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93]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自学考试大纲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
2018年12月
自学用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张德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5版
一、课程性质和学习目的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针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课,是为培养学生了解现代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发展趋势,掌握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而设置的。
课程学习目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涉及一系列相关理论和专门方法。本课程介绍国内外有关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理论,介绍中外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实践经验和发展趋势,阐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主要环节的操作技术和方法。其主要内容有: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及其发展;人力资源计划;人员招聘与人才测评;人员使用与调配;人力资源风险;绩效管理;薪酬管理;人员培训;职业管理;劳动关系;组织文化建设;领导者与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人力资源跨文化管理;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互联网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发展趋势等。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了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通晓本领域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二、课程内容及考核要求
总体要求:本课程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需要了解相关的学科知识,因此要求学生在掌握一定的相关理论知识基础上进行学习。与本课程相关的学科为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等。
课程内容及考核要求:
第一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导论
第一节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含义和特点
了解:1、人力资源的含义,人力资源数量构成
2、人力资源的特点
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含义
4、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特点
掌握:1、人力资源的含义
2、人力资源数量的基本构成
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含义
重点掌握:1、人力资源的含义
2、人力资源的特点
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特点
第二节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了解:1、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目标与任务
2、价值工程理论
3、影响主观能动性的主要因素
掌握:1、价值工程理论
2、价值观的三个层次
3、激励的主要因素
重点掌握:1、影响主观能动性的主要因素
2、激励的主要因素
第三节 从管理的软化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兴起
了解:1、企业管理发展三个阶段
2、经验管理、科学管理、文化管理特征与模式比较
掌握:1、企业管理发展的几个阶段
2、经验管理、科学管理、文化管理的主要特征
第四节 从改革开放看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了解:中国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现状
