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80]
《电视采访》自学考试大纲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
二O一一年十二月
自学用书:《电视采访学》,雷蔚真、朱羽君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二版
参考书:《电视采访学》叶子 赵淑萍 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新闻采访与写作》丁柏铨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电视应用电视学》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
《新闻采访写作新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现代新闻采访学教程》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
《电视采访》自学考试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必考课程,它的任务是阐述电视采访作为电视获取报道内容和素材的主要手段的突出特征、独特作用及其基本方法,论述电视工作者如何在电视采访这一环节,依据电视采访的特性和方式、技巧进行创作,以增强电视作品的表现力和传播效果。
《电视采访》课程内容共分三篇。基础篇主要阐述电视采访的技术手段及其独特性、电视记者、寻找采访线索;技巧篇讲授电视节目的整体策划、现场取材的方式与内容、纪实摄像的基本技巧;应用篇介绍了几种特殊的采访类型、记者出镜以及各类电视节目的采访。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自学应考者通过学习,树立电视采访的观念和意识,能够掌握电视采访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具备一定的采访能力,便于其将电视采访运用于实际创作之中。
二、考核目标
第一章 电视采访绪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采访的信息形态,了解电视采访的技术手段,认识电视采访的独特性。
二、考核知识点
(一)采访的信息形态
(二)电视采访的技术手段
(三)电视采访的独特性
三、考核要求
(一)采访的信息形态
1、识记:(1)符号化的信息形态;(2)声音;(3)画面。
2、领会:媒介特性与信息形态的关系。
3、应用:略。
(二)电视采访的技术手段
1、识记:(1)ENG的素材采集方式;(2)EFP现场制作方式;(3)SNG卫星新闻采访方式
2、领会:数字化新闻采集方式。
3、应用:略。
(三)电视采访的独特性
1、识记:(1)记录生活原生态;(2)时间同步性;(3)空间真实性;(4)人本化采访方式
2、领会:电视采访的手段综合化。
3、应用:思考与其他媒介的采访相比,电视采访有什么本质的不同。
第二章 记者——电视采访的主体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电视记者的工作内容和基本特点,了解电视记者的素质和修养。
二、考核知识点
(一)电视记者
(二)电视记者的素质和修养
三、考核要求
(一)电视记者
1、识记:(1)电视记者工作;(2)电视记者工作的职责和作用
2、领会:电视记者工作内容和基本特点。
3、应用:略。
(二)电视记者的素质与修养
1、识记:(1)电视记者的素质要求;(2)工作作风;(3)电视记者的思维特点
2、领会:电视记者这一职业的特殊要求。
3、应用:结合事例分析电视记者的平等意识、以及观众意识在电视采访中的重要性。
第三章 寻找采访线索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寻找采访线索的渠道,了解电视记者必须具备的新闻敏感与形象敏感,明白怎样发展新闻线索。
二、考核知识点
(一)寻找采访线索的渠道
(二)增强新闻敏感与形象敏感
(三)发展新闻线索
三、考核要求
(一)寻找采访线索的渠道
1识记:(1)记者自己从生活中发现:(2)从政府个主管部门获得线索:(3)从其他媒介中寻找线索;(4)观众上访、来信、来电、E-MAIL等提供采访线索;(5)巡回采访;(6)后续新闻线索
2、领会:后续新闻线索
3、应用:略。
(二)增强新闻敏感与形象敏感
1、识记:(1)新闻敏感与采访线索;(2)形象敏感与采访线索;
2、领会:新闻敏感与形象敏感的共同要求
3、应用:结合实例领会新闻敏感对新闻线索的获得的重要性。
第四章 电视采访的整体策划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认识整体策划的意义,了解策划现场的介入方式,明确体现新闻价值的常用方法和策划的基本要求。
二、考核知识点
(一)整体策划的意义
(二)策划现场的介入方式
(三)体现新闻的价值
(四)策划的基本要求
三、考核要求
(一)整体策划的意义:
1、识记:(1)策划的必要性;(2)策划的运作机制;
2、领会:策划的特殊与必要性。
3、应用:结合实际思考严密的策划对于电视采访的意义。
(二)策划现场的介入方式
1、识记:(1)参与和观察;(2)电视记者的镜头存在方式;
2、领会:消除干扰现场的因素。
3、应用:思考电视记者应如何把握参与和观察两者的关系。
(三)体现新闻价值
1、识记:(1)通过对比体现新闻价值;(2)通过新闻背景体现新闻价值
2、领会:挖掘事件内幕,深化新闻价值。
3、应用:思考在电视采访中,如何通过策划体现新闻价值。
(四)策划的基本要求
1、识记:(1)策划要以调查研究作基础;(2)策划必须尊重新闻规律;(3)策划方案要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
2、领会:策划要具有灵活性和可变性,要有应变的多个方案。
3、应用:结合实例思考在电视采访中,以编辑部为核心的策划有哪些好处?
