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资源法学》(课程代码:13749 )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代码:13749
课程名称:环境资源法学
所属专业:030101K 法学(专升本)
课程对应教材版本:
《环境资源法学》(吕忠梅、高利红、余耀军,科学出版社,2020年版)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对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教育为主的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按照自学考试课程命题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考试目标
1.课程性质
《环境资源法学》课程是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学专业(本科)的选设课程,是向自学者传授和培养环境资源法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主干课程。
2.考试目标
通过自学和考试,使自学者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环境资源法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并联系实际强化训练,从而提高对环境资源的认识,提高保护环境资源的水平。
二、考试内容和考核要求
本课程的考试内容以课程考试大纲为依据。其内容为:
第一章“环境资源与环境问题”需要掌握:环境资源;环境问题。
第二章“环境资源法概述”需要掌握:环境资源法的含义;环境资源法律关系;环境资源法的地位与体系;环境资源保护基本法。
第三章“环境资源法的价值定位”需要掌握:环境资源法的价值观;环境资源法的目的;环境资源法的基本原则。
第四章“环境权的理论与实践”需要掌握:国际人权法的发展;环境权的基本理论;公民环境权;国家环境权。
第五章“环境资源综合法律制度”需要掌握:源头控制制度;过程控制制度。
第六章“自然保护法律制度”需要掌握:自然资源权属制度;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自然资源开发禁限制度;进出口管制制度;自然资源补偿制度。
第七章“污染控制制度”需要掌握: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排污申报登记制度;污染物排放税费制度;现场检查制度;限期治理制度;防止污染转嫁、转移制度;污染事故强制应急制度。
第八章“环境资源责任制度”需要掌握:环境资源民事责任制度;环境资源行政责任制度;环境资源刑事责任制度。
第九章“环境资源纠纷解决制度”需要掌握:非诉解决制度;环境资源民事诉讼;环境资源行政诉讼;环境资源刑事诉讼。
第十章“自然保护法”需要掌握:自然保护法概念、性质、特征与体系;环境要求保护法;生物多样性保护法;特殊区域保护法。
第十一章“污染防治法”需要掌握:污染防治法的概念、特征;环境污染的概念;媒介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海洋污染防治法;污染物质污染防治法。
第十二章“国际环境资源法”需要掌握:国际环境资源法的概念、特点、基本原则、渊源和体系;中国对国际环境资源保护的法律态度。
三、考试范围和考试说明
坚持质量标准,注重能力考查,使考试合格者能达到一般普通高等学校同专业同课程的结业水平,并体现自学考试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特点。
1.考试依据和范围
(1)以本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为考试依据。
(2)考试必读教材:《环境资源法学》(吕忠梅、高利红、余耀军,科学出版社,2020年版)。
2.本课程考核的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环境资源法学》课程考试,应考核应考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确保考试合格者达到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本专业相同课程的结业水平。
考试工作应引导社会助学者全面系统地进行辅导,引导应考者认真、全面地学习指定教材,系统掌握本学科知识,培养和提高运用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重点与覆盖的关系
试题覆盖到各章,重点章节的内容占试卷内容比例为 50-60%。
四、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答卷时间为 150 分钟,采用百分制,60 分为及格线。
2.考试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 、简答题 、论述题。
3.本课程在试题中不同难度要求的分数比例为:容易 20%,较易 35%,较难 35%,难 10%。
4.本课程在试题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为:识记占 20%,领会占 30%;简单应用占 30%;综合应用占 20%。
5.本门课程有无特殊要求(包括考生可携带的工具):无。
五、《环境资源法学》课程题型举例
1.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环境保护法》规定我国的环境日是每年的【 】
A.3 月 12 日
B.4 月 22 日
C.6 月 5 日
D.10 月 1 日
(2)我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权利人是【 】。
A.个人
B.社会组织
C.检察机关
D.经授权的政府部门
2.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 均不给分)
(1)当前世界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主要是【 】
A.海洋污染
B.噪声污染
C.生物多样性破坏
D.臭氧层破坏
E.全球气候变化
3.名词解释
环境侵权
4.简答题
简述我国污染控制制度。
5.论述题
试述生态中心主义。
(2)本站自学考试信息供自考生参考,权威信息以各省(市)考试院官方为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