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03024生物化学及生化技术自学考试大纲

[03024]

生物化学及生化技术自学考试大纲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

2014年6月

自学用书:《生物化学》,史仁玖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年第2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

《生物化学》是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药学(专科)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它是研究生物体内基本物质组成、结构及在生命活动过程中这些物质所进行的化学变化,并从分子水平上阐明生命现象本质的学科。

《生物化学》教材内容共分四篇。静态生化阐述了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动态生化讲授了物质代谢及其调节;机能生化介绍了生物信息的传递与转导;最后篇介绍了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转化及生物药物。

生物化学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自学应考者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生物体基本物质(尤其是蛋白质、核酸)的化学组成、结构、性质、分离纯化,以及物质代谢、能量代谢及信息传递的基本过程等均有一定程度的掌握,具有生化药物制备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学习本课程的要求是:自学应考者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全面掌握生物化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从事药学相关岗位的工作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二、考核内容及目标

第一章 绪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生物化学的涵义及生物化学的研究内容;熟悉生物化学与医药学的关系;了解生物化学的发展历史。

二、考核知识点

(一)生物化学的涵义

(二)生物化学的研究内容

(三)生物化学发展史上重大突破性事件

三、考核目标要求

1、识记:生物化学的涵义,生物化学发展历史。

2、理解:生物化学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蛋白质的化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氨基酸的结构和蛋白质的多级结构,及组成各级的主要化学键;掌握蛋白质的主要理化性质及蛋白质分离提纯方法。熟悉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了解蛋白质分类。

二、考核知识点  

蛋白质的元素组成;蛋白质的基本结构-氨基酸;蛋白质的分子结构;蛋白质的理化性质: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三、考核目标要求

1、识记:蛋白质的元素组成;氨基酸的分类;肽键、一级结构定义,蛋白质理化性质。

2、理解:蛋白质的一级结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主要是二级结构),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蛋白质分离纯化的原理。 

3、简单应用:蛋白质分离纯化技术在医药生产中的应用。

 

第三章 核酸的化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组成、一级结构;DNA二级结构、tRNA二级结构;掌握核酸的主要理化性质。熟悉DNA的三级结构和tRNA的三级结构及核酸的分离纯化与含量测定。了解核酸的衍生物。

二、考核知识点

(一)核酸的元素组成

(二)DNA分子的结构和组成

(三)RNA为分子的组成和结构

(四)核酸的理化性质

(五)核酸的提取、分离和定量测定

三、考核目标要求

1、识记:核酸分子的化学组成;核酸分子的基本结构-核苷酸;核苷酸的衍生物;DNA的分子组成;核酸的分子大小。

2、理解:DNA分子结构;RNA的分子结构;核酸的酸碱性;核酸的紫外吸收;核酸的变性、复性和分子杂交;核酸的提取;核酸含量的测定方法及原理

3、简单应用: 核酸分离纯化技术在医药生产中的应用。

 

第四章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酶的概念、酶的本质、酶的组成和结构,掌握酶的催化特异性和影响酶促反应的各种因素。熟悉酶分离纯化技术;熟悉酶的催化机理。了解酶的分类、制备及应用。

二、考核知识点

(一)概述

(二)酶的结构特点及催化原理

(三)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

(四)酶在体内存在的几种形式

(五)酶的分离纯化与活力测定

(六)酶在医药学及工业上的应用

三、考核目标要求

1、识记:酶催化作用的特点;酶的分子组成;酶的命名和分类;单体酶、寡聚酶、多酶复合体、别构酶、诱导酶、同工酶等定义。

2、理解:底物浓度(矩形双曲线、米氏方程、米氏常数)、酶浓度、温度、pH值激活剂和抑制剂等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酶的分离纯化与活力测定;酶的固定化技术。

3、简单应用: 酶的固定化技术在医药工业中的应用。

 

第五章 维生素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维生素的概念、化学本质、性质,维生素与辅酶,熟悉维生素生理功能及缺乏症;了解维生素的分类与命名。