第二章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关于人的哲学
了解:1、人性假设理论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3、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理论
掌握:1、经济人假设理论及其观点
2、社会人假设理论及其观点
3、自我实现人假设理论及其观点
4、复杂人假设理论及其观点
5、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及其观点
6、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理论及其观点,人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思维属性
重点掌握:1、经济人假设理论及其观点
2、社会人假设理论及其观点
3、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及其观点
4、中国历史上关于人性的主要观点
第二节 人事矛盾运动规律
了解:1、人事矛盾的一般规律
2、人事矛盾产生的客观原因
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职能
掌握:1、人事矛盾的一般规律
2、人事矛盾产生的客观原因
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职能
重点掌握:1、人事矛盾的三个层面
2、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职能
第三节 人事管理原理
了解:人事管理的10个基本原理
掌握:1、同素异构原理
2、能级层序原理的运用
3、要素有用原理的运用
4、互补增值原理的运用
5、动态适应原理的运用
6、激励强化原理的运用
7、公平竞争原理的运用
8、信息催化原理的运用
9、主观能动原理的运用
10、文化凝聚原理的运用
重点掌握:1、互补的主要内容
2、激励的一般过程
3、积极有效竞争的三个前提条件
4、凝聚力的两个方面
第四节 中国古代的人事思想
了解:中国古代的主要人事思想及对我们的启示
第五节 发达国家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思想
了解:发达国家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思想的要点
掌握:发达国家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思想的发展轨迹
第三章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础工作
第一节 组织设计
了解:1、组织的概念
2、组织与环境的关系
3、组织设计的基本内容
4、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
掌握:1、组织的概念与含义
2、组织与环境的关系
3、组织设计的步骤
4、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
重点掌握:1、组织的概念与含义
2、管理跨度
3、弹性组织结构的设计要点
4、常见组织结构及其特点
第二节 定编定员管理
了解:1、定编定员的意义和原则
2、定员标准的含义、分类和内容
3、定员方法
掌握:1、定编定员工作的原则
2、定员标准的含义和内容
3、定员方法
重点掌握:1、定编定员工作的原则
2、定员方法:效率定员、设备定员、岗位定员、比例定员、职责定员
第三节 不要求
第四节 职位评价
了解:1、职位评价的含义
2、职位评价的方法
3、职位评价的实施过程
4、职位评价中常见的问题
5、职位分类
掌握:1、职位评价的含义
2、职位评价的实施过程
3、职位分类的作用
重点掌握:1、职位评价的方法
2、职位评价的实施过程
3、职系、职组、职级、职等
第四章 人力资源计划
第一节 人力资源计划的含义与功能
了解:1、人力资源计划的定义
2、人力资源计划的主要内容
3、人力资源计划的功能
掌握:1、人力资源计划的三层含义
2、人力资源计划的主要内容
重点掌握:人力资源计划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人力资源的需求预测
了解:1、影响人力资源需求的因素
2、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方法
掌握:影响人力资源需求的主要因素
重点掌握: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方法
第三节 人力资源供给预测
了解:1、组织内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的方法
2、组织外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考虑的主要因素
掌握:1、管理人员继任计划法的过程
2、马尔可夫分析法的基本思想
第四节 人力资源计划程序
了解:1、人力资源计划的基本步骤
2、人力资源供给预测的两方面内容
掌握:编制人力资源计划的步骤
第五章 人员招聘与人才测评
第一节 招聘概述
