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513]
文书与档案管理自学考试大纲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
二OO九年七月
自学用书:《文书与档案管理》,刘萌主编,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第一版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
《文书与档案管理》课程是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档案学、秘书学等专业的必考课程。《文书与档案管理》以文书处理和档案管理工作为逻辑起点,以党和国家机关及其他各种社会组织的秘书人员、档案人员等作为讲授对象,是集理论性与应用性为一体的学科。
《文书与档案管理》教材内容共分两部分,十章。前四章为第一部分,主要阐述文书工作;后六章为第二部分,主要阐述档案管理工作。本教材在系统探讨相关理论的同时突出了内容的实用性。在自学考试命题中应充分体现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自学应考者在全面了解文书与档案、文书工作、档案管理工作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系统掌握文书与档案管理工作的理论、方法、技术,具备在办公现代化的新形势下较为熟练地处理公文、管理档案的实际技能,从而胜任各类机构的秘书工作、行政管理工作和档案管理工作。
学习本课程的要求是:自学应考者应该紧密联系我国现行机构文书与档案工作的实际情况,全面掌握文书与档案管理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相关技能,为在新世纪的办公环境中从事相应的工作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能够熟练处理公文、管理档案,能对本单位的文书工作和档案工作予以科学的组织和有效的管理,从而提高机构管理活动的效能。
二、考核目标
第一章 文书概述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文书的基础知识,了解文书的作用及文书的分类,掌握公文的分类和公文的基本格式。
二、考核知识点
(一)文书的发展历程
(二)文书的作用
(三)文书的分类与文种
(四)公文的格式
三、考核要求
(一)文书的发展历程
识记:文书的概念;文书的名称;文书与公文的区别。
(二)文书的作用
识记:文书的主要作用;公文的作用。
(三)文书的分类与文种
1.识记:文书的分类;行政机关法定文书的种类。
2.领会:国家行政机关公文的分类方法。
(四)公文的格式
1.识记:行政公文的基本格式。
2.领会:公文文面格式的各要素。
3.应用:结合实例,判断所使用文种的正误。
第二章 文书工作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文书工作的性质和作用,掌握文书工作的任务和原则,掌握文书工作的组织及行文规则。
二、考核知识点
(一)文书工作的发展历程
(二)文书工作的性质与作用
(三)文书工作的任务与原则
(四)文书工作的组织形式
(五)文书工作的行文规则
三、考核要求
(一)文书工作的发展历程
识记:文书工作的含义;文书工作的起源及发展。
(二)文书工作的性质与作用
1.识记:文书工作的性质。
2.领会:文书工作的作用。
(三)文书工作的任务与原则
1.识记:文书工作的基本任务;文书工作的具体任务。
2.领会:文书工作的原则。
(四)文书工作的组织形式
领会:文书工作组织形式的类别;文书工作组织形式的选择;文书工作的机构设置及设置要求。
(五)文书工作的行文规则
1.识记:机关之间的工作关系。
2.领会:行文的基本规则;行文方式。
3.应用:结合实例,分析判断行文是否有效。
第三章 文书处理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文书处理的基本含义与基本环节,明确收文处理和发文处理的基本程序,理解文书管理的原则及基本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
(一)文书处理的基本环节与基本原则
(二)收文处理的基本程序
(三)发文处理的基本程序
(四)文书管理的任务与原则
三、考核要求
(一)文书处理的基本环节与基本原则
1.识记:文书处理的含义;古代文书发展的几个阶段。
2.领会:文书处理的基本环节;文书处理的基本原则。
(二)收文处理的基本程序
1.识记:收文处理的程序。
2.领会:公文审核的重点;拟办的范围及要求;承办的要求;催办的形式及要求。
3.应用:结合实例,分析判断收文是否合乎规范。
(三)发文处理的基本程序
1.识记:发文处理的程序。
2.领会:草拟公文应注意的问题;审核公文的意义及审核内容;签发的含义和注意事项;校对的原则及要求。
3.应用:结合实例,分析判断发文是否合乎规范。
(四)文书管理的任务与原则
1.识记:文书管理的含义;文书管理的任务。
2.领会:文书管理的原则;文书管理的具体内容。
第四章 文书的整理与归档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文书立卷的步骤,理解归档文件整理的原则,掌握文书整理的方法,掌握文件归档的范围。
二、考核知识点
(一)文书立卷的要求与步骤
(二)归档文件的整理
(三)文书归档
三、考核要求
(一)文书立卷的要求与步骤
1.识记:文书立卷的概念。
