订集体合同的原则是:________、平等、合作原则和________。

34.各国职工民主参与的形式主要有四类:机构参与、________、岗位参与和________。

35.劳动争议的诉讼程序具体包括三个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6.职业技能鉴定

37.标准工作时间

38.安全卫生设施“三同时”制度

39.劳动纪律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40.请写出6项以上(包括6项)劳动者劳动权利的内容。

41.请简述疾病保险和医疗保险的特点。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2.试论述劳动合同的作用。

43.试论述劳动者在劳动安全卫生法中享有的权利。

七、案例题(本大题10分)

44.某纺织厂因扩大生产规模新招收了20名女工。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厂方提出试用3个月,试用期每月工资200元(当地最低工资标准250元),试用期满后每月工资250-350元。在试用期的3个月中,厂方以这些女工应交纳保证金为由,没有发给工资。在试用期满后,厂方只给了每人100元生活费,理由是流动资金紧张,要过一段时间再补发。为此,20名女工找到厂长交涉,但是厂方总是以要研究一下为借口推脱。女工们没有办法,只得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提出申诉,请求补发全部拖欠工资,并保证以后按月发工资。

请问:(1)在本案中,厂方的做法有哪些地方不合法?理由是什么?

(2)当地劳动行政部门该如何处理?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赞赏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