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答案】2024年10月自考00480中国传统道德试题

机密★启用前

202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考试

中国传统道德

(课程代码 00480)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而系统的伦理学著作《伦理学》的作者是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孟子

2.在长期的中国伦理思想史上,一直居于主导地位的是哪个学派的伦理思想?
A.儒家
B.道家
C.佛家
D.孔子

3.提出“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虽尧舜不能去民之欲利,然而能使其欲利而不克其好义也。”的思想家是
A.管仲
B.荀况
C.王充
D.孟子

4.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在同杜林的论战中,恩格斯在马克思同意下写成的哪一部著作,用了整整三章的篇幅集中论述了道德问题?A.《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B.《德意志意识形态》
C.《共产党宣言》
D.《反杜林论》

5.人类公共生活规则的命运,受当时什么领域的状况的制约?
A.政治关系
B.文化关系
C.阶级关系
D.经济关系

6.原始社会道德最重要的内容、最根本的特征是
A.道德观念贫乏、直观和含混
B.道德调节的狭隘性、简朴性、外在性和权威性
C.维护血缘集体的共同利益,维护全体成员的自由平等,共同劳动,相互帮助
D.道德开始成为相对独立的社会上层建筑成分和社会意识形式

7.阶级道德的最后一种历史类型是
A.奴隶社会的道德
B.封建社会的道德
C.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
D.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

8.共产主义道德原则最重要的归宿是
A.在个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不一致时,要自觉地无条件地服从于社会整体利益
B.在保障社会整体利益的前提下,实现个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的结合
C.社会整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D.忠于共产主义事业

9.同人生目的和意义,同现实生活和理想,有着最密切的联系的范畴是
A.义务
B.良心
C.荣誉
D.幸福

10.从伦理思想史上来看,人道主义作为一种思想体系,是由哪个阶级提出并完成的?
A.奴隶阶级
B.封建阶级
C.资产阶级
D.无产阶级

11.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指导原则是
A.个人主义
B.集体主义
C.共产主义
D.利已主义

12.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必须普遍遵守的最起码、最简单的道德准则是
A.人类公共生活规则
B.全体国民公德
C.社会主义人道主义
D.共产主义道德

13.我国施行新婚姻法是在
A.1978年
B.1981年
C.1985年
D.1988年

14.人生观表达的是人们的最高
A.自然需要
B.生理需要
C.社会需要
D.心理需要

15.行为主义创始人是
A.亚里士多德
B.马斯洛
C.布莱克
D.华生

16.在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
A.道德理想
B.社会实践
C.道德认识
D.精神活动

17.我国奴隶社会末期的思想家孔丘,在他概括的品德体系中,把什么作为道德品质的根本范畴?
A.忠
B.仁
C.孝
D.义

18.春秋战国时代的所谓义利之争中,以孔、孟为代表的唯心主义者,判断善恶的标准是是否合乎
A.忠
B.智
C.义
D.勇

19.以“养育”为德育的前奏,其重心在
A.家庭
B.学校
C.自然
D.社会

20.属于共产主义道德品质体系的初级境界或低级境界是
A.自私自利的道德境界
B.大公无私的道德境界
C.先私后公的道德境界
D.先公后私的道德境界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21.复杂的道德现象可以划分为
A.道德心理现象
B.道德活动现象
C.道德意识现象
D.道德规范现象
E.道德行为现象

22.根据我国的历史和民族的特点,可以把共产主义道德规范概括为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共产主义劳动态度
C.爱护公共财物
D.热爱科学,坚持真理
E.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