2.领会:文书立卷的要求;文书立卷的方法;文书立卷的步骤。
3.应用:结合实例,说明所采用的立卷方法。
(二)归档文件的整理
1.识记:归档文件的概念;文件整理的作用;编目的含义。
2.领会:归档文件整理规则;《归档文件整理规则》实施的意义;文件整理的步骤与方法
(三)文书归档
1.识记:归档制度的含义;归档时间。
2.领会:文件材料归档的范围;文件材料不归档的范围;不归档文件的管理和处理;归档要求。
3.应用:结合实例,说明如何认真执行归档制度。
第五章 档案概述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档案的概念,掌握档案的作用,认识和把握档案的种类划分。
二、考核知识点
(一)档案的概念
(二)档案的作用
(三)档案的种类
三、考核要求
(一)档案的概念
1.识记:档案的概念;我国档案的历史沿革。
2.领会:档案的形成;档案的属性;档案与相关事物的关系。
(二)档案的作用
1.领会:档案的基本作用;档案的一般作用;档案发挥作用的规律性。
2.应用:结合实例,阐析档案的作用。
(三)档案的种类
领会:档案种类的划分方法。
第六章 档案工作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档案工作的内容,理解档案工作的性质和基本原则,认识档案工作机构的性质、任务,熟悉档案管理制度的内容。
二、考核知识点
(一)档案工作的内容
(二)档案工作的性质
(三)档案工作的原则
(四)档案工作的机构
(五)档案管理制度
三、考核要求
(一)档案工作的内容
1.识记:档案工作的含义;档案工作的内容。
2.领会:档案业务工作的组成及联系。
(二)档案工作的性质
领会:档案工作的管理性;档案工作的服务性;档案工作的政治性;档案工作的文化性。
(三)档案工作的原则
领会:档案工作的原则
(四)档案工作的机构
1.识记:我国档案工作机构的基本类型;档案室的类型;档案馆的种类。
2.领会:档案室的性质与基本任务;档案馆的性质与地位;档案馆的任务;档案行政管理机构。
(五)档案管理制度
1.领会:建立档案管理制度的意义;档案管理制度的内容。
2.应用:通过分析实例,掌握文件归档制度、借阅制度、保管制度的内容。
第七章 档案收集与整理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档案收集、整理工作的内容和意义,明确档案收集、整理工作的要求,熟悉档案收集的方式和途径,理解档案整理工作的原则,掌握档案分类、案卷整理的方法,掌握编制档号的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
(一)档案收集的内容和意义
(二)档案整理工作的内容和原则
(三)档案整理工作的方法
三、考核要求
(一)档案收集的内容和意义
1.识记:档案收集工作的内容
2.领会:档案收集工作的意义;档案收集的方式和途径;档案收集的要求;档案馆档案的收集。
(二)档案整理工作的内容和原则
1.识记:档案整理工作的内容;全宗的概念;独立全宗的含义(人物全宗、组织全宗);组织全宗的含义(联合全宗、档案汇集、全宗汇集、全宗群);档号。
2.领会:档案整理工作的原则;立档单位构成的条件;全宗的设立。
3.应用:档案全宗的重新确定和划分。
(三)档案整理工作的方法
1.识记:档案整理工作的内容。
2.领会:常用的档案分类法;全宗内档案分类的要求;
3.应用:档案分类方法的结合运用;案卷的整理;档号的编制。
第八章 档案鉴定、保管与统计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认识档案价值鉴定的期限,了解档案保管期限表的作用及类型,理解档案保管工作的内容和基本方法,掌握档案鉴定、保管、统计的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
(一)档案鉴定工作的含义、内容、方法
(二)档案保管工作的任务、基本要求和意义
(三)档案库房建设
(四)档案统计工作的任务和内容、意义和要求
(五)档案的登记
三、考核要求
(一)档案鉴定工作的含义、内容、方法
1.识记:档案鉴定工作的含义;档案鉴定工作的含义内容;档案保管期限表。
2.领会:决定档案价值的因素;鉴定档案价值的具体方法;档案保管期限表的类型。
3.应用:档案的鉴定方法。
(二)档案保管工作的任务、基本要求和意义
1.识记:档案保管工作的任务。
2.领会:档案保管工作的基本要求和意义。
(三)档案库房建设
1.识记:库房类型;档案装具。
2.领会:库房建设要求;档案包装材料;库房的物理环境。
3.应用:档案的保管方法。
(四)档案统计工作的任务和内容、意义和要求
1.识记:档案统计工作的任务;档案统计工作的内容。
2.领会:档案统计调查的任务;档案统计调查的基本形式;档案统计工作的意义和要求。
(五)档案的登记
1.识记:档案的登记。
2.领会:档案数量和状况登记;档案工作状况登记。
第九章 档案检索、利用与编研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档案检索工作的内容和意义,熟悉常用的档案检索工具,明确档案利用的方式和要求,掌握档案检索工具的编制方法,掌握档案利用工作的基本方法,能够检索档案,能够进行档案的编研。
二、考核知识点
(一)档案检索工作的内容和意义
(二)档案检索工具的编制和档案检索方法
(三)档案利用工作的含义、意义和要求
(四)档案利用服务方式
(五)档案编研工作的内容、程序及主要档案参考资料的编写
三、考核要求
(一)档案检索工作的内容和意义
1.识记:档案检索工作的内容。
2.领会:档案检索工作的意义。
(二)档案检索工具的编制和档案检索方法
