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自考01572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考试大纲

高纲 4255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01572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

南京林业大学编(2024年)

Ⅰ 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园林专业(专升本)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设置本课程,旨在向考生介绍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理解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的方法,掌握区域绿地规划、城市绿地规划、树种与古树名木保护规划、绿地防灾避难规划等专项规划的主要内容和规划要点,使考生初步具有从事城市绿地科研和规划设计的能力,培养考生系统、宏观思考解决城乡绿地空间问题的思维能力。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这门课程实践性与理论性并重,属于一门应用性基础理论课程。根据上述特点,本课程既考核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也考核分析与解决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能力,并且对后者有所侧重。

二、课程目标

课程设置的目标是使得考生能够:
1.掌握与城市绿地系统相关的概念、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城市绿地规划的起源与发展,了解绿地监测与分析的主要方法,掌握我国现行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等行业规范。
2.理解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工作内容和编制程序。
3.掌握区域绿地规划、城市绿地系统布局规划、树种规划与古树名木保护规划、城市绿地防灾避险规划等专项规划的主要内容和规划要点。
4.客观、公正、有效地检验考生掌握本课程知识及相应能力的状况。5.有利于提高考试的信度和效度,有助于自学考试标准化、规范化。

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的重点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规划方法;城乡绿地产生与发展、绿地监测与分析;城乡绿地系统规划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区域绿地系统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本课程的难点为:我国现行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工作内容和编制程序;城市绿地系统布局规划。

Ⅱ 考核目标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课程主要从识记、领会、应用三个层次对考生进行考核,各层次要求考生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为:
识记:要求考生能够识别和记忆本课程中有关城市园林绿地规划概念及规划理论的主要内容,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做正确的表述、选择和判断。
领会:要求考生能够领悟和理解本课程中有关城市园林绿地规划概念及规划理论的内涵及外延,理解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的有关规定,并能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对城市园林绿地规划有关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证,做出正确的判断、解释和说明。
应用: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已知的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理论,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做出正确的判断。

Ⅲ 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第一章 城市绿地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并掌握城市绿地与城市绿地系统的相关概念、内涵,领会城市绿地系规划的性质、任务与目的,领会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其他相关规划之间的关系。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识记:①城市绿地与绿地系统规划的概念、内涵。领会: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性质与任务;②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目的;③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④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关系;⑤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关系;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景观规划设计的关系。

三、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本章重点:①城市绿地与绿地系统规划的概念、内涵;②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性质;③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④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关系;⑤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关系;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景观规划设计的关系。
本章难点: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任务;②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目的。

第二章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产生与发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的学习目的是要求掌握国外近现代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起源、发展;理解现代城市规划思想对城市绿地规划的影响;了解我国城市绿地建设和发展情况。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识记:①国外近现代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起源、发展概况;②绿带规划;③绿道规划;④我国城市绿地建设和发展情况。
领会:①现代城市规划思想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产生的影响;②绿地系统规划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应用:①运用田园城市、邻里单位、波士顿公园规划、麦克哈格的生态思想、生态城市等现代城市规划思想,对现有的城市模式和问题进行判断和分析。

三、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本章重点:①国外近现代城市绿地系统规划;②现代城市规划思想对城市绿地规划的影响。
本章难点:①结合案例灵活的运用田园城市、邻里单位、波士顿公园规划、麦克哈格的生态思想、生态城市等现代城市规划思想。

第三章 绿地的监测与分析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绿地监测的方法;掌握基于景观生态的规划分析内容及方法;掌握绿地规划适宜性分析、可达性分析的原理、方法及技术路线。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识记:①3S 技术含义;②绿地总量、人均绿地面积、绿地率、公共绿地面积、公共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的含义;③基于景观生态的规划分析内容及方法;④景观生态学常用的景观指数;⑤绿地规划适宜性分析、可达性分析的原理、方法及技术路线。
领会:①绿地监测的方法;②公园绿地可达性分析方法。
应用:①3S 在绿地系统规划与分析中的应用;②应用景观生态学理论进行绿地的分析和评价;③城市绿地适宜性评价方法和技术路线应用

三、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本章重点:①绿地总量、人均绿地面积、绿地率、公共绿地面积、公共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的含义;②绿地规划适宜性分析、可达性分析的原理。本章难点:①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进行绿地的分析和评价;②城市绿地适宜性评价方法和技术路线应用。

第四章 城市绿地分类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国外城市绿地分类情况,掌握我国现行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掌握各类绿地的含义、内容及规划要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识记:①我国现行城市绿地分类标准;②公园绿地、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历史名园、遗址公园、游乐公园、游园、防护绿地、广场用地、附属绿地、区域绿地、风景游憩绿地、生态保育绿地、区域设施防护绿地、生产绿地的含义;③各类绿地的规划要点。
领会:①国外城市绿地分类情况;②我国各时期的城市绿地分类情况。应用:①我国现行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在绿地系统规划中的应用。

