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课程考试大纲
专业名称:社会工作(专升本)
专业代码:030302
课程名称: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
课程代码:(13528)
甘肃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 制定
2024 年 3 月
《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课程考试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 课程性质及特点
《青少年社会工作》课程是社会工作专业必修课程之一,本课程以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为指导,研究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征,探索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传授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是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专业基础知识。本课程致力于培养专业工作者运用知识和技巧,通过有目的的实务介入,预防、处理儿童青少年成长中的各种问题,帮助儿童青少年开发个人潜能,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获得个人成长,以实现助人自助的社会工作专业价值。
本课程使用陆士桢主编的《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是“普通高等学校社会工作专业实务系列教材”之一,全书共分 11 个章节,从儿童与青少年的概念界定、儿童与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特征、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儿童青少年问题、组织以及儿童与青少年社会福利等方面,系统地解读了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内容,从倡导性工作、发展性工作、治疗性工作三个维度详细介绍了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实务,并专门用一章的篇幅选择了有代表性的案例予以理论分析和工作方法模式的讨论。
(二) 课程目的及要求
通过对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学习,能够充分认识到倡导性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内容与工作过程、儿童青少年存在的贫困问题、亲子关系问题、心理健康问题、厌学问题、网瘾问题、早恋问题、犯罪问题及儿童参与问题等社会问题的现状与社会工作的介入方法与过程。
(三) 课程重点及难点
重点:不同性质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内容、青少年个案、小组工作整体过程的开展与进行、典型青少年社会工作实务案例等。
难点:社会工作者介入青少年服务的具体过程与方法、青少年个案、小组工作服务对象的寻找(寻找案主)、倡导性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实务开展等。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一) 课程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要能够对儿童、青少年群体有更为深入、敏感、专业的认识,掌握青少年群体的需要、问题以及指导青少年社会工作实务的理论;熟知儿童、青少年福利政策及相应的组织;在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针对常见的青少年服务对象开展实务工作,为在专业领域的深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章节目标及考核要求
导论
【基本内容】
第一节 儿童与青少年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儿童与青少年观
第三节 儿童与青少年社会工作概述
【章节目标】
能够了解什么是儿童青少年、了解儿童青少年发展的历史、掌握儿童青少年的各种权利、并能够最终理解青少年观的不同类别和内涵。
【考核要求】
能够掌握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基本含义、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概念内涵、并掌握青少年概念的不同要素,最终从青少年社会工作发展的历史中学习现代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方向。
第一章 儿童青少年生理、心理与社会性发展
【基本内容】
第一节 儿童生理、心理与社会性发展
第二节 青少年生理、心理与社会性发展
第三节 儿童与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的理论解释和描述
【章节目标】
能够了解儿童、青少年时期生理心理发展与发育的不同特征和要素,了解青少年在社会性方面的特征,并从这些特征中把握青少年发展的最新动态和社会问题。
【考核要求】
掌握青少年发展阶段的特征,掌握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全面了解和认识青少年行为及心理问题的根源,打好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基础。
第二章 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理论
【基本内容】
第一节 儿童青少年工作的心理学理论
第二节 儿童青少年工作的社会学理论
第三节 儿童青少年工作的社会工作理论
【章节目标】
了解与青少年密切相关的理论,掌握将理论可操作化为实际需要的内容,用以指导实践。
【考核要求】
如何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结合案例如何选择相应的理论进行分析与指导。
第三章 儿童青少年问题
【基本内容】
第一节 儿童青少年贫困问题
第二节 亲子关系问题
第三节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第四节 青少年厌学问题
第五节 青少年网瘾问题
第六节 青少年早恋问题
第七节 青少年犯罪问题
第八节 儿童参与问题
【章节目标】
掌握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社会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考核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社会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第四章 儿童与青少年社会福利
【基本内容】
第一节 儿童与青少年社会福利概述
第二节 儿童青少年社会福利政策取向与政策内容
第三节 儿童青少年福利行政
第五章 中国的儿童青少年福利政策
【章节目标】
了解儿童与青少年福利的知识,熟悉专业社会工作开展的政策背景。
【考核要求】
考查对定义的准确理解,并掌握青少年福利行政工作的主要内容和过程。
第六章 少年儿童与青年组织
【基本内容】
第一节 少年儿童与青年组织的形成及特点
第二节 少年儿童与青年组织的类型
第三节 少年儿童与青年组织的社会功能
第四节 少年儿童与青年组织的培育
【章节目标】
掌握青少年发展、组织使命与愿景、及少年儿童与青年组织的社会功能、培育等内容。
【考核要求】
考查对少年儿童青少年组织的形成及特点的准确理解,并掌握儿童青少年培育主要内容和过程。
第七章 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实务–倡导性工作
【基本内容】
第一节 儿童青少年倡导性工作概述
第二节 儿童青少年倡导工作过程
第三节 儿童青少年倡导工作内容
第四节 我国儿童青少年倡导性工作
【章节目标】
通过对青少年倡导性工作案例的学习,能够充分认识到倡导性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内容与工作过程。
【考核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倡导性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实务操作情况。
第八章 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实务–发展性工作
【基本内容】
第一节 儿童青少年发展性社会工作概述
第二节 儿童青少年发展性社会工作的内容
第三节 我国儿童青少年发展性社会工作
【章节目标】
通过对青少年发展性工作案例的分析,能够充分认识到发展性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内容与工作过程。
【考核要求】
了解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的范围和内容,掌握在家庭、学校和社会团体中针对儿童青少年开展发展性社会工作的技巧。
第九章 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实务–治疗性工作(上)
【基本内容】
第一节 儿童青少年治疗工作概述
第二节 家庭功能不健全的儿童
第三节 残疾青少年
第四节 孤儿
第五节 流动人口中的儿童
第六节 流浪儿童
【章节目标】
通过对青少年治疗性工作案例的分析与讨论,能够充分认识到治疗性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内容与工作过程。
【考核要求】
熟悉治疗性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方法,掌握治疗性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实务的实际运用。
第十章 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实务–治疗性工作(下)
【基本内容】
第一节 儿童青少年的情绪问题
第二节 儿童青少年的偏差行为
【章节目标】
掌握典型青少年社会工作实务案例相关知识,能开展治疗性青少
年社会工作实务。
【考核要求】
掌握治疗性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方法,了解治疗性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实务的实际运用。
第十一章 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案例
【基本内容】
第一节 儿童青少年个案工作案例
第二节 儿童青少年小组工作案例(上)
第三节 儿童青少年小组工作案例(下)
第四节 儿童青少年社区工作案例
第五节 整合类案例(上)
第六节 整合类案例(下)
【章节目标】
学会运用具体的理论假设和工作模式来分析青少年社会工作案例,并能够运用到实践中。
【考核要求】
了解儿童青少年个案、小组工作的过程;掌握面对实务案例的时候该怎样入手、如何展开介入,如何进行合理的分析及制定科学的服务计划。
三、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 考试方法与时长
闭卷考试,时长为 2 小时。
(二) 推荐书目
1.必读书:《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陆士桢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年。
2.参考书:《中国青少年社会工作实务案例精选》,陆士桢、李江英、洪江荣编著,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年。
《儿童社会工作服务指南》,黄晓燕、赵蓬奇、邓明著,2017年。
(三) 自学方法指导
结合必读书与参考书,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之中,以加深对书本知识的学习。
(四) 学时要求
共 4 学分,72 学时。
(2)本站自学考试信息供自考生参考,权威信息以各省(市)考试院官方为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