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密★启用前
2024 年 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考试
园林生态学
(课程代码 07427)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 2B 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首次提出 ecology(生态学)一词的科学家是
A. 坦斯利
B. 林德曼
C. 海克尔
D. 马世骏
2.我国森林、草地与荒漠植被的分布主要取决于
A. 温度
B. 降水
C. 土壤
D. 地形
3.地形因子是
A. 直接因子
B. 间接因子
C. 生物因子
D. 人为因子
4.生态系统之间化学物质的交换称为
A. 地球化学循环
B. 生物化学循环
C.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D. 养分循环
5.0℃以下的低温对植物造成的伤害称为
A. 霜害
B. 生理干旱
C. 冻害
D. 寒害
6.岛屿面积越大,岛屿中的物种数通常
A. 越小
B. 越多
C. 一样多
D. 无法确定
7.下列土壤结构中,最适宜园林植物生长的是
A. 柱状结构
B. 片状结构
C. 团粒结构
D. 核状结构
8.生态系统中地位和作用始终为第一位的是
A. 绿色植物
B. 食肉动物
C. 分解者
D. 非生物环境
9.草原气候区域内,在较湿润的地方出现森林群落,这属于
A. 前顶级
B. 超顶级
C. 亚顶级
D. 偏途顶级
10.下列属于原生演替的是
A. 森林火灾后的演替
B. 草原放牧后的演替
C. 城市森林公园的演替
D. 新形成火山岛上的演替
11.用来表示某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综合数量指标是
A. 密度
B. 体积
C. 重量
D. 重要值
12.下列不属于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的是
A. 是以人为主体的生态系统
B. 是人工生态系统
C. 是一个不完全的生态系统
D. 是高度封闭的生态系统
13.区别不同植物群落的首要特征是
A. 群落外貌
B. 群落季相
C. 物种组成
D. 群落内部环境
14.大面积森林火灾中残留下的小片状地可以称为
A. 残存斑块
B. 干扰斑块
C. 引入斑块
D. 环境资源斑块
15.对群落结构和环境的形成起主要作用的物种为
A. 伴生种
B. 亚优势种
C. 优势种
D. 偶见种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16. 下列属于陆生植物的是
A. 挺水植物
B. 浮水植物
C. 湿生植物
D. 中生植物
E. 旱生植物
17. 具有良好减噪效果的园林树种一般具有
A. 叶片重叠排列
B. 叶片大
C. 叶片坚硬
D. 分枝低
E. 树冠低
18. 土壤微生物是指土壤中肉眼无法辨认的微小有机体,通常包括
A. 细菌
B. 真菌
C. 放线菌
D. 藻类
E. 原生动物
19. 种群的空间格局类型包括
A. 指数分布
B. 均匀分布
C. 随机分布
D. 集群分布
E. 对称分布
20. 影响防风林带防风效果的主要因素包括
A. 防风林带的结构
B. 防风林带的高度
C. 防风林带的宽度
D. 与风向的交角
E. 防风林带的动物数量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判断下列各题正误,正确的在答题卡相应位置涂 “A”,错误的涂 “B”。
21. 在诸多生态因子中,使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限制、甚至死亡的因子称为环境因子。
22. 根据植物群落内的光照特点,在进行园林绿化树种配置时,上层应选阳性喜光树种,下层应选耐阴性或阴性树种。
23. 蕨类、兰科植物和人参均为阳性植物。
24. 园林植物的降温效果与其树冠大小、枝叶的密度和叶片的质地无关。
25. 地表降水包括降雨、降雪、雾和露水。
26. 园林植物的滞尘量与叶片形态结构、叶面粗糙程度和叶片着生角度等无关。
27. 森林地被物不仅可以缩小土壤的昼夜温差,还可抑制土壤中极端温度的出现。
28. 生态廊道建设可以提高斑块之间的连接度和连通性。
29. 在自然条件下,所有的群落均具有明显的边界。
30. 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表现在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与信息传递(或流动)三方面。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四、填空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31. 城市气温高于郊区气温的现象称为______。
32. 把存在于各个生物种群内的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称为种内关系,而将生活于同一生境中所有不同物种间的关系称为______。
33. 土壤是由______、液体和气体组成的三相系统。
34. 生态系统平衡可通过反馈机制进行调节,其中______可使系统保持稳定。
35. 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或生态地带之间)的过渡区域,称为______。
36. 和食物链是构成能量流动的基本途径,随着能量通过营养级逐级减少,就形成了生态金字塔。
37. 生命表有______和静态生命表之分。
38. 1859 年达尔文《》的问世 ,对生态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39. 属于生理无效辐射的光质是______。
40. 在最适宜的条件下,种群表现出来的最大增长率称为______。
五、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41. 生态位
42. 植物群落
43. 生态对策
六、简答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24 分。
44. 简述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的区别。
45. 简述城市市区径流量比其郊区增加的潜在原因。
46. 简述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
47. 简述城市土壤贫瘠化的原因。
七、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1 分,共 22 分。
48. 论述园林植物与绿地改变降水的去向及其所占的比例,以及发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效益的主要途径。
49. 论述城市绿地系统树种规划的原则。
(2)本站自学考试信息供自考生参考,权威信息以各省(市)考试院官方为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