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自考090301动物科学(专升本)专业计划(2025年10月启用)

四川自考动物科学(专升本)专业考试计划

课程设置与学分

专业代码:090301 

主考学校:四川农业大学

课程类别 序号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考试方式 备注
公共基础课 1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笔试  
2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 笔试  
专业核心课 3 11280 动物繁殖学 4 笔试  
4 06173 特种经济动物饲养管理学 6 笔试  
5 13502 动物福利 3 笔试  
6 03653 畜牧场经营管理 5 笔试  
7 14727 猪禽生产学 6 笔试  
14728 猪禽生产学(实践) 2 实践  
8 13333 草食家畜生产学 5 笔试  
13334 草食家畜生产学(实践) 2 实践  
专业拓展课 9 02794 动物遗传育种学 6 笔试  
10 14214 生物统计与实验设计 6 笔试  
11 13390 宠物饲养和管理 5 笔试  
12 02776 兽医学概论 4 笔试  
13 03654 畜产品加工与营销 5 笔试  
14 07408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3 笔试  
07409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实践) 3 实践  
  15 00000 毕业考核(或论文\综合实践\实验\实习等)      
总学分 71

  动物科学(专升本)专业考试计划对应衔接表

旧计划课程 新计划课程 备注
牧业高新技术与管理(专升本),Y090613 动物科学(专升本),W090301
序号 课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序号 课码 课程名称 学分  
1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1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对应顶替
2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 2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
3 00015 英语(二) 14 3 03653 畜牧场经营管理 5
4 08998 动物生产新技术与应用 6 4 13502 动物福利 3
5 06499 动物遗传学 5 5 02794 动物遗传育种学 6
06173 特种经济动物饲养管理学 6 06173 特种经济动物饲养管理学 6
7 06308 动物性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4 7 13333 草食家畜生产学 5
06309 动物性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实践) 1 13334 草食家畜生产学(实践) 2
06494 家畜生态学 5 8 03654 畜产品加工与营销 5
06495 动物微生物 3  9  14727 猪禽生产学 6
06496 动物微生物(实践) 1 14728 猪禽生产学(实践) 2
10 06497 动物营养学 5 10 07408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3
07409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实践) 3
11  02793 生物统计附实验设计 6 11  11280 动物繁殖学 4 选择顶替
12 06501 动物保健新技术 5 12 02776 兽医学概论 4
06502 动物保健新技术(实践) 1 13  13390 宠物饲养和管理 5
13  07290 农业生物技术概论 6 14 14214 生物统计与实验设计 6
14 07292 农业信息系统管理 6

说明:

1.只能用已取得合格成绩的旧计划课程顶替新计划课程,不能逆向顶替。

2.1个序号为1门完整课程,1门课程只能选择一种顶替办法,不能重复使用。

3.对应顶替区课程,同一行1门课程顶替1门课程,不能顶替其他课程。

4.选择顶替区课程,旧计划任选1门课程顶替新计划任意1门课程。

一、指导思想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基本制度之一,是对社会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制定“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出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畜牧业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在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发展理念指引下,凸显了对现代畜牧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重大需求。

二、学历层次及规格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动物科学(专升本)专业的学历层次为本科,学科门类为农学,专业类别为动物生产类。

本专业考试计划规定合格课程门数14门(其中考试课程相关的实践考核环节部分不单独计入课程总门数),总学分71学分。

凡按照本专业考试计划的规定,取得相应课程合格成绩且达到规定学分要求,毕业环节和实践性环节考核合格,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者,经审核通过,由四川省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委员会颁发动物科学(专升本)专业毕业证书,主考学校副署,国家承认学历。符合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由主考学校按规定授予学士学位。

三、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职业道德水准、创新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具备从事畜禽及经济动物饲养管理、良种繁育、饲料配制与加工、畜牧企业经营管理和技术推广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畜牧场、畜禽良种场站、饲料加工企业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生产、技术指导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二)基本要求

本专业要求掌握动物育种、繁殖、饲养、饲料配制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现代畜禽养殖场和畜禽良种场站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具有良种繁育、全价饲料配制和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实际应用能力。主要包括:

1.掌握动物科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饲料分析、全价饲料的配制和畜禽繁育计划的制定等方面的技术;

3.具有畜禽场、良种场站和饲料加工企业管理等岗位的基本能力和技能;

4.熟悉国家畜牧业领域的基本政策和法规;

5.了解畜牧科学的发展动态和国际趋势;

6.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满足畜牧业的工作需求;

7.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

四、主要课程说明

1.动物繁殖学

本课程主要内容为动物生殖器官构造、生殖现象、生殖规律及其调控机制,阐述如何对畜群和个体进行繁殖力评价,实现对畜群和个体的繁殖管理,以及通过繁殖技术人为调节和控制动物的繁殖过程,充分利用和挖掘动物繁殖潜力,提高动物繁殖生产效率的学科。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动物繁殖理论和技术,为畜牧生产、管理,以及为相关科学研究提供服务。本课程是大学本科动物科学等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

2.特种经济动物饲养管理学

本课程主要内容为特种经济动物的生物学特性、繁殖、育种、饲养管理、场地建设、疾病防治及其产品初加工等方面现代生产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特种经济动物及产品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及科技推广方面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按照特种经济动物生产规律,从事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技术工作或研究工作能力,并有一定的组织管理、生产经营和技术推广的本领。

