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古代汉语 试题
课程代码:00536
1 .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2. 答题前,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 用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 下列选项中,包含会意字的一组是( )
A. 本齒下
B. 丘初血
C. 朱高晴
D. 雞窴福
2. 下列对形声字形符声符分析正确的是( )
A. 徒:从彳走聲
B. 孟:从皿子聲
C. 颖:从禾頃聲
D. 雷:从雨田聲
3. 下列选项中,属于分化字关系的一组是( )
A. 没一殁
B. 雅 一 夏
C. 辯一變
D. 時 一 伺
4. 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字与括号中的字是异体字关系的一句是( )
A. 子為正卿,亡不越竟.(境),反不討賊,非子而誰?
B. 文士並餝.(飾),諸侯亂惑。
C. 景公不說.(悦),召而免之。
D. 雖在於厚禄尊位之臣,莫不敬懼而施.(惕)。
5、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用本字本义的一句是
A、誰谓河廣,曾不(崇)朝。
B、澤居苦水者,買庸而决(窴)。
C、願令得补黑衣之敷,以衞王宫。(没)死以闻。
D、遂(開)門纳衆。
6、下列 句中,加着重号部分属于复音词的一句是
A、女(股肱)周室,以夾輔先王。
B、今欲以先王之(zheng治)當世之民,皆守株之類也。
C、璧有瑕,請(指示)王。
D、(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
7、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句是
A、薛譚乃(謝)求反,終身不敢言歸。
B、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
C、我未之能(易)也。元,起易簧。
D、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8、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古今意义变化属于古代义项消失的是
A、子若免之,以(勸)左右,可也。
B、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C、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D、堯二女不敢以貴驕,事舜(親戚),甚有婦道。
9、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用本义的一句是
A、副有罪,當相(坐)。
B、君(過)矣,不若長安君之甚。
C、孟嘗君(顧)謂馮謾:“先生所属文市義者,乃今日見之。”
D、殺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災也。
10、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属于同义词连用的一句是
A、輿(朋友)交而不信乎?
B、昔秦國(負恃)其衆,貪于土地,逐我諸戎。
C、齊王聞之,君臣(恐懼)。
D、計(猶豫),未有所決。
11、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意义解释正确的一句是
A、老臣賤息舒祺,最少,不肖。(消停)
B、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担着)
C、子之傳zheng於子玉,曰:“以靖國也。”(延续)
D、男有分,女有歸。(职责)
12、下列句中,动词帶双宾语的一句是
A、惡不仁者,其焉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
B、大叔完聚,繕甲兵。
C、哀公問社於宰我。
D、天生民而立之君。
13、下列表述中,对“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為也”中“固”的用法描述正确的是
A、程度副词,表肯定
B、情态副词,表肯定
C、形容词,作状语
D、形容词,作定语
14、下列 句中,加着重号的词是代词的一句是将下列文句空缺的部分补充完整。
A、(或)百步而 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
B、以志吾過,(且)旌善人。
C、(若)弗輿,則請除之。
D、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
15、下列句中,加着重号部分表示约数的一句是
A、關山(三五)夜,客子憶秦川。
B、(什一),去關市之衞,今兹未能。
C、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兩三)人。
D、棗栗千石者(三)之。
16、下列句中, “為”作介词、引入动作原因的一句是
A、及莊公即位,爲之請制。
B、天下熙熙,皆爲利來。
C、胥之父兄為戮于楚。
D、江海所以能馬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17、下列 句中, “舆”作连词的一句是
A、沛公曰: “君安與項伯有故?”
B、天方授楚,未可輿爭。
C、日月逝矣,歳不我輿。
D、國輿國不相攻,家舆家不相亂。
18、下列句中,句末有疑问语气词的一句是
A、子見夫子乎?
B、如之何其可也?
C、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則将焉用彼相矣?
D、汲黯何如人哉?
19、下列选项中,对补注类文献描述正确的是
A、用分章析句的方式来解释古书
B、既解释经文又给前人的注作解释
C、在前人注释的基础上,重点修訂前人旧注
D、汇集各家注解合成一书,再加上自己的注解
20、“事出於沉思,義歸乎翰藻”采用的特殊表达方式是
A、互文
B、變文
C、用典
D、婉曲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二、古文背诵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将下列文句空缺的部分补充完整。
21、知不足 , ( )。知困,然後能自强也。
22、已行,( ),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
23、清濁、小大,短長、疾徐,( 、 ),遲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濟也。
24、凡用兵之法,( ),破國次之。
25、( ),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
26、鹏之背,( );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
三、释词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5分)
27、(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
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
冀:
28、(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
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樂群。
離:
29、(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
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鮮死焉。
鲜:
30、(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
臣聞法古無過,循禮無邪。君其圜之。
圜:
31、(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
度我至軍中,公乃入。
度:
(二)说明下列句中加着重号词的词性和作用。(5分)
32、王誰輿焉不善?