三、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本章重点:①我国现行城市绿地分类标准;②城市绿地各论中的概念与定义,各类绿地的规划要点。
本章难点:①我国现行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在绿地系统规划中的应用。

第五章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工作内容和编制程序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依据、原则、布局方法、布局形态及常用规划指标,了解我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的程序。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识记: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依据和原则;②绿地系统布局方法;③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指标。
领会:①城市绿地系统的布局形态与模式。
应用:①我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的程序。

三、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本章重点:①绿地系统布局方法;②我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的程序。本章难点:①城市绿地系统的布局形态与模式。

第六章 区域绿地系统规划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区域绿地规划的概念、主要功能,了解我国风景名胜区基本概况,掌握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内容、程序,了解美国国家公园的性质与历史及规划体系的主要内容;了解日本国立公园体系;掌握绿道规划。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识记:①区域绿地规划的概念、主要功能;②我国风景名胜区基本概况;③风景资源评价的内容;④风景资源的分类;⑤美国国家公园的性质与历史及规划体系的主要内容;⑥日本国立公园体系;⑦绿道规划。领会:①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内容、程序;②典型区域绿地规划内容和规划要点。
应用:①国内外区域绿地规划内容及规划要点的异同。

三、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本章重点:①区域绿地规划的概念、主要功能;②风景资源的分类。本章难点:①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内容、程序。

第七章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本章内容不作考核要求)

第八章 城市绿地系统树种规划与古树名木保护规划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树种规划中树种选择的基本原则、树种规划的基本方法;了解常用的绿化树种;了解珍稀、濒危植物和古树名木的含义概念、保护和编制规划的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识记:①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含义;②古树名木的概念;③常用的绿化树种。领会:①树种规划中树种选择的基本原则;②树种规划的基本方法;③编制保护古树名木规划的基本工作步骤。
应用:①城市绿地系统树种规划与古树名木保护规划应用。

三、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本章重点:①树种规划中树种选择的基本原则;②树种规划的基本方法。本章难点:①城市绿地系统树种规划与古树名木保护规划应用。

第九章 城市绿地防灾避险规划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城市绿地的防灾避险功能;掌握城市绿地防灾避险规划的原则及分类规划、分级规划。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识记:①城市绿地防灾避险功能;②城市绿地防灾避险规划目标;③城市防灾避险功能绿地分类规划。
领会:①城市绿地防灾避险规划的原则;②城市防灾避险功能绿地分级规划。应用:①城市绿地的防灾避险功能;②城市绿地防灾避险规划在实践案例中的应用。

三、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本章重点:①城市绿地防灾避险功能;②城市绿地防灾避险规划的原则。本章难点:①城市防灾避险功能绿地分级规划。

Ⅳ 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

一、自学考试大纲的目的和作用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是根据专业考试计划的要求,结合自学考试的特点而确定。其目的是对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课程考试命题进行指导和规定。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明确了课程学习的内容以及深广度,规定了课程自学考试的范围和标准。因此,它是编写自学考试教材和辅导书的依据,是社会助学组织进行自学辅导的依据,是考生学习教材、掌握课程内容知识范围和程度的依据,也是进行自学考试命题的依据。

二、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与教材的关系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是进行学习和考核的依据,教材则列出了考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基本内容与范围,教材的内容是大纲所规定的课程知识和内容的扩展与发挥。课程内在教材中可以体现一定的深度或难度,但在大纲中对考核的要求一定要适当。
大纲与教材所体现的课程内容应基本一致,大纲中的课程内容和考核知识点,教材里一般也要有;反过来,教材里有的内容,大纲里就不一定体现。

三、关于自学教材

本课程使用教材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许浩、谷康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20 年。

四、关于自学要求和自学方法的指导

本大纲的课程基本要求是依据专业考试计划和专业培养目标而确定的。课程基本要求还明确了课程的基本内容,以及对基本内容掌握的程度。基本要求中的知识点构成了课程内容的主体部分。因此,课程基本内容掌握程度、课程考核知识点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核的主要内容。

为了有效地指导个人自学和社会助学,本大纲已指明了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在章节的基本要求中一般也指明了章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考生在自学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在全面系统学习的基础上理解和掌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学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要把握全册教材的结构体系,掌握内在线索;②学习各章时要理清知识要点和脉络,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③注意区分相近的概念和相通的方法,并掌握它们之间的联系;④在全面系统学习的基础上要掌握重点。

2.理论联系实际,将方法的原理学习与应用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包括联系城市绿地建设的实际,城市绿地规划的实际,以及日常社会生活的实际。考生应以改革的意识、科学研究的意识,满腔热忱地从实际中发现和提出问题,运用所学的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以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研究能力,同时要具体、丰富、深刻地理解教材内容。

