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自考07557家畜传染病与寄生虫学考试大纲

甘肃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课程考试大纲
专业名称:动物医学(专升本)
专业代码:090401

课程名称:家畜传染病与寄生虫学

课程代码:(07557)

甘肃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 制定
2024 年 3 月

目 录

Ⅰ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
Ⅱ 课程内容和考核要求
Ⅲ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Ⅳ 题型示例

Ⅰ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家畜传染病与寄生虫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的专业课。主要特点是基本概念、基本知识较广,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也较多,涉及动物医学中的一些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是研究畜禽传染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终止条件以及预防和消灭这些传染病方法的综合性学科。学习时应掌握基本概念,从简到繁,并注意比较各种疾病的同异地方,融会贯通,综合理解。

二、课程在本专业中的地位、任务和作用

家畜传染病与寄生虫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临床学科,也是动物医学专业和动物性食品卫生检疫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家畜传染病学是研究家畜传染病的发生、发展的规律、终止条件,以及预防和消灭这些传染病方法的科学。家畜传染病是制约当前畜牧业健康发展并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一种群发病,同时,该病也影响人民的身体健康,具有公共卫生意义。因此,要在学习兽医基础理论和专业基础课之后,加深和具体地学习各种畜禽重要传染病诊断和预防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尤其是掌握在当前畜牧业走向集约化,规模化的饲养模式后,特别需要掌握动物传染病发生的新特点及防治措施。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1.使学生掌握动物传染病的传染过程和流行过程;动物传染病的防疫措施;人畜共患传染病、猪的传染病、反刍动物的传染病、家禽的传染病、其他动物传染病以及国内外新发动物传染病的分布、病原、流行病学、发病机理、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和防制等方面的理论与技术。
2.掌握兽医寄生虫学和寄生虫病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原则;熟悉所学习的各类寄生虫形态学、生理学、分类学、生物学和生态学等相关内容;掌握各种寄生虫病学的流行病学、症状表现、病理变化、免疫、诊断方法及防病治病的原则措施。
3.具有初步研究和解决动物传染病与寄生虫学相关问题的实践能力。

四、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临床学科,是本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先修课程有解剖组织胚胎学、动物生理学、家畜病理学、兽医药理学、兽医微生物学和兽医免疫学等,与之相关的专业课有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学等。

Ⅱ 课程内容和考核要求

绪论

(1)兽医传染病学的定义、性质、任务以及在兽医学科中的地位。
(2)兽医传染病学课程的重要性。
(3)兽医传染病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发展简史、取得的成就、国内外兽医传染病学研究动态及今后的任务。
1. 识记:兽医传染病学的定义、性质、任务以及在兽医学科中的地位;
2. 领会:动物传染病的危害性、兽医传
染病学课程的重要性及动物传染病防控研究的发展方向。

第一章 动物传染病的传染过程和流行过程

第一节 感染及其分类
1.识记:感染与传染病的概念;各种感染类型概念;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染液的发展分期;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概念。
2.领会:感染与传染病发生的内因和外因;各种感染类型的主要特点;传染液的基本特征的临床意义;了解传染病潜伏期的生物学意义;直接传播和间接传播的种类或方式。
3. 简单应用:动物传染病的发展阶段;动物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动物传染病的特征。
4.综合应用:动物传染病的流行规律。
第二节 动物传染病的特征及其发展阶段
第三节 动物传染病的分类
第四节 动物传染病流行过程
第五节 疫源地和自然疫源地
第六节 传染病流行特征
第七节 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对流行过程的影响

第二章 动物传染病的防疫措施

第一节 动物预防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内容
1.识记:传染病防疫工作的基本原则;传染病检疫的概念;传染病的免疫预防的概念;传染病的隔离、封锁和消毒的概念;一类传染病病畜尸体及污染环境处理原则。
2.领会:传染病防疫工作的主要内容;传染病的诊断方法和疫情报告要求;传染病的免疫与药物预防具体方法;传染病的隔离、封锁和消毒的种类和方法;传染病病畜的治疗方法。
3. 简单应用:动物传染病检疫的种类;传染病隔离、封锁方法。传染病防疫工作的基本原则;传染病的免疫预防。
4.综合应用:传染病的消毒措施。
第二节 疫情的报告与诊断
第三节 消灭传染病
第四节 切断传播途径
第五节 保护易感动物群
第六节 中长期动物疫病防制规划和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