輿:
33、嚮之壽民,今爲殤子矣。
矣:
34、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耳:
35、故有君子,則法雖省,足以徧矣。
雖:
36、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以: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
37、指出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哪些用的是本字,哪些用的是通假字,并说明如何区分本字和通假字。(6分)()
(1)()汝穎以焉險,江漢以爲池。 汝 :
(2)重爭士囊,非下也,權 重也。 囊:
(3)適百里者宿春糧。 春:
(4)左師觸龍言愿見太后。太后盛氣而胥之。 胥:
38、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词的意义,并分析每组词之间的差异。(6分)()
(1)吏不誅则亂法,誅之則君不安。
誅:
大史書曰:“趙盾弑其君。”以示于朝。
弑:
(2)巧言令色足恭。
恭:
實客主恭,祭祀主敬。
敬:
39、指出下列句中用作状语的名词,并解释其意义。(8分)
(1)秋水時至,百川灌河。
(2)昔韓娥東之齊。
(3)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
(4)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五、古文翻译题,把下面短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40、把下段文章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齊侯陳諸侯之師, 與屈完乘而觀之。膂侯曰:“豈不榖是焉? 先君之好是繼!舆不縠同好,如何?”對曰:“君惠徼福於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顯也。”齊侯曰:“以此衆戰,誰能禦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對曰:“君若以德綏諸侯,誰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國 方城以爲城, 漢水以為池。雖衆, 無所用之!”
40. 舆屈完乘而觀之
41. 豈不榖是馬
42. 先君之好是繼
43. 君若以德綏諸侯,誰敢不服
44. 漢水以爲池
45. 無所用之
六、古文标点题,用现代标点符号标点下面的文言短文。(12分)
46、
王 冕 者 諸 暨 人 七 八 葳 時 父 命 牧 牛 隐 上 竊 入 學 舍 聽 諸 生 誦 書 聽 已 輒 默 記 暮 歸 忘 其 牛 或 牽 牛 來 责 蹊 田 父 怒 橽 之 已 而 復 如 初 母 曰 兒 癡 如 此 曷 不 聽 其 所 為 冕 因 去 依 僧 寺 以 居 夜 濳 出 坐 佛 膝 上 執 策 映 長 明 燈 讀 之 琅 琅 達 旦 佛 像 多 土 偶 獰 恶 可 怖 冕 小 兒 恬 若 不 見 安 陽 韓 性 聞 而 異 之 錄 為 弟 子 學 遂 焉 通 儒
七、古文阅读题,阅读下面一段古文,解答文后提出的问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秦人逢氏有子,少而慧,及壯而有迷罔之疾。聞歌以爲哭,視白以爲黑,響香以爲朽,當甘以為苦, 行非以爲是:意之所之,天地、四方、水火、寒暑,無不倒錯者焉。 楊氏告其父曰: “鲁之君子多術藝,將能已乎? (汝奚不訪)焉?”其父之魯,過陳,遇老聃,因告其子之證。老聃曰:“(汝庸知汝子之迷乎)?今天下之人皆惑於是非,昏於利害。 (同疾者多,固莫有覺者)。且一身之迷不足傾一家, 一家之迷不 足倾一鄉, 一鄉之迷不足傾一國, 一國之迷不足倾天下。 天下盡迷,孰正之哉?向使天下之人其心盡如汝子,汝則反迷矣。哀樂、聲色、臭味、是非,孰能正之?且吾 之此言未必非迷,而况魯之君子, 迷之尤者,焉能解人之迷哉?赢汝之糧,不若遺歸也。”
(一)解释文中加着重号词语的意义。(6分)
47. 慧:
48. 訪:
49. 因:
50. 證:
51. 臭:
52. 尤:
(二)指出下列句中加着重号字的词义和词性。(4分
53. 汝(奚)不訪焉
54. 汝(庸)知汝子之迷乎
( 三 )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55. 行非以爲是
56. 同疾者多,固莫有觉者
57. 天下盡迷,孰正之哉
(四)58 .老聃认为天下人都患了什么病?老聃 给秦人逢氏的建议是什么?请用现代汉语陈述。(4分)
(2)本站自学考试信息供自考生参考,权威信息以各省(市)考试院官方为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