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4]
《药事管理学》自学考试大纲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
二O一二年七月
自学用书:《药事管理学》,杨世民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五版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
《药事管理学》是药学科学的一门重要的分支学科,是药学、法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诸学科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是药学专业学生的必修学科,也是国家执业药师考试的必考科目。
教材内容共分十三章。第一章至第四章主要阐述了药事管理、药事管理学科,以及药品、药品监督管理、药学、药师与药学职业道德、药事组织的基本理论;第五章主要阐述了我国现行药品管理法及实施条例的主要内容;第六章至第八章主要阐述了药品注册管理、特殊管理的药品制度、中药管理制度、药品信息管理等内容;第九章至第十三章阐述了药品知识产权保护、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药品经营质量管理、医疗机构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本教材系统的介绍了我国现行药事管理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同时突出了在药品研制、生产、经营和使用实践中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自学考试者在全面了解药事管理制度的基本概念、管理体制、具体制度的基础上,系统的掌握药学相关工作中所需要的的药事管理的基本理论、法律规定,从而有效地指导药学学习和实践。
学习本课程的要求是:应当掌握现行中国主要药事法律制度、掌握与药学实践紧密相关的药事管理知识,熟悉常用的相关药事法规以及药事管理学科的必备知识,了解药事管理领域涉及的其他法律法规和药事管理相关分支学科。
二、考核目标
第一章 绪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药事管理的基本概念、发展阶段,熟悉药事管理学科的内涵,了解药事管理的性质及特征。
二、考核知识点
(一)药事管理概述
(二)药事管理学科
(三)药事管理的研究
三、考核要求
(一)药事管理概述
1、识记:药事、药事管理的概念
2、领会:药事管理几个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
(二)药事管理学科
1、识记:药事管理学科的性质、定义
2、领会:药事管理学科的课程体系的内容分类
(三)药事管理的研究
识记:药事管理研究的性质及特征
第二章 药品监督管理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药品的定义与管理分类、药品监督管理的主要内容;掌握药品质量监督检验与药品标准的主要内容;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报告制度的主要内容。
二、考核知识点
(一)药品
(二)国家药物政策
(三)药品监督管理
(四)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报告制度
三、考核要求
(一)药品
1、识记:药品的定义;药品的质量特性;
2、领会:药品不同于食品、毒品、兽用药的特征;药事管理中的药品分类;
3、应用:药事管理中的各种药品管理分类的识别
(二)药品监督管理
1、识记:药品质量监督管理的概念和性质;药品质量监督检验的性质;药品标准的含义和类型;制定药品标准的原则;中国药典的主要内容
2、领会:明确药品监督管理的主体、对象、内容、目的;药品监督管理的主要职能;
3、应用:药品质量监督检验的不同类型;
(五)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报告制度
1、识记:药品不良反应的含义和分类
2、领会: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的实施
第三章 药事组织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我国药品监督管理行政机构及技术机构设置,熟悉其相关职能,,了解我国药品生产经营组织、行业管理机构及国外药事管理体制与机构。
二、考核知识点
(一)药事组织概述
(二)药品监督管理组织
(三)我国药品生产经营组织及行业管理
(四)药学教育、科研组织和社会团体
(五)国外药事管理体制与机构
三、考核要求
(一)药事组织概述
识记:药事组织的概念和类型
(二)药品监督管理组织
1、识记:我国现行药品监督管理的行政、技术机构设置,省级以下的管理体制;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的性质、地位;国家药典委员会的性质、地位、组成;国家中药保护审评委员会的性质;
2、领会: 国家局、省局职能的不同;国家局药品审评中心和药品评价中心主要职责的不同。
(三)我国药品生产经营组织及行业管理
识记: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的分布,药品生产经营行业管理的主要任务以及行业管理机构。
(四)药学教育、科研组织和社会团体
识记:了解我国药学科研组织及药学社会团体概况。
(五)国外药事管理体制与机构
识记:美国联邦政府以及州政府的药品监督管理机构设置,美国国家药品标准;日本国家药品监督管理机构设置。
第四章 药学技术人员管理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药学技术人员含义、药师的功能与药师法的主要内容;熟悉药学职业道德的原则与规范,了解药学的社会功能与任务。
二、考核知识点
(一)药学技术人员
(二)药师
(三)药师法
(四)药学职业道德
三、考核要求
(一)药学技术人员
1、识记:药学技术人员的含义; 药学技术人员配备依据
2、领会:药学技术人员配备依据规定;
(二)药师
1、识记:药师的定义和类型;
