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63]
医学基础自学考试大纲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
2014年6月
自学用书:《医学基础实用教程》李洁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年1月第1版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
《医学基础》课程是全国高等教育自考药学专业的必考课程。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学生掌握高等专科阶段医学基础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运用医学基础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为高等学校专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参加考试者具有基本的医学基础理论素质。
《医学基础》教材内容主要 是理论知识共十五章,书后附有实验指导。理论知识主要有十三章,绪论介绍本书的概况、第一、二章主要介绍基础的生理学及病理学知识,第三章至十二章按照人体各系统,从基础的解剖结构及与功能相关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到疾病时的组织结构及功能改变即病理变化、临床以各系统常见病症为主线,以病症统药。首选概述解剖结构——穿插主要脏器的物理诊断方法——生理功能——功能失调的常用诊疗方法——常见病症的概述及岗位应用知识(包括诊断-治疗-预防)——保健知识。第十三章介绍了中毒与解救知识与技能。第十四章医学技能训练指导部分侧重于基本技术的训练,包括有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消毒与灭菌技术、基础生理学实验、基础药理学实验、人体生命征测定、心肺复苏术、常见化验单的阅读、及临床病例分析综合练习等。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药品是以治病为目的,因此,医学基础课程为药学专业岗位服务的必备知识之一。整个课程的设计思路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以实际岗位的需求确立培养职业能力的核心目标,真正实现从关注知识存储走向关注知识应用。本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为制药及药品流通各岗位提供合格的药学服务人才,整个课程的设计打破传统的科学体系的禁锢,在行动体系指导下,以实际岗位的工作任务及相应职业资格标准来重构课程内容,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目标。
学习本课程的要求:掌握医学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为从事的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人体正常结构及功能特点,对常见病症能采取正确措施调剂药品或指导消费者选购适合的药物及有良好的服务意思。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岗位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考核内容及目标
绪 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1、了解医学定义。2、理解医学模式及循证医学含意。3、理解医学的结构体系。4、理解医学与药学的关系。
二、考核知识点:
1、医学的定义
2、医学模式的转变
3、循证医学
4、医学的结构体系
5、医学与药学的关系
三、考核目标要求
1、识记:医学模式、循证医学概念。
2、领会:医学定义、医学与药学的关系。
3、应用:人体各系统大体结构。
第一章 人体结构及基本生理功能概述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1、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及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2、了解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的概念及产生机制。3、掌握人体基本组织的分类及其主要功能。4、掌握内环境及稳态。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5、熟悉生命活动基本特征。6、熟悉体温及调节。
二、考核知识点:
(一)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
(二)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三)生理功能的调节
(四)体温及其调节
三、考核目标要求