二、考核知识点

(一)维生素的概念

(二)脂溶性维生素

(三)可溶性维生素

三、考核目标要求

1、识记:维生素的概念 化学本质、性质

2、理解:各类维生素的生理功能及缺乏症,维生素与辅酶。

 

第六章 糖代谢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糖的无氧酵解过程、糖的有氧分解过程及糖异生作用及生理意义,掌握磷酸戊糖途径及生理意义;掌握血糖浓度的调节。熟悉糖原合成和分解过程。了解糖的分类及功能。

二、考核知识点

(一)糖类及其功能

(二)糖的分解代谢

(三)糖原的合成和分解

(四)糖的异生作用及其生理意义

(五)血糖及血糖水平的调节

三、考核目标要求

1、识记:无氧分解定义及历程;有氧分解定义及历程;磷酸戊糖途径定义;糖异生定义及历程。

2、理解:糖的无氧分解、有氧分解、磷酸戊糖途径、糖异生等代谢过程调节及生理意义,血糖浓度的调节。

3、简单应用:糖有氧分解、无氧分解过程能量生成的计算。

 

第七章 生物氧化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生物氧化的定义特点,呼吸链的组成,呼吸链电子传递过程;呼吸链的类型;能量生成的机理。熟悉非线粒体氧化体系。

二、考核知识点

(一)概述

(二)呼吸链的组成

(三)呼吸链电子传递过程

(四)呼吸链的类型

(五)氧化磷酸化及底物水平磷酸化

(六)ATP的利用与储存

三、考核目标要求

1、识记:生物氧化的概念、特点,呼吸链的定义、组成、类型,氧化磷酸化及底物水平磷酸化的定义。

2、理解:呼吸链电子传递过程,氧化磷酸化机制,呼吸链抑制剂。

 

第八章 脂类代谢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血浆脂蛋白组成、分类,脂肪酸的分解代谢,酮体的生成和利用。熟悉脂肪酸的合成过程,脂类运输储存及代谢紊乱。了解磷脂及胆固醇代谢,脂类分布及生理功能,降血脂药物和脂类药物。

二、考核知识点

(一)血脂及血浆脂蛋白

(二)三脂酰甘油代谢

(三)脂类代谢调节与紊乱

三、考核目标要求

1、识记: 血脂、血浆脂蛋白,脂肪酸β-氧化定义,酮体成分。

2、理解:脂肪酸β-氧过程及其能量变化,酮体的生成和利用,脂肪酸的合成过程。

3、简单应用:脂肪酸彻底氧化的能量生成量的计算 

 

第九章 蛋白质分解代谢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必需氨基酸的概念、种类;氨基酸的脱氨基方式及机制;尿素合成的基本步骤及生理意义;一碳单位的概念、种类、载体和生理功能。熟悉蛋白质的生理功能;氨的来源和转运;α-酮酸的代谢。了解高血氨症和氨中毒;含硫氨基酸及芳香族氨基酸的代谢。

二、考核知识点

(一)概述

(二)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

(三)尿素合成的基本步骤

(四)一碳基团代谢

(五)氨的来源和转运

(六)α-酮酸的代谢

三、考核目标要求

1、识记:营养必需氨基酸,氮平衡,一碳基团定义、种类、载体。

2、理解: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氨的转运,尿素循环,一碳基团代谢的意义。

 

第十章核苷酸代谢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核苷酸从头合成和补救的概念、脱氧核苷酸的合成;嘌呤核苷酸补救合成的关键酶和生理意义。熟悉嘌呤核苷酸和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的原料和基本过程;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与通风症。了解核苷酸的生物学功能、核苷酸抗代谢物的种类及其作用机制。

二、考核知识点

(一)核苷酸从头合成途径

(二)核苷酸补救途径

三、考核目标要求

1、识记:核苷酸从头合成和补救的概念。

2、理解:嘌呤核苷酸和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的原料和基本过程;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与通风症

 