五、应考指导

1.如何学习
周全的计划和组织是学习成功的法宝。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①在学习时,一定要跟紧课程并完成作业。②为了在考试中做出满意的回答,必须对所学课程的内容有很好的理解。③可以使用“行动计划表”来监控学习的进展。④阅读课本时最好做读书笔记,如有需要重点主要的内容,可以用彩笔来标注。如:红色代表重点;绿色代表需要深入研究的领域;黄色代表可以运用在工作之中的知识点。还可以在空白处记录相关网站、文章等。

2.如何考试
一是卷面要整洁。评分教师只能为他能看懂的内容打分,而书写工整、段落与间距合理、卷面赏心悦目有助于教师评分。二是在答题时,要回答所问的问题,而不能随意地回答,要避免超过问题的范围。

六、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社会助学者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课程内容和考核要求,认真钻研指定教材,明确本课程与其他课程不同的特点和学习要求,对考生进行切实有效的辅导,引导他们防止自学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偏向,把握社会助学的正确导向。

2.正确处理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关系,努力引导考生将识记、领会与应用联系起来,有条件的应适当组织考生开展科学研究实践,学会把基础知识和理论转化为应用能力,在全面辅导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和提高考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要正确处理重点和一般的关系。课程内容有重点与一般之分,但考试内容是全面的。社会助学者应指导考生全面系统地学习教材,掌握全部考试内容和考核知识点,在此基础上突出重点。总之,要把重点学习与兼顾一般相结合,防止孤立地抓重点,甚至猜题、押题。

七、对考核内容的说明

1.本课程要求考生学习和掌握的知识点内容都作为考核的内容。课程中各章的内容均由若干知识点组成,在自学考试中成为考核知识点。因此,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中所规定的考试内容是以分解为考核知识点的方式给出的。由于各知识点在课程中的地位、作用以及知识自身的特点不同,自学考试将对各知识点分别按三个能力层次确定其考核要求。

2.在考试之日起 6 个月前,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国务院颁布或修订的行业法规都将列人相应课程的考试范围。凡大纲、教材内容与现行行业法规不符的,应以现行行业法规为准。命题时也会对我国城市绿地建设发展的重大方针政策的变化予以体现。

八、关于考试命题的若干规定

1.本课程的命题考试,应根据本大纲所规定的课程内容和考核要求来确定考试范围和考核要求,不能任意扩大或缩小考试范围,提高或降低考核要求。考试命题要覆盖到各章,并适当突出重点章节,体现本课程的内容重点。
2.本课程在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大致为:识记占40%,领会占 40%,应用占 20%。
3.本大纲各章所规定的课程内容、知识点及知识点下的知识细目,都属于考核的内容。考试命题既要覆盖到章,又要避免面面俱到。要注意突出课程的重点、章节的重点,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度。其中第七章主要是案例介绍,可不做本课程的考试内容。
4.命题不应有超出大纲中考核知识点范围的题,考核要求不得高于大纲中所规定的相应的最高能力层次要求。命题应着重考核考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是否了解或掌握,对基本方法是否会用或熟练运用。不应出与基本要求不符的偏题或怪题。
5.要合理安排试题的难易程度,试题的难度可分为:易、较易、较难和难四个等级。每份试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分数比例一般为:2:3:3:2。必须注意试题的难易程度与能力层次有一定的联系,但二者不是等同的概念。在各个能力层次中对于不同的考生都存在着不同的难度,考生切勿混淆。6.本课程考试命题的主要题型一般有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等题型。
7.本课程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评分采用百分制,60 分为及格。考生只准携带 0.5 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铅笔、圆规、直尺、三角板、橡皮等必需的文具用品。不可携带计算器。

附录 题型举例

一、单项选择题
1.被称为绿色的文物和活化石的是( )
A.珍稀植物 B.古树名木 C.濒危植物 D.特色植物参考答案: D

二、名词解释题
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参考答案:城市一定区域范围内各类公园(公共)绿地总面积与该区域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三、简答题
1.简述我国的公园绿地规划存在问题。
参考答案:
(1)公园绿地让位于其他城市建设用地,见缝插针、布局不均衡。(2)只有人均公园面积数量指标,缺少公园绿地空间分布的指标。(3)现行的公园绿地布局方法很少关注居民对公园绿地及其提供服务的有效性。

四、论述题
1.试述城市绿地防灾避险规划总则。
参考答案:
规划目标基于城市绿地的防灾避险功能,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框架下,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层次及布局为依托,针对各类灾害类型,结合城市的人口分布、绿地建设现状及服务半径,统筹安排,合理布局,形成城乡一体、功能完善、系统完整、层级性突出,具有综合防灾能力的城市防灾避险绿地体系,能较好地指导下一步防灾避险绿地设计与建设及相关防灾避险的法律法规的制定,从而满足在防御灾难和灾难发生时全体居民在各个灾难时序中的避难要求。规划原则主要包括规划引领、因地制宜;平灾结合、以人为本;科学设置、合理布局。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赞赏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