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四川]2014年10月自考00816文艺心理学试题

机密★启用前

四川省 2014 年 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文艺心理学试卷

(课程代码 00816)

本试卷共 8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自下而上”的美学研究方法是( )
A..推理
B.演绎
C.归纳
D.假设

2.20 世纪 20 年代中国译介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的学者是( )
A.王国维
B.鲁迅
C.郭沫若
D.胡风

3.马斯洛所说的人的需要的最低层次是( )
A.自我实现的需要
B.安全需要
C.归属需要
D.认识需要

4.李白的诗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讲的是审美体验中的( )
A.“移情”
B.反刍
C.“诗意”
D.“意蕴”

5.“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描述的是艺术体验中的( )
A.缺失性体验
B.丰富性体验
C.优美体验
D.超越体验

6.庄子所说的“游”实际上是艺术家的( )
A.孤独体验
B.崇高体验
C.归依体验
D.神秘体验

7.左拉的名言“不是我写小说,而是让小说自己成熟”描述的是作为艺术创作潜动机的
A.直觉
B.情绪
C.外在机缘
D.解构与重构

8.最早注意到艺术创作中的癫狂状态的人是( )
A.庄子
B.柏拉图
C.歌德
D.尼采

9.与生活型艺术相对应的心理模式是( )
A.客观描述模式
B.情感渲泄模式
C.无意识呈现模式
D.经验复现模式

10.审美相似律包括因果相似律和( )
A.形象相似律
B.结构相似律
C.形式相似律
D.意境相似律

11.对象的线性结构方式是( )
A.属相范式
B.结构范式
C.图型范式
D.内部范式

12.语音、文法、辞格、语体是文学语言的( )
A.构成法则
B.特性
C.层面
D.风格

13.文学语言的无需外在验证而内在自足的特性即文学语言组织的( )
A.内指性
B.陌生化
C.本色化
D.音乐性

14.结构主义叙事学家剖析文本入手的结构的功能单位是( )
A.心理蕴含
B.结构单位
C.艺术技巧
D.叙事句法

15.“原始一儿童”意识最突出的特征是( )
A.拟人
B.幻想
C.直观
D.联想

16.思乡、怀古、死亡、隐逸等是中国文学中重大而持久延续的( )
A.题材
B.母题
C.内容
D.主题

17.皮亚杰所谓的人的认识活动 S→AT→R 的连续过程中 AT 指的是( )
A.刺激
B.反映
C.图式
D.背景

18.提出“认知失调”的学者是( )
A.皮亚杰
B.鲁道夫·阿恩海姆
C.马斯洛
D.费斯汀格

19.尼采称瓦格纳为“史无前例的最狂热戏子”,这显示了批评家的( )
A.攻击型气质
B.想象力
C.哲学思考
D.理解力

20.批评家的心理特征是攻击型气质、想象力和( )
A.哲学思考
B.强化和简化
C.理解力
D.情感与认识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标志着中国现代形态的文艺心理学形成的著作有( )
A.《论诗三札》
B.《悲剧心理学》
C.《人间词话》
D.《变态心理学》
E.《文艺心理学》

22.归依体验的典型类型包括( )
A.向宗教的归依
B.向感情的归依
C.向自然的归依
D.向童年的归依
E.向崇高精神的归依

23.按构成的基本形式划分,艺术可分为( )
A.生活型
B.幻象型
C.象征型
D.再现型
E.表现型

24.文学语言辞格层面的要素有( )
A.比喻
B.夸张
C.反复
D.反讽
E.象征

25.结构主义叙事学家分析文本的人手点通常有( )
A.结构的功能单位
B.情节
C.叙事句法
D.完美形式
E.层面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26.原型
27.移情说
28.癫狂状态
29.惯例

四、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0 分)
判断下列各题划线处的正误,在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划上“√”,错误的划上“×”,并改正错误。
30.经验和体验是两个概念( )
31.文学语言本色化的主要要求是自然( )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24 分)
32.什么是艺术作品的格式塔质?
33.简述审美意象的含义及类型。
34.简述母题同民族文化心理的联系。
35.什么是批评的强化。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2 分,共 24 分)
36.联系实际阐述体验在文学活动中的美学功能。
37.联系作品试述文学的语言层面和心理蕴含。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赞赏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