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密★启用前
2024 年 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考试
汽车学
(课程代码 08580)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 2B 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汽车行驶速度
A. 与发动机转速、车轮半径和传动系传动比成正比
B. 与发动机转速和车轮半径成正比,与传动系传动比成反比
C. 与发动机转速和传动系传动比成正比,与车轮半径成反比
D. 与发动机转速成正比,与车轮半径和传动系传动比成反比
2.汽车上坡行驶时,其行驶阻力包括
A. 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度阻力
B. 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加速阻力
C. 空气阻力、坡度阻力、加速阻力
D. 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度阻力、加速阻力
3.汽车行驶时的空气阻力
A. 与迎风面积和车速成正比
B. 与迎风面积的平方和车速成正比
C. 与迎风面积和车速的平方成正比
D. 与迎风面积的平方和车速的平方成正比
4.汽车能爬上的最大坡度是指
A. Ⅰ 挡最大爬坡度
B. Ⅱ 挡最大爬坡度
C. Ⅲ 挡最大爬坡度
D. Ⅴ 挡最大爬坡度
5.汽车行驶时,空气阻力所消耗的功率
A. 与迎风面积和车速成正比
B. 与迎风面积的 3 次方和车速成正比
C. 与迎风面积和车速的 3 次方成正比
D. 与迎风面积的 3 次方和车速的 3 次方成正比
6.汽车带挂车后省油是因为
A. 提高了汽车的质量利用系数,提高了发动机的负荷率
B. 提高了汽车的质量利用系数,降低了发动机的负荷率
C. 降低了汽车的质量利用系数,提高了发动机的负荷率
D. 降低了汽车的质量利用系数,降低了发动机的负荷率
7.确定汽车传动系的最大传动比时,需要考虑
A. 汽车的最大爬坡度、最低稳定车速和附着率
B. 汽车的最大爬坡度、最高车速和附着率
C. 汽车的最大爬坡度、最低稳定车速和最高车速
D. 汽车的加速时间、最高车速和附着率
8.峰值附着系数,与滑动附着系数的差别
A. 在干路面和湿路面上都较大
B. 在干路面和湿路面上都较小
C. 在干路面较大,在湿路面上较小
D. 在干路面较小,在湿路面上较大
9.制动侧滑的原因是
A. 车轮抱死
B. 制动器温度高
C. 左、右转向轮制动器制动力不相等
D. 制动器进水
10.汽车制动的全过程包括
A. 驾驶员反应时间、制动器的作用时间和持续制动时间
B. 驾驶员反应时间、持续制动时间和制动力的消除时间
C. 持续制动时间和制动力的消除时间
D. 驾驶员反应时间、制动器的作用时间、持续制动时间和制动力的消除时间
11.相对来讲,制动时附着条件利用较好的情况是
A. 前轮抱死拖滑,后轮不抱死
B. 前、后轮同时抱死拖滑
C. 前轮先抱死拖滑,然后后轮抱死拖滑
D. 后轮先抱死拖滑,然后前轮抱死拖滑
12.若使汽车的最高车速\(u_{max}\)大于发动机最大功率对应的车速\(u_{p}\),则
A. 汽车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都变好
B. 汽车的动力性变好,燃油经济性变差
C. 汽车的动力性变差,燃油经济性变好
D. 汽车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都变差
13.在下列制动器中,制动效能的稳定性最好的是
A. 盘式制动器
B. 领从蹄式制动器
C. 双领蹄制动器
D. 双向自动增力蹄制动器
14.同一辆汽车,其行驶车速提高 1 倍,空气阻力所消耗的功率增大
A. 2 倍
B. 3 倍
C. 6 倍
D. 7 倍
15.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是
A. 驱动轮的地面切向反作用力大于等于附着力
B. 驱动轮的地面切向反作用力大于附着力
C. 驱动轮的地面切向反作用力小于等于附着力
D. 驱动轮的地面切向反作用力小于附着力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16.常见的汽车通过性几何参数有
A. 纵向通过角
B. 接近角
C. 离去角
D. 最小转弯直径
E. 支撑通过性
17.间隙失效可分为
A. 顶起失效
B. 触头失效
C. 托尾失效
D. 性能失效
E. 结构失效
18.汽车的稳态转向特性可分为
A. 不足转向
B. 转向能力
C. 转向稳定性
D. 中性转向
E. 过多转向
19.汽车动力装置的参数系指
A. 发动机功率
B. 发动机转矩
C. 传动比
D. 传动效率
E. 最大车速
20.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基本内容有
A. 回正性
B. 转向半径
C. 转向盘中间位置操纵稳定性
D. 转向轻便性
E. 直线行驶性能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21.汽车动力性的评价一般采用三个方面的指标,它们分别是最高车速、加速时间和______。
22.汽车的驱动力由发动机的转矩经传动系传至______上来产生。
23.汽车的动力性一方面受______的制约,另一方面还受到轮胎与地面附着条件的限制。
24.在同一道路条件与车速下,虽然发动机发出的功率相同,但挡位越高,后备功率越小,发动机的负荷率越高,燃油消耗率越低,百公里燃油消耗量越______。
25.汽车加速行驶时,不仅平移质量产生惯性力,旋转质量还要产生惯性______。
26.发动机的燃油消耗率,一方面取决于发动机的种类及其设计制造水平,另一方面又与汽车行驶时发动机的______有关。
27.评定制动效能的指标是______和制动减速度。
28.载货汽车的比功率主要是根据______来确定。
29.常采用牵引系数、牵引效率及______三项指标来评价汽车的支承通过性。
30.变速器在不同挡位时,汽车的最大驱动力______。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31.滚动阻力
32.后备功率
33.汽车的通过性
34.抗热衰退性能
35.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36.滚动阻力系数与哪些因素有关?
37.超车时该不该换入低一挡的排挡?
38.为什么公共汽车起步后,驾驶员很快换入高档?
39.“车开得慢,油门踩得小,就一定省油” 或者 “只要发动机省油,汽车就一定省油” 这两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
40.已知汽车轴距为 L,质心至前轴距离为 a,至后轴距离为 b,质心高度为h_g},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系数为 β,根据汽车同步附着系数的定义,推导出同步附着系数φ₀ 用上述参数表示的表达式。
41.上题中,现知一汽车总质量 4075kg,前轴轴荷 1357kg,质心高度 886mm,轴距 2800mm,该车经常行驶的路面附着系数φ 为 0.65 – 0.75,试分析并确定其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的比例 (F_μ₁)/ (F_μ₂)应该是多少?
42.某汽车的轴距 L = 3.0m,质心至前轴距离 a = 1.55m,质心至后轴距离 b = 1.45m,前轮总侧偏刚度为 – 7000N/rad,后轮总侧偏刚度为 – 110000N/rad,汽车总质量 m = 2000kg。试求:
(1)侧向加速度aᵧ = 0.4g 时前后轮侧偏角绝对值之差;
(2)车速为 25m/s 时,转向半径比值R/R₀ 。
(2)本站自学考试信息供自考生参考,权威信息以各省(市)考试院官方为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