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40]
教育传播研究方法自学考试大纲
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
二OO五年十二月
自学用书:《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李克东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第一版
Ⅰ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必考课程。《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就是人们为深刻认识应用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活动的过程和现象而采用的途径、手段和工具。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教材内容:根据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教材内容分为:教育技术学研究设计的方法;应用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活动的现象和事实的收集以及研究的一般方法的介绍;教育技术研究的专门方法;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思维推理,形成结论的方法。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自学应考者能够从教育技术众多的问题中形成科学研究课题,按照程序化的步骤,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搜集客观事实和经验,并对现象、过程从量和质方面进行描述;并对所获得的材料进行分析、处理,能用思维分析方法得出有价值结论。
Ⅱ 考核目标
第一章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
- 学习目的和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科学研究方法的层次、类型与程序;明确教育技术学研究的任务与作用,并能将现代技术手段运用到教育技术研究的实践中去。
- 考核知识点
(一)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概述
科学研究方法的层次
科学研究方法的类型
科学研究方法的程序
(二)教育技术学研究的任务
(三)教育技术研究方法的作用
(四)现代技术手段在教育技术研究中的应用
现代技术手段在教育技术研究中的作用
在教育技术研究中应用现代技术手段的意义
三、考核要求
(一)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概述
1、识记:(1)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概念;(2)科学研究方法的层次;(3)科学研究方法的类型;(4)经验方法的概念及种类;(5)理论方法的概念及种类;(4)科学研究方法的特征及程序。
(二)教育技术学研究的任务
理解:教育技术学研究的任务
(三)教育技术研究方法的作用
理解:教育技术研究方法的作用
(四)现代技术手段在教育技术研究中的应用
理解:现代技术手段在教育技术研究中的作用
理解:在教育技术研究中应用现代技术手段的意义
第二章 教育技术领域中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要求学生明确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的基本概念,能够说出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二、考核知识点
(一)量的研究的内涵及特点
量研究的涵义
量研究的基本程序
(二)质的研究的内涵及特点
质的研究的涵义
质的研究的基本特征
质的研究的操作程序
(三)量的研究和质的研究的联系与区别
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的联系与区别
质的研究与定性研究的联系与区别
三、考核要求
(一)量的研究的内涵及特点
1、识记:量的研究涵义;
2、理解:量研究的基本程序。
(二)质的研究的内涵及特点
1、识记:质的研究涵义(从产生的结果、产生结果的方法、研究活动的特征);
2、理解:质的研究的基本特征;质的研究的操作程序;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的联系与区别;质的研究与定性研究的联系与区别。
第三章 教育技术学研究设计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要求学生明确教育技术研究设计的基本程序,能够熟练掌握选择教育技术领域内实质性的课题、确定变量和建立假设的技能,最终制定出研究方案。
二、考核知识点
(一)课题选择
课题选择的重要意义
课题来源
课题选择的原则
课题类型
课题研究目标
课题的陈述
(二)确定变量
研究变量的类型
教育技术学研究中常见的变量类型
(三)建立假设
假设一般特征及其作用
假设的陈述
(四)研究方案的制定
三、考核要求
识记:(1)研究设计的概念及目的;(2)研究设计的基本程序
(一)课题选择
1、识记:(1)课题选择的重要意义;(2)课题选择的原则
(二)确定变量
1、理解:(1)变量的类型;(2)教育技术学研究中常见的变量的类型
(三)建立假设
1、识记:研究假设的概念及特征
2、理解:假设的表述方式(存在式、条件式、差异式、函数式)
3、简单应用:写一个(存在式、条件式、差异式、函数式)的研究假设,并根据你的假设,指出这个研究中的条件因数、自变量及因变量
(四)研究方案的制定
