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课程代码:07817 )课程考试大纲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对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教育为主的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按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的要求以及全国统考课程命题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考试目标
1.课程性质
《电子政务》课程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行政管理专业(专升本)的专业基础课,其任务是为培养、检验和强化应考者对电子政务建设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设置的。
2.考试目标
通过自学和考试,使自学者全面了解电子政务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历史进程,认清电子政务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实践意义,提高应试者的理论素养、实践能力。
二、考试内容和考核要求
本课程的考试内容以课程考试大纲为依据。其主要内容为:
第一章“电子政务的基本概念”需要掌握:电子政务的含义,明确政务的广义与狭义之分;电子政务的内容和功能;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电子政务的技术基础”需要掌握:因特网的起源、产生和发展过程;网络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网络组织的兴起如何使社会组织方式面临新的变革;网络技术对政府管理的影响。
第三章“电子政务的理论预设”需要掌握:网络社会的基本特征;电子政务的理论预设;虚拟社区的政治参与。
第四章“电子政务的政治基础”需要掌握:网络政治的研究对象和网络政治的特点;网络政治的原则和形式;网络政治发展对政治制度的影响;网络政治对国家政治秩序与政治稳定的挑战;网络对政府管理的影响。
第五章“电子政务的经济基础”需要掌握:网络经济的基本特征;网络经济对人们的价值观的影响;网络经济出现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和组织结构;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的有机关系。
第六章“电子政务与电子政府”需要掌握:电子政府兴起的背景;电子政府的含义、内涵及外延;电子政府的特点与目的;电子政府的发展中的问题。
第七章“电子政务与政府组织”需要掌握:网络时代的组织结构变革的特点;网络时代的权力结构分散化和知识化的趋势;网络时代政府组织运行特点。
第八章“电子政务与政府决策”需要掌握:网络技术对行政决策的积极作用;网络技术对行政决策的不利影响;网络时代政府决策的理性选择。
第九章“电子政务与政府人员”需要掌握:网络技术对行政人员影响的具体表现;政府信息化建设的人才结构层次;复合型人才的基本要义;电子政务的实现对公务人员的素质新要求。
第十章“电子政务与政府公文”需要掌握:网络时代的行政公文的特点;网络技术对行政公文的影响;网络时代档案工作应采取的对策。
第十一章“电子政务的结构体系”需要掌握:电子政务系统的两大构成部分;三网合一的电子政务系统实现的功能;构建电子政务系统的基本原则;电子政务系统的网络体系结构。
第十二章“电子政务的标准制定”需要掌握:电子政务建设标准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电子政务标准的内容;制定电子政务标准的建议。
第十三章“电子政务的信息处理”需要掌握:实施政府信息化的目标和任务;政府信息化的内容与功能;实施政府信息化的建议。
第十四章“电子政务的方案设计”需要掌握: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的主要内容;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的关键问题。
第十五章“电子政务的环境建设”需要掌握:电子政务建设中的三大难题;处理电子政务建设中的三大关系;理性推进电子政务建设进程的重要性。
第十六章“网络时代的政府管理”需要掌握:网络技术对行政管理的影响;网络时代政府如何进行管理改革;网络时代政府管理创新的发展趋势。
第十七章“电子政务的安全保障”需要掌握:电子政务的安全隐患;电子政务的安全体系;电子政务的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
第十八章“电子政务的法制建设”需要掌握:电子政务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电子政务法制建设的特点、原则和内容;电子政务法制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十九章“国外电子政务的发展”需要掌握:国外电子政务的发展过程;发达国家电子政务发展与应用的特点;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的启示。
第二十章“中国特色的电子政务”需要掌握: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基本成就;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矛盾;现阶段发展我国电子政务的对策。
第二十一章“智慧政务建设”需要掌握:智慧政务产生的背景;智慧政务的内涵与外延;智慧政务建设的基本原则;智慧政务建设的应对策略。
三、考试范围和考试说明
本课程专业培养规格在总体上与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相应专业的水平相一致。同时,根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特点,注重考核应考者掌握基础知识的程度,以及应用基础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考试依据和范围
(1)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指定的统编教材《电子政务》(第二版)(刘文富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年出版,为考试必读教材)。
(2)命题内容覆盖各章。
2.本课程考核的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电子政务》课程考试,应考核应考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确保考试合格者达到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本专业相同课程的结业水平。
考试工作应引导社会助学者全面系统地进行辅导,引导应考者认真、全面地学习指定教材,系统掌握本学科知识,培养和提高运用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重点与覆盖的关系
试题覆盖到各章,重点章节的内容占试卷内容比例为50-60%。重点章节为:第一章、第二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十一章、第十六章、第十七章、第二十章、第二十一章的主要内容。
四、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答卷时间为150分钟,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线。
2.考试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试题具体题型从以上类型中选择。
3.本课程在试题中不同难度要求的分数比例为:容易20%,较易35,较难35,难10%。
4.本课程在试题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为:识记占20%,领会占30%;简单应用占30%;综合应用占20%。
5.本门课程有无特殊要求(包括考生可携带的工具):无。
五、《电子政务》课程题型举例
1.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电子政务的简称为 ( )
- A.E-Commerce B.E-Business C. E-Government D. E-Shopping
(2)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的含义( )
A.通过一个部门办成所有的事 B.通过一个办事人员办成所有的事
C.通过一个相关的文件办成所有的事 D.通过一个网站办成所有的事
2.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 均不给分)
(1)实施电子政务的价值主要表现在( )方面
A.提高政府决策水平 B.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C.促进政府廉政建设 D.提高电子技术
(2)电子政务中的”三网一库”根本框架中的三网指的是( )。
A.政府机关内部的办公业务网
B.连接政府部门之间并和上下级相应政府机构连通的办公业务资源网
C.政府为民众和企业效劳、交流的政府公众信息网
D.电信的169网
3.填空题
(1)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为 共享、 共享、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换。
(2)电子政务系统的硬件结构的重要表现形式是 结构。
4.名词解释
(1)办公自动化
(2)数字签名
5.简答题
(1)网络对政府管理的影响有哪些?
(2)电子政务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6.论述题
(1)如何理解电子政务建设中必须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2)论述网络时代政府管理创新的发展趋势。
(2)本站自学考试信息供自考生参考,权威信息以各省(市)考试院官方为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