第三章 人兽共患传染病

第一节 人兽共患的病毒性传染病痘病、口蹄疫、流行性感冒、狂犬病、
1.识记:炭疽、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巴氏杆菌病、结核病等传染病的病原特点;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结核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口蹄疫、狂犬病、流行性感冒、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等传染病的病原、流行病学特点。
流行性乙型脑炎、轮状病毒感染、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症状、流行病学、病理剖检变化、防治措施、公共卫生安全。

2.领会:破伤风的发病机理;布鲁氏菌病、弯杆菌病、葡萄球菌病、衣原体病临床表现特点;痘病、日本乙型脑炎、狂犬病、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等传染病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特点。
3.简单应用:沙门氏菌病、巴氏杆菌病的临床表现特点及诊断要点;结核病、链球菌病诊断与防制要点;乙型脑炎、伪狂犬病、流行性感冒的临床表现特点及诊断要点。
4.综合应用:大肠杆菌病综合防制;口蹄疫、伪狂犬病、流行性感冒的综合防制。
第二节 人兽共患的细菌性传染病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巴氏杆菌病、布氏杆菌病、结核病、炭疽、破伤风、葡萄球菌病、链球菌病、李氏杆菌病、坏死杆菌病、钩端螺旋体病;症状、流行病学、病理剖检变化、防治措施、公共卫生安全。

第四章 猪的传染病

第一节 猪的病毒性传染病
猪瘟、非洲猪瘟、猪伪狂犬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细小病毒感染、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圆环病毒病、猪水疱病;症状、流行病学、病理剖检变化、防治措施。
1.识记:猪丹毒、猪链球菌病、猪瘟等传染病的病原和流行病学特点;猪丹毒、猪链球菌病的临床表现类型;猪瘟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特点;猪繁殖障碍性传染病、猪呼吸道传染病、猪腹泻性传染病的临床特点。
2.领会:非洲猪瘟、猪水疱病、细小病毒学、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猪气喘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梭菌性肠炎、猪痢疾、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特点。
3.简单应用:猪丹毒、猪链球菌病诊断与防制要点;几种主要繁殖障碍性疾病的鉴别诊断要点;几种主要呼吸传染病的鉴别诊断要点;几种主要腹泻性传染病的鉴别诊断要点。
4.综合应用:猪瘟、猪细小病毒感染猪、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传染性胃炎的综合防制。
第二节 猪的细菌性传染病
猪丹毒、仔猪梭菌性肠炎、猪痢疾、猪气喘病、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副猪嗜血杆菌病;症状、流行病学、病理剖检变化、防治措施。

第五章反刍动物传染病

第一节 反刍动物的病毒性传染病
牛流行热、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恶性卡他热、蓝舌病、小反刍兽疫、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肺疫);症状、流行病学、病理剖检变化、防治措施。
1.识记:气肿疽、放线菌病、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牛流行热等传染病的病原;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临床表现类型;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特点;羊梭菌性疾病、羊支原

第二节 反刍动物的细菌性传染病
羊梭菌性疾病、羊支原体性肺炎;症状、流行病学、病理剖检变化、防治措施。体性肺炎、羊口疮、蓝舌病、绵羊痒病;蓝舌病的临床表现类型。
2.领会:牛流行热临床表现特点;羊口疮、绵羊痒病临床表现特点。
3.简单应用:羊梭菌性疾病诊断与防制要点;牛传染性鼻气管炎诊断与防制要点。
4.综合应用:蓝舌病的综合防制;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的综合防制。

第六章 马属动物的传染病

第一节 马属动物的病毒性传染病
马传染性贫血、马传染性脑脊髓炎、马传染性胸膜肺炎、非洲马瘟、马病毒性动脉炎、马传染性支气管炎。
1. 识记:鼻疽、马腺疫、马传染性贫血等传染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断与防制要点;
2.领会:马类鼻疽、流行性淋巴管炎、马传染性脑脊髓炎等传染病的病原、临床表 现特点;马传染性子宫炎、流行性淋巴管炎。
第二节 马属动物的细菌性传染病

