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自考07082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考试大纲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课程代码:07082)课程考试大纲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对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教育为主的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按照自学考试课程命题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考试目标

1.课程性质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课程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是一门关于马克思主义原著与思想解读的思政课程。本课程主要讲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经典作家的主要经典著作,其中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内容。

2.考试目标

通过自学和考试,使自学者在对马克思主义原著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更深一层地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的演变过程,并在考试中练习和巩固课程最为基础和核心的知识,从而更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二、考试内容和考核要求

本课程的考试内容以课程考试大纲为依据。其内容为:

导言:帮助学生了解这门课程的整体设置,理解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理论、意识形态和信仰的关系,反思马克思主义与我们自身及其当代现实的关系,了解马克思主义文本或文献的翻译、出版的大体情况,同时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发展之间的关系。主要内容:(1)研读马克思主义原著的意义;(2)什么是马克思主义?(3)马克思主义是否过时?(4)马克思主义文本、文献出版情况。

1.阅读和理解《<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掌握马克思通过黑格尔法哲学研究得出的结论,揭示了资产阶级“政治解放”的局限性,提出“人的解放”的社会目标,阐明无产阶级在实现“人的解放”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内容:(1)宗教批判是现实世界批判的前提;(2)“政治解放”与“人的解放”的思想;(3)人的解放的“头脑”和“心脏”的理论意义。

2.阅读和理解《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节选)。掌握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包括对劳动异化理论、共产主义思想、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理解。主要内容:(1)文本的基本情况;(2)劳动异化理论;(3)马克思在此文本中的共产主义理解;(4)马克思对黑格尔思想的批判。

3.阅读和理解《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掌握马克思在《提纲》中对费尔巴哈的整体批判,掌握马克思关于实践、人的本质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等思想,把握《提纲》对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的意义。主要内容:(1)马克思在《提纲》中对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的批判;(2)马克思在《提纲》中的实践观点;(3)马克思在《提纲》中对人的本质的理解;(4)《提纲》的历史地位和意义。

4.阅读和理解《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掌握马克思、恩格斯《形态》的基本思想和方法,特别是对唯物史观的认识,比较此文本中的共产主义思想与马克思、恩格斯在之前的理解。主要内容:(1)《形态》的创作及相关背景知识;(2)《形态》中对历史科学、原初历史四因素的理解;(3)《形态》对共产主义的基本理解;(4)《形态》对分工的理解;(5)《形态》对意识形态、占统治地位阶级思想的理解。

5.阅读和理解《共产党宣言》(节选)。掌握《共产党宣言》的基本观点、方法和精神,掌握马克思、恩格斯是如何阐述、论证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然性和可能性,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在其中的与时俱进的思想方法,同时思考《宣言》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意义。主要内容:(1)《共产党宣言》的相关背景知识;(2)《共产党宣言》序言的基本内容和精神;(3)《共产党宣言》对“两个必然”的论证;(4)《共产党宣言》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重要地位和当代意义。

6.阅读和理解《<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掌握《<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基本思想,了解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历程,掌握马克思在其中对唯物史观的经典论述。主要内容:(1)《序言》的写作背景;(2)马克思对唯物史观的经典论述;(3)“两个决不会”的内涵。

7.阅读和理解《资本论》(节选)。掌握《资本论》的相关文本知识,理解马克思为何要写作以及如何开始写作《资本论》,掌握马克思对资本分析的独特性,以及对商品拜物教的分析。主要内容:(1)《资本论》写作背景及相关文本知识;(2)商品的二重性、劳动二重性、商品拜物教等思想;(3)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的关系。(4)劳动力是商品,而不是劳动是商品。

8.阅读和理解《反杜林论》(节选)。恩格斯以同杜林论战的形式写成的全面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代表作之一。主要内容:(1)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内在联系;(2)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3)真理的相对性和道德的历史性;(4)平等观念是一种历史的产物;(5)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6)暴力是每一个孕育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

9.阅读和理解《自然辩证法》(节选)。这部著作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科学观的代表作,恩格斯通过对当时自然科学新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深刻揭示了唯物辩证法的自然科学基础。主要内容:(1)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代替形而上学自然观的历史必然性;(2)唯物辩证法对自然科学的重要作用;(3)自然科学理论研究中的经验主义与理论思维;(4)从自然界向人类社会发展的辩证法。

10.阅读和理解《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节选)。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分析社会历史发展和国家起源的一部经典著作,将唯物史观拓展到原始社会研究领域。主要内容:(1)两种生产理论的内容及其地位;(2)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及其发展规律。

  1. 阅读和理解《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掌握恩格斯对马克思思想,特别是唯物史观的阐述,理解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与黑格尔、费尔巴哈思想之间的内在关系。主要内容:(1)黑格尔哲学思想的革命性和保守性;(2)恩格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论述和解答;(3)费尔巴哈哲学的意义及其局限性;(4)唯物史观形成的基本因素。
  2. 阅读和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书信”。书信是理解和掌握马克思恩格斯生平事迹、思想精髓和理论风格的重要载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文献。主要内容:(1)马克思1846年致安年科夫的信关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并最终决定整个社会关系的原理”;(2)恩格斯5封书信对唯物史观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3)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指南。
  3. 阅读和理解《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对一种反动哲学的批判》(节选)。掌握列宁在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对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捍卫和发展。主要内容:(1)两条对立的认识路线;(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非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界限;(3)揭示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
  4. 阅读和理解《哲学笔记》(节选)。列宁研究唯物辩证法的重要理论成果,掌握其对黑格尔辩证法的研究和发展。主要内容:(1)辩证法的唯物主义基础;(2)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初步构想;(3)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4)辩证法、逻辑和认识论三者同一。
  5. 阅读和理解《论我国革命》。掌握世界历史发展中一般与个别的关系,理解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主要内容:(1)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决定意义;(2)经济文化相对比较落后的国家革命与建设的辩证法。

三、考试范围和考试说明

    坚持质量标准,注重能力考查,使考试合格者能达到一般普通高等学校同专业同课程的结业水平,并体现自学考试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特点。

1.考试依据和范围

(1)以本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为考试依据。

(2)考试必读教材:《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哲学经典著作导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哲学经典著作导读》编写组编,北京: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2.本课程考核的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课程考试,应考核应考者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及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确保考试合格者达到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本专业相同课程的结业水平。

考试工作应引导社会助学者全面系统地进行辅导,引导应考者认真、全面地学习指定教材,系统掌握本学科知识,培养和提高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重点与覆盖的关系

试题覆盖到各章,重点章节的内容占试卷内容比例为70%-80%。

四、考试形式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答卷时间为150分钟,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线。

2.考试的题型有: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3.本课程在试题中不同难度要求的分数比例为:容易40%,较难40%,难20%。

4.本课程在试题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为:识记占50%,简单应用占30%;综合应用占20%。

5.本门课程有无特殊要求(包括考生可携带的工具):无。

五、《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课程题型举例

1.填空题

(1)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出,人的解放的头脑是     ,心脏是

       

(2)《<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提出               、             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

2.名词解释题

(1)意识形态

(2)两个必然

3.简答题

(1)简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人的本质的论述。

(2)简述劳动异化思想。

4.论述题

(1)为什么说劳动力是商品,而不是劳动是商品。

(2)论述《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内容,并联系实际谈谈它的当代价值。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赞赏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