了解:1、招聘的概念与目的
2、招聘的程序
3、招聘的原则
掌握:1、招聘的概念与目的
2、招聘的基本程序
重点掌握:1、招聘的程序
2、招聘的原则
第二节 人员招聘
了解:1、招聘的途径
2、内部招聘的来源和方法
3、外部招聘的来源和方法
掌握:1、内部招聘的来源和方法
2、外部招聘的来源和方法
3、招聘广告的设计要求
重点掌握:内部招聘与外部招聘的利弊
第三节 不要求
第四节 不要求
第五节 招聘管理工作
了解:招聘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第六章 人员的使用与调配
第一节 人员使用的原则
掌握:人员使用的主要原则
第二节 人员调配的含义和意义
了解:1、人员调配的含义
2、人员调配的作用和意义
掌握:1、人员调配的含义
2、人员调配的作用
第三节 人员调配的原则和类型
了解:1、人员调配的原则
2、人员调配的类型
掌握:1、人员调配的原则
2、个体的五个差异
3、气质类型及其特点
重点掌握:人员调配的原则
第四节 人员职务升降
了解:1、人员职务升降的功能
2、美、日职务升降制度
3、我国人事任用方式
掌握:1、人员职务升降的功能
2、职务升降的原则
3、人事任用方式
重点掌握:1、职务升降的原则
2、我国人事任用基本方式
第五节 人员流动的理论基础
了解:1、勒温场论的基本思想
2、卡兹组织寿命学说的基本思想
3、库克曲线
4、中松义郎目标一致理论的基本思想
第六节 人员流动管理
了解:1、人员流动的类型
2、人员流动的原则
3、人员流动的形式
4、人员流动的内部机制与外部环境
掌握:1、人员流动的原则
2、人员流动的形式
3、人员流动的内部机制
重点掌握:1、人员流动的原则
2、完善人员流动的内部机制
3、完善人才交流市场
第七章 人力资源风险
第一节 人力资源风险的含义
了解:人力资源风险的含义
第二节 人力资源风险的危害
掌握:人力资源风险的主要危害
第三节 人力资源风险的表现
了解:人力资源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
第四节 人力资源风险的特征和产生的条件
了解:1、人力资源风险特征
2、人力资源风险产生的条件
掌握:1、人力资源风险特征
2、人力资源风险产生的内、外因条件
重点掌握:产生人力资源风险的组织制度因素
第五节 规避和防范人力资源风险的对策
了解:1、规避和防范人力资源风险对策的约束条件
2、防范人力资源风险的对策
重点掌握:防范人力资源风险的对策
第八章 绩效管理
第一节 绩效管理的意义
了解:1、绩效管理的概念
2、绩效管理的内容
3、绩效管理的应用范围
掌握:1、绩效管理的概念
2、绩效管理的内容
重点掌握:绩效管理的内容
第二节 绩效考核的方法
了解:绩效考核的基本方法
掌握:1、基于员工特征的绩效考核方法
2、基于员工行为的绩效考核方法
3、基于工作结果的绩效考核方法
重点掌握:1、绩效考核方法分类
2、强制分配法
3、关键事件法
4、目标管理
5、不同考核方法优缺点比较
第三节 绩效考核的执行及问题
了解:1、绩效考核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避免绩效考核可能出现问题的主要思路方法
3、考核的执行者
4、绩效考核期限
掌握:1、绩效考核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考核的执行者主体
3、360度考核的主要思想
重点掌握:1、绩效考核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360度考核的主要思想
第四节 绩效反馈与改进
了解:1、反馈干涉理论
2、绩效反馈实施
3、绩效管理系统有效性标准
掌握:1、反馈干涉理论的具体内容
2、绩效面谈内容
3、绩效面谈技巧
重点掌握:绩效面谈技巧
第五节 不要求
第九章 薪酬管理 不要求
第十章 人员培训
第一节 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
了解:1、人力资源开发相关概念
2、人力资源开发现代理念
3、培训的作用
掌握:培训、教育、开发与管理特点比较
重点掌握:1、人力资源开发现代理念
2、培训的作用
第二节 人员培训的原则和方法
了解:1、人员培训的原则
2、培训方式
3、培训方法
掌握:1、人员培训的原则
2、培训的形式分类
重点掌握:人员培训的方法
第三节 新员工培训
了解:1、新员工培训的目的和内容
2、新员工培训程序
3、新员工培训注意事项
掌握:新员工培训的一般程序
重点掌握:1、新员工培训的内容
2、新员工培训的程序
第四节 管理人员的开发
了解:1、管理人员开发的重要性
2、管理人员开发目标
3、管理人员开发形式
掌握:管理人员开发常见形式
第五节 培训的组织管理
了解:1、培训工作流程
2、影响培训转移的因素
3、培训工作的管理
掌握:1、培训工作流程
2、培训需求分析
3、培训评估的主要内容
重点掌握:1、培训工作流程
2、培训需求分析的内容和方法
3、培训项目四层次评估法
4、培训工作管理的主要内容
第六节 组织学习与学习型组织
了解:1、组织学习的含义
2、学习型组织的含义
3、学习型组织的要素和特征
4、学习型组织的建设
掌握:1、阿米.爱德蒙德森的组织学习定义及其主要内容
2、学习型组织的概念
3、学习型组织的主要特征
重点掌握:1、学习型组织的主要特征
2、学习型组织的建设
第十一章 职业管理
第一节 职业管理概述
了解:1、职业管理的有关概念
