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答案】2024年10月自考00406小学教育科学研究试题

机密★启用前

202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考试

小学教育科学研究

(课程代码 00406)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同行专家能在相同的研究条件下,依照相同的程序和方法重演研究过程,并得到同样的结果,这属于教育科学研究的
A.操作性原则
B.客观性原则
C.公共性原则
D.检验性原则

2.收集事实材料属于教育科学研究过程的
A.准备阶段
B.实施阶段
C.总结评估
D.评价阶段

3.研究从未有人涉足的对象领域的是
A.承续性课题
B.再生性课题
C.热门性课题
D.开拓性课题

4.从教育科学的某一理论或一般性陈述出发推出新结论,推论某特定假设,属于
A.归纳假设
B.演绎假设
C.描述性假设
D.解释性假设

5.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考察研究对象活动的方法,属于
A.有结构观察法
B.无结构观察法
C.直接观察法
D.间接观察法

6.下列不属于教育观察法缺点的是
A.简便易行
B.易受观察者主观因素影响
C.观察结果的代表性不够高
D.观察活动可能使观察结果失真

7.为了解教育要素以及教育活动等方面的差异状况,应采用
A.常模调查
B.比较调查
C.普遍调查
D.抽样调查

8.只有一个粗略的访谈提纲,对访谈过程没有严格规定的访谈调查,被称为
A.结构性访谈
B.非结构性访谈
C.一次性访谈
D.重复性访谈

9.由研究者操纵对被试产生影响的条件或变量,被称为
A.自变量
B.因变量
C.无关变量
D.单个变量

10.按照实验的科学性要求,随机地选择和分配被试,能系统有序地操纵自变量,完全控制无关变量和误差来源,结论可靠的实验,被称为
A.前实验
B.准实验
C.真实验
D.验证性实验

11.群体经验总结的主要步骤不包括
A.发现经验
B.总结和筛选经验
C.借鉴经验
D.推广经验样

12.在搜集经验资料时,要运用调查法与观察法;在阐述经验的普遍练习时,要运用文献整理的献法等,这表明教育经验总结存在
A.方法的综合性
B.加工对象的独特性
C.加工对象的生动性
D.方式的回溯性

13.对文献内容的历史发展、演变进程和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关于事实或原理的全面、系统的看法,属于文献整理的
A.归纳法
B.演绎法
C.比较法
D.辩证分析法

14.参考性文献又被称为
A.一次文献
B.二次文献
C.三次文献
D.零次文献

15.将已有事物的各个部分和要素联结成一个整体加以考察,从对整体的认识而把提事物本质和整体特征,这种思维方法是
A.分析
B.综合
C.比较
D.分类

16.基于传统逻辑,包含“可能”、“必然”、“应该”等词的命题,被称为
A.事实命题
B.价值命题
C.非模态命题
D.模态命题

17.描述单个数据在样本或总体中的位置,被称为
A.集中量数
B.差异量数
C.地位量数
D.相关系数

18.把总体中的群体而不是个体作为抽样单位进行随机抽样,然后把抽取的群体中的全部个体作为样本个体,这被称为
A.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层随机抽样
D.整群抽样

19.下列不属于教育实验报告结构的是
A.被试
B.题目
C.方法
D.结果

20.研究报告的摘要以
A.100 字以内为宜
B.100-300字为宜
C.300-800 字为宜
D.800-1000字为宜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 分。
21.非参与观察法
22.访谈调查法
23.外审法
24.实验的内在效度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5.简述作为小学教育科学研究对象的教育问题的特征。
26.简述教育实验法的优缺点。
27.简述直接推广教育经验的具体形式。
28.简述教育理论研究的功能。
29.简述常见的统计图。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30.论述发现问题的具体策略。
31.论述教育调查法的优缺点。

五、综合设计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
32.结合小学阶段的教育实际,自选主题,依据有结构、非参与式时间取样观察的基本步骤,设计一份简明的研究方案。

2024 年 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小学教育科学研究 参考答案

课程代码 0040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1分,共 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D.检验性原则
2.B.实施阶段
3.D开拓性课题
4.B.演绎假设
5.D.间接观察法
6.A.简便易行
7.B.比较调查
8.B.非结构性访谈
9.A.自变量
10.C.真实验
11.C.借鉴经验
12.A方法的综合性
13.C.比较法
14.C.三次文献
15.B.综合
16.D.模态命题
17.C.地位量数
18.D.整群抽样
19.B.题目
20.B.100-300 字为宜
注:选择题第 19 题可能存在争议,建议结合教材确认实验报告的标准结构。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 16 分。
21.非参与观察法:研究者不介入被观察者的活动,仅以旁观者身份记录自然状态下的行为或现象。
22.访谈调查法:通过与受访者面对面交流,以口头提问方式收集研究资料的方法。
23.外审法:对文献的外部特征(如作者、出版时间等)进行鉴定,评估其真实性和可靠性。
24.实验的内在效度:实验设计排除干扰变量、准确反映自变量与因变量因果关系的能力。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6分,共 30 分。
25.教育问题的特征:实践性、明确性、创新性、可行性、伦理性。
26.教育实验法的优缺点:-优点:控制变量明确因果关系,结果客观。缺点:实验环境脱离实际,伦理限制,成本高。
27.直接推广教育经验的形式:经验交流会、示范教学、案例分享导师制。
28.教育理论研究的功能:解释、预测、指导、批判。
29.常见统计图:条形图、折线图、饼图、散点图、直方图。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2分,共 24分。
30.发现问题的策略:文献回顾、实践观察、理论推导、社会需求分析、跨学科借鉴。
31.教育调查法的优缺点!
优点:广泛性、灵活性、经济性。
缺点:主观性、因果推断有限、数据质量依赖工具。

五、综合设计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10 分。
32.研究方案设计(主题:小学生课堂注意力集中情况):
步骤:确定目标一制定观察表→选择对象→实施观察→数据分析→撰写报告。
示例:每5分钟记录专注状态,分析平扰因素,提出教学建议。
(答案仅供参考,具体评分以官版评分标准为准)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赞赏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