2、领会:执业药师资格制度的性质;执业药师考试的条件;
(三)药师法
1、识记:执业药师注册机构、注册条件、注册类型;
2、领会:执业药师资格制度的性质,执业药师考试的条件,我国执业药师法的立法状况;;执业药师的职责、权利、义务。
(四)药学职业道德
1、识记:药学职业道德原则;
2、领会:药学职业道德规范。
(五)药品生产、经营、医院药学的道德要求
1、识记:药品生产、经营、医院药学的道德要求
2、领会:药品生产、经营、医院药学道德规范。
第五章 药品管理立法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药品管理法中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管理、医疗机构的药剂管理、药品管理、药品包装、价格和广告的管理的重点规范;熟悉药品监督的主要内容;了解药品管理立法的基本知识;熟悉药品管理法中的法律责任
二、考核知识点
(一)药品管理立法概述
(二)《药品管理法》和《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总则
(三)药品生产企业管理、药品经营企业管理、医疗机构的药剂管理
(四)药品管理、药品包装的管理、药品价格和广告的管理
(五)药品监督和法律责任
三、考核要求
(一)药品管理立法概述
1、识记:药品管理立法的概念,特征;药事管理法(即药事法)的概念、渊源;世界影响较大的药品管理立法
2、领会:我国现行药品管理法的制定、修改情况
(二)《药品管理法》和《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总则
1、识记:药品管理法的适用范围;我国药品监督管理体制
2、领会:理解药品管理法的立法宗旨
(三)药品生产企业管理、药品经营企业管理、医疗机构的药剂管理
1、识记:开办药品生产企业的条件,药品生产应遵守的规定;开办药品经营企业的条件,药品经营应遵守的规定;医疗机构药剂人员的要求,医疗机构配制制剂的条件,医疗机构制剂管理和药品管理、处方调配的重点规定。
2、领会:实施GMP、GSP及GMP、GSP认证的具体规定
3、应用: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的审批机关与程序;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配制制剂的审批机关与程序
(四)药品管理、药品包装的管理、药品价格和广告的管理
1、识记:
(1)药品注册管理的分类、注册机关与程序;新药的概念,新药监测器的保护;药品进口的程序性规定;药品批准文件的含义;药品标准的管理规定;特殊管理的药品的规定
(2)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的管理规定;中药材、中药饮片、医疗机构包装材料和容器的规定;药品标签上的特殊标志的规定
(3)我国药品的价格管理形式,药品的不同定价原则;了解价格公告制度、价格监测制度、价格制定中的听证制度的基本含义;禁止回扣的规定;
(4)药品广告的审批规定
2、领会:
(1)药品再评价和淘汰制度;药品的国家检验制度;中药管理制度;健康检查制度
(2)药品广告内容的要求,药品广告的监督处理机关
3、应用:能熟练运用药品管理法中的定义对假药和劣药进行认定
(五)药品监督和法律责任
1、识记:
(1)药品监督检查的要点,药品质量抽查检验的要点;对药品监督机构的禁止性规定;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2)假药、劣药的含义
(3)法律责任的含义与分类;了解违反药品许可证、药品批准证明文件的法律责任
(4)主要常用语的含义;药品管理法的实施时间
2、领会:
(1)药品检验结果复验的程序;药品强制措施的条件、措施;药品行政性收费制度
(2)理解行政处罚与行政处分的区别;结合实际掌握药品管理法中实施法律责任的有关规定。
3、应用:分析个案中生产、销售假药、劣药的法律责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
第六章 药品注册管理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熟悉新药、仿制药和进口药品的注册申请和审批程序;掌握药品专利和新药监测期的内容。
二、考核知识点
(一)药品注册管理的历史发展
(二)我国的新药管理
(三)新药注册管理
(四)进口药品、已有国家标准药品注册管理和药品标准的管理
(五)《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和《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三、考核要求
(一)药品注册管理的历史发展
识记:药物研发的类型,反应停事件
(二)我国的新药管理
1、识记: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的施行日期和适用范围;现行我国药品注册管理机构;药品注册的定义
2、领会:药品注册申请人的条件;新药申请、进口药品申请、已有国家标准药品的申请、补充申请的概念与相互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未披露数据的保护方法
(三)新药注册管理
1、识记:新药的定义;各类药品名称的含义和药品命名原则;药物临床研究的分期;可以快速审批的新药申请;
2、领会:药物临床研究的义务性规定,以及与药物非临床研究的区别;新药的申报与审批程序;新药监测期的效力;新药技术转让的有关规定与审批程序
(四)进口药品、已有国家标准药品注册管理和药品标准的管理
1、识记:申请进口药品分包装的条件;非处方药的审批规定;药品的再注册的定义与审批程序;药品注册检验的概念、机构;药品注册标准定义,药品试行标准的转正程序;药品标准物质的定义和管理;
2、领会:进口药品注册的申请条件与审批程序;已有国家标准药品注册的申请条件与审批程序;药品补充申请的申报和审批程序;
(五)《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和《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识记:GLP的含义与适用范围;GCP的含义;GCP中的道德原则与受试者的权益保障
