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密★启用前
2019年10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鲁迅研究
(课程代码 27039)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 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被鲁迅视为自己幼年时的第一位老师是( )
A.长妈妈
B.母亲
C.祖母
D.塾师
2.鲁迅最早离开故乡,到南京求学的时间是( )
A.1887年
B.1898年
C.1899年
D.1900年
3.《进化论与伦理学》的作者是英国的自然科学家
A.达尔文
B.赫胥黎
C.严复
D.严复
4.鲁迅编定《汉文学史纲要》前十篇的地点是( )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厦门
5.鲁迅轰毁了进化论,称“我的一种妄想破灭了。”出自的作品是( )
A.《呐喊·自序》
B.《野草·题辞》
C.《答有恒先生》
D.《我还不能“带住”》
6.鲁迅将“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这副对联书赠( )
A.瞿秋白
B.冯雪峰
C.胡风
D.方志敏
7.《陇海线上》《黄人之血》的作者是( )
A.黄震遐
B.朱应鹏
C.潘公展
D.王平陵
8.与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分不开的是( )
A.救救孩子
B.“立人”主张
C.批判国民劣根性
D.文化反省
9.在日本弘文学院时期,经常与鲁迅讨论“国民性”有关问题的人是( )
A.刘半农
B.周作人
C.钱玄同
D.许寿裳
10.鲁迅把讽刺的美学特征精确地概括为( )
A.“无情冷嘲”
B.“笑中有刺”
C.“叱正世态”
D.“披露隐情”
11.1924年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会刊《歌谣周刊》第71期刊出民征题选择的范例是鲁迅的( )
A.《无常》
B.《社戏》
C.《论雷峰塔的倒掉》
D.《送灶日漫笔》
12.在“五四”以前,鲁迅对文艺本质的见解主要反映在( )
A.《摩罗诗力说》《我怎样做起小说来》
B.《文艺与革命》《拟播布美术意见书》
C.《文艺与革命》《我怎样做起小说来》
D.《摩罗诗力说》《拟播布美术意见书》
13.文艺创作作为精神领域里的创造活动,有着不同于一般的理性创作活动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用鲁迅的话来说就是( )
A.“创作源于生活”
B.“创作表达自我”
C.“创作抒发感情”
D.“创作抒写自己的心”
14.除浪漫主义外,鲁迅曾经颇感兴趣的一种创作方法是( )
A.现实主义
B.印象主义
C.现代主义
D.象征主义
15.鲁迅创作于1903年,充满着激越情调和悲壮气,显示出明显的浪漫主义倾向的作品是( )
A.《湘灵歌》
B.《斯巴达之魂》
C.《春末闲谈》
D.《灯下漫笔》
16.鲁迅描写因“皇帝坐了龙庭”而在江南农村引发的一场关于辫子的闹剧的小说是( )
A.《阿Q正传》
B.《风波》
C.《故乡》
D.《明天》
17.鲁迅小说中旧式封建型知识分子的形象之一是( )
A.吕纬甫
B.魏连殳
C.子君
D.陈士成
18.鲁迅小说中,主公模仿洋场绅女的口味,设置小说人物关系、生活情景、细节对话的作品是( )
A.《孤独者》
B.《幸福的家庭》
C.《孔乙己》
D.《伤逝》
19.鲁迅针对20世纪30年代社会上出现的崇尚空谈的危险向而写的小说是( )
A.《补天》
B.《采薇》
C.《出关》
D.《理水》
20.鲁迅小说《阿Q正传》中的人物之一是( )
A.赵七爷
B.赵太爷
C.七大人
D.丁举人
21.《出了象牙之塔》的作者是( )
A.尼采
B.屠格涅夫
C.厨川白村
D.高尔基
22.反映“鲁迅对封建道德观念的批判,对个性解放思想的理解,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的杂文是( )
A.《娜拉走后怎样》
B.《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C.《我之节烈观》
D.《灯下漫笔》
23.鲁迅苦苦思索改造国民性问题的代表性杂文之一是( )
A.《自嘲》
B.《题三义塔》
C.《春末闲谈》
D.《一件小事》
24.鲁迅在《现代史》中为了揭露中国现代统治者搜刮民脂民膏的实质,形象地借用了一种生活情景即( )
A.戏曲舞台上的“二花脸”
B.街头、广场的变戏法
C.鸟类、兽类都将蝙蝠拒之于会场之外
D.两个近视者比赛视力
25.下列选项中,描写黑色人在王宫中表演绝技的鲁迅小说是( )
A.《非攻》
B.《复仇》
C.《起死》
D.《铸剑》
26.下列选项中,描写黑色人在王宫中表演绝技的鲁迅小说是( )
A.《非攻》
B.《复仇》
C.《起死》
D.《铸剑》
27.从“五四”前夕至“五四”退潮期,鲁迅偶有诗歌创作的文体是( )
A.旧体诗
B.新诗
C.民歌体诗
D.打油诗
28.下列属于鲁迅翻译的作品是( )
A.《死魂灵》
B.《浮士德与城》
