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密★启用前
202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考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课程代码 00478)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20世纪初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产生重要影响的一个历史事件是
A.美国的南北战争
B.俄国的十月革命
C.英国的宪章运动
D.中国的五四运动
2.首次明确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概念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是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
A.以阶级斗争为纲
B.实事求是
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D.百花齐放、百家齐鸣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的重大问题是
A.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什么是科学发展、如何科学发展
D.为什么要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6.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一个重要表现方面就是
A.区域教育资源严重不平衡
B.区域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
C.区域生产力发展严重不平衡
D.区域师资力量不平衡
7.被称为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的是
A.司法
B.行政
C.教育
D.培训
8.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的基本政策是
A.干涉他国内政
B.对外扩张
C.和平共处
D.和平演变
9.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
A.社会主义第一阶段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社会主义高级阶段
D.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10.“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者是
A.恩格斯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11.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理论基石包括
A.唯物史观
B.剩余价值学说
C.唯心史观
D.阶级斗争学说
E.形而上学
12.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有
A.第一要义是发展
B.核心是以人为本
C.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D.主要原则是与时俱进
E.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3.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价值要求包括
A.人民民主
B.自由平等
C.社会公正
D.爱岗敬业
E.人的全面发展
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包括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D.多党竞争制度
E.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5.当今世界经济不平衡规律主要表现有
A.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
B.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
C.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
D.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
E.东方国家与西方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 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下列各题正误,正确的在答题卡相应位置涂“A”,错误的涂“B”。
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
17.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
18.中国的政治文明完全独立于人类社会文明之外。
19.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比资本主义政治文明更高的文明形态。
20.处理好民主化与现代国家建设初期培育现代社会的关系是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核心政治问题。
21.我国的改革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彻底否定。
22.实现改革、发展、稳定、和谐的互动和统一,是应对中国政治文明挑战的一个重要策略。
23.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把“双刃剑”。
24.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
25.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也是衡量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尺度。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四、填空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6.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是《______》的发表。
27.经济发展资源的基本配置方式有两种,一是计划,二是______。
28.中国共产党最重要最根本的执政规律就是立党为公、______。
29.2010年以来,中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______。
30.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共有______个民族。
31.我国解决宗教问题的基本政策是______。
32.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是______。
33.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______。
34.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就是新中国的诞生和______制度的确立。
3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是______。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简述人类政治文明演进的一般发展趋势。
37.简述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
38.简述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含义。
39.简述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应该抓住的重要环节。
40.简述中国和平发展对世界的重大意义。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41.论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间关系。
七、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5 分,共15分。
42.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中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自未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您对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讲话是如何理解的?
202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考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参考答案(非官方)
(课程代码 0047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B
解析:1917 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
2.B
解析:邓小平首次明确提出 “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概念,带领中国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
3.C
解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4.D
解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5.A
解析:“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
6.A
解析: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区域教育资源严重不平衡,比如不同地区的学校在软硬件设施等方面存在巨大差距。
7.A
解析:司法被称为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通过公正的司法裁判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8.A
解析: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的基本政策是干涉他国内政,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等。
9.B
解析: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10.B
解析:1988 年 9 月 5 日,邓小平提出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的著名论断。 多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11.AB
解析: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理论基石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12.ABCE
解析: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3.ABCE
解析: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价值要求包括人民民主、自由平等、社会公正、人的全面发展,爱岗敬业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民个人层面的要求。
14.ABCE
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我国不是多党竞争制度。
15.ABC
解析:当今世界经济不平衡规律主要表现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 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下列各题正误,正确的在答题卡相应位置涂“A”,错误的涂“B”。
16.正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人类文明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
17.正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
18.错误。中国的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完全独立的。
19.正确。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了更高的民主、公平等价值,是比资本主义政治文明更高的文明形态。
20.错误。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核心政治问题是处理好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关系。
21.错误。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彻底否定。
22.正确。实现改革、发展、稳定、和谐的互动和统一,是应对中国政治文明挑战的重要策略。
23.正确。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是一把 “双刃剑”。
24.错误。科学发展观要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原则。
25.正确。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也是衡量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尺度。
四、填空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6.共产党宣言
27.市场 答案:
28.执政为民
29.第二
30.56
31.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3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4.社会主义
35.毛泽东思想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由于篇幅较长,以下提供简要思路)
36.人类政治文明演进一般趋势包括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从特权政治到平等政治、政治参与不断扩大等。
37.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实践路径可从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法治建设、行政体制改革等方面回答。
38.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含义包括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建设,旨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和谐。
39.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重要环节包括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等。
40.中国和平发展对世界重大意义可从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经验等方面阐述。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由于篇幅较长,以下提供简要思路)
41.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三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
七、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5 分,共15分。(由于篇幅较长,以下提供简要思路)
42.习近平总书记这段话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了人民的主体地位,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使命,以及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性等。
(2)本站自学考试信息供自考生参考,权威信息以各省(市)考试院官方为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