1.识记:档案检索工具;案卷目录;案卷文件目录;专题目录;全宗指南;文号索引;专题指南。
2.领会:档案检索工具的作用;档案检索工具的种类;常用档案检索工具;档案检索方法。
3.应用:档案检索工具的编制方法;档案检索基本程序。
(三)档案利用工作的含义、意义和要求
1.识记:档案利用工作的含义。
2.领会:档案利用工作的意义;做好档案利用工作的基本要求。
(四)档案利用服务方式
1.识记:开放档案的含义。
2.领会:档案利用服务方式。
3.应用:制发档案复制本;制发档案证明;开放档案的要求。
(五)档案编研工作的内容、程序及主要档案参考资料的编写
1.识记:档案编研工作的内容;大事记;组织沿革;统计数字汇集;专题概要;年鉴。
2.领会:档案编研工作的意义;档案编研工作的程序;档案参考资料的编写步骤。
3.应用:大事记的内容及写法。
第十章 特殊载体档案的管理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特殊载体档案的种类、特点、作用,认识各类特殊载体档案的内容构成和形成规律,明确国家有关特殊载体档案的管理规范,掌握特殊载体档案的管理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
(一) 特殊载体档案的种类、作用、特征
(二)胶片档案的管理工作
(三)录音、录像档案的管理工作
(四)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的管理
三、考核要求
(一) 特殊载体档案的种类、作用、特征
1.识记:特殊载体档案的含义;特殊载体档案的种类。
2.领会:特殊载体档案的作用;特殊载体档案的共同特征。
(二)胶片档案的管理工作
1.识记:胶片档案。
2.领会:照片档案的构成;照片档案的收集工作;照片档案的管理;缩微品档案的管理。
3.应用:胶片档案的保管与保护。
(三)录音、录像档案的管理工作
1.识记:声像档案的概念。
2.领会:声像档案的种类;各类声像档案的内容构成;声像档案的收集工作;声像档案的整理工作。
3.应用:声像档案的保护。
(四)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的管理
1.识记:电子文件的定义;电子档案的定义。
2.领会: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的基本特征;电子文件的种类及特点;电子档案的收集及整理;电子档案的保护。
三、题型举例(考试大纲中题型举例仅作参考,实际命题时不受此限)
一、单项选择题(在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题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2分×15题=30分
1.由组织的领导人或部门负责人对公文的办理提出批示意见的决策性活动称 ( )
A.查办 B.注办 C. 批办 D. 拟办
答案:C
二、多项选择题(在五个备选答案中有二个至五个是正确的,将其全部选出,并把它们的题号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分×10题=20分
1.公文的作用有( )
A.明法布政 B.领导管理
C.宣传引导 D.联系交流
E.凭证依据
答案:ABCDE
三、名词解释题 4分×5题=20分
1.全宗
答案:全宗是一个具有社会独立性的组织或个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档案的有机整体。一个机关、社会组织或著名人物在工作活动中形成的全部档案称为一个全宗。
四、论述题 10分×2题=20分
1.文书工作行文规则的具体实施方法。
答题要点:
按机关隶属关系和职责范围来行文;遵循授权行文的规则;遵循联合行文的规则;一般情况下不越级行文;遵循不越权行文的规则;坚持“请示”不直接报送领导者个人;“请示”应一文一事,只主送一个机关,不抄送下级机关;“报告”中不夹带请示事项;公文由文秘机构统一处理。
五、案例分析题 10分×1题=10分
达文公司成立于1996年,当时是一家小型企业,设有办公室、财务科、销售科、产品开发科、生产科、质检科。经过6年的发展,公司人员队伍壮大,业务扩展,内部组织机构时有增加和调整。老张在公司建立时就调入档案室,负责文书与档案管理工作。他对工作尽心尽责,并注意对档案的收集和整理。最初,他采用组织机构——年度分类法对档案进行分类。近几年,他改用年度——组织机构分类法。
请问:
1.老张前后两次采用的档案分类法合适吗?为什么?
2.你认为应该如何选择合适的档案分类法。
答题要点:
年度——组织机构分类法适用于立档单位内部组织机构时有变化但不复杂的全宗;而组织机构——年度分类法适用于内部机构比较稳定或撤销单位的档案分类。鉴于达文公司近年以来内部机构时有增加和调整,因此采用年度——组织机构分类法比较合适,而以前老张所采用的方法显然没有考虑到公司的发展变化,缺乏前瞻性,所以跟不上公司发展形势了。
为了确保每份文件材料都能正确归类,构成一个适合保管和利用的全宗内档案的有机联系体系,要按照科学的原则进行分类。一是客观性;二是逻辑性。并注意每一级分类只能使用一个分类标准,并且其标准必须保持一致性,不能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准。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本站自学考试信息供自考生参考,权威信息以各省(市)考试院官方为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