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01]
经典摄影作品解读自学考试大纲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
二OO七年一月
自学用书:《摄影作品分析》,唐东平著,浙江摄影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
《经典摄影作品解读》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摄影本科专业的考试课程,是为了培养和检验考生掌握摄影作品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并运用这些理论与方法进行摄影作品分析的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课程。
《经典摄影作品解读》所选教材内容共分四篇:关于摄影,关于摄影作品,关于摄影作品的分析,摄影作品分析实例。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学习,使考生掌握摄影作品分析的基本方法,了解摄影创作的特征,了解摄影艺术流派和摄影大师,提高学生的摄影作品鉴赏能力。
学习本课程的要求是:自学者应全面掌握摄影作品分析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摄影作品的分析,并能将所学理论和方法自觉应用于本专业的理论学习和实践。
二、考核目标
第一章 摄影是什么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摄影的概念、摄影的特性及其功用,思考、分析摄影与艺术的关系。
二、考核知识点
(一)对摄影的认识
(二)摄影与艺术的关系
三、考核要求
(一)对摄影的认识
1、识记:(1)摄影是用光描绘的新手段;(2)摄影是科学与艺术的结晶;(3)尼埃普斯、埃杰顿及他们的作品。
(二)摄影与艺术的关系
1、识记:(1)艺术家的追求目标;(2)M.怀特及其作品。
2、理解:(1)摄影中艺术与艺术性的概念和关系。
3、简单应用:(1)关于“摄影是一门艺术”的反思。
第二章 摄影分类研究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认识摄影分类研究的迫切性与意义,了解图片摄影分类研究的方法及分类的表述。
二、考核知识点
(一)图片摄影分类研究的迫切性与意义
(二)图片摄影分类研究的方法
(三)图片摄影分类的表述
三、考核要求
(一)图片摄影分类研究的迫切性与意义
1、识记:(1)图片摄影分类研究的任务。
2、理解:(1)图片摄影分类研究的意义。
(二)图片摄影分类研究的方法
1、理解:(1)艺术与艺术摄影的评判。
2、简单应用:(1)图片摄影分类研究的方法。
(三)图片摄影分类的表述
1、识记:(1)WPP新闻摄影的划分;(2)人像摄影分类;(3)以功用为标准的摄影分类;(4)以服务性质为标准的摄影分类;(5)以拍摄题材为标准的摄影分类;(6)以对拍摄题材的处理方式为标准的摄影分类。
第三章 给摄影师定位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摄影师的职业特点与要求。
二、考核知识点
(一)摄影师与艺术家
(二)摄影师与社会学家
(三)摄影师与人道主义者
(四)摄影师与商人
(五)摄影师的素质
三、考核要求
(一)摄影师与艺术家
1、理解:(1)摄影师的心态。
(二)摄影师与社会学家
1、简单应用:(1)摄影师与社会学家的关系。
(三)摄影师与人道主义者
1、识记:(1)人道主义者倡导的文明作风;(2)“关心人的摄影师”。
(四)摄影师与商人
1、理解:(1)摄影师与商人的关系
(五)摄影师的素质
1、识记:(1)“摄影智慧”
2、理解:(2)对摄影师的素质要求
第四章 给摄影作品定位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从时间和空间坐标给摄影作品定位的概念,掌握给摄影作品定位的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
(一)掌握摄影史知识,熟知摄影创作现象
(二)理解摄影作品中所隐藏的各类信息
三、考核要求
(一)掌握摄影史知识,熟知摄影创作现象
1、识记:(1)爱德华.韦斯顿、尼尔.布雷哈特、罗伯特.弗兰克、亨利.卡蒂埃-布勒松及他们的作品。