2、职业发展观产生的背景及其意义
掌握:1、职业生涯的概念
2、职业计划的概念
3、职业管理的概念
4、职业发展观产生的背景
5、职业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重点掌握:1、职业生涯概念
2、职业管理的概念及其特征
3、职业发展观的意义和作用
第二节 影响职业生涯的因素
了解:1、影响职业生涯的个人因素
2、影响职业生涯的环境因素
掌握:1、影响职业生涯的个人因素
2、职业性向、能力、职业锚概念
3、施恩职业锚理论的主要内容
重点掌握:1、影响个人职业生涯的主要因素
2、职业性向类型和特点
3、职业锚类型与特点
4、组织环境因素对职业生涯的影响
第三节 职业生涯的自我管理
了解:1、制定个人职业计划的原则
2、个人职业计划的内容
3、职业生涯自我管理
掌握:1、制定个人职业计划的原则
2、个人的职业道路类型
第四节 组织的职业管理
了解:1、组织职业管理的主要内容
2、职业计划的制定措施
3、实现职业计划的措施
4、管理者在员工职业生涯管理中的角色
掌握:1、组织职业管理的主要内容
2、管理者在员工职业生涯管理中的角色
重点掌握:1、职业计划的制定措施
2、实现职业计划的措施
第十二章 劳动关系 不要求
第十三章 组织文化建设
第一节 组织文化的内涵
了解:1、组织文化的概念
2、组织文化的三个层次
重点掌握:1、组织文化的概念
2、组织文化的三个层次
第二节 组织文化的特性
掌握:组织文化的主要特性
第三节 组织文化的作用
重点掌握:组织文化的作用
第四节 组织文化的影响因素
了解:组织文化的影响因素
第五节 组织文化与员工需要层次
掌握: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与按需激励
2、员工需要结构与组织管理模式
重点掌握:1、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主要内容及意义
2、人性假设与相应管理模式
第六节 组织价值观与组织凝聚力
了解:1、组织活力及其内在要素
2、物质凝聚与精神凝聚
3、组织价值观在形成组织凝聚力中的作用
掌握:1、组织活力
2、物质凝聚与精神凝聚需要解决的问题
3、组织价值观
重点掌握:1、组织活力内在要素的关系
2、组织价值观在形成组织凝聚力中的作用
第七节 组织道德与组织公共关系
了解:1、道德的内涵和特点
2、组织道德与组织内部人际关系
3、组织道德与组织外部公共关系
第八节 组织风气与员工行为管理
了解:1、组织风气的内涵
2、组织风气对群体行为的影响
3、良好组织风气的养成
掌握:1、组织规范的概念和内容
2、组织风气对群体行为的作用
3、良好组织风气养成的途径
重点掌握:1、组织规范内容
2、组织风气对群体行为的影响
3、良好组织风气养成的途径
第九节 组织物质环境与员工养成教育 不要求
第十节 组织文化建设步骤
了解:组织文化建设的基本步骤
掌握:1、组织文化建设的基本步骤
2、评价组织文化标准
3、组织文化实施方案内容
重点掌握:组织文化建设的基本步骤
第十一节 组织文化建设的心理机制
了解:组织文化建设的六大心理机制
掌握:1、心理定式的概念
2、强化的概念
3、从众的概念
4、认同的概念
5、模仿的概念
重点掌握:1、心理强化对组织文化建设的作用
2、如何利用心理机制建设组织文化
第十二节 组织文化与组织竞争力
了解:1、三力理论
2、组织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
3、组织文化与组织形象的关系
重点掌握:1、组织竞争力的主要来源
2、组织文化与组织形象的关系
第十三节 文化资本
了解:1、文化资本的内涵
2、文化资本的形成条件
3、文化资本的构成
掌握:文化资本的构成
第十四章 领导者与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
第一节 领导者的权威观与人员能动性
了解:1、两种权威观
2、领导行为方式
3、不同领导行为下导致的下级行为
4、正确权威观的内容
掌握:1、领导的概念
2、领导影响力的来源
3、三种典型的领导行为方式
重点掌握:1、领导行为方式
2、三种不同领导方式下的下级行为特点
第二节 领导者的人才观与队伍素质
了解:1、人才观的内容
2、人才观与队伍素质的关系
3、领导者人才观转变的基本内容
掌握:1、人才观的内容
2、领导者人才观的三个转变
第三节 领导团队的心理结构与领导成员的优化
了解:1、领导团队心理结构的内涵
2、改善领导团队心理结构与领导成员的优化
掌握:1、领导团队心理结构的概念
2、心理过程的三个系统
3、领导成员心理结构的互补
重点掌握:1、领导团队心理结构
2、领导成员心理结构的互补方式
第四节 不要求
第五节 人力资源管理的心理误区
了解:1、心理误区的含义
2、心理误区的九大表现
掌握:1、投射效应的缺陷
2、相互回报心理的两重性
3、戴维现象
第十五章 人力资源的跨文化管理
第一节 文化差异及识别维度
了解:1、文化的含义及内容
2、霍夫斯泰德的文化五维度含义
第二节 人力资源跨文化管理的价值冲突层面
了解:1、人力资源跨文化管理的含义
2、管理者要处理的七个方面的价值冲突
第三节 人力资源跨文化管理的内容
了解:不同国家在劳工方面的规定差别
第四节 跨文化管理的类型
了解:跨文化管理的类型
掌握:人力资源跨文化管理的三个层次
第五节 人力资源跨文化管理对策
了解:人力资源跨文化管理对策
掌握:1、文化融合的基本前提
2、人力资源跨文化管理对策