第七章 家禽的传染病

第一节 禽的病毒性传染病
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马立克病、传染性法氏囊病、鸡传染性贫血、禽腺病毒感染症状、流行病学、病理剖检变化、防治措施。
1.识记: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传染性支气管炎、鸭瘟、鸭病毒性肝炎、小鹅瘟等传染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断与防制要点;鸡马立克氏病的临床表现类型。
2.领会:鸡败血支原体感染、传染性鼻炎、传染性喉气管炎、禽白血病、鸭传染性浆膜炎等传染病的病原和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特点及诊断与防制要点。
3.简单应用:传染性法氏囊病诊断与防制要点。
4.综合应用:新城疫的诊断与综合防制。

第二节 禽的细菌性传染病
鸭瘟、小鹅瘟;症状、流行病学、病理剖检变化、防治措施。

第八章 兔、犬、猫和貂等动物的传染病

第一节 兔、犬、猫和貂等动物的病毒性传染病
兔病毒性出血症、犬瘟热、犬传染性肝炎、犬细小病毒病、犬冠状病毒腹泻、犬副流感病毒感染、猫泛白细胞减少症、貂病毒性肠炎、貂阿留申病。
1.识记:兔病毒性出血症、犬瘟热的临床特点及诊断与防制要点。
2.领会:兔梭菌性下痢、兔密螺旋体、兔葡萄球菌病、犬细小病毒感染、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等传染病的病原、临床表现特点。
第二节 兔、犬、猫和貂等动物的细菌性传染病
兔梭菌性下痢、兔密螺旋体、兔葡萄球菌病

第九章 寄生虫学

第一节 寄生虫学基本理论及概念
第二节 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寄生虫免疫的相关概念和特点
第三节 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
1. 识记:寄生虫学基本概念:何谓寄生(生活),寄生虫及宿主的主要类型和定义,寄生虫的分类及命名方法。
2.领会: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寄生虫感染的 4 个方面来源及 5 条感染途径,寄生虫对宿主的影响(危害)方式,土源性寄生虫、土源性发育、生物源性寄生虫及生物源性发育的概念。寄生虫生活的建立条件:6 个条件。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生物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寄生虫免疫:何谓功能性抗原、非功能性抗原、不完全免疫、自愈现象及带虫免疫。
3.综合应用:寄生虫病实验室生前和死后诊断的方法,粪便检查和血液检查的各种具体方法及步骤。

第十一章 绦虫病

第一节 绦虫的形态结构及发育。
第二节 猪囊尾蚴病
第三节 牛囊尾蚴病
第四节 棘球蚴病
第五节 脑多头蚴病
1. 识记:概述中的绦虫分类、多节亚纲绦虫的形态结构及绦虫的发育,
2.领会:猪囊尾蚴病、牛囊尾蚴病、棘球蚴病、棘球蚴病、脑多头蚴病:病原的形态特征,生活史,致病作用,症状表现及防治措施。
3.简单应用:能利用寄生虫诊断技
术,诊断疾病并进行初步治疗。
4.综合应用:绦虫病诊断与综合防制。

第十二章 线虫病

第一节 线虫分类、形态特征及发育
第二节 蛔虫病
第三节 牛羊消化道线虫病
第四节 旋毛虫病
1. 识记:线虫分类、形态特征及发育,各种线虫病的病原种类、形态、生活史、流行病学、致病作用、症状表现、病理变化、诊断方法、治疗及预防措施。
2.领会:蛔虫病(重点为猪蛔病)、牛羊消化道线虫病、旋毛虫病病原种类及寄生部位,主要形态特征,诊断方法及防治措施。
3.简单应用:能利用寄生虫诊断技
术,诊断疾病并进行初步治疗。
4.综合应用:线虫病诊断与综合防制。

第十三章 节肢动物病

第一节 节肢动物的形态结构及发育
第二节 硬蜱
第三节 螨病
第四节 牛皮蝇蛆病
1. 识记:蛛形纲与昆虫纲的形态区别,危害的各种方式,机械性传播、生物性传播、完全变态及不完全变态的概念。
2.领会:硬蜱、螨病、牛皮蝇蛆病:病原形态、生活史,致病作用及症状,流行病学,诊断方法及防治措施。
3.简单应用:能利用寄生虫病诊断技
术,诊断疾病并进行初步治疗。
4.综合应用:节肢动物病诊断与综合防制。

