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课程代码 00661)
1、答案:D
题目详解:
(p5)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必须坚持唯物论的新闻本源观,真实准确地报道客观事物,实事求是地反映客观世
界。
2、答案:B
题目详解:(p9)用事实说话这一特点,决定了新闻语言的客观性。
3、答案:D
题目详解:(p13)20世纪 30年代后,又出现了只突出最有新闻价值,最能激起人们兴趣的部分要素的第二代导语。
4、答案:D题目详解:(p19)新闻作品研究是一种思维活动,它不能脱离思维活动的一般规律,其认识过程包括从感性到理性的两个认识阶段。
5、答案:C题目详解:(p20)当研究者根据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感受、理解,对作品加以分析鉴别时,就已经进入到研究的理性认识阶段了。
6、答案:B
题目详解:(p22)“唯理论”轻视生活,轻视事实,轻视感性经验,不从新闻作品实际出发,而是从条条出发。
7、答案:C
题目详解:(p25)穆青同志曾说:新闻报道要注意文采。
8、答案:B题目详解:(p30)我们在新闻作品研究中同样离不开创造性思维,以求对新闻作品作出具有独到见解的评析。
9、答案:B题目详解:
(p34)分析新闻主题,要注意把握它的舆论导向和社会意义,看其是否正确和深刻。
10、答案:D题目详解:(p39)写文章讲究谋篇布局,写新闻报道也要重视结构安排。
11、答案:B题目详解:
(p41)我们在分析新闻作品时,要注意剖析作者在运用各种表现手法表达新闻内容时,有哪些特色和成败得失。
12、答案:D题目详解:(p50)对比在新闻作品中还可用来描写和刻画人物,用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
13、答案:B题目详解:
(p56)消息是以简洁的文字,简明扼要的方式及时报道新闻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是最大量、最经常运用的一种报道形式。
14、答案:D
题目详解:
(p59)特稿通常不像消息那样采用“倒金字塔”结构,而是更多地采用“设悬念”的手法来开篇,显示出它注重趣味性、可读性的特点。
15、答案:D题目详解:(p65)一般而言,西方记者使用新闻背景来说明新闻事实产生的具体条件和原因,或将一些记者不便作出的判断通过背景性事实揭示出来,从而显示出“用事实说话”的力量。
16、答案:AD
题目详解:(p82)鉴于研究新闻作品这一新闻活动的特殊性,研究者除认真按照上述职业道德六条准则的要求做好自己的工作外,还有两点是需要特别加以注意的。研究新闻作品不是一种单纯的个人活动,其意义不仅在于通过对具体新闻作品的阅读,培养和提高鉴赏新闻作品的能力,学习成功的采写经验,更主要的是为了扩大优秀新闻作品的社会影响,促进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良好舆论环境的形成;同时也为了对新闻采写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作出科学的分析和总结,传播成功的采写经验,推动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发展。所以,研究者必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动机目的。
17、答案:AE
题目详解:(27)研究新闻作品时,必须有主体精神、自我意识渗入,这是符合分析、研究思维活动发生的规律的。不同的研究者必定受不同的立场、观点、理论水平、感情取向、生活经历、文化素养、审美趣味以及对新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其社会效果认识等等主体认知因素的制约,对同一新闻作品的认识、理解和评判自然不可能是完全客观的,因而具有研究的主观性。
18、答案:ABE
题目详解:(p87)《共产党员刘胡兰慷慨就义》是一篇人物新闻,学习时需理解文中的对话对表现主人公性格所起的作用,以及选材精练、叙述紧凑对短新闻写作的重要性。
19、答案:ABCD
题目详解:
(p54)对新闻作品综合性分析的几种方式:一是分析同一题材同一体裁的不同新闻作品。二是分析同一题材不同体裁的新闻作品。三是分析某一类专业报道的新闻作品。四是分析某一位记者的新闻作品。
20、答案:ABCDE题目详解:(p73-p83)新闻作品研究者应努力加强以下以方面的素养:一、政治素养二、理论素养三、专业素养四、知识素养五、道德素养。
21、参考答案:(p34-p39)(1)把握它的與论导向和社会意义,看其是否正确和深刻。(2)注意它是否鲜明和集中。 (3)与新闻作品所选择的角度联系起来进行研究。 (4)注意新闻主题寓于一定的事实之中,通过叙述一定的事实来说明和表现主题,用事实说话是新闻报道的基本特征。它寓理于事,以事明理。因而我们在分析新闻主题时,需注意这一特点。当然表现新闻主题不排斥在新闻作品中(如通讯)有必要的精当的议论。(5)考虑它是否符合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和特点。
22、参考答案:(p360-p361)一篇新闻作品的成功与否,既受其内部构成因素的影响,也受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在实事求是地研究新闻作品本身的同时,把视野扩展到与之有关的其他方面,如采制者、采写过程、传播效果等,把它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加以考察,是完全必要的。在这个整体体系中,新闻作品是研究的中心和主体,而新闻作品本身又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研究新闻作品,既要胸怀全局,又需剖析其各个局部是如何为表现全局的主旨和目的性而结合成一个整体的,这样才能深入把握其中的内蕴,作出确切的评价。
23、参考答案:
一、客观真实的报道手法这篇新闻作品以巴黎沦陷后的一个月为时间节点,通过对巴黎城内外的环境、社会现象、人们心态等多个方面的观察和记录,呈现出了巴黎沦陷后的真实面貌。作者采用客观、真实的报道手法,没有过多的情感渲染和主观评价,而是让读者通过阅读,自行感受和思考。这种报道手法不仅增强了新闻的可信度,也提高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二、细腻入微的描写
在《巴黎沦陷后一个月》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将巴黎沦陷后的社会景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无论是城市的废墟、混乱的秩序,还是人们的心态变化,都被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得栩栩如生。这种描写方式不仅增强了新闻的感染力,也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巴黎沦陷后的真实情况。