(一)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
1、识记:细胞的基本结构,构成人体的基本组织种类。
2、领会:细胞的受体功能、抗原功能、静息电位、信号传递功能。
3、应用:各物质的细胞膜转运方式。
(二)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1、识记:新陈代谢、兴奋性、适应性、生殖的概念。
2、领会:生命活动基本特征的意义。
(三)生理功能的调节
1、识记:内环境及稳态概念。
2、领会: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及特点。
3、应用:结合案例,判定人体某项功能是正或负反馈调节。
(四)体温及其调节
1、识记:体温概念。
2、领会:体热平衡、体温调节的意义。
3、应用:判断体温的程度。
第二章 人体基本病理变化概述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1、掌握健康与疾病概念及疾病的常见病因。熟悉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了解疾病的过程与转归。
2、掌握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形式。了解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坏死组织对机体的影响。熟悉各种细胞的再生能力。
3、掌握炎症的原因和基本病理变化。熟悉炎症局部的临床表现和全身反应。
4、掌握肿瘤的概念及分类。掌握癌前病变、原位癌和早期浸润癌概念。熟悉肿瘤基本特征。了解肿瘤的病因及对人体的主要影响。掌握肿瘤的病理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
(一)疾病概论
(二)基本病理变化概述
(三)炎症
(四)肿瘤概述
三、考核目标要求
(一)疾病概论
1、识记:健康与疾病概念、病因的种类。
2、领会:病因的经过与转归。
3、应用:脑死亡的判定。
(二)基本病理变化概述
1、识记: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形式。
2、领会:基本病理变化的意义。
3、应用:各种细胞的再生能力判断。
(三)炎症
1、识记:炎症概念、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
2、领会:炎症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
3、应用:炎症的治疗方法。
(四)肿瘤概述
1、识记:肿瘤、癌前病变、原位癌和早期浸润癌概念、肿瘤生长方式、肿瘤的转移途径。
2、领会:良性与恶性肿瘤的区别。恶性肿瘤对人体的主要影响。
3、应用:肿瘤诊断方法及治疗手段。
第三章 运动系统及常见疾病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1、熟悉运动系统的组成和生理功能。掌握骨的构造、分类和功能。
2、掌握关节的基本结构;了解躯干骨及其连接、四肢骨及其连接。
3、了解肌肉形态与分类。
4、了解运动系统疾病常用的诊疗方法。
5、了解骨质疏松症、佝偻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掌握骨质疏松症、佝偻病的防治原则。
二、考核知识点:
(一)运动系统结构生理概述(1)骨(2)骨连接(3)肌肉
(二)运动系统疾病常见诊疗方法简介
(三)运动系统常见病症(4)骨质疏松症(5)佝偻病
三、考核目标要求
(一)运动系统结构生理概述(1)骨(2)骨连接(3)肌肉
1、识记:骨的形态与分类、骨的构造、运动系统组成。
2、领会:骨与骨连接形成的特殊结构。
3、应用:关节的基本结构的判断。
(二)运动系统疾病常见诊疗方法简介
1、应用:常见运动系统疾病诊疗方法的选择。
(三)运动系统常见病症(4)骨质疏松症(5)佝偻病
1、识记:骨质疏松症、佝偻病的概念。
2、领会:骨质疏松症、佝偻病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3、应用:骨质疏松症、佝偻病的治疗要点。
第四章 血液系统及常见疾病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1、掌握体液和内环境的概念、血液组成及功能。
2、掌握血细胞的分类、正常值和功能。
3、熟悉血液凝固的概念,了解血液凝固及纤维蛋白溶解的过程。
4、熟悉生理性止血的概念及生理性止血的过程。
5、掌握血型概念,熟悉ABO血型鉴定方法及意义。
6、了解血液疾病常用的诊疗方法。掌握血常规化验单的阅读及判定
7、了解贫血的常见病因、诊断方法及治疗原则。
二、考核知识点:
(一)血液成分及作用(1)体液和内环境(2)血液的组成及其功能(3)血浆(4)血细胞
(二)生理性止血与血液凝固(1)生理性止血(2)血液凝固(3)抗凝(4)纤维蛋白溶解
(三)血型和输血
(四)血液系统常用诊疗方法简介
(五)血液常见病:(1)贫血
三、考核目标要求
(一)血液成分及作用
1、识记:体液和内环境的概念。
2、领会:血液的组成及功能。
3、应用:血细胞的分类、正常值和功能。
(二)生理性止血与血液凝固
1、识记:血液凝固及生理性止血的概念。
2、领会:血液凝固及纤维蛋白溶解的过程,生理性止血的过程。
(三)血型和输血
1、识记:血型概念。