23.爱情关系的基本特点有
A.自主性
B.对等性
C.排他性
D.持久性
E.道德性

24.道德品质的构成包括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信念
E.道德行为

25.道德评价的手段或表达形式,主要包括
A.社会意识
B.行为习惯
C.社会舆论
D.传统习惯
E.内心信念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下列各题正误,正确的在答题卡相应位置涂“A”,错误的涂“B”。
26.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从总体上和联系上研究社会道德现象。
27.历史上不论唯物主义哲学派别或唯心主义哲学派别的伦理思想,就其整个体系和根本观点来说,都是唯物主义的。
28.蔡和森的著作《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于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29.道德属于社会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
30.共产主义道德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最崇高的崭新道德类型。
31.调节社会关系是道德最主要和最重要的社会功能。
32.道德形成于社会分工的出现和发展。
33.对于已往道德的抛弃,是共产主义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34.社会主义时期,在道德上提倡集体主义,批判利己主义,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具备现实可能性。
35.荣誉范畴不是一个历史范畴。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四、含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 分。
36.道德境界
37.批判继承道德遗产
38.私德
39.良心
40.婚姻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41.简述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主要任务。
42.简述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产生的条件。
43.简述爱护公共财物的基本要求。
44.简述共产主义道德理想和剥削阶级道德理想的本质区别。
45.简述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社会作用。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 10分,共20分。
46.怎样看待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在道德发展中的作用?
47.论述职业道德与阶级道德的关系。

2024 年 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国传统道德试题 参考答案

课程代码 00480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C.亚里士多德
2.A.儒家
3.B.荀况
4.B.《反杜林论》
5.D.经济关系
6.C.维护血缘集体的共同利益,维护全体成员的自由平等,共同劳动,相互帮助
7.D.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
8.D.忠于共产主义事业
9.D.幸福
10.C资产阶级
11.B.集体主义
12.A.人类公共生活规则
13.B.1981 年
14.C.社会需要
15.D.华生
16.B.社会实践
17.B.仁
18.C.义
19.A.家庭
20.D.先公后私的道德境界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21.BCD
22.ABCDE
23.ABCD
24.ABCDE
25.CDE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26.A(正确)
27.B(错误)
28.B(错误)
29.A(正确)

30.A(正确)
31.A(正确)
32.A(正确)
33.A(正确)
34.A(正确)
35.B(错误)

四、词解释题(每题3分,共 15 分)
36.道德境界:指个体在道德修养过程中所达到的不同层次或阶段反映其道德认知和实践水平的高低。
37.批判继承道德遗产:指以辩证态度对待传统道德,分析其精华与糟粕,吸收符合时代需求的内容,摒弃落后成分。
38.私德:指个人在私人生活领域内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如家庭伦理、个人修养等。
39.良心:个体内在的道德判断机制,表现为对善恶的自觉认知和责任感。
40.婚姻:基于法律和道德确立的男女两性结合的社会关系,具有伦理责任和社会义务。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 25 分)
41.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主要任务:
(1)研究道德的本质、起源、发展规律;
(2)批判剥削阶级道德,构建共产主义道德体系;
(3)指导道德实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

42.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产生的条件:
(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与社会矛盾的激化;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实践;
(3)批判继承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理论。

43.爱护公共财物的基本要求:。
(1)珍惜公共资源,杜绝浪费;
(2)主动维护公共设施,防止损坏;
(3)合理使用公共财物,遵守管理制度。

44.共产主义道德理想与剥削阶级道德理想的区别:
(1)共产主义道德理想以集体主义为核心,强调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2)剥削阶级道德理想以维护阶级特权为目的,强调个人或阶级利益至上。

45.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社会作用:
(1)提升个体道德素质,培养社会主义新人;
(2)促进社会和谐,增强集体凝聚力
(3)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六、论述题(每题 10分,共 20 分)
46.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在道德发展中的作用:
(1)积极作用:生产力发展推动物质丰富,为道德进步提供基础;科技促进理性思维,增强道德认知能力。
(2)消极影响:技术异化可能削弱人文关怀,工具理性挤压道德价值。
结论:需以辩证态度协调科技与道德,确保科技发展为道德进步服务。

47.职业道德与阶级道德的关系:
(1)联系:职业道德受阶级道德制约,体现特定阶级的价值观(如资本主义职业观强调竞争,社会主义强调服务)。
(2)区别:职业道德具有职业特殊性(如医生救死扶伤、教师教书育人),不完全等同于阶级道德。
总结:两者相辅相成,职业道德是阶级道德在具体领域的延伸与实践。

(答案仅供参考,以官版评分标准为准,部分简答与论述题可适当补充实例以丰富内容。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赞赏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