第十四章 原虫病

第一节 线虫分类、形态特征及发育
第二节 球虫病
第三节 弓形虫病
1. 识记:原生动物的特征及繁殖方式,各主要原虫病的病原种类、形态、生活史、流行病学、致病作用、症状表现、病理变化、诊断方法、治疗及预防措施。
2.领会: 球虫病、弓形虫病:病学形态特征、生活史、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症状表现,病理变化,诊断方法及防治措施。
3.简单应用:能利用寄生虫病诊断技
术,诊断疾病并进行初步治疗。
4.综合应用:原虫病诊断与综合防制

Ⅲ 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

一、本大纲的作用

本自学考试大纲是根据动物医学专业自学考试计划的有关规定而编写的,其为个人自学、社会助学、考试命题、编写教材和自学辅导材料的重要依据。个人自学、社会助学、考试命题、编写教材和自学辅导材料,必须与大纲规定的课程内容和考核知识点基本一致。
大纲各章所规定的基本要求、知识点及知识点下的知识细目,都属于考核内容。大纲中未列出的知识点则不属于必须掌握的内容,也不属于考核内容。

二、学习要求与考核要求的说明

本大纲的课程基本要求是依据本专业计划和专业培养目标而确定的,其明确了课程的基本内容以及应掌握的程度,大纲中课程考核知识点是考试考核的主要内容。在学习目的与要求中,对自学教材各章、节内容掌握的程度要求由低到高分为四个层次,依次为了解、理解、掌握、熟练掌握。
本课程考试内容基本体现在各章节的考核知识点中。由于各知识点在课程中的地位、作用以及知识自身特点不同,故在“考核要求”中分别按四个认知层次确定考核要求,从低到高依次是:
识记:要求应考者能够对知识点,如名词、定义、概念、性质等有清晰的认识,并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领会:要求应考者能够对知识点,在识记的基础上有一定的理解,清楚地知道与有关知识点的联系与区别,并能做出正确的表述和解释。
简单应用:要求应考者能够运用各章节少数几个知识点,解决简单问题。
综合应用:要求应考者能够运用各章节多个知识点,解决本课程理论联系实际中较为复杂的问题。

三、自学教材与参考教材

(一)自学教材:
1.陈溥言主编,兽医传染病学(第 6 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
2.索 勋. 兽医寄生虫学(第四版).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22

(二)参考教材:
1.王国栋、章四新、冯东亚,家畜传染病学,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
2.孔繁瑶 – 家畜寄生虫学(第 2 版修订版),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0.

四、自学方法的指导

该课程知识性、实践性较广,内容丰富,因此,自学者应根据自己具体情况,参考自学考试大纲,制定自学计划,认真阅读规定的教材,坚持按计划进行自学。自学的内容和掌握的程度应参照本大纲规定的要求,深入理解各章的知识点。

五、社会助学

(一)社会助学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基本内容与考核内容认真钻研指定教材,明确具体要求,妥善安排教学辅导环节。
(二)针对自学者的情况,教师有计划地进行讲解辅导,对考生布置一定的作业以帮助自学者加深对主要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三)自学者应按照本大纲的要求,认真学习规定教材,全面而系统,并循序渐进地学习教材中规定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六、考试命题

1.本大纲各章所规定的考核要求中各知识点均为考试的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
2.命题不应有超出大纲中考核知识点范围的试题,考核目标不得高于大纲中所规定的相应最高能力层次要求。
3.“识记”、“领会”、“简单应用”、“综合应用”四个认知层次的试题在试卷中所占的分数比例依次约为:20%、30%、30%、20%。
4.试题的难度可分为:容易,中等偏易,中等偏难,难;它们在试卷中所占分数比例依次大致为:20%、30%、30%、20%。
5.试题的题型有: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论述题。
6.考试方式为笔试、闭卷;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60 分为及格线。

Ⅳ 题型示例

第一部分:客观题(40 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1. 大多数吸虫的形状一般为 ( )
A. 背腹扁平 B. 前后扁平
C. 两侧扁平 D. 左右扁平
二、多项选择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1. 吸虫的排泄系统为原肾形式,主要由下列选项组成 ( )
A. 焰细胞 B. 毛细管 C. 前后集分管
D. 排泄总管 E. 排泄囊和排泄孔
三、判断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 人既是猪带绦虫的中间宿主又是终末宿主 ( )
第二部分:主观题(60 分)
四、解释概念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 寄生虫与宿主
五、简答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
1. 简述动物传染病的特征
六、论述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1. 论述猪蛔虫的生活史。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赞赏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