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课程代码:14003)课程考试大纲
根据福建省教育考试院发布的新版自考专业计划知悉,2024年4月福建自考将执行新版专业计划(点击查看详情),新专业计划中14004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实践)课程使用大纲情况如下:
课程代码:14004
课程名称: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实践)
所属专业:120901 旅游管理(专升本)
课程对应教材版本: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魏敏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对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教育为主的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按照自学考试课程命题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考试目标
1.课程性质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课程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旅游管理专业(专升本)的基础课程,是向自学者传授和培养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主干课程。
2.考试目标
通过自学和考试,使自学者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的分析方法,能从旅游资源的角度深入探讨旅游资源管理、旅游产业开发的各种现象及其本质和规律,为旅游管理、旅游规划和旅游经营活动提供理论指导。
二、考试内容和考核要求
本课程的考试内容以课程考试大纲为依据。其内容为:
第一章“绪论”需要掌握:了解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的研究对象;认识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掌握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的一般研究方法;明确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和相关学科的关系。
第二章“旅游资源分类”需要掌握:了解旅游资源的概念、特征及形成机制;掌握旅游资源分类的原则、方法;了解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的具体分类;掌握旅游资源分区的原则、意义,认识我国旅游资源的分区方案。
第三章“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需要掌握:掌握旅游资源调查的基本要求、类型、内容、程序和方法;了解如何编写旅游资源调查报告;熟悉旅游资源评价的目的、原则、内容和方法。
第四章“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需要掌握:了解旅游资源开发的概念、内涵及理念;掌握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条件及开发程序;认识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利益相关者问题;掌握旅游资源损坏的原因与旅游资源保护的对策;明确旅游资源开发与可持续旅游的关系。
第五章“旅游规划理论与方法”需要掌握:掌握旅游规划的基本理论,包括旅游系统理论、旅游空间理论、旅游产业理论、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等;了解旅游规划的基本类型;认识旅游规划的方法;明确旅游规划的研究及发展趋势。
第六章“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导向模式”需要掌握:了解旅游资源开发的资源导向模式;了解旅游资源开发的市场导向模式;了解旅游资源开发的形象导向模式;了解旅游资源开发的产品导向模式;。
第七章“旅游规划的实践”需要掌握:了解旅游规划实施的相关要素、主要方法以及一般程序;掌握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可行性分析的主要内容及方法;掌握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效益评估的内容及方法;了解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管理及评价。
第八章“专项旅游开发”需要掌握:区分各种专项旅游的概念及特点;了解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规划的主要内容及一般程序;了解旅游度假区旅游规划的主要内容及一般程序;了解主题公园旅游规划的主要内容及一般程序;了解乡村旅游旅游规划的主要内容及一般程序;了解工业旅游规划的主要内容及一般程序。
第九章“旅游规划设计”需要掌握:了解旅游项目古设计的基本概念;熟悉旅游市场营销规划方式和旅游景观规划;熟悉旅游线路的组织程序和旅游接待的基本构成;熟悉旅游线路的组织程序和旅游接待的基本构成;掌握旅游区(点)的情景规划与项目体验设计;明确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规划。
第十章“旅游规划与开发新视角”需要掌握:熟悉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了解休闲与养生旅游开发模式;掌握体验旅游开发模式、文化创意旅游开发模式;熟悉黑色旅游开发的相关概念内容。
三、考试范围和考试说明
坚持质量标准,注重能力考查,使考试合格者能达到一般普通高等学校同专业同课程的结业水平,并体现自学考试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特点。
1.考试依据和范围
(1)以本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为考试依据。
(2)考试必读教材:《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魏敏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2.本课程考核的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课程考试,应考核应考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确保考试合格者达到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本专业相同课程的结业水平。
考试工作应引导社会助学者全面系统地进行辅导,引导应考者认真、全面地学习指定教材,系统掌握本学科知识,培养和提高运用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重点与覆盖的关系
试题覆盖到各章,重点章节的内容占试卷内容比例为50-60%。
四、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答卷时间为150分钟,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线。
2.考试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论述题。
3.本课程在试题中不同难度要求的分数比例为:容易20%,较易35%,较难35%,难10%。
4.本课程在试题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为:识记占20%,领会占30%;简单应用占30%;综合应用占20%。
5.本门课程有无特殊要求(包括考生可携带的工具):无。
五、《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课程题型举例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属于旅游资源空间特征的是( )
A.地域性 B.季节性 C.变异性 D.时代性
2.下列不属于旅游度假区的特点是( )
A.丰富的自然资源 B.完善的旅游区域 C.休闲的旅游享受 D.地域风格迥异
(二)判断题(每小题对的打√,错的打X,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资源空间容量是旅游者在某一浏览空间进行某一项旅游活动时,在不降低旅游质量的条件下,该游览空间所能容纳的游客量。( )
2.公平性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原则。( )
(三)名词解释
1.旅游区位
2.工业旅游
3.黑色旅游
(四)论述题
1.论述旅游资源损坏的主要原因。
2.论述中国风景旅游区的主要特点及开发注意内容。
(2)本站自学考试信息供自考生参考,权威信息以各省(市)考试院官方为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