2、领会:ABO血型鉴定方法及意义。
3、应用:结合实例判定血型。
(四)血液系统常用诊疗方法简介
1、应用:血常规化验单阅读及判定。
(五)血液常见病:(1)贫血
1、识记:贫血概念。
2、领会:贫血的常见病因。
3、应用:贫血诊断方法及治疗原则。
第五章 循环系统及常见病症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1、掌握循环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2、掌握心动周期、心输出量和心指数的概念及评定心脏功能的指标。熟悉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心肌的电生理特性。了解心肌细胞生物电与心电图的关系,熟悉心电图各波段的意义
3、掌握动脉血压的概念、生理意义、形成和影响因素。了解动脉脉搏。
4、了解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5、了解循环系统常用诊疗方法。
5、了解高血压、冠心病的病因、熟悉诊断方法,掌握治疗原则。
6、了解心肺复苏的原理及重要性、抢救的时机,熟悉心肺复苏的主要技术及抢救步骤。
二、考核知识点:
(一)循环系统结构概述
(二)心脏的生理功能
(三)血管的生理功能
(四)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五)循环系统常用诊疗方法简介
(六)循环系统常见病症(1)高血压病(2)心悸(3)冠心病(4)血脂异常与高脂蛋白血症(5)心肺复苏(6)先天性心脏病(7)心脏猝死
三、考核目标要求
(一)循环系统结构概述
1、识记:循环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2、领会:大循环与小循环的通路。
3、应用:判断各房室结构的正误。
(二)心脏的生理功能
1、识记:心动周期、心输出量和心指数的概念
2、领会: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心电图各波段的意义。
3、应用:不同情况下评定心脏功能指标的选择。
(三)血管的生理功能
1、识记:动脉血压的概念。
2、领会:动脉血压生理意义及影响因素。
3、应用:结合实例判定血压。
(四)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1、识记:心血管基本中枢。
2、领会:神经、体液及局部因素对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3、应用:血压、心率变化时机体的调节。
(五)循环系统常用诊疗方法简介
1、识记:心电图检查的适应症。
2、应用:循环系统常用诊疗方法选择。
(六)循环系统常见病症(1)高血压病(3)冠心病(5)心肺复苏
1、识记: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冠心病诊断方法,心肺复苏术抢救步骤。
2、领会:冠心病、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心绞痛疼痛特点。
3、应用:结合实例指导高血压病人合理选用药物,冠心病治疗原则。
第六章 呼吸系统及常见病症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 掌握呼吸的概念、呼吸系统组成及功能。
2、熟悉肺容量、肺活量和肺通气量的概念。熟悉评价呼吸功能的指标。了解气体交换原理及过程,熟悉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熟悉气体的运送形式及影响因素。
3、掌握呼吸中枢的部位,了解呼吸的反射性调节。
4、了解呼吸系统常用诊疗方法。
5、了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哮喘、肺结核的常见病因、熟悉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掌握治疗原则。
二、考核知识点:
(一)呼吸系统结构概述
(二)呼吸系统的生理功能
(三)呼吸运动的调节
(四)呼吸系统常用诊疗方法简介
(五)呼吸系统常见病症(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肺部感染(5)支气管哮喘(6)肺结核
三、考核目标要求
(一)呼吸系统结构概述
1、识记:呼吸系统组成及功能。
2、领会:呼吸过程的基本环节。
(二)呼吸系统的生理功能
1、识记:肺容量、肺活量和肺通气量的概念。
2、领会: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气体的运送形式及影响因素。
3、应用:评价呼吸功能的指标。
(三)呼吸运动的调节
1、识记:呼吸基本中枢的部位。
2、领会:呼吸的反射性调节。
3、应用:缺氧的呼吸调节。
(四)呼吸系统常用诊疗方法简介
1、应用:呼吸系统常用诊疗方法选择
(五)呼吸系统常见病症(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肺部感染(5)支气管哮喘(6)肺结核
1、识记:上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哮喘、肺结核的常见病因。