1、识记:研究方案的含义
第四章 教育技术文献检索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学生应该明确教育技术文献检索的概况,熟悉一些常用的文献检索工具,掌握基于Internet的文献检索方式,熟练使用常用的搜索引擎收集信息,为教育技术研究工作服务。
二、考核知识点
(一)教育技术文献检索概述
教育技术文献
教育技术文献检索
教育技术文献检索意义和作用
(二)常用的文献检索工具
(三)基于Internet 的文献检索
三、考核要求
(一)教育技术文献检索概述
1、识记:(1)教育技术文献概念;(2)教育技术文献类型(按载体形式、对原始文献不同加工程度分);(3)检索工具的类型;(4)检索的步骤
(二)常用的文献检索工具
识记:常用的文献检索工具
(三)基于Internet 的文献检索
识记:搜索引擎的概念并可列出几个Internet上常用的搜索引擎
第五章 调查研究法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要求学生能够从总体上认识调查研究方法,明确如何使用抽样方法来确定调查对象,熟练测量量表和问卷调查两种具体的调查研究方法,并能熟练应用调查研究方法进行教育技术研究。
二、考核知识点
(一)调查研究法概述
调查研究法的涵义和特点
(二)确定调查对象的方法——抽样
抽样的基本概念
概率抽样的方法
(三)测量量表
测量的概念及其要素
测量量表的类型
量表测量的质量指标——信度和效度
里克特量表
(四)问卷调查法
问卷的构成
问卷设计的程序
三、考核要求
(一)调查研究法概述
1、识记:(1)调查研究法的涵义及特点
(二)确定调查对象的方法——抽样
1、识记:(1)概率抽样的几种方法
2、简单应用:能应用概率抽样的几种方法抽取样本
(三)测量量表
1、识记:(1)测量的概念及其要素;(2)测量量表的类型及主要特点;(3)信度;(4)效度
2、简单应用:如何设计一个里克特量表
(四)问卷调查法
1、识记:(1)构成问卷的几个基本部分(2)问卷设计的程序
第六章 观察与实地研究法
一、教学目标和要求
学生能够从总体上认识观察法,熟悉结构化观察法和实地研究法的基本概念和具体操作程序,能够熟练运用观察法进行教育技术研究。
二、考核知识点
(一)观察法概述
观察法的意义和特点
观察法在教育技术研究中的作用
观察法的角色
科学观察的主要步骤和准备工作
观察法的优点和局限性
(二)结构化观察
结构化观察的特点
(三)实地研究法
实地研究的基本步骤
实地研究的特点
适合采用实地研究法的课题
三、考核要求
(一)观察法概述
1、识记:(1)科学观察的概念;(2)科学观察的特点
2、理解:(1)观察法在教育技术研究中的作用;(2)在观察中观察者可以扮演几种不同的角色;(3)科学观察的主要步骤和准备工作;(4) 观察法的优点和局限性
(二)结构化观察
1、识记:(1)结构化观察的特点
(三)实地研究法
1、识记:(1)实地研究的基本步骤;(2)实地研究的特点;(3)适合采用实地研究法的课题
第七章 教育技术实验研究
一、教学目标
要求学生了解教育技术实验研究的基本概况,掌握实验变量的操纵控制的测量,熟悉准实验研究的设计方法,并能够在教育技术研究过程中熟练地开展实验研究。
二、考核知识点
(一)教育技术实验研究概述
实验研究的基本特征
教育技术实验研究的基本组成部分
教育技术实验研究的基本类型
(二)试验的基本模式
实验模式设计的基本要素
单组实验
等组实验
轮组实验
三、考核要求
(一)教育技术实验研究概述
1、识记:(1)实验的特点;(2)教育技术实验研究的基本组成部分;(3)教育技术实验研究的基本类型
(二)实验的基本模式
1、理解:(1)教育技术实验的基本模式
第八章 行动研究法
一、教学目标和要求
要求学生明确行动研究的基本概念、特征和操作程序,能够探索应用行动研究法开展教育技术研究。
二、考核知识点
(一)行动研究的基本概念与特征
行动研究的基本概念
行动研究的特点
行动研究与实验研究的比较
(二)行动研究的操作程序
行动研究的基本环节
行动研究的操作程序
(三)行动研究在教育技术研究中的应用
行动研究在教育技术研究中的作用
行动研究在教育技术研究中应用课题
三、考核要求
(一) 行动研究的基本概念与特征
1、识记:(1)行动研究的概念;(2)行动研究的特点
2、理解:行动研究与实验研究的比较
(二)行动研究的操作程序
1、理解:(1)行动研究的基本环节,每个环节包括的内容;(2)行动研究的操作程序
(三)行动研究在教育技术研究中的应用
1、理解:行动研究在教育技术研究中的作用
2、简单应用:行动研究在教育技术研究中应用课题
第九章 内容分析法
一、教学目标和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内容分析法的的意义,能够说出内容分析法与文献分析的不同,明确内容分析的步骤,理解内容分析的应用模式,熟练运用内容分析法开展教育技术研究。
二、考核知识点
(一)内容分析法的意义及其步骤
内容分析法的特征
内容分析的步骤
(二)内容分析的模式
特征分析
发展分析
比较分析
三、考核要求
(一)内容分析法的意义及其步骤
1、识记:(1)内容分析法的概念;(2)内容分析法的特征
2、理解:内容分析的步骤
3、简单应用:设计一个对优秀教师课堂实录教学资料进行内容分析,研究其教学经验的内容分析类目表格
(二)内容分析的模式
1、识记:(1)特征分析的概念;(2)发展分析的概念;(3)比较分析的概念
第十章 学习反应信息分析法
一、教学目标和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学习反应信息分析法的基本概况,熟练掌握对得分信息和时间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技能,并能够应用学习反应信息分析法分析解决教育技术研究中的具体问题。
二、考核知识点
(一)学习反应信息分析法概述
学习反应信息分析法的特点
学习反应信息分析系统的构成
学习反应信息的类型
(二)得分信息的处理
原始得分矩阵
S-P表的形成
得分累积分布处理
作S线和P线
警告系数的计算
(三) 得分信息的分析
S线的断层与幅