第七章 特殊管理的药品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的处方限量;熟悉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的基本概念、品种、分类及使用的相关规定;了解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的生产、供应、进出口的相关规定
二、考核知识点
(一)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滥用与管制
(二)麻醉药品管理
(三)精神药品管理
(四)医疗用毒性药品的管理
(五)放射性药品管理
(六)其他实行特殊管理的药品
三、考核要求
(一)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滥用与管制
识记:药物滥用的概念,药物依赖性的概念,国际麻醉品管制机构;我国对特殊管理药品的立法状况
(二)麻醉药品管理
1、识记:麻醉药品的定义、品种范围;医疗机构使用麻醉药品的处方限量;违反《办法》的法律责任
2、领会:实践中麻醉药品的研制和生产管理、经营管理、运输管理、进出口管理、使用管理的要点;
(三)精神药品管理
1、识记:精神药品的定义、品种范围;医疗机构使用麻醉药品的处方限量;违反《办法》的法律责任
2、领会:实践中麻醉药品的研制和生产管理、经营管理、运输管理、进出口管理、使用管理、安全管理的要点;
(四)医疗用毒性药品的管理
1、识记:医疗用毒性药品的定义、品种范围和处方限量
2、领会:实践中医疗用毒性药品的生产、经营、使用管理的要点;
3、应用:
(五)放射性药品管理
识记:放射性药品的定义、品种
(六)其他实行特殊管理的药品
识记: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兴奋剂管理、生物制品批签发管理
第八章 中药管理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熟悉中药的概念、中药管理的有关规定、中药品种保护和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内容与措施;了解《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二、考核知识点
(一)中药及中药现代化
(二)中药管理的有关规定
(三)中药品种保护条例
(四)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
(五)《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三、考核要求
(一)中药及中药现代化
识记:中药的概念、分类
(二)中药管理的有关规定
识记:《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中的中药管理的规定,毒性中药材定点生产和经营的规定
(三)中药品种保护条例
1、识记:中药品种保护条例的适用范围和管理部门、中药保护品种的范围和等级划分
2、领会:理解中药品种保护的申请程序和保护措施
(四)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
1、识记: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的适用范围和原则、野生药材物种的分级及品种名录
2、领会: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的具体办法
(五)《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识记:GAP的概念、原则
第九章 药品知识产权保护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药品的专利保护、商标保护的主要内容;熟悉医药商业秘密和医药未披露数据的保护主要内容
二、考核知识点
(一)知识产权概述
(二)药品的专利保护
(三)药品商标保护
(四)著作权
三、考核要求
(一)知识产权概述
1、识记:知识产权的特征
2、领会:我国医药知识产权保护
(二)药品的专利保护
1、识记:专利的概念与特征、专利授予的条件、专利权的保护
2、领会:药品专利的类型、专利申请与代理、专利权的期限、终止和无效
(三)药品商标保护
1、识记:商标的概念、特征与分类
2、领会:注册商标的申请、转让、使用许可和专用权的保护
(四)医药商业秘密和医药未披露数据的保护
识记:医药商业秘密的内容和保护、医药未披露数据的保护
第十章 药品信息管理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药品批准文号的格式,药品的特殊标识;药品广告的发布限制和审批程序、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管理的主要内容、熟悉药品包装、标签和说明书的管理规定,熟悉药品广告的范围和内容、监督处理机关;了解药品包装材料和容器的质量管理、药品管理的计算机信息化。
二、考核知识点
(一)药品标识物管理概述
(二)药品包装、标签、说明书管理
(三)药品广告管理
(四)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管理
三、考核要求
(一)药品标识物管理概述
识记:药品包装材料和容器的质量要求、生产企业许可证制度,药包材注册制度、审批制度
(二)药品包装、标签、说明书管理
1、识记:药品的特殊标识;药品包装、标签的管理规定;药品说明书的格式、具体规定
2、领会:结合实际理解药品批准文号的格式和焕发方法
(三)药品广告管理
1、识记:药品广告的定义、主体,药品广告的发布限制、监督管理
2、领会:药品广告的范围和内容要求,药品广告的审批程序
(四)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管理
1、识记: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分类、要求
2、领会:开办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的条件及审批
第十一章 药品生产监督管理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的重点内容;熟悉质量和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熟悉GMP的认证管理要点;熟悉药品召回管理:了解我国与世界制药工业的现状