2、领会:上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哮喘、肺结核的诊断方法。
3、应用:上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哮喘、肺结核的常用药物选择。
第七章 消化系统及常见疾病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1、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2、掌握消化概念,主要消化液的成分及作用,了解消化液的分泌调节。
3、掌握吸收概念,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形式及部位。了解吸收机制及途径。
4、了解消化系统常用诊疗方法。
5、了解消化性溃疡的病因,熟悉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掌握防治原则。
二、考核知识点:
1、消化系统结构概述
2、消化
3、吸收
4、消化系统常用诊疗方法简介
5、消化系统常见病症(5)消化性溃疡(8)慢性胃炎
三、考核目标要求
(一)消化系统结构概述
1、识记:消化系统的组成。
2、领会:消化系统的功能。
(二)消化
1、识记:消化概念。
2、应用:主要消化液的成分及作用。
(三)吸收
1、识记:吸收概念。
2、领会:吸收机制及途径。
3、应用: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形式及部位。
(四)消化系统常用诊疗方法简介
1、应用:化系统常用诊疗方法选择。
(五)消化系统常见病症(5)消化性溃疡(7)慢性胃炎
1、识记: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的病因。
2、领会: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
3、应用: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的药物选择。
第八章 泌尿系统及常见疾病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1、掌握泌尿系统组成及功能。掌握肾脏的功能解剖结构。了解肾脏血液循环特点。
2、掌握尿生成的基本过程。熟悉影响尿生成的因素。熟悉尿液的理化特性。了解尿的输送、贮存与排放。
3、了解泌尿系统常用诊疗方法。
4、了解尿路刺激征常见病因、熟悉泌尿系感染的诊断方法及治疗原则。
二、考核知识点:
(一)泌尿系统结构概述
(二)尿的生成及排放
(三)泌尿系统常用诊疗方法简介
(四)泌尿系统常见病症:(1)尿路刺激征
三、考核目标要求
1、识记:泌尿系统组成及功能,肾的结构及功能单位。
2、领会:肾脏血液循环特点。
(二)尿的生成及排放
1、识记:尿液的理化特性。
2、领会:影响尿生成的因素。
3、应用:尿生成的基本过程。
(三)泌尿系统常用诊疗方法简介
1、应用:泌尿系统常用诊疗方法选择,尿常规化验单的阅读分析。
(四)泌尿系统常见病症:(1)尿路刺激征
1、识记:尿路刺激征常见病因。
2、领会:泌尿系统感染的诊断方法。
3、应用:泌尿系统感染的的治疗药物选择。
第九章 生殖系统及常见病症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1、熟悉睾丸的功能,了解睾丸功能的调节。
2、熟悉卵巢的功能,了解卵巢功能的调节,了解月经周期。
3、了解妊娠的基本过程。
4、了解避孕的方法及常用药物。
5、了解生殖系统常用诊疗方法。
6、了解阴道炎、前列腺炎常见病因、熟悉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掌握防治原则。
二、考核知识点:
(一)男性生殖结构及功能概述
(二)女性生殖结构及功能概述
(三)妊娠
(四)避孕
(五)生殖系统常用诊疗方法简介
(六)生殖系统常见病:(1)阴道炎(2)慢性前列腺炎
三、考核目标要求
(一)男性生殖结构及功能概述。
1、识记:睾丸的功能。
2、领会:睾丸功能的调节。
(二)女性生殖结构及功能概述
1、识记:卵巢的功能。
2、领会:卵巢功能的调节,月经周期。
(三)妊娠
1、识记:妊娠的基本过程
(四)避孕
1、识记:避孕的方法。
2、应用:避孕常用药物选择。
(五)生殖系统常用诊疗方法简介
1、应用:生殖系统常用诊疗方法选择
(六)生殖系统常见病:(1)阴道炎(2)慢性前列腺炎
1、识记:阴道炎、前列腺炎常见病因。
2、领会:阴道炎、前列腺炎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
3、应用:阴道炎、前列腺炎治疗药物选择。
第十章 神经系统及常见疾病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1、掌握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功能。熟悉感觉大脑投射区。熟悉牵涉痛的概念,了解内脏痛特点。熟悉自主神经的主要功能。
2、掌握神经递质、受体的概念。掌握神经元结构、突触的结构,神经递质和受体的种类。掌握反射弧的结构。
3、了解学习与记忆、脑电图基本波形,睡眠各时相的生理功能变化。
4、了解神经系统常见疾病诊疗方法。
5、了解脑血管疾病的病因、诊断方法及防治原则。
二、考核知识点:
(一)神经系统结构概述
(二)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
(三)脑的高级整合功能
(四)神经系统常用诊疗方法简介
(五)神经系统常见病症(5)脑血管疾病
三、考核目标要求
(一)神经系统结构概述
1、识记: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功能,牵涉痛的概念。
2、领会:内脏痛的特点。
3、应用:自主神经的主要功能。
(二)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
1、识记:神经递质、受体的概念;神经元、突触、反射弧的结构。
2、应用:神经递质和受体的种类。
(三)脑的高级整合功能
1、识记:学习与记忆概念。
2、领会:脑电图基本波形。
3、应用:睡眠各时相的生理功能变化。
(四)神经系统常用诊疗方法简介
1、应用:神经系统常见疾病诊疗方法选择
(五)神经系统常见病症(5)脑血管疾病
1、识记:脑血管疾病的病因。
2、领会: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方法。
3、应用:脑血管疾病的防治药物选择。
第十一章 内分泌及常见疾病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1、掌握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及功能。掌握激素概念。熟悉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了解激素的分类及作用机制。
2、熟悉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胰岛、肾上腺分泌的主要激素及其重要功能。
3、了解内分泌系统常用诊疗方法。
4、了解Graves病、糖尿病的病因、熟悉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掌握治疗原则。
二、考核知识点:
(一)激素概况
(二)内分泌腺结构及功能概述
(三)内分泌系统常用诊疗方法简介
(四)内分泌系统常见疾病:(3)Graves病(4)糖尿病
三、考核目标要求
(一)激素概况
1、识记:激素概念,主要内分泌腺体。
2、领会:激素的一般特性及作用机制。
3、应用:激素的分类。
(二)内分泌腺结构及功能概述
熟悉及其。
1、识记: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胰岛、肾上腺分泌的主要激素。
2、领会:生长素、甲状腺素、胰岛素糖皮质激素的主要功能,影响钙磷代谢的激素。
3、应用:内分泌激素对糖、蛋白、脂肪代谢的影响。
(三)内分泌系统常用诊疗方法简介
1、应用:内分泌系统常用诊疗方法选择。
(四)内分泌系统常见疾病:(3)Graves病(4)糖尿病
1、识记:Graves病、糖尿病的病因。
2、领会:Graves病、糖尿病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
3、应用:Graves病、糖尿病的治疗药物选择。
第十二章 特殊感觉器官及常见病症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1、熟悉视觉器官组成及功能,了解视觉的产生。
2、听觉器官的组成及功能。
3、了解特殊感觉器官常用诊疗方法。
4、了解结膜炎的病因、熟悉临床表现、掌握防治原则。
二、考核知识点:
(一)视觉器官的结构及功能概述
(二)位听觉器官结构与功能概述
(三)特殊感觉器官常用诊疗方法简介
(四)特殊感觉器官常见病症(1)结膜炎(2)屈光不正(4)鼻炎
三、考核目标要求
(一)视觉器官的结构及功能概述
1、识记:视觉器官的组成及功能。
2、领会:眼的折光系统组成。
3、应用:视觉的产生。
(二)位听觉器官结构与功能概述
1、识记:听觉器官的组成及功能。
2、领会:听觉的空气传导途径。
(三)特殊感觉器官常用诊疗方法简介
1、应用:视觉、听觉器官常用诊疗方法。
(四)特殊感觉器官常见病症(1)结膜炎
1、识记:结膜炎的病因。
2、领会:结膜炎的临床表现。
3、应用:结膜炎的防治方法。
第十三章 中毒与解救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1、熟悉中毒的概念。
2、了解中毒诊断方法。
3、掌握中毒的治疗原则。
二、考核知识点:
(一)概述
(二)中毒的诊疗原则
(三)中毒的一般处理
三、考核目标要求
1、识记:中毒的概念。
2、领会:中毒诊断方法,常见中毒的一般处理方法。
3、应用:常见中毒的特殊解毒剂选择。
三、题型举例(考试时间150分钟)(题型举例仅供参考,实际命题时不受此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医生给骨折病人做手术时,需要特别保护的是( )
A.皮肤 B.骨密质 C.骨松质 D.骨膜
(二)填空题 (每空1分,共15分)
1.骨是由 、骨质和 构成的。
(三)名词解释 (每题2分,共10分)
1.激素
(四)简答题 (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糖、蛋白质、脂肪三大营养物质的主要吸收部位、途径、吸收形式。
(2)本站自学考试信息供自考生参考,权威信息以各省(市)考试院官方为准。
暂无评论内容