第五章 现场取材的方式与内容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如何向未知取材,了解随机结构与记录过程,认识结构“场”信息,掌握如何记录声音形象,掌握表现环境和细节、结构“过去时空”,了解理性素材及其作用,了解掌握记者的画外采访。
二、考核知识点
(一)向未知取材
(二)随机结构
(三)记录过程
(四)结构场信息
(五)表现典型人物
(六)记录声音形象
(七)表现环境和细节
(八)结构“过去时空”
(九)拍摄理性素材
三、考核要求
(一)向未知取材
1、识记:向未知取材。
2、领会:掌握开机和关机的最佳时机。
3、应用:如何把握开机时间。
(二)随机结构
1、识记:随机结构。
2、领会:随机结构的核心。
3、应用:如何从正在发生的事件中抓取素材以及更改主题。
(三)记录过程
1、识记:(1)过程与关键环节;(2)过程的意义;
2、领会:过程的记录
3、应用:思考如何利用电视手段记录过程。
(四)结构场信息
1、识记: “场”的概念。
2、领会:氛围信息的重要性。
3、应用:思考如何结构“场”信息。
(五)表现典型人物
1、识记:选择典型人物。
2、领会:典型人物行动举止在采访中的意义。
3、应用:结合电视作品例证思考典型人物语言、态度在采访中的重要性。
(六)记录声音形象
1、识记:(1)同期声是电视画面的一部分;(2)同期声是新闻事实的一部分;(3)同期声是现场感的来源之一;(4)同期声是发现和发展新闻线索的来源之一。
2、领会:同期声可以独立传达信息。
(七)表现环境和细节
1、识记:(1)环境;(2)细节;(3)细节能有效地表达情感
2、领会:细节使节目具有浓厚的现场感
3、应用:思考环境具有哪些独特的表现作用。
(八)结构“过去时空”
1、识记:(1)让历史见证人去回述往事;(2)利用历史事件发生的现场环境进行情境式追忆;(3)变过去时为现在进行时,利用追寻史实的过程,述说过去的事。
2、领会:利用资料画面。
3、应用:思考细节具有哪些独特的表现作用。
(九)拍摄理性素材
1、识记:(1)以自身的形象作为论据;(2)作为批评的证据
2、领会:理性素材在表现过去时空时作为重要的资料画面。
3、应用:思考电视采访如何克服表现过去时空时的劣势。
第六章 纪实摄像的基本技巧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现场场面调度,了解如何创造节奏,认识多机拍摄的优势和特点。
二、考核知识点
(一)现场场面调度
(二)创造节奏
(三)多机拍摄
三、考核要求
(一)现场场面调度
1、识记:(1)角度;(2)景别;(3)运动
2、领会:场面调度带来的效果
3、应用:略。
(二)创造节奏
1、识记:(1)把握运动速度;(2)把握镜头的长度;
2、领会:创造节奏的各种途径。
3、应用:略。
第七章 记者出镜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掌握电视记者出镜的行为类型,认识提问与访谈、倾听以及现场述评,了解记者出镜的注意事项。
二、考核知识点
(一)电视记者出镜的行为类型
(二)提问与访谈
(三)倾听
(四)现场述评
(五)记者出镜的注意事项
三、考核要求
(一)电视记者出镜的行为类型
1、识记:(1)电视记者出镜的言语行为;(2)电视记者出镜的非语言行为
2、领会:电视记者出镜采访两种主要手段的优势。
3、应用:思考电视记者出镜分别有哪些语言手段与非语言手段。
(二)提问与访谈
1、识记:(1)提问的任务;(2)镜头意识;(3)“一次最佳”原则;(4)提问的准备;(5)交流。
2、领会:提问技巧。
3、应用:思考电视采访中的记者提问和访谈与其它媒介的记者相比有什么特殊要求?
(三)倾听
1、识记:(1)善“听”才能善“问”;(2)善“听”才能善“断”;(3)鼓励谈话的继续。
2、领会:调整采访对象的情绪。
3、应用:思考如何发展预定的谈话主题。
(四)现场述评
1、识记:(1)现场述评的意义;(2)现场述评的内容
2、领会:现场述评的特点。
3、应用:思考电视记者出镜述评有哪些特殊要求?
(五)记者出镜的注意事项
1、识记:(1)是否出镜,应有所选择;(2)出镜的话筒选择;(3)要有清醒的角色定位,不能当法官和裁判;
2、领会:选择最佳采访时机。
3、应用:思考为什么说电视记者出镜评论的最佳方式是点评?
第八章 记者的画外采访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和掌握电视在镜头外采访的内容以及重要性。
二、考核知识点
(一)为理清思路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
(二)了解人物的身份、背景、经历,人物之间的关系和事件中的因果关系;
(三)搜集一切由于时态造成的摄像机不可能拍到的信息;
(四)核对事实。
三、考核要求
1、识记:(1)为理清思路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2)了解人物的身份、背景、经历,人物之间的关系和事件中的因果关系;(3)搜集一切由于时态造成的摄像机不可能拍到的信息;(4)核对事实。
2、应用:思考画外采访的意义。
第九章 各类电视节目的采访
(略)
三、题型举例(仅供参考,命题时不受此限)
(一) 填空题
1、电视采访中,“参与”有双重的含义:其一, 的参与,其二,行动的参与。
(二) 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题号写在题后括号内)
1、电视记者在镜头前就如同面对观众进行直接的交流,这一意识叫( )。
A 交流意识 B 采访意识 C 镜头意识 D 平等意识
(三)名词解释
1、形象敏感
(四)简答题
1、简述理性素材的作用。
(五)论述题
1、试论采访提问准备的重要性。
(六)创作题(略)
四、考试时间:150分钟
(2)本站自学考试信息供自考生参考,权威信息以各省(市)考试院官方为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