第十六章 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
第一节 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
了解:1、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
2、中小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3、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
掌握:中小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节 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了解:1、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势
2、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
第三节 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路与对策
了解: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掌握:1、以人为本的含义
2、软实力的内容
重点掌握:1、组织弹性的表现
2、灵活合理的薪酬福利策略
3、绩效管理的原则
4、骨干人才的招聘和培养
5、中小企业文化传播渠道
6、企业家修身
第十七章 互联网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
第一节 互联网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了解:1、互联网给企业带来的新变化
2、人力资源管理基础性工作的创新
重点掌握:互联网给人力资源管理基础性工作带来的挑战和创新
第二节 互联网与日常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重点掌握:互联网给日常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带来的挑战和创新
第三节 互联网与员工职业发展和企业文化建设
了解:互联网给员工职业发展带来的机遇
重点掌握:创新组织文化建设方法
第十八章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 由人治走向法治——科学化趋势
掌握:科学化趋势及应对
第二节 由以物为中心走向以人为本——人性化趋势
掌握:1、管理知识工作者的方法
2、智力资本的内容及关系
3、以人为本的具体做法
第三节 人力资源管理由事务性部门走向战略性部门——战略化趋势
掌握:人力资源部门转变为战略部门的方法
第四节 人力资源管理由封闭式管理走向开放式管理——国际化、社会化趋势
了解:国际化、社会化趋势及应对
第五节 人力资源的激励由薪酬独木桥走向薪酬与文化并行道——激励非物质化趋势
了解:激励非物质化趋势及应对
第六节 人力资源管理由重管理轻开发走向主导——企业的学校化趋势
掌握:育才型领导的特征
第七节 由官僚组织走向团队组织——组织结构的离散化、网络化趋势
了解:离散化、网络化趋势及应对
第八节 由管理绩薪职走向管理价值观——人力资源管理的柔性化趋势
掌握:1、管理价值观的五个环节
2、价值观管理的方法
三、题型举例(考试大纲中题型举例仅作参考,实际命题时不受此限)
一、填空题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以泰勒为代表的科学管理思想,以“经济人”假设为基础,以效率为中心、把人当作__________________去管理,管理的重点是量上的配合,并使之科学化、系统化。
二、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具有不同能力的人,应安排在组织内部不同的职位上,给予不同的权力和责任,实行能力与职位的对应和适应,这是______原理的主要思想。( )
A.同素异构 B.能级层序
C.互补增值 D.主观能动
三、多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以下不属于“社会人假设”观点的是( )
A.人工作的主要动机是社会需要
B.人总是力图用最小的投入取得满意的报酬
C.人总是被动地在组织的操纵、控制下工作
D.非正式组织有利于满足人的社会需要
E.人可以依自己的动机、能力及工作性质对不同管理方式作出不同反应
四、名词解释
1.绩效考核
五、简答题
1.试简答人员外部招聘有哪些优缺点。
六、论述题
1.试论如何有效加强对企业培训工作的管理。
四、大纲使用说明:
学生以本大纲指定的教学内容为主要自学范围,除本大纲注明的不作要求的课程内容外,自学用书的第三章之第三节,第五章之第三节、第四节,第八章之第五节,第九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第九节,第十四章第四节不列在本纲范围内。
(2)本站自学考试信息供自考生参考,权威信息以各省(市)考试院官方为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