二、考核知识点
(一)药品生产与药品生产企业概念
(二)药品生产监督管理
(三)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及其认证管理
(四)药品召回管理管理
三、考核要求
(一)生产管理与药品生产概述
识记:药品生产的概念与特点;药品生产企业的特点
(二)开办药品生产企业的条件,药品生产应遵守的规定;
识记:质量管理的发展阶段,质量与质量管理的重要术语
应用:药品生产企业审批机关与程序
(四)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及其认证管理
1、识记:
(1)GMP的概念、性质、制度由来、分类;GMP的适用范围;
(2)GMP认证的性质、组织机构
2、领会:
(1)理解GMP的特点、指导思想,比较ISO9000系列与GMP的不同
(2)全面掌握GMP的重点内容,特别是机构人员的要求、药品生产洁净区的要求,药品生产环境工期洁净度级别要求,设备、物料、卫生要求,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的规定,以及各种记录的保存期要求
(3)药品生产GMP认证的程序
(四)药品召回管理管理
识记:药品召回概念及分类
第十二章 药品经营监督管理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的重点内容,熟悉药品流通的监督管理;熟悉药品GSP的认证管理,我国药品的分类管理、价格管理,熟悉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管理的暂行规定,熟悉禁止商业贿赂行为;了解药品促销职业道德
二、考核知识点
(一)药品销售渠道
(二)药品流通的监督管理
(三)我国的《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四)药品电子商务
三、考核要求
(一)药品销售渠道
识记:药品批发企业、药品零售企业的概念
(二)药品流通的监督管理
1、识记:药品流通的概念、特点
2、领会: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无证经营的种类;由政府定价的药品目录
(三)我国的药品经营质量管理
1、识记: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的含义、性质、适用范围、基本精神;GSP认证的性质、机构
2、领会:
(1)全面掌握GSP的重点内容,特别是机构、人员的要求、设施与设备的要求,进货、验收、储存和养护出库的要求,特殊药品经营的要求,以及各种记录的保存期要求
(四)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管理
1、识记:药品电子商务的概念
2、领会: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审批的暂行规定
第十三章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医疗机构制剂管理的主要内容,熟悉医疗机构配置制剂质量管理规范的基本内容,熟悉医疗机构的药事管理组织、调剂业务和处方管理,了解医疗机构药品供应与管理、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知识
二、考核知识点
(一)医疗机构与药事管理
(二)医院医疗机构的任务、组织和人员配备
(三)调剂业务和处方管理
(四)医疗机构制剂管理
(五)医疗机构药品供应与管理
(六)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三、考核要求
(一)医疗机构及药学服务体系
1、识记: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委员会的概念、组成、职责,医疗机构药学部的地位;
2、领会:医院药学服务模式的转变
(二)医疗机构的药剂科的任务、组织和人员配备
识记:医疗机构的药剂科的性质、任务、管基本组织结构、人员配备
(三)调剂业务和处方管理
1、识记:调剂的概念以及流程和步骤,调剂工作的组织;处方管理的概念及组成;处方审查内容
2、领会:有关实践中处方的管理规定
(四)医疗机构制剂管理
1、识记:医疗机构制剂的概念;《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GUP)的基本点
2、领会:《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制度、医疗机构制剂品种审批制度、医疗机构制剂检验和使用规定
(五)医疗机构药品供应与管理
识记: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药品保管的主要措施,有效期药品的管理,危险药品的管理
(六)药物临床应用及
识记:临床不合理用药的主要表现,临床用药管理的具体措施、药学保健概念
三、题型举例(考试大纲中题型举例仅作参考,实际命题时不受此限)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选项)
1、新药,是指未曾在中国境内( )的药品。
A 研制
B 生产
C 上市销售
D 使用
2、药品的发明专利有效期为
A 25年 B 20年 C 15年 D 10年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五个备选答案,请根据题意从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处方药,是指必须凭( )的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
A 执业药师
B 助理执业医师
C 执业助理医师
D 助理执业药师
E执业医师
(三)名词解释题
1、药品
(四)简答题
1、哪些新药申请可以加快审批?
(五)论述题
1、试述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程序和要求。
四、考试时间:150分钟
(2)本站自学考试信息供自考生参考,权威信息以各省(市)考试院官方为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