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643]
质量管理(二)自学考试大纲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
二OO九年十二月
自学教材:.《质量管理学》,伍爱编著,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第3版;
参考书目:(1)张根保.《现代质量工程》第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1;
(2)张公绪 孙静.《新编质量管理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8。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
《质量管理(二)》课程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产品质量工程等专业的必考课程。是一门以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为主,包含了质量基本概念、TQM、常用统计技术、控制图、工序能力分析、检验、六西格玛等知识的专业课程。
《质量管理(二)》教材内容共分十四章,主要内容包括:质量管理概论;全面质量管理;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控制的几种统计技术;工序能力分析;控制图;相关与回归分析;试验设计;可靠性;质量检验;顾客满意度;新七种质量管理工具;六西格玛管理;质量经济分析与质量法制。考试只要求七章的内容。在自学考试命题中应充分体现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从质量、质量管理及其相关术语的基本概念入手,讲解了质量管理的模式——全面质量管理,并对质量管理过程中的常用技术和方法作了详细的介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熟谙质量管理的相关理论和常用技术,并能初步运用相关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分析和解决具体的质量问题。
学习本课程的要求是:自学应试者应了解质量、质量管理及其相关术语的基本概念,了解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和PDCA循环工作程序,掌握质量控制中常用的几种统计技术,掌握工序能力的分析与计算,掌握各种控制图的原理和计算,了解质量检验的基本原理和相关标准,以及了解六西格玛管理的内涵、实施条件和方法步骤。
二、考核目标
第1章 质量管理概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质量、产品质量、质量特性的含义及其有关内容;了解质量的产生、形成、实现过程及其职能;了解质量管理的含义及其发展简史;掌握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的内容;了解企业实施名牌战略的意义和具体内容;理解质量与社会、企业的关系。
二、考核知识点
(一)质量、硬件产品质量、质量特性的概念及其理解;
(二)质量的产生、形成、实现过程及其职能;
(三)质量与社会、企业的关系;
(四)质量管理的含义及其发展简史;
(五)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的内容;
(六)名牌的含义及其与质量之间关系。
第2章 全面质量管理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正确理解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及其特点;了解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理念;掌握PDCA循环的工作程序;理解全面质量管理过程的领导作用;掌握开展QC小组活动的内容、特点和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
(一)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及其特点;
(二)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理念;
(三)PDCA的工作程序;
(四)领导在全面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五)质量管理小组活动。
第3章 质量控制的几种统计工具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数据、总体、样本的含义及随机抽样的一般方法;掌握排列图、因果分析图的作图方法和应用;掌握分层法、统计分析表法的内容和应用;了解直方图的原理和作用;熟练掌握直方图的作图方法及应用。
二、考核知识点
(一)数据、总体、样本的含义及随机抽样的一般方法;
(二)主次因素排列图的作图方法和应用;
(三)因果分析图的作图方法和应用;
(四)分层法的概念、意义、常用的分层方法与使用注意事项;
(五)统计分析表的概念、调查表形式;
(六)直方图的概念与作用、作图方法和观察分析;
第4章 工序能力分析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工序能力和工序能力指数的含义;掌握工序能力指数的表示方式及其在各种情况下的计算方法;掌握工序不合格率的推算方法;掌握工序能力指数的判定分析以及提高工序能力指数的途径。
二、考核知识点
(一)工序能力的概念、影响工序能力的因素与进行工序能力分析的意义;
(二)工序能力指数的概念、计算;
(三)不良品率计算;
(四)工序能力分析。
(五)工序能力调查
第5章 控制图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控制图的含义、分类和作用;了解控制图的原理;掌握控制图在计量值和计数值情况下的各种作图方法;学会观察、分析和应用控制图。
二、考核知识点
(一)控制图的概念、统计原理、分类和作用;
(二)单值控制图的适用范围和作图;
(三)平均值与极差控制图的应用范围、原理、作图和使用;
(四)中位值与极差控制图的作图和使用;
(五)单值与移动极差控制图的作图和使用;
(六)不合格品数控制图的应用范围、原理、作图和使用;
(七)不合格品率控制图的应用范围、原理、作图和使用;
(八)缺陷数控制图的应用范围、原理、作图和使用;
(九)单位缺陷数控制图的应用范围、原理、作图和使用;
(十)统计控制状态和非统计控制状态的分析;
(十一)应用控制图的注意问题。
第6章 质量检验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质量检验的概念、分类及意义;掌握抽样检验的基本原理;掌握计数标准型抽样检验的方法;掌握计数调整型抽样检验的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
(一)质量检验的基本概念、衡量产品质量的方法、产品质量检验的分类和全数检验;
(二)抽样检验的基本原理;
(三)计数标准型抽样检验的概念、特点、方案构成和步骤;
(四)计数调整型抽样检验的相关概念以及ISO2859的基本内容。
第7章 六西格玛管理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六西格玛管理的由来;了解六西格玛的内涵;掌握实施六西格玛管理的条件;掌握实施六西格玛管理的方法步骤。
二、考核知识点
(一)六西格玛管理的由来与发展;
(二)六西格玛的基本原理;
(三)企业实施六西格玛管理的条件及准备工作;
(四)实施六西格玛管理方法步骤。
三、题型举例(题型举例仅作参考,实际命题时不受此限)
(一)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题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2分×15题=30分
1、“质量”定义中的“特性”指的是( )
A.固有的; B. 赋予的; C.潜在的; D. 明示的。
(二)填空题 1分×10空=10分
1、六西格玛管理实质上包括两个重要的方面,即六西格玛设计和 。
(三)名词解释3分×5题=15分
1、全面质量管理
(五)简答题5分×5题=25分
1、什么是抽样特性曲线(OC曲线)?它与抽检方案有什么关系?
(六)分析综合题10分×2题=20分
1、某企业生产某种绝缘材料,规定其击穿电压不得低于1200伏,实测样本算出=4000伏,=1000伏,试求该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
四、考试时间:150分钟
(2)本站自学考试信息供自考生参考,权威信息以各省(市)考试院官方为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