3.畜产品加工与销售

本课程主要内容为畜产品加工原料的质量要求,畜产品加工原料的保鲜和贮藏,猪肉制品加工技术,牛肉制品加工技术,羊肉制品加工技术,兔肉制品加工技术,乳和乳制品加工技术,畜副产品加工技术,畜加工产品的质量安全,以及讲述各种不同畜产品的营销策略等内容。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畜禽产品加工的主要环节和工艺流程。

4.畜牧场经营管理

本课程主要内容为畜牧业经济再生产、畜牧业现代化、畜牧业生产布局、畜群结构、经营决策、畜牧业劳动力资源、经济效果、畜牧业科学技术推广的经济效果、经济评价、经济核算、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利润、畜产品流通、畜产品流通体制、畜产品流通渠道、市场、畜产品市场供给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对畜牧业经济进行评估和分析的方法;畜产品流通、畜产品流通体制、畜产品流通渠道、市场、畜产品市场供给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对畜牧业经济进行评估和分析的方法。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畜牧经济的基本原理和畜牧生产企业的经济管理的基本内容,使学生在从事专业岗位中成为懂专业、会管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以便更好地指导畜牧业生产实践,促进畜牧业经济发展。

5.猪禽生产学

本课程主要内容为我国生猪产业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猪的生物学特点、不同猪品种及其特征特性、猪的育种和经济杂交利用、猪场建设及经营管理和卫生防疫、猪的饲养管理特点和方法,以及禽生产的全过程,了解养禽业的行业动态,掌握先进的、健康的禽产品生产技术。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猪禽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养生产的效益。

6.草食家畜生产学

本课程主要内容为草食家畜的生物学特性、品种、草食家畜日粮配制、草食家畜牧场规划、草食家畜繁殖、草食家畜饲养管理、草食家畜保健等具体内容。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草食家畜的生物学特性以及相关的基本原理,从而为学生从事草食动物的养殖与管理提供必备的理论知识和从事草食家畜饲养管理的实践操作能力。

7.动物遗传育种学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动物遗传学和动物育种学两个方面的内容。遗传学部分主要介绍了遗传定律、实验方法和技能。育种学部分则主要涵盖了选择原理、选择技术、杂交育种和杂种优势的利用以及畜禽遗传资源保存与利用等内容。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遗传育种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实验方法,为解释、解决生产实践中有关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思路和方法,并为学生学习相关课程和专业打下基础。

8.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

本课程主要内容为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原理与方法,生命科学领域中进行数据的采集、数据整理、计算和统计分析的方法,生物体内在概率或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动物实验设计、生产数据统计、统计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从生命科学领域的随机现象中,利用统计分析发现科学规律的能力。

9.宠物饲养和管理

本课程主要内容为宠物生物学特性、品种介绍、营养与饲料、繁育技术、饲养管理、宠物行为与福利、疾病防治与保健、宠物美容护理及人宠关系等,同时对宠物行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等进行简要介绍与分析。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宠物的品种、繁育、饲养管理及健康等理论,培养学生具备从事宠物或伴侣动物行业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

10.兽医学概论

本课程主要内容为畜禽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动物中毒与营养代谢病的基础知识,以及对疾病进行诊断和防治的综合性学科。基本任务是让动物科学专业学生能概要性地了解兽医领域里的各学科内容,从而尽可能掌握畜禽群发病和多发病的诊断和防治方法。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兽医基础知识,对畜禽的群发病和多发病,尤其是传染病、寄生虫病、中毒和营养代谢性疾病,能采取必要的综合性防治措施,以保证畜牧业生产的健康发展。

11.动物福利

本课程主要内容为基本的动物福利相关的法律和法规,以及动物福利相关的畜牧兽医理论知识,同时提供大量的研究成果和案例分析,以及各类动物福利的特点和改进其福利状况的具体措施。该课程是从事动物疾病诊疗与防治、动物实验研究与应用、动物饲养与管理学生需要掌握的专业课程。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动物福利相关的法律和法规。

12.动物营养与饲养学

本课程主要内容为动物营养学和饲养学。课程首先介绍各种营养物质及其营养功能,以及营养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阐述各种畜禽的营养需要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介绍饲料业概况、饲料成分、营养价值评定的方法,饲料原料的分类方法和依据,各类饲料原料的营养特性、加工调制方法、饲用价值等,以及配合饲料的概念、种类、组成和配方设计基本原则和常用方法。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熟悉动物营养、饲料原料、配合饲料以及饲料行业发展趋势。本课程是动物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13.全国统一命题考试课程(略)。

14.实践性学习环节课程(按主考学校要求执行)。

五、实践性环节学习考核要求

1.含实践的课程及实践所占学分:动物营养与饲料学(3)、猪禽生产学(2)、草食家畜生产学(2)。

2.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结合饲料调制、家畜人工授精、畜牧场环境卫生、饲料营养成分分析、畜禽育种等内容进行一定的生产实践,撰写毕业论文或完成毕业设计。

六、其他必要的说明

1.畜牧业类各专业专科毕业生均可直接报考本专业。

2.其他专业专科毕业生也可报考本专业,但需要具有动物学、实验化学等本专业所需的基础知识。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赞赏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