P线的断层与幅
学生警告系数CSi与S线两边的“1”和“0”的分布
问题警告系数CPi与P线两边的“1”和“0”的分布
总得分率与S线和P线的形态关系
三、考核要求
(一)学习反应信息分析法概述
1、识记:(1)学习反应信息分析法的概念;(2)学习反应信息分析法的特点
2、理解:(1)学习反应信息分析系统的构成;(2)学习反应信息的类型
(二)得分信息的处理(含(三)得分信息的分析)
简单应用:给出一组学生测验的评分结果,写出它们的S-P表及S线P线,并分析其特征。
第十一章 评价研究方法
一、教学目标和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评价研究的基本概念,明确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并能够运用评价研究法分析解决教育技术研究中的具体问题。
二、考核知识点
(一)评价研究的基本概念
评价研究的特征
评价研究的要素
评价研究的基本步骤
评价的类型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三、考核要求
(一) 评价研究的基本概念
1、识记:(1)评价研究的概念;(2)评价研究的特征;(3)评价研究的要素;(4)评价研究的基本步骤;(5)评价的类型
(二)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1、理解: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第十二章 解释结构模型法
第十三章 SPSS的应用
第十四章 模糊数学分析方法
内容不作考核要求
第十五章 研究结果的判断和推理方法
一、教学目标和要求
要求学生明确教育技术研究过程中对研究结果进行判断和推理的几种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方法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
二、考核知识点
(一)判断和推理的基本逻辑分析形式
归纳法
演绎法
类比法
(二)分析与综合
分析法
综合法
分析与综合的关系
(三)比较与分类
比较法
分类法
(四)抽象与概括
抽象方法
概括方法
三、考核要求
(一)判断和推理的基本逻辑分析形式
1、识记:(1)判断和推理的基本逻辑分析形式;(2)归纳法、演绎法、类比法的概念
2、理解:(1)归纳法的一般步骤;(2)演绎的基本形式及特点;(3)类比的原则
(二)分析与综合
1、识记:分析法、综合法的概念
2、理解:分析与综合的关系
(三)比较与分类
1、识记:(1)比较法、分类法的概念;(2)教育技术研究中常用的比较方法
(四)抽象与概括
1、识记:(1)抽象方法、概括方法的概念;(2)抽象方法包括的三个环节
第十六章 系统科学方法
一、教学目标和要求
要求学生明确系统科学方法的基本思想,掌握系统分析模型的建立、霍尔三维结构模型分析法、教育技术研究中常用的类比模型以及功能模拟分析方法,并能够运用系统科学方法分析解决教育技术研究中的实际问题,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二、考核知识点
(一)系统科学方法的基本思想
系统论方法
信息论方法
控制论方法
系统科学在教育技术研究中的方法论价值
(二)系统分析模型的建立
模型与模型化方法
(三)教育技术研究常用类比模型
教育传播过程类比模型及其应用
信息流类比模型
(四)功能模拟分析方法
黑箱和黑箱方法
黑箱方法的基本步骤
黑箱方法的运用
三、考核要求
(一)系统科学方法的基本思想
1、理解:系统科学在教育技术研究中的方法论价值
2、综合应用:系统论方法、信息论方法、控制论方法联系、区别、特点
(二)系统分析模型的建立
1、识记:(1)模型;(2)模型的分类;(3)模型化方法
2、理解:(1) 模型的特征;(2)构造模型的条件;(3)构造模型的基本步骤
(四)教育技术研究常用类比模型
1、理解:(1)拉斯威尔传播模型;(2)香农-韦弗模型;(3)学习者个体认识过程信息流分析模型
(五)功能模拟分析方法
1、理解:(1)黑箱方法及特点;(2)黑箱方法的基本步骤
2、简单应用:举出可以利用黑箱方法进行教学过程研究的实例
第十七章 研究论文的撰写
一、教学目标和要求
要求学生明确撰写研究论文的意义,能够说出研究论文的类型与结构,结合本章学习内容阅读有关教育技术研究领域内的论文,分析这些论文的内容与结构,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运用所学的知识撰写研究论文。
二、考核知识点
(一)研究论文的类型和结构
研究论文的类型
研究论文的结构
(二)研究论文的撰写
写作前的准备工作
撰写研究论文的初稿
研究论文的修改定稿
三、考核要求
(一)研究论文的类型和结构
1、识记:(1)研究论文的类型;(2)研究论文的结构
2、理解:在撰写研究论文之前,应做的准备工作
Ⅲ 题型举例
(一)填空题
1、科学研究方法可划分为三大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以下不属于判断和推理的基本逻辑分析形式的是:( )
A、归纳法 B、演绎法 C、类比法 D、分析法
(三)多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有二至五个是正确的,将其全部选出,并把他们的提号写在题后括号内。错选或漏选均不给分。)
1、拉斯威尔传播模型揭示了教育技术研究五个方面( )
A、控制分析研究 B、干扰的研究 C、媒体分析研究
D、受众分析研究 E、内容分析研究
(四)简答题
1、请简述拉斯威尔传播模型。
(五)应用与设计题
1、试写一个差异式的研究假设,并根据你的假设,指出这个研究中的条件因数、自变量及因变量。
(六)论述题
1、请你阐述系统论方法、信息论方法、控制论方法联系、区别、特点。
(2)本站自学考试信息供自考生参考,权威信息以各省(市)考试院官方为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