第十一章 水和无机盐代谢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体液的比例、分布及电解质分布的特点;钙、钠、钾、氯代谢的特点。熟悉水、无机盐的生理功能;水平衡,钠、钾动态平衡;影响血钾的因素及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对谁盐的调节作用;熟悉影响铁的吸收因素。了解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二、考核知识点

(一)液的比例、分布及电解质分布的特点

(二)钙、钠、钾、氯代谢的特点

(三)水平衡,钠、钾动态平衡

(四)钙、磷镁及微量元素代谢

三、考核目标要求

1、识记:体液的比例、分布及电解质分布的特点。

2、理解:;钙、钠、钾、氯代谢的特点;水、无机盐的生理功能;水平衡,钠、钾动态平衡;影响血钾的因素及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对谁盐的调节作用;影响铁的吸收因素。

 

第十二章 遗传信息的传递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复制、转录、逆转录合成和翻译等概念;遗传密码概念及性质;掌握DNA、RNA和蛋白质合成的主要原料和主要酶;操纵子概念和结构;顺式作用元件和反式作用因子概念;重组DNA技术的概念。熟悉DNA、RNA生物合成的主要过程,蛋白质合成的基本过程及参与的酶及其作用,DNA的修复种类和意义,转录终止及转录后加工和修饰;转录水平基因调控机制;重组DNA技术的基本步骤。了解基因、基因组、基因组学等概念;蛋白质合成后的加工,了解重组DNA技术与医学、药学的关系。

二、考核知识点

(一)基因及中心法则

(二)DNA的生物合成

(三)RNA的生物合成

(四)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五)基因表达调控

(六)重组DNA技术

三、考核目标要求

1、识记: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复制、转录、逆转录合成和翻译等概念;遗传密码概念;操纵子概念和结构;顺式作用元件和反式作用因子概念;重组DNA技术的概念

2、理解:DNA、RNA和蛋白质合成的主要原料和主要酶;蛋白质合成的基本过程及参与的酶及其作用;转录后加工和修饰;转录水平基因调控机制;重组DNA技术的基本步骤

 

 第十三章 细胞信号转导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细胞通讯概念、方式;信号分子和受体的种类;第二信使;GTP结合蛋白;蛋白质磷酸化;膜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熟悉信号转导的基本特征;受体作用的特点;胞内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了解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

二、考核知识点

(一)细胞通讯与信号转导的特征

(二)信号分子与受体

(三)主要信号转导途径

三、考核目标要求

1、识记:细胞通讯概念、方式;信号分子和受体的种类;第二信使;GTP结合蛋白;蛋白质磷酸化。 

2、理解:膜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

 

第十四章 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转化(不做考试要求)

第十五章 生物药物(不做考试要求)

 

三、题型举例(考试时间为150分钟)(题型举例仅供参考,实际命题时不受此限)

(一)单项选择题1.5分*30题=45分

1、有一混合蛋白质溶液,其pI值分别为4.6、5.0、5.3、6.7、7.3,电泳时欲使其中四种蛋白质泳向正极,缓冲溶液的pH应该为多少?(    )

  1. 4.0       B.  5.0          C.  6.0           D.   7.0

2、维系蛋白质一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是(     )

  1. 肽键B. 离子键C. 二硫键       D.氢键

 

(二)填空题1分*15空=15分

1、一组球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a(90 000 )、b(45 000 )、c(110 000 ),用凝胶过滤法分离这种蛋白质时,它们的洗脱下来的先后顺序是               

2、tRNA的二级结构呈               形,三级结构为              形。

3、氨在血液中主要以                            两种形式运输,而体内氨的最主要去路是在肝脏组织合成              

 (三)名词解释3分*5题=15分

1、蛋白质等电点

2.、氧化磷酸化

3、 “一碳基团”

(四)问答题5分*5题=25分

1、计算一分子硬脂酸(18C)彻底氧化成CO2及H2O产生的ATP分子数(要求有简单文字说明和计算过程)。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赞赏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