2、理解:(1)“决定性瞬间”与“非决定性瞬间”理论。
3、简单应用:(1)马丁.慕卡希及其作品分析。
4、综合应用:(1)马丁.慕卡希对布勒松的影响。
(二)理解摄影作品中所隐藏的各类信息
1、识记:(1)罗宾逊、安塞尔.亚当斯及他们的作品;(2)“分离派”。
2、理解:(1)“F64小组”。
3、综合应用:(1)摄影创作思路上的嬗变。
第五章 摄影作品的立意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从表意的范围、表意的角度、表意的深度三个方面探讨摄影作品立意的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
(一)表意的范围
(二)表意的角度
(三)表意的深度
三、考核要求
(一)表意的范围
1、识记:(1)意蕴;(2)表达;(3)立意;(3)、亨利.卡蒂埃-布勒松、菲尔.伯格斯、保罗·斯特兰德及他们的作品。
2、理解:(1)摄影是“舍弃”的艺术。
3、简单应用:(1)图片与文字的解读特点;(2)摄影的最大特长与局限。
4、综合应用:(1)摄影作品的“真”、“善”、“美”。
(二)表意的角度
1、识记:(1)沃特·斯泰纳、威廉·克莱因、V.克雷门特及他们的作品。
2、理解:(1)具有个人独到见解摄影作品不多的原因。
3、简单应用:(1)第一印象与一般化的角度;(2)用摄影的方式、方法提炼与观察。
4、综合应用:(1)寻找摄影的突破口。
(三)表意的深度
1、识记:(1)大卫·西蒙及其作品。
2、综合应用:(1)决定摄影作品的表意深度的因素分析。
第六章 摄影作品的选材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从实质、依据、角度、方法等方面分析摄影作品选材的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
(一)选材的实质
(二)选材的依据
(三)选材的角度
(四)选材的方法
三、考核要求
(一)选材的实质
1、识记:(1)摄影创作中的选材。
2、理解:(1)根据摄影的特点选材。
3、简单应用:(1)摄影创作中的选材的实质。
(二)选材的依据
1、识记:(1)J.索德克、塞巴斯蒂奥.萨尔加多及他们的作品。
2、理解:(1)摄影师选材的依据。
3、综合应用:(1)摄影选材受“大众传媒”与“接受美学”影响的分析。
(三)选材的角度
1、识记:(1)选材的角度;(2)爱德华·韦斯顿及其作品;(3)“摄影瞬间的直觉判断力”。
2、理解:(1)摄影是最鲜活的随意性最强的表现形式。
3、简单应用:(1)摄影选材与立意的关系。
4、综合应用:(1)对摄影题材的处理。
(四)选材的方法
1、识记:(1)弗里曼·帕特森、布赖恩·彼得森的选材经验。
2、理解:(1)“视觉想像”;(2)“求异”法则。
第七章 摄影作品的构思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摄影作品构思及其具体实施方案与操作过程。
二、考核知识点
(一)景别
(二)拍摄角度
(三)构图方案的选择
(四)光线处理
(五)色彩处理
(六)技巧策略
三、考核要求
(一)景别
1、识记:(1)摄影作品的构思;(2)景别、各种景别的含义。
2、理解:(1)如何控制景别。
(二)拍摄角度
1、识记:(1)视觉冲击力与拍摄角度的关系;(2)作品《海魂》及其作者。
2、理解:(1)最佳视角。
(三)构图方案的选择
1、识记:(1)“最佳构图方案的选择”;(2)“摄影感觉”。
2、理解:(1)摄影创作中的“视觉设计”;(2)“视觉想像”。
3、简单应用:(1)“开放构图”
(四)光线处理
1、识记:(1)《半农谈影》对光的表述。
2、理解:(1)光线的作用。
3、简单应用:(1)光线处理要求与方法。
(五)色彩处理
1、识记:(1)色彩控制的关键。
2、理解:(1)色彩处理的因素。
(六)技巧策略
1、简单应用:(1)摄影技巧策略。
第八章 创作成功的评判标准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评判摄影创作成功与否的客观尺度。
二、考核知识点
(一)难易程度
(二)创新程度
(三)思想深度
(四)美感程度
三、考核要求
(一)难易程度
1、识记:(1)厄恩斯特·哈斯及其作品;(2)评价摄影作品的4个度。
2、理解:(1)摄影的难与易;(2)罗伯特·卡帕及其作品与观点。
3、简单应用:(1)体现难易程度的两个主要方面。
(二)创新程度
1、识记:(1)创新程度;(2)安妮.莱博维茨及其作品。