三、深刻的主题思想
这篇新闻作品不仅记录了巴黎沦陷后的社会现象,还通过这些现象揭示出了更深层次的主题思想。作者通过对巴黎沦陷后的观察和分析,表达了对战争、和平、人性等问题的深刻思考。这种主题思想不仅让这篇新闻作品具有了更高的思想价值,也激发了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四、独特的新闻视角
在《巴黎沦陷后一个月》中,作者采用了独特的新闻视角,从多个角度对巴黎沦陷后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报道。作者不仅关注了战争给城市带来的破坏和混乱,还关注了人们在战争中的生存状态和心理变化。这种独特的新闻视角不仅让这篇新闻作品具有了更高的新闻价值,也让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了巴黎沦陷后的真实情况。
五、简洁明快的语言风格
这篇新闻作品的语言风格简洁明快,用词准确生动。作者用简短的句子和精炼的词汇,将复杂的社会现象和人们的心态变化表达得淋漓尽致。这种语言风格不仅增强了新闻的可读性,也让读者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新闻内容。《巴黎沦陷后一个月》这篇新闻作品以其客观真实的报道手法、细腻入微的描写、深刻的主题。
综上所述,思想、独特的新闻视角和简洁明快的语言风格,展现出了其独特的新闻价值和写作特色。它不仅记录了巴黎沦陷后的社会现象,还通过这些现象揭示出了更深层次的主题思想,具有极高的思想价值和新闻价值。
24、参考答案:
一、选材独特,以小见大《桌上的表》的选材非常独特,它并没有选择战争中的重大事件或英雄人物作为报道对象,而是将目光聚焦在了一张普通的桌上的表上。然而,正是这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通过战士们的言行和内心活动,展现了人民军队严明的纪律和高尚的品德,从而达到了以小见大的效果。这种选材方式不仅使新闻更具可读性,也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二、叙事紧凑,结构清晰
这篇新闻作品的叙事非常紧凑,结构清晰。作者以时间为线索,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叙述,使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同时,作者还巧妙地运用了对话和内心独白等手法,使新闻更加生动、形象。此外,文章的首尾呼应也做得非常好,开头提到的表在结尾时再次被提及,不仅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也加深了读者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三、语言朴实,情感真挚
《桌上的表》的语言非常朴实,没有华丽的辞藻和过多的修饰,但却能够深入人心。作者通过战士们的语言和行为,展现了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感受,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们的喜悦、担忧和自豪等情感。这种情感的真挚表达不仅增强了新闻的可信度,也使读者更容易被新闻所感染。
四、主题深刻,具有时代意义
《桌上的表》所反映的主题非常深刻,它不仅仅是对人民军队严明纪律的赞扬,更是对那个时代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在战争年代,人民军队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离不开严明的纪律和高尚的品德。这种精神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它提醒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综上所述,《桌上的表》这篇新闻作品以其独特的选材、紧凑的叙事、朴实的语言和深刻的主题等特点,成为新闻写作中的佳作。它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社会价值。
25、参考答案:(参考范文)
喀拉昆仑之巅的忠诚与坚守—新闻作品的表达与文风评析
《屹立在喀拉昆仑之巅》这篇新闻报道,以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驻守在喀拉昆仑之巅的中国边防军人的生活与情感世界。文章在表达方式与文风上展现出独特的魅力,既具有新闻作品的客观真实,又饱含人文关怀的温情。首先,文章在表达方式上采用了纪实与抒情相结合的手法。记者通过实地采访,真实地记录了边防官兵在极端恶劣环境下的生活状态,同时穿插了战士们的内心独白与情感流露,使报道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这种表达方式不仅让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边防官兵的艰辛与付出,还能深刻体会到他们内心的孤独与坚守。
其次,文章在文风上呈现出朴实而深沉的特点。作者没有过多使用华丽的辞藻和修辞手法,而是用平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讲述了边防官兵的成边故事。这种文风不仅让读者感到亲切自然,更能引起读者对边防官兵的敬仰与同情。特别是在描述战士们对家人的思念、对祖国的忠诚时,文章更是充满了深沉的情感色彩,让人动容。
此外,文章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大自然对生命的吝啬与慷慨的对比,突出了边防官兵在艰苦环境下的坚韧与乐观;通过战士们对家人的思念与对祖国的忠诚的对比,展现了他们崇高的精神境界和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
综上所述,《屹立在喀拉昆仑之巅》这篇新闻报道在表达方式与文风上都具有鲜明的特色。它以其纪实与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朴实而深沉的文风以及巧妙的对比手法,成功地塑造了边防官兵的英雄形象,传递了他们的忠诚与坚守精神。
(2)本站自学考试信息供自考生参考,权威信息以各省(市)考试院官方为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