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课程考试大纲
专业名称:社会工作(专升本)
专业代码:030302
课程名称:家庭社会工作
课程代码:(13813)
甘肃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 制定
2024 年 3 月
《家庭社会工作》课程考试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 课程性质及特点
《家庭社会工作》是自学考试社会工作专业必修课。家庭社会工作是以家庭为本的社会工作介入,即动员社会和家庭资源,促进家庭正常运转及发展的社会福利与服务。本课程以家庭整体为研究对象,系统介绍家庭社会工作的任务、内容、理论与方法,家庭社会工作是一门运用社会学、社会工作、社会心理学等诸多理论来解决家庭实际问题的应用型学科。重点阐述不同类型家庭问题的表现形式、原因及社会工作介入的具体方法和技巧。
本课程使用张翠娥编著的《家庭社会工作》,本书目总论部分主要介绍家庭社会工作的内涵、发展过程及主要内容,家庭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家庭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过程部分详细阐述家庭社会工作在开始、评估、介入与结案等不同阶段的具体方与技巧;专题部分着重结合中国当前家庭的现实问题与家庭社会工作的发展状况,探讨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单亲家庭、空巢家庭与家庭暴力等不同类型的家庭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方与技巧。
(二) 课程目的及要求
要求学生系统地了解和掌握有关婚姻、家庭的基本概念,如:家庭结构、家庭功能、家庭变迁以及与此有关的家庭社会工作、家庭治疗法等基本范畴。掌握家庭社会学和家庭社会工作的一般性理论和方法,重点掌握家庭社会学理论和家庭治疗的理论和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来分析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婚姻、家庭问题。能够运用婚姻与家庭的基本理论知识来分析社会存在的各类婚姻、家庭现象,如:家庭关系、家庭管理、家庭危机等,并从家庭社会工作角度,给出辅导的一般性建议。
(三) 课程重点及难点
重点:婚姻的涵义及形式、家庭的涵义和特征、国外婚姻家庭的
研究、家庭社会工作的概论。
难点:结婚习俗及其社会学涵义、家庭结构、中国的婚姻家庭研究简史、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一) 课程总目标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对当前我国家庭存在的主要问题能系统掌握;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从不同层次和不同视角分析我国家庭社会工作的重点。
(二) 章节目标及考核要求
总论
【基本内容】
第一节 家庭社会工作概述
第二节 家庭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家庭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章节目标】
掌握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家庭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考核要求】
考查学生对社会家庭社会工作的概念等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将家庭社会工作的理论与社会工作的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第一章 过程
【基本内容】
第一节 家庭社会工作过程ⅰ:开始与评估
1.接案准备
2.开始阶段
3.家庭评估
第二节 家庭社会工作过程ⅱ:介入与结案
1.设定目标与合约签订
2.处遇技巧
3.父母亲职训练技巧
4.家庭会议技巧
第三节 家庭社会工作过程ⅲ:结案与评估
1.结案方式
2.结案反应
3.结案步骤
【章节目标】
掌握择偶、结婚的内容、我国一般的家庭过程及其发展任务、中年家庭、老年家庭与“空巢家庭”等内容。
【考核要求】
考查学生对家庭过程及其发展任务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将家庭社会工作与社会工作的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第二章 专题
【基本内容】
第一节 夫妻关系的社会工作介入
1.夫妻关系的内涵与特征
2.婚外情的社会工作介入
3.再婚家庭的社会工作介入
第二节 亲子关系的社会工作介入
1.亲子关系及其特点
2.亲子关系的问题
3.亲子关系的介入方法与工作坊
第三节 特殊家庭的社会工作介入ⅰ
1.单亲家庭的社会工作介入
2.失独家庭的社会工作介入
第四节 特殊家庭的社会工作介入ⅱ
1.空巢家庭的社会工作介入
2.流动人口家庭的社会工作介入
3.身心障碍家庭的社会工作介入
第五节 家庭暴力的社会工作介入
1.家庭暴力概述
2.社会工作者介入家庭暴力的指导原则及角色
3.家庭暴力的社会工作介入方法与策略
【章节目标】
掌握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及其它亲属关系等家庭关系的内容。
【考核要求】
考查学生对家庭关系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运用所学理论与技能深入家庭,改善家庭关系的能力。
三、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 考试方法及时长
闭卷考试,时长为 2 小时。
(二) 推荐书目
1.必读书:《家庭社会工作(第二版)》,张翠娥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 年。
2.参考书:《家庭社会工作》,唐纳德·柯林斯,凯瑟琳·乔登著,中国人民出版社,2018 年。
(三) 自学方法指导
结合必读书与参考书,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之中,以加深对书本知识的学习。
(三) 学时要求
共 4 学分,72 学时。
(2)本站自学考试信息供自考生参考,权威信息以各省(市)考试院官方为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