2、理解:(1)为何不能将创作的标准过于现实化、简单化和对象化。
3、简单应用:(1)如何创新。
(三)思想深度
1、识记:(1)李晓斌、张建国、N.尼克松、保罗.斯特兰德及他们的作品。
2、理解:(1)形象与摄影表达。
3、简单应用:(1)摄影作品思想深度的分析。
(四)美感程度
1、识记:(1)可观赏性。
2、简单应用:(1)摄影美感程度的分析。
第九章 摄影作品分析的一般性步骤和方法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摄影作品分析的一般步骤与基本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
(一)读懂画面的含义
(二)分析画面内外的各种表现技巧
三、考核要求
(一)读懂画面的含义
1、识记:(1)英国《剑桥艺术史》艺术作品的分析方法。
2、理解:(1)摄影作品分析的步骤。
3、简单应用:(1)读懂画面的含义。
(二)分析画面内外的各种表现技巧
1、识记:(1)画面影调的构成的含义;(2)亨利.卡蒂埃-布勒松、袁毅平、张左、M.怀特、邓伟、丁.索德克、哈利.卡拉汉、尤素福.卡什、厄恩斯特.哈斯及他们的作品。
2、理解:(1)画面色彩的构成;(2)画面背景气氛的营造。
3、简单应用:(1)主体对象的选择与强调;(2)关于拍摄距离的思考;(3)画面线条的构成;(4)用光技巧分析;(5)视觉语言的局限性。
4、综合应用:(1)构图技巧分析;(2)画面空间的经营处理;(3)画面影调的构成。
第十章 摄影作品的比较分析法研究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运用比较分析法进行摄影作品分析的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
(一)从摄影创作风格的演变来比较分析
(二)从师承关系上分析
(三)从摄影师自身的创作中寻找可比较因素
(四)东西方同类创作的比较
(五)历史上同类创作的比较
三、考核要求
(一)从摄影创作风格的演变来比较分析
1、理解:(1)摄影创作风格的演变。
(二)从师承关系上分析
1、理解:(1)关于摄影师承关系的分析。
(三)从摄影师自身的创作中寻找可比较因素
1、综合应用:(1)对安塞尔·亚当斯的黑白摄影创作与彩色摄影实践的分析
(四)东西方同类创作的比较
1、理解:(1)东西方同类创作的比较
(五)历史上同类创作的比较
1、理解:(1)历史上同类创作的比较
第十一章 摄影作品分析实例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结合实例进行摄影作品分析的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
(一)系列摄影作品分析
(二)单幅摄影作品分析
(三)摄影作品分析方法的综合运用
三、考核要求
(一)系列摄影作品实例分析
1、识记:(1)摄影专题;(2)系列组照。
2、综合应用:(1)意大利摄影家恩佐·桑的作品集《生命》分析;(2)邓伟及其作品分析。
(二)单幅摄影作品分析
1、理解:(1)曼.雷、吴印咸、尤素福.卡什、欧文.佩恩、袁毅平及他们的作品和创作风格。
2、综合应用:(1)让卢.西埃夫、刘半农的摄影创作观念。
(三)摄影作品分析方法的综合运用
1、理解:(1)综合造型技巧分析。
2、简单应用:(1)摄影作品分析的基本思路。
3、综合应用:(1)作品《瞧新娘》、《又是一个春天》、《昨天的梦》、《派拉达山金矿》、《雨中》、《海魂》分析。
三、题型举例(考试大纲中题型举例仅作参考,实际命题时不受此限):
一、填空题(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共和国战士之死》的作者是 。
二、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其选出并把它的题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 )是“F64”小组的成员。
A、安塞尔.亚当斯 B、罗伯特.卡帕 C、布勒松 E、尤素福.卡什
三、名词解释
1、画面影调的构成
四、简答题
1、简述吴印咸的摄影创作特点。
五、论述题
1、分析尤素福.卡什的作品《温斯敦.丘吉尔》。
(2)本站自学考试信息供自考生参考,权威信息以各省(市)考试院官方为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