C.《铁流》
D.《静静的顿河》
29.鲁迅“宁信而不顺”的翻译原则,针对的作家是( )
A.林琴南
B.胡先
C.梁实秋
D.林语堂
30.鲁迅介绍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的文章是( )
A.《人之历史》
B.《科学史教篇》
C.《摩罗诗力说》
D.《文化偏至论》
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31.鲁迅到南京教育部任部员的时间是_______年。
32.1921年1月鲁迅发表著名杂文《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提出“_______”的革命口号。
33.鲁迅到上海不久,即1928年,创造社、太阳社根据形势的需要正式提倡_______。
34.《奔月》取材于民间流传的嫦娥奔月的神话,小说主人公是传说的善射英雄_______。
35.鲁迅痛苦地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的小说是_______。
36.鲁迅的《理水》歌颂了“______”式的人物-大禹。
37.鲁迅在《随感录五十七》_______中揭露了复古派对待白话志度的虚伪相。
38.左联五烈士被害两周年,鲁迅写了《______》,再次谴责侩子手的血腥罪行,赞扬先烈的高贵的品质。
39.鲁迅称《_______》的素材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所以该集所收,均属回忆散文。
40.鲁迅的诗歌接受了我国古代诗歌多方面的影响,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对以屈原为代表的《_______》的继承。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愿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
41.未名社
42.铁屋子
43.《坟》
四、简答题(4*6)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44.简述鲁迅清醒现实主义的主要特征。
45.简述鲁迅的民俗文化观。
46.简述鲁迅小说《呐喊》《彷徨》表现的“吃人”主题。
47.简述鲁迅历史小说《故事新编》的写作特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 10分,共30分。
48.试述鲁迅的人格魅力。
49.试述鲁迅小说与我国现实主义文学主潮的关系。
50.试述鲁迅《野草》对韧性战斗精神的歌颂。
机密★启用前
2019年10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鲁迅研究 参考答案
(课程代码 27039)
1-5:ABBDC
6-10:AABDB
11-15:CDDDB
16-20:BDBCB
20-25:CACBD
26-30:DAAC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31.1912
32.痛打落水狗
33.革命文学
34.后羿
35.《狂人日记》
36.中国脊梁
37.现在的屠杀者
38.为了忘却的纪念
39.朝花夕拾
40.楚辞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愿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
41.未名社:文学团体名,1925年成立,鲁迅是发起人和领导者。出版会刊《未名月刊》,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重要方面军。主要成员有鲁迅、韦素园、台静农等。着重翻译和介绍外国文学尤其是俄罗斯文学的团体。
42.铁屋子:出自鲁迅小说《呐喊·自序》,铁屋子比喻的是当时腐朽的中国社会,“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是比喻当时中国封建势力的顽固,而熟睡的人们正象征着浑浑噩噩的穷苦大众和泱泱百姓,清醒的少数者象征着少数想要救国救难的民族英雄和以笔为剑的文人墨客。
43.《坟》:是鲁迅最早的一部杂文集,所收包括早期所写的文言论文,是作者对五四之后中国历史国民性的解剖。
四、简答题(4*6)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44.简述鲁迅清醒现实主义的主要特征。
45.简述鲁迅的民俗文化观。
46.简述鲁迅小说《呐喊》《彷徨》表现的“吃人”主题。
47.简述鲁迅历史小说《故事新编》的写作特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 10分,共30分。
48.试述鲁迅的人格魅力。
49.试述鲁迅小说与我国现实主义文学主潮的关系。
50.试述鲁迅《野草》对韧性战斗精神的歌颂。
(2)本站自学考试信息供自考生参考,权威信息以各省(市)考试院官方为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